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后主如何以血泪抒写亡国之痛?

物是人非,只是朱颜改


流落民间,前后对比,怎能不痛!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一个亡国之君,在被北宋软禁期间,才想起往事不堪回首。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国亡了,宫殿应该还在,只是颜色变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应该是从南唐方向吹来的,故乡已经是宋土了,不堪回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说这事能有多愁呢?


故国不堪回首

朱颜已改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宋灭南唐至少,李煜的词多写风花雪月的男女之事和宫廷生活,题材是比较狭窄的。而赵匡胤打到家门口的时候他让手下把自己绑了投降,竟然光着身子,实在是卑微可怜。后来他的词就丰富了,多写亡国之痛,大大丰富了词这一文体的内涵。至少词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的,总被诗压一头。可惜李煜不太擅长写诗,怎么办呢,那就写词吧,从而对后世词的创作影响深远,比如柳永,苏东坡,辛弃疾。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这春花秋月是没有止境的,也就是岁月如流水,四季永更替。然而,这中间发生了多少事呢。又是一年春风,吹拂我苟且的小楼,可是我再也回不去我的国了。不堪回首啊,尽是悲伤。下阕应该就是写回忆了:那些建筑都还在吧,只是那些宫女早就老了吧,意思是物是人非了,要说我又多少烦忧和惆怅,正如这滔滔不止的江水日夜东流呀。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一句中不难看出李煜对于往事的怀念已经内心溢于言表的后悔与哀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话又说明了在现在被囚禁的住所,这方寸的囹圄,失去自由失去所有,想起南唐未灭一国之君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是何等的自由自在,小楼与故国对比,这心中的落差与悲凉,这精神上的痛苦也让人难以接受,是凄凉与无奈。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可又不免会想起故国宫殿的华丽宫殿,与那些丧国的宫女们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这不在属于自己!

这六句诗景色,人事对比融为一体,通过自然的不可更改交替和人事沧桑的变化深深的心中的悲愁悔恨莫及,血泪不在肉体而是精神上的折磨让人更为痛苦,淋漓尽至的变现出来了李煜的愁绪已经丧国之痛的血泪斑斑的精神折磨!


李煜的痛在于被俘虏之后,内心深感以前的天堂般的生活自己没有去珍惜,如今的地狱生活又是自作自受,怨不得他人。痛定思痛,痛彻心扉!这种痛悔只有本人深刻的反省才能表现出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物是人非,自已的东西已成了别人的了。自己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没有一点办法了!任花落水流,我李煜无地自容人间,天上地下恐也难容我这无用之人!


李煜写了很多精彩的作品,每篇都令人爱不释手,其中之一,就是这首《虞美人》。我的女神邓丽君小姐曾经唱过这首词,歌名叫《几多愁》,哀怨婉转,分外动听。接下来,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词,尤其是最后一句。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一开头,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显得很不耐烦。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不耐烦?是“春花秋月”勾起了他的“往事”吗?好像就是这样,不过这就难办了。四季应时之景,年年有,处处有,惟有一死可以杜绝春花与秋月。不过人要是死了,提什么往事也就没意义了,此时李煜还没想到要去死,只是在回忆中感受苍凉。

但是春花和秋月还有别一种意义。春花,是初萌的,刚开始滋长;秋月是淡的,还带点冷清和凄凉。李煜所不耐烦的是这个,无力感,不得劲,不过瘾,不痛快。这种温温吞吞的感觉,诗人希望它快些结束,有个了结。春花秋月没有“了”的时候,往事就永远不知道多少,因为春花秋月正在不停地给他产生新的“往事”。亡国后的历史,不正就是在这软禁他的春花秋月里续写着吗?

