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最重要,一定要先把最基础的练好,掌握熟练度,从一位数到二位数,再到三位数,逐渐增强运算难度。
珠心算的学习,原则上年龄愈低愈好,因为人类智力脑细胞的成长,三岁以前已完成70﹪,四岁至12岁成长至100﹪。珠心算的学习过程,须透过算盘操作的熟练,来激化影像的建立,而脑细胞的滋长,便是影像建立的原动力。反之,成人的脑细胞,因已定型,无法借助珠心算的学习,使自己智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更活络成长,即无法产生心算的影像。
但在生理构造上,珠心算的学习是属于技术性很强的操作学习,身体的协调与平衡是异常重要。过小学习,由于双手小肌肉神经协调与感官平衡尚未定型,常有姿态不正或握笔不良等算廦产生,以市场上师资良莠不齐,教学观念不正确引导,更可能破坏学习者的「数感」,将来要重新产生自信心,可能事倍功半。
因此,建议学习入门年龄以4足岁至12足岁之间最适宜。
方法要循序渐进哦:
一、确定科学的教学与训练途径
教学与训练的途径决定着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模式。在教学与训练中只有客观地遵循教学原则,根据教学对象、培养目标及珠心算本身的特点,确定科学、高效的教学与训练途径,才能实现珠心算教学与训练质量的最优化。珠心算教学与训练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型;二是课堂教学班普及型。后者又可分为课外与课内两种。以兴趣小组形式进行的提高型,由于参加的儿童一般从一个或几个年龄相当的班中挑选出来的各方面素质较好的儿童,所以教师要采取熟练珠算,逐步过渡到珠心算的思路进行教学。从加强珠算的基本功(即记数、拨珠、写数等)和珠算加减法训练着手,待加减算能算10笔两、三位数时,再引入珠心算。这样基本功扎实,进度快,有利于培养心算尖子,参与竞技。
对于全班进行的普及型,特别是进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好走珠算与珠心算基本同步的路子,即从认识数开始逐步渗透珠心算的思想。
二、安排适当的教学与训练时间
珠心算的教学要求教师精讲,儿童多练,才能实现珠算向珠心算的转化。多练也并不是无限制花大量的时间练,必须有一个“度”。每次训练时间长了大脑容易疲劳。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指出,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和单调的活动,对儿童都是极其有害的。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对儿童珠心算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培养和应有知识的掌握,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考虑到儿童的注意不稳定性及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性等因素。因此,在珠心算的教学与训练中,除了每次课间要安排些休息,最好让儿童到室外做些全身运动,以保持大脑清醒,调节精神和视力外,建议珠心算的普及型教学每周最好分散活动2—3次,每次30—40分钟;提高型每周最好安排课余活动5—6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这样既能提高训练效率,又能使学习珠心算的儿童有时间参加一些其他活动,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提高珠心算教学与训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知道每个儿童在接受、理解、记忆等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只考虑算法的先进性,而忽视了儿童的接受能力等,那么势必影响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反之亦然。同时珠心算教学要求与目标不同,所以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区别。
四、有效地指导教学与训练
如何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创造最佳的教学与训练效果,是教学工作者所期待的。在教学训练中除了采取些趣味练习,讲故事、开火车、比一比等形式,激发儿童学珠心算兴趣,调动儿童积极性外,还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和珠心算学科的特点,把握珠心算教学的方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与训练效果。
1.要处理好“准”与“快”的关系
准与快的关系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培养一般的珠心算儿童(普及型),则强调准,准中求快,即先有质量后有数量;培养珠心算选手(提高型),则要求快,快中求准。
2.要重视听的训练
听是珠心算和珠算教学与训练中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珠心算教学效果看,无论是珠算还是珠心算,听是看的基础,一般先听后看,再听、看交替较为理想。
3.加强珠算操作
从珠心算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珠心算来源于珠算,是珠算的最高形式。如果教练忽视了珠算的训练,那么珠心算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珠心算的水平就无法再提高。
珠心算的含义是:在脑中运用珠像图进行计算的方法,就是珠算式心算,也叫作珠心算。
