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岁竟然有逆反心理了,应该怎么办?

我是心理医生小蒋,关注我,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健康小知识,如有疑问,可以私信我。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2岁左右要经历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走得更平稳、自由活动的空间更大,因此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开始用反抗来表达自己最初的渴望独立的意识。对他说什么,他都要用“不”来应对,他的行为常常让妈妈有头都大了的感觉。对反抗明显的宝宝,可以这样——

(1)反着提要求,比如让宝宝穿衣服,你就拿着衣服在宝宝身边说:“宝宝不穿衣服,得把衣服放起来。”听到这话,他会从你手里抢过衣服穿上。

(2)选择性提要求。还以穿衣服为例,如果宝宝不愿意穿衣服,可以同时拿出两件衣服,问他:“你想穿有帽子的衣服还是有米老鼠的衣服?”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也能减少他的逆反行为。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这样应对宝宝的逆反行为——

(1)对着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能惯坏了,因此,孩子拧家长更拧、看谁能拧过谁。孩子不穿衣服,家长就用武力强行给穿上。结果孩子可能跑到一边又脱下来,家长和孩子都气哼哼、累乎乎,最终两败俱伤。

(2)全由着孩子。孩子逆反,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一切由着孩子高兴就好,结果很可能造就出一个任性的、不受欢迎的“小霸王”或“窝里横”。




宝宝开始有了主观意识,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耐心观察宝宝的言行举止,对宝宝出现的一些不太正确的行为,早期的正确引导和纠正是很重要的,对宝宝的好的行为习惯要鼓励和培养。




人的大脑发育大约有三个阶段,婴幼儿期本能生存脑功能发育成熟,儿童期情感情绪脑发育成熟,少年和青年期皮层意识脑发育成熟。好奇心是小孩子脑功能最重要部分,由于意识脑发育还没有成熟,因此只能用情绪脑来满足好奇心,所以表现荒诞,等皮层脑发育成熟后,这些小脾气自然消失。因此父母正确做法是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由发挥,目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千万不要恐吓甚至打骂孩子的过分行为,这样容易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孩子的好奇心被束缚,极可能一辈子都成不了才,后果是严重的。




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宝宝在两岁时会出现他的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就是你所描述的那种情况。家长不用过度紧张,细心观察,深层次了解孩子叛逆的动机和原因。

这个时期叛逆的孩子,原因基本是以下几点:

1,孩子比较调皮,喜欢挑战家长的权威。

2,没有安全感,利用叛逆行为寻求关注。

3,家庭氛围紧张压抑,孩子通过叛逆释放情绪。

以上第一点好解决,可以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当宝宝故意叛逆来激怒你,挑战你的权威时,家长要做到平静对待,暂时不理睬,不愤怒。用你的行动告诉他,他想通过叛逆激怒你的方法是没有效果的。慢慢的当孩子体会到无论他怎么“折腾”,你都是这么“无动于衷”的话,他自己都会觉得无聊,自然就会减少这种叛逆行为出现的次数。

上面第二点和第三点是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的折射,要彻底改变这种行为的方法就整改家庭环境,多包容孩子,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和无私的爱。日常接触和交流上主动表达对他的关注和爱,比如他自己吃饭时,比如他和你一起完成了一项任务时,都告诉他,妈妈一直在观察宝宝做这些事情的表现,宝宝做的都很棒,妈妈特别爱宝宝。为宝宝营造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不要让他生活的小心翼翼,内心充满消极情绪。家庭氛围变好了,孩子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渐渐地,他的安全感越来越稳定。他对叛逆行为的依赖也会减轻。

总之,不要通过暴力的方式来制作他的反叛行为,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包容,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一个叛逆期。




2岁以后一直到4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自主能力,他要证明我的事情我做主。

为了顺利度过这个逆反期,不要直接阻止他做事,因为这样就是强化他的行为—他们对于不允许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挑战欲。

两岁左右的孩子在寻求独立的同时又依赖自己的父母,实在是非常自然的表现。只要孩子有独立的愿望,且行为没有安全风险,就要放手给孩子独立行动的机会。但放手的同时,要做好耐心陪伴的工作,陪伴的时候,不要怕孩子做得慢,也不要对他的做法指手画脚,给孩子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以免挫伤其独立做事的积极性。




提前告诉您,孩子进入两岁这个阶段,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忧,正确引导就能平安度过。所谓的逆反,需要分析是什么原因的逆反。

1、两岁孩子的心智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自己会思考,有独立的思维方式。有时候对家长的叛逆,也许是在跟自己对着干。比方说他说想小便了,你带着他去卫生间,他却又跑开了。其实他这也是在探索发现事物的过程中,了解事物的正面与反面。家长需要做的是陪他一起去了解,接受他对正面和反面的不同表现,他一定会做出正确选择的,毕竟,遵从自己的内心才是对待事情的正常反应。

2、强调“一致性”,是规则感的建立。他认为某件物品该出现的地方,就一定要出现,属于妈妈的东西,爸爸就不能动。他认为每件事物都必须按照他的规定来进行,是在为自己设立规则,为周围的事物设立规则。家长可以做的是在不违反大原则的情况下认可一些他的规则,慢慢他会了解到有些事物是不会随着他的意志改变的,自己的规则也有出问题的时候,就会接受自然的“规则”了。

3、逆反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孩子总是喜欢用各种方式在父母面前“刷存在感”,扔东西、把物品敲响,以及和你对着干,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去做。因为孩子已经发现,正常的做法家长会习以为常视而不见,而和你对着干的时候会得到家长的关注,甚至得到家长为了平息叛逆用来交换的好吃的好玩的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家长在平时就做一些功课,多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适时给予夸奖和帮助,多一些陪伴多一些拥抱。如果是为了得到一些东西,不能轻易的妥协,否则这种逆反会越演愈烈。可以先冷处理,平复情绪以后以平等的视角和态度为孩子解释这些事情,或者采取比较折衷的办法来解决。

