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下乡的老师来说,不管是文化教育还是品格培养,都不是重点,因为支教的时间都很短,在短时间内考虑知识和品格其实都不如考虑如何扎扎实实的给当地的老师和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对教育的认识来的更重要。
1.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孩子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去感受竞争更残酷的外面的世界。
2.外面世界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外面的世界,城市里的孩子在学习什么?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这些孩子也能获得相同的知识或者学习渠道,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所以在短时间内,不管你的定位是给孩子知识,或者改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或者两者想要兼而有之,都可以,都没问题,关键是你去行动。
要知道三下乡最难的是开始的激情澎湃期过了之后,你会发现你支教的这个地方和你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对教育的理解,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和知识的输入,这会极大的程度上消磨你的激情,当你的激情退去之后,你的任何工作都成为被动、流于形式,这也是很多农村学校老师内心不太喜欢支教和被支教的很重要的原因。
想要给他们知识,就在短时间内给他们系统的知识输入,然后在你走之后把你能够掌握的知识获得的来源教会他们,给他们更多的资料。
想要给他们品格的改变,就从你自己做起,把你知道的各种故事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为什么做一个积极、乐观、努力、善良、自信的人会更重要。
选择其中的一点,认真的去做就好!
两个都需要,我认为:
一、文化教育面对中国教育体制,有它的必要性,那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是升学、考试必须撑握的基础文化课。
二、品格培养,我认为这是一个无论是文化教育及未来走出社会。品格教育是在人生发展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修炼手段。
文化教育+品格教育=可以塑造完美的生活品质。
所以说三下教育以文化教育+品格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会让学生全方位的成长️到更好的效果。
虽然三下乡支教交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文化教育,但是相比于文化教育,品格教育更重要。相对现实的说,虽然那里的孩子缺乏教育资源,他们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但是我们带给他们应当是品格教育为主,文化教育为辅,古往今来都是成才先成人,先得有良好的品格,才能在成才的路上走的更远。如果我们给那里的孩子带去的只有文化教育,而淡化了品格教育,那么我们的支教就缺失一定的意义,在三下乡支教中,如果我们可以教会那些孩子某些更好的品质,比如教他们学会尊重、学会诚信,相对于局限的短期文化教育,这些良好的品质更为受用。虽然那里的父母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才,但是他们无法给自己的孩子很好的言传身授,有的孩子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缺失,让他们学会讲诚信、懂礼貌,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只有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他们的未来才会有更长远的路。在三下乡中我们发现,那里有的孩子在学习上确实比较落后,但是他们却缺乏进取的心态,在学习上没有兴趣,对未来自己的路无所谓,他们缺乏的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单纯的文化教育,大部分的孩子在学习上虽有些许不足,但是他们最缺少的不是文化教育,而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因此带给他们一定的品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从长远出发,“三下乡”支教应以品格培养为主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及教育本身固有的一贯性、持续性,的确,“三下乡”支教很难立竿见影地使当地的教育现状发生巨大转变。但是,从长期发展看,一批批的人去了,这种积累效应势必会产生效果。而我们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决定了我们应当偏重文化教育还是品格培养。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由此不难看出,品格的培养对于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谋求长远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除此之外,品格培养还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从查词释义上看,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就会意识到:正是这种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推动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前进、不懈努力,并将所学转化为更多对社会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正能量。
值得格外注意的一点是,品格的培养会帮助这些孩子们打破惯性思维。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小孩,问他为什么放羊,小男孩说把羊卖了赚钱,记者又问为什么要赚钱,他答赚了钱后娶媳妇,记者再问为什么娶媳妇,他说娶了媳妇生小孩,记者就问小孩大了干什么,结果,他的回答是放羊。由此可见,这种根深蒂固的祖祖辈辈不变的生活已经让他失去了对现状的质疑精神,甚至是打破现状的睿识与胆魄。这样又如何奢谈有取得进步的空间与可能呢?