学习珠心算,可以提高孩子的四算能力,口算:可以读数的概念,还能熟读数字;珠算:通过在小算盘上拨数计算问题;心算:在大脑里形成空间定位;和笔算四算能力。
学习珠心算是针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本着先有趣,后有效的原则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其中来,它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珠心算少儿教育的慢性毒药
首先,我不否认珠心算作业一种计算方法存在有它的合理性和奇特之处。我写这篇文章只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珠心算对幼儿教育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目的也只有一个:给父母在选择启蒙教育内容方面提供参考。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前报了一个珠心算的班,当时也是想着培养孩子计算能力,上学后能适应的更快。学了大半年,孩子也不是很喜欢,上小学一年级后就没再学了,我以为学珠心算这个事情就过去了,万万没想到珠心算的影响三年后出现了。
一至三年级的数学题目都很简单,演算量很小,孩子数学计算都能比较快地完成。可是随着孩子长大,上到四年级后,数学题目的步骤和计算日益复杂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出错率开始上升。我寻找其中的原因,发现孩子有个不好的习惯,很少在演草纸上笔算,大部分用心算,步骤少的题目尚可,稍微复杂的题目就容易出错。心算对付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加减乘除还可以,小学五六年级的分式以及方程的计算都是需要笔算完成。但是孩子做题喜欢用心算,不愿意动笔演算的习惯在珠心算学习时形成了,严重影响了孩子数学的学习。为此,开始矫正孩子心算数学题的毛病。此时,我才体会到珠心算的影响,由于孩子是在幼儿启蒙阶段接受的珠心算的培训,可谓是印象深刻,加上一到三年级的固化,孩子做计算题心算的习惯早已是根深蒂固,此时再去改正,真是难上加难。
这就是珠心算的第一个负面影响,让孩子形成了不喜欢用笔算的习惯。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孩子不喜欢动笔,如果延伸到其它科目,就是学习的毒药。因此珠心算可能会产生孩子不愿动笔的习惯。
孩子进入五六年级和初中以后,开始接触到应用题和方程,此时我发现孩子做题,经常没有步骤,直接写出答案,虽然答案是对的,但在补写步骤的逻辑表达上明显落后,遇到步骤复杂的题目,做起来非常慢。通过找老师沟通,老师分析原因这是由于学过珠心算造成的。因为珠心算在做题过程中是没有计算步骤的,孩子只注重答案是否正确,在培养计算能力同时,忽视和影响了逻辑能力的培养和发育,因此造成了步骤的逻辑思维的表达上显然落后。
这就是珠心算的第二个负面影响,影响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成长。一个孩子的逻辑思维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逻辑思维在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思维中的比重和作用,远远大于计算能力,因此在学前和少儿阶段学习珠心算,实际上会因小失大。思维是多方面的,为提高一点点计算能力,严重影响孩子逻辑及其它思维方式的成长,得不偿失。
珠心算这两个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习惯好坏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一个学生成绩的高低。
此外,小学学习的数学是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方式,而珠心算却恰好背道而驰,先计算高位,再算低位,这种相悖的计算方式会不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也是值得考虑的。学前和少儿阶段,孩子犹如“一张白纸”,任何错误和不全面的培训都会在孩子空白的头脑中形成的烙印,“白纸”上的烙印,形成容易,消除难。因此选择学前和少儿阶段学习珠心算时,家长一定慎重考虑和选择。
有啥用,除了算得快,对于个别人来说有用,我觉得对我我这样的,不需要。
儿童心算是以珠算为基础,通过训练在头脑中形成算盘的影像,来拨打头脑中的算盘,从而使计算能力大大增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众所周知,传统珠算在运算时,由于脑、眼、口、耳、手等器官和肢体的协调作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智作用,而珠心算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到了一个高级的阶段,即:计算时不用手拨算盘,而是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脑像图”,从而将所有计算步骤,全部在脑海中完成,最后得出答案,这种“脑像”图的形成主要依靠用脑活动实现,大脑的直接运算,有力的促进了右脑功能的开发,从而促进大脑整体功能的提高。
珠心算适合幼儿中班以上的学生来学习,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珠心算则恰是利用大脑空间想象力和形象力再现能力,将算盘及拨珠过程由实物和形体动作转化为脑中思维拨珠运算的一种快捷的心算方法,少年期以后,将失去这种儿童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
因此,学习珠心算年龄越小越好!
儿童珠心算是怎么计算的呢?