如果孩子出现逆反的情况,冷静对待,迂回解决,千万别和孩子再对着干,更不能以暴力方式解决,否则孩子的逆反情绪会更加严重。冷静对待2岁孩子出现的逆反心理,接受这个阶段他出现的情绪,还毕竟是个孩子,家长尽心的和有原则的爱他会感受得到的。




恭喜你,你家宝贝的表现很正常!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2岁前后会出现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嘴巴里常常冒出“不不不”,这是孩子有自我意识的表现,第一次探索“我”的强大,父母要在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的情况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1.在不影响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支持孩子的探索。

0到6岁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每一分钟都在用他的方式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这可能会给家人带来一些麻烦,比如他要坚持玩水洒得到处都是,喜欢扔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他自发的探索世界的方式,支持他的结果就是家人要花时间收拾(让他尽情地玩几次之后他的好奇心被满足后就不那样玩儿了),不支持他的结果可能是就此扼杀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将来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孰轻孰重?我相信看这篇问答的您心里自有答案。

2.创造环境智慧地疏导孩子的探索行为,以减少麻烦或损失。

比如孩子到处乱画,甚至画到床单上,其实他就是想体验画在布上的感觉,家长可以给他找一块旧的床单给他画,告诉他只能在这里画,当他违反时家长要平静地提醒他。

3.尊重孩子的“不”,多多赞赏他,让他感受到被肯定,他才会更愿意听家长的建议。

在不违反健康和安全的原则下,尊重孩子的“不”,多多赞赏他做得好的地方,让他感受“我”的力量,当他满足了这个探索欲望之后,就不会再表现得那么叛逆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用暴力制服了他,他压抑的自我意识这股力量将会在青春期加倍地还回来。那个时候的问题会更加棘手。

最后,祝福你和宝贝能顺利度过他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家长允许孩子逆反,孩子才能更快渡过逆反期】

1、两岁多的孩子进入自我意识觉醒的强烈时期。认识到这一点,当孩子逆反,他是在探索自我的边界和权利,所以,当我家孩子跟我对着干时,我还挺庆幸,我的孩子长大了。

2、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的逆反,同样会在家长的过分制止下,更激烈地表现出来。回顾我小时候,也有很长时间的逆反期,青春期进入逆反的高峰。我父母都没有强迫我必须听话,反倒是这种不强迫的态度,让我在松弛的家庭环境下,更快的走出逆反期。当我家孩子故意捣乱时,我很平静,没有大惊小怪,他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3、其实,不听话的孩子,才是有主见的孩子。有时候孩子的主意比大人更好玩。带孩子这几年,我是深深意识到真的没有错误的孩子,往往是家长错了。我们太缺乏倾听孩子的耐心。所以只要家长有足够耐心,都能了解孩子在我们看来恶劣行为背后的可爱动机。所以,倾听与理解,这很重要。

4、不必鼓励孩子不听话,但也不妨允许孩子的逆反。这恰恰是引导一个孩子自我发现与成长的良好契机。如果孩子想要尝试,不妨陪他尝试。我们最终,不都希望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吗?所以,我也时常在告诉自己,他是对的,耐心点,耐心点,耐心点!

(做最日常儿药科普,写暖人心亲子情感。空十年育儿说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真不知道,我儿子一岁零七个月了,特逆反,你不让干什么他偏要干,今晚上睡觉前还拿馒头坐床上,弄的满床渣子,我不让,哭的特痛,好在给了一个香蕉哄住了,唉,头疼




谢谢!首先祝您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好宝宝!我也有一个宝宝,您说的情况我也经历过,在我家宝宝身上也都发生过。我记得我还就此,给孩子起了个“说不不不的小孩”外号。每次吃饭时叫“那个喜欢说不不不的小孩”,儿子就笑成一团,准备“逃跑”。

其实,大人们觉得2岁的宝宝所谓“逆反”,大概是以下2种原因:

1、当父母给他下达指令时,他忙着玩手里玩具,太过专注,没有听清楚大人说的话,爸爸妈妈只要慢慢的再说一遍就行了;

2、把与父母的“逆反”,当做是“你追我跑”互动,以为是在做游戏,孩子也在试探大人的底线。最后,每到吃饭时,我不得不用腿夹着儿子,快快的吃完饭后,再让他玩。但不会吵他、打他。

3、2岁的宝宝,更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因为他们中有的已经能走的很好了,有的还会跑了。这个时期,正是他们发现世界真不同、建立与周围人关系的敏感期。因此,在他们的心里、大脑里,会因为新鲜事物的吸引,而忙得顾此失彼。同时,这个时期,随着孩子与外界的互动多起来,有了主动型人际交往诉求,这时的孩子,特别需要妈妈的耐心呵护,保护好孩子的幼小心理。

其实,我并不认为2岁孩子的行为,是对大人指令的故意“逆反”,他们还不太会。他们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游戏,因此也是抱着游戏的观点去探索世界。因此,妈妈们不要给宝宝的行为扣上“逆反”的帽子,对宝宝打骂不止,伤害了孩子的专注力、失去对周围环境的信任。

好在我的孩子是在2岁1个月上的幼儿园,小朋友们一起吃饭,一起做游戏,所以,在我忍无可忍时,在幼儿园形成了良好的吃饭习惯。祝宝宝们健康、快乐成长!




原始地址:/redian/6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