带去折腾,运动,发泄了就好了
这应该是家长这个榜样没做好,言传身教,孩子模仿大人情绪发泄的一种方式,家长应从自身做起,遇事稳定,换个一种方式控制情绪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是看到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可以根据正面管教中错误目的表,然后看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什么?是因为要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力?每种行为背后都是有情感需求的,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情感需求对他的负面情绪进行化解。
如果是寻求过度关注,那么可以安排特别时光建立日常惯例表,花时间训练孩子,召开家庭会议,默默地爱抚孩子等这些主动性鼓励性的回应。
如果是寻求权力,那就要撤离冲突,让自己冷静下来,坚定而和善,不说只做,决定你自己该做什么,坚持到底,鼓励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等。
首先,反思家里有没有人生气摔东西?孩子很多事都是以大人为榜样的,坏的学的更快!如果有,立刻改掉。
其次,反思是不是孩子有需求没有满足,经常被忽视。发脾气一定是忍无可忍了。家长有没有认真听孩子的话?孩子说的话大人不当回事,他说了也没用,只能发脾气,摔东西。
建议好好听听孩子有什么想说的。孩子生气的时候过去抱抱她,安慰安慰,然后听他说说话。等孩子安静下来,再慢慢跟他讲道理,让他学会合理提要求,合理发泄情绪。
我是一个蒙特梭利工作者,经过国际蒙特梭利协会AMI0-3岁的培训,我想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的观点。
首先第一点,思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六岁前孩子是感官学习者,意思就是他们的认知是全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去学习的,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玩水、玩沙子、喜欢和人交谈玩耍、拥抱、去“捣乱”
如果我们不能够提供一个合理的方式和环境让孩子去探索,他就制造方式让自己去探索。
每一个行为的背后,我们要去思考他的内在动因。
比如说孩子把玩水,把水玩的到处都是,当我们制止孩子的时候孩子发脾气。那我们要反思的是,环境里有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正确探索的方式?蒙特梭利把0-6岁的孩子叫做「SensorialExplorer」感官探索者,这个年龄段还没有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通过身体的感受去认识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小水壶,用来浇花,清洗小毛巾等工作,正视孩子的合理需求。当他自己可以掌控,享受其中,破坏的行为会自然消失。
同时我们要发展孩子的语言,这个阶段孩子还只能用很有限的语言表达自己,所以我们要帮孩子说出来,“你是不是觉得。。。你想要。。。”慢慢的说;同时在给孩子换衣服,照料,做动作的时候,也是和孩子描述你在做什么,他将会发生什么。这就是尊重和回应式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慢慢孩子就学会了怎么样去表达而不是尖叫。
最后一点就是自己要做行为示范,比如示范如何轻轻的拿轻轻的放。孩子做得好给予及时鼓励肯定,正向强调。(也欢迎大家留言一起交流)
我家宝宝现在就有这个习惯,三岁之前都会有,她不知道怎么发泄就会把手里有啥扔啥,一般她发脾气的时候我都是不理她,等她发完了,我们在讲道理,问她为什么想发脾气,生气扔东西这个习惯不好,虽然也听不了多少。但我觉得该说的还是要说
打一顿比较好,矫正一下三观,跟电脑操作系统一样重启重置下资源
大家好,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有一个随时让你爆炸的调皮小男孩。
孩子生气发脾气就摔东西,这句话其实有好几个地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生气。
其次,发脾气。
最后,摔东西。
这三个步骤其实说了三件事,我生气了当然要爆发出来,采取的方式是摔东西。其实这件事对孩子本身并没有错,需要思考的是,父母在平时是否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如何表达情绪。
一.孩子有情绪了该怎么办?引导孩子表达出来。
谁都有情绪,生气无助伤心难过各种情绪,有些人选择爆发有些人选择憋住,我们自己都做不好,那又该教孩子什么呢。
教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比如不让孩子看电视,孩子摔东西。
你可以问:宝贝:你现在很生气是不是?气得要爆炸里么?是不是像有火再烧?引导孩子表达出来。
二.引导孩子分析原因。
为什么生气呢?
哦,妈妈不让你看电视。
但是我们说好了一次看电视只能三十分钟,时间已经到了。
这是我们的规定,我们必须遵守。
你还生气是因为什么呢?
引导孩子思考。
三、帮助孩子正确的途径发泄情绪。
妈妈生气的时候喜欢自己呆一会。
我建议你也自己呆一会安静一会。
或者找你喜欢的方式。
如果你还想扔东西的话,妈妈可以给你一些你的布偶玩具,在你自己的房间扔。
四、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等孩子气消以后,要让孩子明白,不高兴的时候可以生气,但需要找到适合自己又不伤害自己别人的方式发泄,以及生气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寻找到别的办法解决。
比如不给你看电视会生气,那么你可以和妈妈沟通是否可以延长看电视时间?或者和妈妈沟通怎么样让你高兴的方式?