这两句里其实有两种对应关系,即春花→往事/秋月→往事。春花的特点是细碎,零散,或许还含苞待放,这跟他所说的“知多少”是相呼应的。但秋月只有天上一轮,谈不上“多少”的问题。“秋月”在往事里到底是怎样一个形态,占据怎样的位置呢?后面一句话给了读者提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月”所对应的,是一个整体的、完整的东西,即“故国”。因此,我们可以试着把“春花秋月”理解为故国这个总的环境,以及在这一环境下经历的人事物等等,这些东西构成了“往事”的全部内容。

这首词结构之严谨,值得我们注意。“春花秋月”紧扣“故国”和“月明中”,是比兴。“故国”,又引出了下面的“雕阑玉砌”,是总分。而如上所述,“春花”所指的人事物等,也紧扣下文的“雕阑玉砌”(物)和“朱颜改”(人)。而不管整体或细节,都从属于不知多少的“往事”。“往事”是怎样的呢?就是末二句里的一个字——愁。如此,整首词就连贯起来,获得了言象意三个层次上的高度统一。

再来看中间四小句(小楼......朱颜改)他怎么写。这四小句(两句话)虽然分属上下两阕,总体上却可视为整首词的腰身。人体要显得匀称美观,腰自然是细一点比较好。词也一样,这四小句话,其实写得也是某种细节,而且前后有明显的对照关系。前两小句实写,小楼、东风、月明中,这些都是实景。后两小句是虚写,虽然都是细节的刻画,却均属陈年旧事,不是眼前的实物。

不过,更有趣的其实是,虽然前面二小句是实写,但是他说“昨夜”。看到表示时间的“昨夜”这两个字,读者也许会以为只是偶然——刚好前天晚上没写,第二天起床想起来写。事实当然没那么简单。一首《虞美人》只有56个字,每个词都是作者细致推敲的,每个字都是学问!为什么非得是“昨夜”不可?答案有两种。“昨夜”可能暗示梦境。另外,“昨夜”可能表示他昨晚睡不着,一整晚在听风。从他下文所涉内容的指向性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他是边听风边回忆,回忆自己在回忆,层层叠叠的回忆,反反复复的回忆(昨夜又东风)。而王位、往事、故国、子民,甚至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对于亡国君李煜,对于诗人李煜,也都像这回忆一样。因为回忆本来就是虚幻感、模糊感、不确定、不可靠的。

所以我们看到他努力用了“腰部”这3/4的内容来回想故国的点点滴滴,他讲: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首先,我们的李后主是被“回忆”这小妖精强撩了。“不堪回首”也就是回首了,然后才发现“不堪回首”,而越是觉得不堪回首,则又是忍不住回首(否则就没有“雕阑玉砌”之类的后话)。内心矛盾,欲罢还迎,越想挣脱,陷得越深。其次,他的故国看起来国土面积很大,他说“月明中”,有种明月所照之处皆王土的意思。只不过这“月”是倒映的月,仅可对水吟哦,不可掬在手中。国再大,也是虚幻的。

在回忆中他所观察到的事物,从侧面反映诗人过往生活的富足。雕阑玉砌应犹在,这句话只有想深一层,才能感受其中分量。什么原因呢?要是亡国前做了殊死抵抗,就算是雕阑玉砌这类建筑装饰,恐怕也已经被破坏殆尽了吧。可是李煜最终是奉表投降的,战是战了,自己还是觉得窝囊。一个“应”字,写尽心底纠结,既希望它在,又希望它不在。所以雕阑玉砌之“应犹在”,是第一层耻辱。第二层耻辱当然是“朱颜改”。雕阑玉砌再好看,已经不属于它曾经的主人了。而器物本身的“冰冷无情”“人尽可欺”,更使那旧主人悔恨哀叹。

最后我们讲这首词的末二小句,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的重点落在结尾那7个字上,想理解这句话,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春水”,一是“向东流”。

很多人看到“春水”,就联想到“春愁”,因为有了“春愁”这个莫名其妙的设定,于是“一江春水”也就显得发愁了。这是放屁。为什么是“春水”呢?这个“春”字是为了凑字数随便填上去的吗?换成秋水夏水好不好?换成浊水清水行不行?或者标之以明确的名字,如秦淮、汴水、渭水之类?显然,这里是一个字都不可更易的,必须是“春水”才能表达李煜此时的心情。那么,我们就该分析春水的特点了。

中国当代有个著名的小说家,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去年十月中旬他还上过电视,代表文人表了几句态。这个人本名叫凌解放,笔名叫二月河,写帝王小说的。二月河的“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二月天,正是天气乍暖,河面的冰开始融化的时节。冻结了一冬的冰开始破碎,消融,随河水流动起来。所谓“凌解放”,就是冰凌开始解放,释放出憋了一整冬的激情。而李煜所说的“一江春水”,这“春水”其实就是二月河,就是“凌解放”。

