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家幼儿园里,每个孩子正面对着一块看起来美味无比的糖果纠结。因为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你可以马上吃掉这颗糖,但你现在可以忍住不吃,等我到离开一会儿再回来,你就可以多得到一颗糖作为奖励。”
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米歇尔设计的棉花糖延迟满足实验。一群四岁的小朋友参加了这个实验。但是他们每个人表现却各有不同。
其中,有些小朋友在诱人的糖果面前完全没有抵抗力,实验人员走后立马吃掉了糖果;还有一些小朋友挣扎了一会儿,视线一直盯着糖果没有离开,几分钟之后还是忍不住吃掉了棉花糖;大概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小朋友采取各种方式让自己克制住品尝糖果的冲动,他们有的用鼻子闻糖果的味道之后转移视线看向别处,有的用手触摸糖果,沾了一点糖果的味道舔了舔,克制自己不去吃它,终于等实验人员回来,得到了两颗糖果。
为了以后获得更多的回报,拒绝当前的诱惑,这就是一种延迟满足的能力,它可以很好地测试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为什么自我控制能力对儿童发展如此重要呢?因为有许多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或者说自律对儿童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具备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的儿童,能更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主动地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调控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坚持。因此,这些孩子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家长要自身作则
想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首先家长就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果家长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好,能够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按时完成每天的任务,就会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孩子在自律氛围的熏陶下,便会试着模仿家长的行为,这就间接起到一个正向的引导,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二、不要过于迁就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哭闹,就对孩子做出让步,迁就孩子,要知道,孩子和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就像是在博弈,此消彼减,家长越是容易妥协,孩子就越是不把家长的教育不当回事,越来越固执己见,不去理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另外,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规矩,让规则意识来对孩子进行约束和管教,如果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家长千万不能纵容,要及时地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要求孩子做出改正。
三、让孩子学一门外语
研究表明,学习多种语言不仅能让孩子在语言上占优势,还能大大提高孩子的认知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学习多种语言的孩子,他们在说一种语言的时候,必须要抑制另一门语言的干扰,这一点与自我控制能力的本质意义不相为谋。
简而言之,会双语的孩子,只要开口说话,就是在练习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家长可以试着给孩子报一门外语培训班,让孩子在获得一项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把个人与他玩,一起学习,一起鼓励。
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们只得像唐僧一样苦口婆心管东管西,而孩子们却是十之八九听不进去。
其实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也同样苦恼。家长的目的只是想管教孩子,并不是想管控孩子,但是由于孩子缺乏对于自身的控制力,所以家长们不得不像唐僧一样对孩子们进行谆谆教诲。
晨晨今年5岁了,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由于疫情期间幼儿园不能开学,所以很多课程就被放在了网上。
一开始晨晨对网课显得非常感兴趣,每天到了上课时间,就跑去拿妈妈的iPad去书房上课。晨晨妈妈感觉非常欣慰,一开始她还陪着晨晨一起上课,看到晨晨这么自觉,一周后就让晨晨自己去书房上课了。
一天妈妈给晨晨送水的时候,却撞破了晨晨的小秘密。原来晨晨在书房里并没有认真的上网课,而是在看小猪佩奇。妈妈非常的生气,对晨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晨晨也表示以后一定改正。
但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只要妈妈单独放着晨晨在书房里上网课,不久之后妈妈就会发现晨晨总是忍不住偷看小猪佩奇,无奈之下,晨晨的妈妈只有每天坐在他身边督促他上网课了。
晨晨妈妈给晨晨糟糕的自控能力感到非常懊恼,想要培养他的自控力,却又不知从何入手。
一、孩子为什么会缺乏自控力?