孩子生气时的样子,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复制品。
所以,解决孩子的问题之前
先看看我们自己。
或许这是一次大家都重新学习的机会。
一生气就扔东西证明这孩子脾气暴躁易动怒一般两顿打的就老实了
最近特别头疼,我家2岁多的娃,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要扔东西发泄,现在都不敢在他周围出现易碎物品了,也和他说了很多次“不能扔东西”,他爸爸甚至还为此打过他,可是都没什么用,他爸在的时候不敢扔,可他爸不在就继续扔。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善他的行为呢?
一发脾气就要扔东西,这个习惯确实不好,需要纠正。不过在提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因为只有当我们了解孩子行为的密码后,才能更好地在类似情况中举一反三。
“我很愤怒,我需要发泄”
当我们处在情绪之中,比如愤怒、生气、懊恼的时候,常常会心跳加速,甚至面红耳赤,很想破口大骂,或者想把惹怒我们的人痛扁一顿。但理智会告诉我们,那样做不对,只会让问题更激化。所以,即便有情绪,我们也常常能控制住自己,以免一时冲动、行为不当而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但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往往不能做到像大人那样。因为对于大脑尚未发育完善,且情绪处理经验较为匮乏的宝宝来说,感到“愤怒”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出于本能的“反击”,有些孩子可能是打人,有些可能是扔东西,有些可能是大喊大叫。
情绪无好坏,但行为有对错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有它的价值,帮我们觉察“自己到底怎么了”,比如当我们愤怒时,往往是因为受到了冒犯;失落时,往往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等等。它帮我们感知自己、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常说,对孩子的情绪要“无条件接纳”。
但是,在情绪主导下产生的行为是有“对错”的,所以,你有脾气了,并不被代表你做什么都可以——孩子需要知道良好行为的边界在哪里,这也是在帮助他成长为更加遵循社会规则的人。
同理孩子的感受,并予以正确引导
那如何做,才能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同时,又“规范”他的行为呢?当我们伤心、生气、难过时,会很希望有人理解我们。孩子也是一样的。
所以,当我们能够同理孩子的感受时,往往就能让孩子的情绪缓解大半,比如对孩子说:“你觉得很生气,是因为没经你同意就把玩具收起来了,是吗?”这会让孩子因为自己“被看见”“被理解”,而更愿意倾听你或和你倾诉。
接下来,你可以引导他自己思考或者你们一起商量出“碰到让自己难过的事,怎么做才能好起来”的方法,比如对孩子说:“宝贝,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呢?”孩子可能会说“要抱抱”,那就给他一个拥抱;如果孩子说“想打人”“扔东西”,那你可以给他一个软枕头或者一团纸,对他说:“宝宝生气了,很难过,可以捶枕头或者揉纸,努力把坏心情扔掉,但不能打人、扔东西。”这是在引导孩子学会用不伤害他人、不破坏环境的方式来疏解情绪。
当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一个“积极暂停角”,里面放上软垫,孩子喜欢的玩具、书籍,告诉孩子,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去“积极暂停角”,直到让自己心情好起来为止。这是在引导孩子学会,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暂时抽离,换个环境”的方法来让自己的情绪好起来。
首先,宝宝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千万不要宝宝发脾气,你也发脾气,那样只会把情况搞得鸡飞狗跳的,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
其次,平时要把那些危险易碎的东西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不要因为宝宝发脾气乱扔东西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
对于爱发脾气的宝宝,你要弄清楚他发脾气的原因。
1.宝宝想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又说不清楚。家长要仔细观察他的举动,弄清他的意图。然后问他是不是想干这件事,最好引导他自己说出来。不要直接帮他完成,不然他就以为搞不定的事情发通脾气就行了。
2.宝宝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比如上一次妈妈说过了剪刀不能碰,他就没有理解是不是这种锋利的物品是不是都不能碰。下一次他要玩裁纸刀的时候,你说不行,宝宝就会觉得委屈。这种情况,家长要不厌其烦的解释这个东西也是有危险的,不可以碰。
3.宝宝的脾气犟,就是要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对待这种性格的宝宝,家长的办法就是用别的东西引开他的注意力,让他不要执着在这件事情上面。
宝宝发脾气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冷处理。一次两次可能管用,次数多了就对宝宝的性格产生不好的影响。家长是宝宝模仿的榜样,家长脾气温和,彬彬有礼,宝宝也会学会善解人意的。
孩子发脾气爱扔东西,家长应该先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你可以抱抱他,轻轻的拍拍他的背,动作一定要温柔,此时不能与他对抗,等他在你怀里平静一点了,再问他为什么发脾气,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与他共情,“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是发脾气乱扔东西是不对的,这样解决不了问题,有什么话我们可以好好商量对不对”要以提问式的语气引导孩子思考,这样太便知道自己错了。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乱发脾气自己先乱了方寸,为了阻止孩子发脾气哭闹,许诺孩子一堆东西,这是很不理智的行为,我们爱孩子,但爱要有界限,轻易的许诺会让孩子变得骄纵,养成爱发脾气的习惯,下次再发脾气就变成要挟你的利器。
另外,孩子发脾气爱扔东西,家长应该检讨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习惯,孩子的行为都是在模仿大人,如果家长有发脾气扔东西的习惯,就不能怪孩子了,家长应该先改掉自身的问题,再来教孩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