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与孩子谈论生命与死亡?

不忍说,不想说,不愿说!在现实世界里,发现有类似问题时,慢慢引导!


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延续。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人是万物之灵长,万事万物以不生不死循环往复的方式存在,今生为人来世转物,经过生死转化或为人或为物。一直在尘世中轮回,前世今生,生死已定。若想参透其中的奥妙,就多看一些佛经。若有慧根必然顿悟!

心生于物,死于物。人有天性,迷于物则天性蒙尘,自然会鬼迷心窍而不自知。自然就会以幻为真,困于物死于物。世间万物都有自性,一切顺其自然。人生就是一个修道场,不必过分执着。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皆为造化!


这个感觉好难,我是和一个8岁的孩子谈过,他问我什么是死。我就和他说死了就没有了,就不能看到美丽的世界了


谢邀,有幸回答这个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每个年龄阶段对生命都有不同的理解,生而为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存在,虽然我的孩子还很小,但是很庆幸看到很多网友的见解和想法,觉得很不错,未来也许是可以借鉴到的[耶]


其实我们自己都没有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


新生

我没有很刻意地跟儿子解释“新生”,好像一切就自然而然地发生。

怀着二宝的时候,儿子大概两岁吧,随着肚子慢慢变大,我告诉他,你是大宝,妈妈肚子里的是二宝。孩子问什么是大宝,我跟他说,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你是我们第一孩子,你就是大宝。妈妈肚子里的也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他是我们第二个孩子,所以是二宝。每天午睡、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会跟大宝二宝说“午安”,“晚安”,也会带着儿子跟我和二宝说“午安”“晚安”。

后来生二宝出生的时候,我快天亮的时候肚子痛,没有惊醒大宝,我和老公去了医院。我爸妈在家里照顾大宝,跟他说,妈妈去医院生宝宝了。儿子很乖,没有哭也没有闹。就是睡觉的时候,要抱着我的睡衣。我妈问他,是不是上面有妈妈的味道,他说是的。

再后来,我和女儿出院回到家里,儿子很自然地接受了家里多了一个宝宝。他更多的是好奇。

还记得产假期间,有一次,儿子吃完饭在客厅玩,我和老公在吃饭。女儿哭了,儿子跑到房间里,学着我以前哄女儿的样子,小手拍着女儿的胸口,嘴里说着我以前哄女儿的话,真的把女儿哄好了。

死亡

“死亡”对我来说,有些遥远,或者更准确地说,我的情感还没有流动到那里。

我的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一点印象都没有。爷爷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去世的,我和爷爷的交集只是爷爷生病治疗的时候,在我们家住。当时,爷爷住在一个房间里,我都想不起来,当时爷爷吃饭是自己在屋里吃,还是跟我们一起吃。只记得有一次,他给了我一块饼干。我记得爷爷的样子,头发是白色的,还戴着助听器。

爷爷以前是院长,声望很高,工作起来废寝忘食。他在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年代曾经被扣上帽子,坐过牢。在牢里和他曾经的同志互相鼓励,不管多难,都要坚持锻炼,他们坚信黑暗终究会过去,他们的清白最终会被证明。

爷爷对子女很严格,听说对子女脾气也不大好。晚上到时间就锁门,如果超过时间回家,就不能进门。工作了就要交生活费,不能白吃饭。

上面这些,是爷爷的同志和小姑妈跟我说。对于爷爷我的了解很少很少,也说不上什么感情。但我心里是敬重他的。我也忘了,当年送爷爷的时候,我有没有哭。

不过我记得,当年跟着爸妈去办爷爷的丧事时,我经常去看太奶奶。

太奶奶是爷爷的妈妈,怕她老人家受不了,大家没跟太奶奶说爷爷去世了。太奶奶腿脚不方便,不能下床,所以,她每天就躺在床上。我每天会去看她,跟她说会话。她见到我总是夸我。后来,办完爷爷的丧事,我们就回来了,再后来,我就没见过太奶奶了。现在,我也记不起,太奶奶去世是什么时候,我去送她了没。

在我高三的时候,我的外婆突然间就是生病了,毫无征兆,也查不出原因。她突然就听不见了,然后就像个孩子一样。一个一生连感冒都没得过几次的人,突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家里人带她去配助听器,戴上助听器,依旧听不见,她一下子就像被击垮了一样。后来,一个周末,当大家都在外公外婆家的时候,她就突然不行了。那天外婆身上插着好多管子,导尿的,打点滴的,氧气罩的。心电图变平了,我们谁喊都没用。

看情况不对,小舅舅急忙去接他的两个孩子过来,因为怕小孩子添乱,他们两个被暂时送到亲戚家。弟弟妹妹是外婆一手带大的,他们来了之后,喊着我外婆,心电图原先是平的,在那一刻,有了波动,然后,又变平了。她在等她的“小心肝”。等到了,她终于可以放心地走了。