当然,文化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立足支教地区的实际:需要支教的地区多为偏远山区或农村。我们需要让这些孩子们开阔视野、突破封闭的心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接触外界新事物的强烈渴望。
最后,我想强调下:文化教育与品格培养并举才会培养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而又才气超然的国家栋梁之才。但从长远出发,“三下乡”支教应以品格培养为主。
支教中所面对的应是上小学的小朋友们,对于小学来说,培养品格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从长远去看,品格伴随着整个人生,包括着以后的为人处世方面,都需要人的品格。品格好的人自然周边的朋友会多,生意上管理上对方也都会信任,品格从小养成是最好的。所以我认为在支教中培养品格为主而文化教育为辅。
就像我们小时候,爸妈常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见到认识的人要会叫人等等,这些都是品格里的一方面。再就是对人要讲诚信、做人要堂堂正正...一个人的品格好了,才会有更多的发现空间。而若只注重了文化教育,一个人的品格方面不好,再聪明知识再多也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
我觉得三下乡支教应该以品格培养为主。首先,文化知识教育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想要在短短几天之内完成是不可能的。而品格的塑造和培养虽然也需要时间,但是一旦一个良好的初始的价值观形成,会对一个人的一生起促进作用。其次,三下乡支教主体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正能量的传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更加有利于孩子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因此,我认为三下乡支教应该以品格培养为主。
称一声老师,哪怕只有一天,我也会珍惜
不知是谁说过:”免费的最诛心。“支教,是义务的教孩子些东西,我们以支教的名义来到这里,可支教的日子太过短暂,短暂的我们来不及把每个孩子的模样认清,把每个孩子的名字记熟,便苍然离去,其过程是伤悲,抑或欢喜,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可能也只有一次,可留给孩子的也许就是孩童时期不该有的伤感追忆。明白了这些,我更希望把支教当作一次不错的游历,开始时不会太欣喜,结束后也不会太伤悲。
刚来到的小乔集的第一天,便开始招生。慈祥的阿婆,质朴的阿姨携孩子来到村委会。”是免费里吧?“看吧,他们担心的还是费用问题。“当然,我们就是来支教的。“众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充斥着感激。”那你们能教给俺孩儿些啥?“这是最挂心的问题。”素质拓展课程……“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被称作老师,应一声老师,意味着我们肩扛的是家长孩子给予的信任。
相安无事已是幸运,教有所得更会感激
在乔集小学开课的第一天,一切都是美好的,孩子们藏不住的热情和纯粹,让我们倍感欢欣。我极力的扮演好老师该有的样子,用自以为正派的教学模式教给孩子些东西,可是大班的小胖打破了这番平静。
”老师,有人哭了。”顺着男孩指的方向,我看到蹲在地上哭泣的承志,心想准是又被小胖欺负了。我拉起哭的正伤心的承志,“小男子汉不能老哭鼻子……”安慰了一通,承志哭的倒也没那么伤心了。我大步流星的走进教室,来到小胖面前自顾自的念着大悲咒:“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以大欺小是不是照你这样的逻辑我也可以欺负你呀……没等我说完,小胖便头也不不回的冲出教室,我才意识到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了。
中午回到村委吃饭的时候,我将小胖的事情告诉了村长。村长告诉我,小胖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里就他一个男孩,宝贝的紧,爸妈偶尔回来,想着对儿子有所亏欠,多也是宠溺。村长说着叹息,我也后悔不已。
下午,我以为小胖不会再来了。可当我看到坐在最后一排左手拿着汽水,右手挥着折扇的小胖时,着实惊喜。我径直的走到小胖面前,他忙把汽水藏在桌子下面,一副静待挨批的样子。““我能借用一下你的扇子么?””嗯。小胖擦了擦扇子上的水递给了我。我站在小胖的身边扇着扇子,赶走内心的燥热和旁边的暑气。
后来的日子里,小胖变得乖巧许多,对所教课程变得感兴趣起来,偶尔的搞怪调皮,倒像是平凡日子里的调味剂。许是他明白自己是可以被老师喜欢的,他原本就不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诚然,为师者应当传授给孩子科学文化知识,但也该清楚的认识到教师作用的主体是孩子。小胖让我明白为师者应该尊重孩子原本该有的样子,品性的引导修炼是生命中永远的课题,一心求快反倒适得其反。于队员来说,支教时间过短,不能带给孩子太多东西,有一分的感动就有一分的感激。而对于陪伴在孩子成长道路的领路人来说,惟望你们多点耐心与信心。如此,一块顽石也会被雕琢成美玉。
首先单纯地从二者关系来看,文化教育和品格培养不是孤立的,文化教育和品格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这么说我们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良好品格的培养。
三下乡支教可能时间比较短,但是作为施教主体的大学生是处于社会前沿的先进知识分子。相对于职业教师而言,大学生的思维可能要更开阔、更具青春活力。因此更容易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或许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小哥哥小姐姐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榜样和好朋友。虽然品格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可能会缩短品格培养的进程。比如教他们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算是简单的文化教育,但是当孩子们看到他们的小哥哥小姐姐在支教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他们可能会更快地形成勤俭节约的品格……
三下乡支教应该品格培养为主,文化教育为辅。三下乡支教时间虽短,但是支教的群体特殊。作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这些小哥哥小姐姐的教育下,品格培养或许更有效果。
另外孩子们将来终将也会成为一名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或许早已经成了他们心中的榜样,成了他们将来想成为的人。所以大可不必因为支教时间短暂而忽视品格教育。时间虽短,但可能更有效。
综上个人观点认为应以品格培养为主,文化教育为辅。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这个问题还挺锋利的,这两者肯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还真说不出来哪个更重要一些,两者是互相存在不可分离的。文化教育是让孩子们有知识,有了知识才能走出他们那里挡着他们的大山。但品格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学了更多的知识可能会有更大的危害,比如一个人不爱国的话,他学了很多的知识,可能会因为利益出卖自己的国家,这样的话岂不是很悲伤的一件事。如果只有文化没有品格,可能是一件很害怕,会有很大副作用的事情。可能培养了很久的知识人才反而对自己的国家,身边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果只有品格没有文化也是不行的。现代社会如果是文盲的话也是很难有大的发现的,现代科技化水平太高的,没有文化很难驾驭的了。所以,我觉得二者都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也不可单独存在的,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塑造出好的青年。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