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两个姐姐的,大姐是王七一家的童养媳,但两人没有生育孩子。在朱元璋困难的时候没有施以援手,让朱元璋心有芥蒂。二姐嫁给了李贞,有一个而已李文忠,对朱元璋做了很大贡献,但是二姐死的也早。所以朱元璋在称帝登基后追封大姐为太原长公主,二姐为曹国长公主。
朱元璋的两个姐姐去世较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分别加封两个姐姐为太原长公主和陇西长公主。
大姐太原长公主:朱元璋的大姐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姓名,根据《明史》记载,她嫁给了王七一,并没有剩下儿子,早年便已经去世,去世时间不能确定。
二姐陇西长公主:朱元璋的二姐名叫朱佛女,出生于延佑四年(1317年),后来嫁给了盱眙人李贞,生下了儿子李文忠。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李文忠12岁时朱佛女便已经去世,终年36岁。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朱元璋追封姐姐为孝亲公主。洪武三年(1370年),改封为陇西长公主。洪武五年(1372年),因曹国公李文忠的缘故,又加封为曹国长公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励志故事的代表,从小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因为在那个年代吃饭都成问题,所以不久之后,朱元璋的父母还有几个哥哥都先后饿死,而朱元璋的两个姐姐远嫁他乡活了下来,所以,朱元璋即位后,对他去世的父母,哥哥封王封候,而对两个姐姐也是封为了公主,各种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那么朱元璋的两个姐姐是谁?他们有分别过得怎样呢?
朱元璋对待两个姐姐的态度差别挺大,这并不是朱元璋不喜欢他的家人,而是其中大姐的做饭伤了他的心:
朱元璋的大姐
朱元璋对大姐没有提携,其实这跟大姐的无情与自私是有关系的,大姐在长大之后嫁给了王七一,但是在她出嫁之后对于娘家也就不常来往了。小时候的朱元璋饿的吃不上饭,他的姐姐都没来接济他一下,不问不管。而且据说朱元璋在后来参加起义军。有一年被元军追杀,无路可走后的朱元璋本想去投靠长姐,希望在长姐家住几日。
但是长姐和姐夫王七一却害怕受到朱元璋的连累,于是将朱元璋撵走了。
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洪武元年论功行赏时,长姐一家却无所封,朱元璋好似忘了她这个人一般。一直到洪武三年,朱元璋的长姐才被他封为太原长公主。如果真有这么一件事儿,也难怪朱元璋后来对长姐一家并不恩宠了。
朱元璋的二姐
跟大姐不同,朱元璋自小就跟二姐关系很好,吃不上饭的朱元璋,大姐不管,但是二姐却对他很好,虽然也嫁了出去,但是也时常接济朱元璋。朱元璋念着这份情,所以对于二姐格外亲近。
于是在洪武元年追封二姐为孝亲公主,五年加封曹国公主,二姐夫李贞也颇受恩宠,封为恩亲候。二姐所生之子李文忠,更是被朱元璋收为养子,悉心教导,成为明朝大将,封岐阳王。
这就是朱元璋的两位姐姐的不同结局,说实话,中国人认“情”,如果想要别人对你好,你自然也要对别人好。不能结亲也不要结仇,亲人之间更是如此!