至此我们可以开始总结一下“春水”的特点了。首先,这水是冰冷刺骨的,不信你用手捞一捧试试。这一方面只能用我记忆中仅存的一点点初中物理来解释:冰要融成水,就必须吸收周围的热量,根据能量守恒的定理,四周的水(也包括空气)被抽走了热量,就变得更冰凉。因此都说雪化时最冷,虽然本人并没有见过雪。李煜的愁,首先是冷。

其次,这水里掺着冰碴子,到处是来不及融化的冰碎片,所以是扎手的。李煜用这冰水来形容他的愁,而愁是在心里的。用现在的话说,这“愁”是扎心的,而且细碎。一说到“细碎”,你也许还想起了词开头提及的“春花”和“往事”,它们都使用了“几多”“多少”来修饰,细碎又密集。

最后,冰水融化,是由慢到快的。一开始是不引人注目的,某一处冰面就裂开了,然后越裂越多。到了一定程度,河水就从冻结进入缓缓流动的状态。流水拖着冰块,开始越流越急,简直要奔涌起来。到了某处断崖上,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根据我以上的描述,对应着体会一下李后主整个“愁”的过程。

另一个词是“向东流”。为什么不是向其他方向,而偏偏是东呢?自然也有他明确的意图。李煜虽然军事政治没什么突出成就,但地理学得不错,知道由于地形的关系,中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的。虽然也有一些是向西向南北的,但总体还是西高东低的走向。当然,他强调的并不是什么东西南北,而是由高到低。这个明显的落差,不单是指河水的流动、不单是指气流涌动(小楼昨夜又东风)、也不单是指他回忆时的心境,更是指作者的整个人生坡度。

这就是所谓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简单的比喻,写出了三种质感,用这仨质感来诠释他前面提到的一个“愁”字。宋初词人贺铸有首著名的《青玉案》,里面有个同样著名的句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词与贺词,各有风姿,各有特色。但若用严格的定量分析方法,贺铸定义“愁”,用了13个字,太“费力”了,李煜只用了7个字,效果上不让贺词半分,所以还是后主精炼,技高一筹。

李煜这首词,一共56字,明眼人会注意到,只有两个字重复了两遍,一个是“春”,春花、春水;另一个是“东”,又东风,向东流。而这两个字,恰好就是整首词的词眼。把握住了这两个字,也就把握住了这一千古名篇。所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只适用于社交场合,不适用于文学领域。诗词这种东西,不细致分析,光倒背如流,显然是没有一点真用处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本是良辰美景,但在亡国之后沦为阶下囚的李后主眼中反而生厌。对人生已绝望的词人不禁讨厌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其感情之极悲极苦由此可见。“往事”自然是指李后主在南唐故国金陵曾经拥有的繁华和欢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以“又东风”点明后主归宋后又过了一年,同时也与首句“春花秋叶何时了”相呼应。时光荏苒,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一齐涌上心头,然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足见其纵性不羁的个性和纯真深挚的感情。他遥望南国,引发无限感慨。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相对比,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令人扼腕:金陵皇宫的雕栏玉砌还在,但曾经流连其中的主人却没有了往日红润的容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词人将满腔幽愤、悲愁蓄势而出,一泻千里。

全词以问起句,以答结尾,通过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出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深切沉着,震动人心。

相传李后主于七夕之夜,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李煜最后被毒死,据说跟他写这首词有关,所以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


南唐后主李煜,以政治的角度来看,他实在是一个身败名裂的亡国之君,而从艺术角度来看,李煜在词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词自唐代出现以后,视野始终不离风花雪月、闺阁亭台,至后主才突破了这种传统的题材。

他在词中将个人所感受到的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化而为人生无常的人类普遍的悲哀,以那一份纯真的赤子之心去感受悲痛,并一任情感尽情倾泻,如涛涛江水奔腾而出而不加节制。

这首《虞美人》正是他国破家亡后所写。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天花又开了,月还是那轮明月,我在这流年岁月里悲悼着那些逝去的往事。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东风,明月洒下清辉,往事实在不堪回首。