我在我妈这边,是长孙。所以,我受到了很多宠爱。外婆做了我爱吃的东西,就会让二姨或者小舅舅送到我家给我吃。外婆话不多,就是不停地干活。她把爱都放在她的行动里。

外婆去世,整个过程,我都哭不出来,就照着流程一步步走,内心是悲伤的,但被封在了身体里,直到看着外婆被放进棺木里,我的眼泪才掉下来。

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在读大学,为了不让我来回奔波,还有,我有个妹妹没办法回去,也为了不让人说,我有回去,我妹没回去,所以,我妈没跟我外公去世的事,没让我送外公。

事后我知道了,我非常愤怒,凭什么?!那是最疼我的外公啊!!!凭什么为了顾及别人的感受,可以不顾自己女儿的感受。即使到了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说起这件事,我依旧很愤怒!这份愤怒,甚至时不时会掩盖了我的悲伤。

我的童年,很长的时间,都是在外公外婆家的。我记得外公会在午后戴着眼镜看报纸,我会凑上去看,外公就教我认字,后来,还教我写字。

外公养花,给花浇水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他会告诉我,要沿着盆边浇,这样花的根就会往四边长,水要慢慢给,让水渗到土里,根才能扎得深……

小时候,我读幼儿园,都是外公接送的,他骑的是一辆28寸的凤凰单车,我跟他说,我要给他买辆24寸的,红色的单车,他一直都记得……大学里,我学会了织围巾,第一条围巾就是织给外公,他戴着,有人到家里去,他就跟人家说,这是我织给他的。

对我来说,死亡并不可怕,没能好好告别,才是可怕的。

去年,老公的爷爷去世了。在前年,爷爷有一次也是差点不行了。在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外公。我的外公走了,我希望老公的爷爷能多待一些时间。那时我怀着二宝,我坚持要去看爷爷。在病床前,我跟爷爷说,您要好好的,您的曾孙子快出世了。后来,爷爷又好些了,一直到了去年走了。

料理后事的时候,能让两个孩子参加的我尽量让两个孩子参加。女儿还不懂事,儿子有些懂了。他会问,我们来干什么。

我告诉儿子,老爷爷去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很远很远,去了之后就不回来了,我们再也见不到老爷爷了,我们来送送他。

孩子似懂非懂。我想某一天,他会懂得。


多接触大自然


谢邀。

我是在女儿五岁左右和她讨论过生命和死亡的话题的。

当时,我很直接地告诉她: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伤害身体。还顺便告诉她,身体上哪些隐私的部位,不可以给别人触碰的……等。

后来,还给她说了一个例子:表哥家的爷爷,去年暑假的时候,我们去他家做客,他爷爷还笑容满脸的招呼我们。而今年过年再去他们家时,已经看不到他爷爷了,那不是因为他外出游玩了,而是生病去世了,永远地离开了。以后,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

所以,我们既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并且要珍惜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

善待自己,善待别人!


我没有和孩子刻意讲过,但买的故事书中有关于陪伴自己的小动物去世了要怎么做。之前我的奶奶去世了,我去参加葬礼,没有带她。她问我去干什么了,我说我的奶奶去世了,我去参加葬礼,她就说是不是以后就见不到她了?我说是的。没有然后了,毕竟才5岁,可能没有那么深的理解。但感觉她知道去世是怎么回事,然后也看得很简单,只是少了一个不常见的人。更重要的是自己关心的人都还在。


生老病死,皆是自然现象,享受每一天,关爱身边的人,以善良出事,宠辱不惊


可以切入动画片和讲故事的方式


每个年龄段对生命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纪,因为经历的不同,都会对以前的认知产生怀疑。同孩子谈生死,都是谈的自己时至今日的感受,切莫妄想要孩子也认同你的看法,他的人生经历尚浅,能感知的也太少,何必在一个本该大胆探索的年纪令他感到畏畏缩缩,生命仅此一次,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感知吧!


谈论说不上,正确地引导,疏导,自然正常就好


这个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来给他说,生与死是一个轮回,但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是没办法理解的,可以说我们现在生活着就是生,以后不在这个世界,那就是去另外一个世界了,在那里一样好玩。


不知死,焉知生,不知死生何以谈生死,不足以谈生死何必谈生死,此乃生死也。


对于死亡来说,不要说一个孩子能接受,就是我这个大人也很难接受,记得去年12月份我在和家人住院的时候,我的迪迪被车撞了,哭了很久,回又回不来。等我回来后,我都有好几个月不能摆脱没有他的身影,她怎么就会没了呢?别人家的狗狗都好好的,为什么就找不见你了?你是不是被别人给抱走了?也许某一天我会在街上看到你,看到一个女人坐在自行车后面抱着一只小狗,我就想上去扒了他一下,这不是我的迪迪吗?…………

但生老病死无法预料。活着的人要学会一点一点的遗忘。也许它是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许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伤!