关于珠心算网上的声音有好有坏,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家宝贝四岁多开始学,现在五岁学到中级了,疫情期间幼儿园不上课,已经毫无压力写完小学一年级下册每日100道题的练习册,所以我觉得对孩子的算数能力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概念
珠心算需要配合传统得计量工具算盘,通过思维作数的计算而得出结果,然后在大脑中以算珠表象作为载体,运用珠算法则所进行的计算。通过训练可使儿童注意力更集中、提高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持久与稳定性,加上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是提高少儿数理思维得一种方式。
珠心算鉴定标准
珠心算等级从1~10,最佳学习年龄是4~8岁。有的补习班也会根据自己的课程体系开发,分初、中、高三等级。详细信息可到中国珠心算协会官网查看。
珠心算口诀
珠心算口诀分为加法、减法、乘法九九、除法四套口诀。初级主要学加减法,到中级后半部分开始接触乘法。
珠算加法口诀表顺口溜: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珠算减法口诀表顺口溜:不退位的减,退位的减,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十补五的减。
珠心算考试有国家组织,也有地方或机构自己组织的。
学习珠心算的好处上面已经提到了,也有不少家长担心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直接存在冲突。我想说的是,珠心算目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孩子得计算速度,更主要的是大脑思维与手脑得协调、反应、记忆能力,不仅数学,其它课程都需要孩子快速的罗辑思维能力。珠心算教育,在提高人类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中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以上是我本次分享内容。我是几米妈妈,欢迎关注,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哦~
我幺儿5岁学珠心算半年果断放弃现在专心背加减口诀手到擒来我只要求准不要求快
谢邀,粗略了解,希望可以帮到你!
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心算。
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是一门高级的计算技术。
具体原理:
珠心算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算盘为工具,用算珠示数计算的独特运算体系。数与珠都是符号。珠心算只有三个符号即1、5和0;数学有10个符号,即0、1、2、3、4、5、6、7、8、9。珠心算的运算过程中,输入的是符号,输出的也是符号。
珠心算与数学都是采用“十进制”计算法,珠心算只是增加了一个起调整作用的“五升制”。运算的基础都是以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九九口诀和表内除法为基础,四则运算中的一些定律和性质都适用。珠心算的过程,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思维形式综合运用完成的。
我以我的经历来说,先学珠算,再学心算,熟练以后大脑有一部珠算印象,直接大脑计算了,所以计算很快。1994年小学,我系统学了5年。那时全市只有3个学校有开设有这个珠心算班。每个学校还只开设一个班级作为试验班级。我学了5年,珠算可以加减乘除还可以乘方开方。学会受用一生,最大好处是对数字很敏感,记忆力也好。还有就是面对应试教育数学这一学科来说,学过的会比没学过珠心算的人,在计算方面能力高一点,这是压倒性优势。所以秉着好东西要传承的精神,我自己的孩子,以后我会亲自教他这一技能。目前我儿子才两岁半,为娘的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就这项技还算勉强能行吧。等他大一点我就会慢慢教。对这个感兴趣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学的,我觉得可以让孩子试试。好像现在有培训班或者兴趣班吧。我那时是义务教育,班主任数学老师,她就是专门教这个的。所以那时觉得老师太严厉了,现在觉得多好啊,都不用花钱去报班了。
用大脑来完成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完成计算。
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珠算是基础,透过实珠(算盘)的操作,让学习者了解四则计算的变化及方法。随着技巧的熟练,学习者脑中的影像逐渐建立,透过影像的仿真操作(虚盘)即产生心算的功能,所以心算是珠算的高级显现。珠算与心算就如同人之双足,无法择一独行。
珠算的学习,可熟练掌握到计算能力及记忆能力。而记忆能力中的表象,便是心算过程中最重要的算珠图像,计算过程中,算珠图像,由静珠瞬间不断化成许多动珠运转,以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愈是纯熟的珠算技巧,愈发挥高超的心算程度。
因此,在学习珠心算过程中,应珠算与心算并行不悖,珠算在先奠定基础,心算在后瞬间表示。珠算在难度渐高时,会进展缓慢,心算却能更通畅无碍,天马行空。
算法口诀:
其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介绍“增成法”时说:“唯增成一法稍异﹐其术都不用乘除﹐但补亏就盈而已。
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后来变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后来变为“八一下加二”等口诀。可见“增成法”就是“归除法”
14世纪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内有“撞归口诀”。总之﹐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了下来。
中国珠算﹐从明代以来﹐极为盛行﹐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仍盛行不衰。
我家的大宝在学,刚学了一学期。我的本意是希望有助于幼升小,目前每天坚持练习,这个主要是有耐心,坚持练习才有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孩子专注力,我家心情好的时候,集中精力的时候练得效果好。
老师先教珠算,然后心算,直加直减和带口诀的。主要是熟练了,大脑里会有算盘的象形认识,在大脑里拨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