以前雕刻华丽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人已衰老,物是人非。若是问我心中有多少忧愁?正像那一江春水般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

上阕开口便问“春花秋月何时了”,以春花、秋月、东风的永恒来反衬世事的易变和人生的无常,将一种人类普遍的悲哀写出,感慨遥深,引起千百年来读者的共鸣。

下阕写亡国之痛,雕栏玉砌都还跟以前一样,但是人已经不一样了,物是而人非,满腔的哀愁汹涌奔腾,汇成一江春水向东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因为不曾经历人世间的纷扰苦难,便始终保持着一份赤子之真心,而没有一丝的世故与虚伪。


都说文如其人,一点不假。李后主就是一个喜爱风花雪月生活之人,所以才落得国破家亡自当亡国奴的悲哀结局。因此就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流传至今。

反观毛主席的诗句,让人激情满怀。"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岗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毛主席的诗给人一种祖国的大好河山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而李后主的诗给人一种沮丧的感觉,所以境界不同,结局也就不同。

由此可见,一个人必须要有广阔的胸怀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我们常说的李后主就是李煜,这位南唐后主、亡国之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词人。李煜精通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其中词的成就最高。这首《虞美人》就是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写的词。

在读懂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李煜这个人……

李煜的一生分为两段,前段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享尽荣华富贵;后段是兵败降宋,被俘的阶下囚,没有人身自由、没有权力地位。其实早在李煜降宋之前,宋朝就已经建立,而南塘早就不存在了,李煜也自称为“江南国主”。

李煜本来就不想当皇帝,年幼时为了不让太子猜忌自己,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天有不测风云,太子病故,李煜就被推上了政治舞台。

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就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李煜接过来的就是一个烫手山芋。南唐迟早都会亡。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李煜还是做了一些政绩,比如消减赋税、扩充军队、选拔人才、潜为备战以求自保。毕竟骨子里还是书生气息太重。李煜也是个凡人,欧阳修说他“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如果只是做个纯粹的词人,李煜一生不会背负这么多骂名。

叶嘉莹评价说:

李后主的词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而真切的体验,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间。我们有的人活过一生,既没有好好的体会过快乐,也没有好好的体验过悲哀,因为他从来没有以全部的心灵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这是人生的遗憾。

时势造就了李煜。

这首词大概就是李煜这一生的总结、回忆。

“春花秋月”是眼前的美好景色,“何时了”,就是问天,这一切美好何时结束的啊,毕竟会勾起曾经的回忆。从前的他,无忧无虑,自己醉情山水,国家政事他一概不问。如今阶下囚的身份,自然也无法欣赏“春花秋月”的柔情。

“往事知多少”,又是一问,曾经自己还是一国之君,现在身处宋朝,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百姓和家族。眼前的美景只能让他更加难过、凄凉。

“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苟且偷生的小楼又迎来了一年春风,其实李煜活着更痛苦,故国的回忆总是涌上心头。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啊,三年的囚禁生活过去了,自己以前熟悉的宫殿应该还是曾经那样的辉煌,只不过曾经年轻的宫女、嫔妃,早就不知去向。这里李煜应该是怀念饮酒作诗、美人在侧的生活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后,他自问自答结束了这首词。满江春水就是李煜心中满腔的愁恨。

李煜曾感叹说:“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这样看来,李煜这首词的情感应是悔大于愁的。


南唐亡国之君李后主,在亡国后,写过很多亡国,怀念故国的诗词。他是写诗的高手,但亡国后,却心恢意冷,写出的作品,都是伤感之作。还为一首诗词而送了命。这首诗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碉栏玉窃花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朝皇帝赵光义,看到诗词后,勃然大怒,(他是个多疑的人)怀疑李后主有造反之心,叛逆之意。送去一杯美酒,毒死了李后主。可怜一代有名的诗词大家,亡于一篇自已的诗词之中。令后人为之痛心和感叹。


李后主生于七夕,死于七夕,仿佛冥冥中就有着悲剧的宿命。

李煜生在帝王家,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6个儿子。据记载,李煜天生异相,长得和常人不同,“一目重瞳”,也就是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这在现代是一种病,但在古代,被认为是圣人的相貌。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里“一目重瞳”的还有项羽和舜。