春天,万物生发,生机勃勃,动物开始繁衍,草木开始发芽,这是大自然的希望,生的长老的亡,年复一年,是恒古不变的法则。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只不过有的一瞬间,有的几十年,有的树木可能会存活几百年。

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也会像花草,树木一样,经历了春夏秋冬,酷暑严寒。珍惜我们自己的一生,努力地活出灿烂,然后倾其所有,像树一样捧出果实,像花一样长出笑脸。

告诉孩子,死亡也并不是可怕,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花会死,草也会死,人也会死,但是总会有新的生命代替,才有一代代的传承!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努力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实践,我是小楼一夜听春雨。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首先,就这个问题,我觉得每个人先要去思考四件事。

1这是一个什么话题?

2这个话题我们是否有必要和孩子谈论?

3如果要讨论,由谁来和孩子谈论,对孩子传递正能量,有意义的思想,更多。

4要在什么时候?什么年龄段来讨论这个话题,把这四件事情先做好,我觉得对讨论问题本身,非常有帮助。

二,1思考第一个,关于生命和死亡,这个话题本身很大,很广泛,很难懂,而且由于文化的不同,本身理解也会有很大差异。很直观,这是一个不好和孩子谈论的话题。

2思考第二个,作为家长,我们自己要先明白,我们谈这个话题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否能做到就这个话题,对孩子观念思想的一个积极正确的引导,通俗讲,就是,我们家长自己理解么,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正能量,美好的。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自己懂了才谈,不懂不谈。还要考虑孩子能接受的程度和范围。

3思考第三个,这个话题,由家长还是老师,谁来和孩子谈论更合适。我个人觉得,绝大多数家长很少有机会去主动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在自己都没有思考之前,怎么好好的去和孩子探讨,4思考第四个,什么年龄段适合去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很重要。我们是主动的去聊,还是被动的去讲解。

最后,我个人觉得,这个话题,生命和死亡。它要表达的思想是,让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其实作为家长,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给孩子更多的是,要孩子树立好的品德,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对世界正确的看法。价值观的正确。剩下的就会,水到渠成。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


对于孩子需要珍爱生命避免死亡,对于老人需要避免病痛正视死亡。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说句心里话,在这次疫情之前,我从没有想过该如何对孩子谈生命的可贵,和知识的力量。可是经历过这次疫情,是我有了很深的感触。我会对孩子说,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且很脆弱,疾病,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夺去人类的生命,可是在灾难面前害怕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让自己不断的强大,才有能力去应对除自然死亡的其他情况。即便牺牲,也让生命更具价值!


婴幼儿有她特有的特征:天真,懵懂,直观。那我们想要让她明白一个事实或一个真相,就要尽可能用她能接受的方式去表达。当然大童以上的孩子有了思维能力,很容易理解新的事物。

那我重点说说对于婴幼儿,我们该如何去表达,让她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

我记得我家大宝刚刚会走时,老家的暖水壶就放在地上,很担心孩子不小心打翻被烫到。婆婆一度将暖水壶放到高处,避免孩子碰到。但我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不让碰。于是我将杯子倒上开水,让她用手去摸,当然很烫,她立即将手缩回来。我告诉她,感觉到烫对吧?她不会说话,但能听懂,你再让她碰水杯,她便不再碰了。然后告诉她暖水壶里的水比这个还烫,一旦碰洒了,就会烫坏。自此后她每次经过暖水壶都是躲的远远的。

大家都知道家里的插座是孩子危险源之一,而且很重要的危险源,一旦碰触会失去生命。孩子小时候我也会给她说千万不能碰插座孔,一旦碰了就会死了,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她不明白死亡是什么意思,但她知道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对她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她真的从来没动过插座,到了小学后,手机充电我才手把手教她问你操作,才算真正会用插座。我家的插座从来没安过保护插头,孩子从来没有碰过。当然,每个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天生淘气,可能会无意碰触危险源,所以还是保险起见,做好安全防护。

生命和死亡是个比较抽象的词,小孩子未必能懂,但我们可以用现实的事物启发她。比如鸡蛋孵出小鸡,可以告诉她由鸡蛋变成小鸡,就有了新的生命。花花草草也都有生命,它们每天在生长,所以启发她们爱护花草。对于死亡,比如家里养的鱼死亡了,可以告诉她鱼死掉了,就是它再也不能游泳,永远的离开我们了。

小孩子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不代表她不懂你的表达。我们要做的是用她们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


原始地址:/redian/26196.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