1.缺乏外部约束力
相信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时,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的不自觉伤透了脑筋。在家庭的氛围下,孩子很难像在学校中那样集中注意力,所以常常导致学习效率非常低下。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孩子自控力不够好,跟外部约束力的关系非常大。比如家里缺少学校那样的学习氛围或是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自控力欠缺。
2.缺乏边界意识。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对孩子进行边界意识的相关教导,孩子通常很难通过自己的认知培养出边界意识。
因为孩子在突破边界时是不会想到突破边界后为自己带来的后果的。所以做事情常常缺乏分寸感,自我控制能力差。
3.父母过分包容。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犯错的态度都显得过于宽容。那么在孩子的认知中就会认为犯错的时候也不会受到多大的惩罚,所以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这就导致了孩子在行为能力上缺乏自控力,因为他不需要承担缺乏自控力所带来的自然后果。
并且自控力常常表现给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如果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总是让孩子轻易的就得到满足,孩子就更不会刻意的去锻炼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了。
家长们之所以对孩子的自控能力如此关注,根本原因也是在于自控力对于孩子的的学习和生活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自控力会让孩子受益匪浅。
二、自控力会给孩子带来哪些益处?
1.提高做事的效率
自控力好的孩子往往都拥有很高的专注力。专注力高的孩子在学习时往往能够更高效的吸收老师所教导的内容;在生活上做事风格也会更加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
孩子把有限的集中力更好的运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不仅可以避免外界事物对孩子的刺激,更是提升了孩子的做事效率。
2.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当孩子通过自控能力让自己延迟满足时,会获得比平时更多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会促使孩子更积极的去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这样孩子就在自身形成了一个关于自控力的良性循环。同时这也提升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让孩子更加自信。
3.更有规则感
自控力好的孩子,对于事物的规则感感知能力通常也非常强。这就会让孩子做事时的分寸感拿捏的很好。这一点在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中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未来孩子进入社会之后,这将成为孩子的一个强有力的优势,让他在工作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孩子拥有良好的自控力无疑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益处。许多家长也总是使尽浑身解数,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却总是不得其法。
那么孩子的自控能力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提高呢?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1.制定具体的计划。
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培养自控力时,总是过于强调自控力本身。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自控力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时孩子很难去直观的了解到它。
这个时候家长们可以通过制定计划的方式来帮孩子直观的了解到什么是自控力,如何提高自控力。
比如家长可以把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每天需要去做到的事情,都列在一张表上,让孩子按照这个计划去完成。这样孩子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能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了。
2.家长要起到示范作用。
家长在强调孩子的自控力的同时,也应该反观自己做的如何。
如果家长自己的自控能力就不够好,却反过来要求孩子加强自己的自控能力,这在孩子眼里无疑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比如家长想要孩子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就应该自己先放下手机,而不是一味的对孩子说教。
3.家长要做到及时的鼓励和反馈
培养自控力这件事情对于成年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天性浪漫的孩子来说,就更是一件难事了。
家长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对孩子急于求成,而是应该细心的观察孩子,当孩子每出现一点小小的进步时,家长们就应该给孩子相应的鼓励。
当孩子对于自控力有疑问或是苦恼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及时的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培养自控力这件事情上的积极性。
当孩子拥有了自控力之后,不仅能减少父母在育儿中的工作量,更是能让孩子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受益良多。屏幕前的家长朋友们,关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你有什么小妙招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在做事之前,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多思考,想出各种对策与办法,往往能节省时间、事半功倍。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
在做事之前,让孩子思考自己有没有必要做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思考不仅能让孩子获得新的知识,还能提高孩子的办事效率,所以,在做事之前,请让孩子花点时间去思考。首先,孩子可以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有没有必要做。
在做事时,让孩子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快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做得越来越慢。这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快。孩子做完事情之后,很少总结经验得失。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总结经验,反思改进的方法。等到下次做事的时候,孩子就能做得又快又好。让孩子学会控制时间。
自控力差是嘛?那一方面自控力差?吃饭还是学习?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当遇到不喜欢的事情,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喜欢的事情吸引
可以观察一下,让孩子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对比一下就知道孩子是真的自控力不好,还是只是不喜欢做这件事
建议在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能移开视线范围所有的能转移注意力的东西,比如吃饭的时候,不开电视,写作业的时候,桌面上不要摆任何不想干的书,笔,或者其他东西
如果孩子是坐不住,要慢慢训练孩子的耐心,以鼓励为主,多坐一分钟都是进步,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