李煜除了大哥李弘翼,其它哥哥都先后夭折。虽然生为皇子,但他对争皇权没什么兴趣,他只希望沉溺在他深爱的文字里,做一个快乐文人。李煜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同样擅长诗画音律,但李煜青出于蓝胜于蓝,因此深得父亲喜爱。

我们都知道,喜欢并擅长文艺的人大多是感性的,而政治是绝对需要理性的,李煜这位同样喜好诗文的父亲并不适合皇权之位,作为一国君主,自己说的话本该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尤其是在继承皇位这种大事上。李璟一定没有想到过,自己的一句话成为了此后一场惨剧的导火索,害了自己的至亲骨肉。

这句话就是“兄终弟及”,也就是说自己将来会把君主之位传与弟弟。而多年之后,他不但没有履行诺言,而是又把战功卓著的长子李弘翼立为了太子。

皇位本就是至高权利的象征,为了皇位,古今中外上演了无数杀兄弑父,骨肉相残的血腥悲剧。李璟前后不一的做法更是推波助澜,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李弘翼是个刚毅果断,权利欲极强的人,他把叔叔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然而,在毒杀了叔父之后,李弘翼在第二年也病死了,据说还是因害死了叔叔,心中恐惧,惊吓而亡。

24岁的李煜便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皇位。如果时间停留在这个时候,李煜真的是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不仅仅是有了不必争夺而得来的皇权。同时还有了称心如意的皇后周娥皇,历史上称大周后。

自古皇家的婚姻多是政治婚姻,尤其是皇帝与第一个皇后之间的,大多数是两个没有感情的陌生人,为了巩固皇权而结合,没什么感情。然而李煜的这桩婚姻却极其美满,两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轻人情投意合,每日里诗词歌赋,琴瑟和鸣,大有唐玄宗与杨玉环当年“仙乐声飘处处闻”的光景,尤其大周后和杨贵妃一样擅长跳《霓裳羽衣舞》。李煜为两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写下了不少佳作,可谓妙笔生花,浓情蜜意丝毫不亚于现代社会自由恋爱的情侣。

与唐玄宗一样,李煜也因沉迷音色,荒废了政务。不同的是,李煜继承的南唐政权是个烂摊子,即便他有心振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减免赋税徭役的政策,仍然无法改变日益衰退的国力,在军事上更是完全无力抵抗北宋赵匡胤的金戈铁马的。李煜只好割地赔款,甚至主动去除国号,改称“江南城主”。

作为政客李煜是软弱的,他认为退让、隐忍可以换来安稳,他并无野心与北宋抗衡,只想在自己的国土上平安度日。的确,这延缓了南唐被灭国的进程,使李煜当了十多年的国主。

在此期间,值得一提的是大周后因病去世,抱病期间,进宫探病的妹妹周女英,与多情的李煜两心相悦。很多历史文章评价李煜负心,其实我觉得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李煜是一个软弱多情的君王,他无法面对自己爱人的病入膏肓,生命渐逝,年轻时的女英,仿若是大周后的新生,安慰了他的恐惧与悲伤,弥补了他的遗憾,替代了大周后对他的陪伴。

然而,日渐稳固强盛的北宋王朝并没有真正放过俯首称臣、岁岁进贡的李煜,南唐抵抗无用,最终仍是国破兵败,36岁的李煜成了阶下囚,带着他的小周后被送进北宋京城,开始了他最痛苦的被软禁生涯。

此时的李煜,虽是锦衣玉食,却是背井离乡。虽有爱侣相伴,却无人身自由。曲折的经历是文学最好的源泉,这期间李煜创作了大量伤感的词作,他把所有的国恨家仇全部倾注于笔端,为后人留下了一首首传世名作。但也正因李煜的词写的太好,流传太广,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李煜的生日是中国农历的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被现代人当作情人节来庆祝的日子。42岁的李煜,在自己的生日之际,写下了这篇《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词的第一句,他就用浓烈的情绪,感慨时光如梭,一年年被囚的生活不知何时才是尽头。继而陷入无尽的往事的回忆之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不但陷入了回忆,还把亡国之痛写得淋漓尽致。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句更是大胆,故国还在,却已物是人非,换了主人。这几乎是在直接提醒南唐遗民,不要忘了我才是那片国土原来的主人。

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为经典,至今还常常被沿用,比喻这无穷无尽的愁与恨,是如春水般丰沛,难以平息的。

虽然宋史没有写明李煜的死因,但很多史料都记载,正是这首词激怒了当时的北宋皇帝赵光义,一杯毒酒结束了李煜的生命。这不是普通的毒酒,据说名为“牵机药”,服毒之人会因腹痛难忍,蜷缩成头与脚相连的样子,犹如古代的织布机“牵机”。

就这样,一代“词帝”李煜的生日,也成了他的死日。作为帝王,他用词的形式记录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尤其是那些亡国哀歌,唱得家喻户晓,文人们争相效仿,使随后的宋词内容更广泛,更丰富。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历史。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经典名作,也是他的绝命词,在这首词中,李煜以他高深的笔力和内心的真情实感将亡国之痛书写的哀绝悲怆,读之无不被感染。若要说李煜是如何以血泪抒写亡国之痛的,我们可以从词意和李煜的心绪作以分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阕中“春花秋月”是花好月圆之景,“小楼东风”是春来之讯,但是这一切美好团圆和生命复苏的情景,于李煜而言只有那不堪回首痛楚之感,不堪回首的是往事和故国,不是因为过往痛苦而不堪回首,而是因为往事的美好、故国家园都成为了不可能再拥有的过去,今日才不忍想起,不堪回首。往事已逝,身为阶下之囚的李煜因着美好的事物,反而难抑伤怀,痛苦凄绝。

下阕中说“雕栏玉砌”都还依旧,故国那宫廷楼阁依然在,却已不再是南唐故国。亡国之痛多少哀愁悲痛,这无尽的悲愁就如一江春说般悠远到没有尽头,且日夜不息。李煜将亡国之痛的深重程度形象的化于“一江春水”中,悠远无尽,悲戚到了个人生命意义的最深处,即思想灵魂的最深处。

978年,七夕之夜,宋太宗听闻此词,大怒,遂赐毒杀李煜,这首经典名作变成为了“千古词帝”的绝命词。想来,宋太宗赵光义也是感受到了李煜的刻骨亡国之痛,以及他随手拈来却催人泣之的高深笔力,才愤而立刻杀之罢。而这首词,却因其极高的艺术感染力真如词中所写的“一江春水”般传诵至今,卓然不息。


说起诗词史上的血泪之作,很多人会第一个想到李煜,而李煜的这首《虞美人》,无疑是这一类诗词的首选代表。数首绝唱之中,数这一个最耀眼,也最哀绝。诗人是如何将他的一腔悲慨唱进了艺术的殿堂?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语言上的极简。56个字,笔画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是“砌”,以今天人对汉字的疏离感,可能这个字会有人有障碍,其他55个字,哪个不是最寻常的?没有雕琢,不事华美,平淡无奇,大概词人根本无意于辞藻吧。有一种工,是无意于工乃工。且工不在形,也不在貌,而在神,而在韵。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工。由此我也不认为这首词是精心构思的,一切都只是情绪累积到了,自然淌出罢了。

二,内容上的白描直叙,带着极其强烈的个人情绪,极尽宣泄,也极尽感染。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没有一句不是沉重明快。一边字句极为俊爽,一边语意十分沉痛。词人不仅通过疑问、反问加强表达力度,还通过“又”、“不堪”、“应犹”、“只是”、“问君”、“恰似”这一长串的充满渲染语气的词来反复铺张。通篇读下来,词人释放的满腹愁绪足以夹裹你我。

三,极其新奇形象的比喻。凡是知道这首词的人,无不新异于最后两句的煞拍。自问自答的模式,化无形之愁为有形之水的思路,大开后世法门。秦观的名句“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能是不受启发吗?到了《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的桥段,“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将愁化为重量,又如何不是触类旁通?正是这一个比喻,将李煜的艺术创造力充分展出,他是天才词人。全词也因为这一个比喻,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更深刻的表达,当然,也带来更多的诗词审美。

艺术就是这样奇妙,亡国之痛并非我们能感同身受的,这样的落差实在离我们普罗大众太远,但读这样的词,你能感到一个灵魂在哀号,在颤抖撕裂。当我们读这样的词有感受的时候,我们还往往带入了自己的愁。愁很多,愁也相类。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李煜这首词只是用朴素的语言吟咏着,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着人生的愁恨,是这种愁恨使他看到了人生的尽头,他回顾着涛涛江水一般流逝的时光,春花秋月,年复一年,四十年的往事涌现心头,小楼东风,春光又新,但可惜是最后的时日了,月色依旧可惜已经不是旧时的家国:春花秋月触发着内心无限的愁恨和悲哀。李煜这首词不落俗套包含着特殊的内容,凝聚着他的心血和生命。

,,李煜曾是一国之君,掌握着无上的权威,正因如此,在他失去帝王的尊严,、高贵,成了阶下囚,他感慨和悲哀,他回顾着人生,忍受着历史的吞噬,他既没有英勇的反抗,也没有卑鄙的乞怜,而是深沉的忧郁和感慨,他神游故国,“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人生的历史象长江滚滚,从脚下流过,国家之富,帝王之尊,李煜曾经有过的这些,因而带来了失望和痛苦。

,,“作个词人真正好,可怜薄命作君王”。作为帝王李煜的命运是悲剧的,但正是悲剧的命运,使他成为一个词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这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

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这首词相传是南唐后主李煜在七夕时所做,而宋太宗赵光义听过此词后,边将李煜赐酒毒死,所以此词也成为李煜的催命词,更渲染了悲情的色彩。

李后主此词之所以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一方面是对李后主那天上,地下的人生际遇所给予同情,另一方面也是被这首词所赋予的强烈的哀思所触动。

这首词的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既表明了自己身为阶下囚的悲情身份,又害怕这春花秋月的美好景象,勾起往事的回忆而伤怀。

“往事知多少?”想起当时,身为一国之君,一系列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据史料记载,李煜任南唐国主时,天天纵情声色,信任奸佞,不理朝政,信任奸臣,枉杀谏臣……而这句诗,也能看出李后主想起自己那时的荒唐之举,此时此刻的心中,也有懊悔、苦闷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被迫苟且于简陋的小楼之中,楼外的东风一次又一次的吹过,春花一次又一次的盛开,望着窗外的明月,不禁回想起自己的那时的江山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词人身居陋室,听风望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而一个“又”,表明此情此景已经多次出现,自己也又苟活了一年,无可奈何,痛苦让人难以忍受。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大概还在吧,只是那些宫殿中的佳人朱颜已经改变,一切的美好生活,都属于过去,都已不复存在了,这几句,李后主将今昔和往昔进行了对比,景物与人事的对比最终融为一体,将这些年所藏在心中的苦闷,彻彻底底地倾泻出来,凝成了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所有的情绪得到了完完全全的释放,感怀故国,悲愤已极,自己的愁绪就像那一江春水一般,悠长深远,汹涌翻腾,更吐露出心中万斛愁恨,令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浅读唐后主李煜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可以从开篇清晰明了地知道,一个亡国之君的无奈和苦楚,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亡国之君失去自由的画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开。紧接着“往事知多少。”人在凄苦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回味往事。

“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的小楼东风,很明显是春寒料峭的月夜。后主临风思念故国。而故国不堪回首,自己泫然泪下。那种刺心的剧烈疼痛和精神折磨,寄人篱下的不人道毁灭性的摧残,寄于笔端。

“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里的“雕栏玉砌”和“朱颜”,都是皇家的住所才有的装饰和颜色,表明了身份。曾经的奢华有内涵,曾经的色彩有风度。可朱颜改变了颜色,是曾经的王者气消磨殆尽的悲哀。天上人间地狱的真实写照,全部在这首词里含苞待放。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的一江春水愁,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付淘淘流水东去,绵远流长不绝。

这首悲苦无依的词,可谓绝唱。家国愁苦,国破家亡的残酷打击涌上心头。人生凄凉的血泪,亡国君受尽了身心的多重折磨。统治者的残暴积压在心头,只能愤懑在寂寞的风雨小楼,春寒月夜里。

并且这首词,也是李煜的亡命词。第二天就被送上了断头台。这份血淋淋的凄美就是李煜复杂而真实的人生陌路离殇。


原始地址:/resou/15686.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