导读:有句俗语说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就是说当一个人经过努力非常成功后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会受益。这是人之常情,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我来来说真正从社会底层逆袭成为九五至尊后的典型事例,主人公就是有淮右猛虎之称的明太祖朱元璋。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不容易,那是在经历了无穷的磨难和困苦之后才获得的。所以洪武万岁朱元璋的性格中带有明显的爱憎分明的特性,这在他治国理政和对待亲朋的过程中表现的也很明显。
早年朱元璋悲惨遭遇和家庭成员
朱元璋早年生活非常困苦,元朝末年吏治腐败,苛捐杂税加上天灾频仍。穷人们的日子过的非常艰难。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放牛补贴家用,这也就是《明英烈》评书中其他诸侯总说朱元璋是放小牛的原因。但是这都没有组织亲人的先后故去,哥哥父母都先后故去。朱元璋穷的都没有都没钱让父母兄长入土为安,就是一块坟地都没有。好在同村的刘继祖借给他钱和坟地才让父母兄长入土为安。同样在建国后,刘继祖被追封义惠侯,并且子孙世袭侯爵。可见朱元璋的对恩人的报答。
《明史》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古代一般家庭成员都比较多,朱元璋小名叫朱重八。大概我们也能推测出来,家族排行第八。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但是在那个年代都没有长寿。到朱元璋起兵反元的时候,整个家庭只有两个男丁了朱元璋和侄子朱文正。
《明史》中曾记载“太祖起兵时,诸王皆前卒,独文正在。”建国后对于两个姐姐不同的追封态度
什么叫追封,就是人已经不在了。两个姐姐都没能熬到大明王朝的建立就先后去世了。朱元璋称帝时候年龄已过四十,两个姐姐在那个战乱年代早亡也属于正常现象。天下太平了,朱元璋想起亲人追封自己的三个哥哥为王,两个姐姐先后册封公主。但是两个姐姐不但是爵位还是先后次序上不同,而且更离奇的是都是册封的长公主。这又是为神么呢?
先看朱元璋的二姐,二姐嫁给李贞。相对来说条件宽裕一些,所以二姐有机会接济娘家人。所以二姐和娘家走动相对频繁,朱元璋对二姐非常感激。所以朱元璋起义后,二姐的儿子李文忠也追随朱元璋起兵。况且这个外甥是个人才,有勇有谋后来被封为曹国公。因此二姐一家对朱元璋帮助非常大,所以朱元璋称帝后册封二姐为曹国长公主。二姐这一支即使到了朱棣当政的时候依然非常兴旺。
在看大姐有不行了,嫁个王七一。家境差点也可以理解,但是平时走动也不多。更奇葩的是朱元璋起兵后有一次被元军追杀打算在大姐家里躲一躲,可大姐一家人怕受牵连居然去官府举报这可连普通人都不如啊。向来爱憎分明的朱元璋自然非常生气,大姐家也没有留下子嗣。所以朱元璋压根就没想册封大姐,对外说都是二姐是大姐,否则也不会册封二姐为曹国长公主这个称谓(长公主都是老大)。但是毕竟是亲人,经过李文忠的上书描述姨妈因无后人墓前冷清无人祭奠让朱元璋生了恻隐之心才追封大姐为太原长公主。
一个是主动册封、二姐家庭可袭王爵三代;一个被动册封仅仅一个长公主名号结果截然不同。所以说像朱元璋的大姐那样为人处世不要那么刻薄,毕竟血浓于水。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朱元璋两个姐姐其一为明仁祖朱世珍淳皇后陈氏所生,封号太原公主,其夫王七一,官封荣祿大夫,夫妇早卒无子女。另一姐姐同样为明仁祖朱世珍淳皇后陈氏所生,封号曹国公主,其夫李贞,官封右柱国曹国公,夫妇早卒,有子李文忠。
朱元璋的两个姐姐分别是太原长公主和曹国长公主,别问他们的名字,因为她们不但没有名字,而且一天锦衣玉食的公主生活也没有享受过。
太原长公主是朱元璋的长姐,嫁给了凤阳的贫苦农民王七一,夫妻俩早早就死在了导致元末天下大乱的那场瘟疫之中,也好像没有留下子嗣。
真正改变历史的,是曹国长公主,她也是大明曹国公、追封岐阳王的李文忠的生母。曹国长公主嫁给了农夫李贞,生性单纯善良,帮李贞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只可惜,她也死在了那场大瘟疫中,甚至都没处下葬。后来明朝建立后,将她葬在了凤阳李家的祖坟之中。
李贞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儿子李文忠投靠了内弟、当时已经有一些势力的朱元璋。这对父子也成了后来朱元璋的重要干将,李文忠自不必说,大名鼎鼎的开国六公爵之一;他的父亲李贞则担任他的后勤部长,帮助李文忠打理后方勤务。
当天下大定后,李贞也成为了最显贵的皇亲国戚,皇帝和皇子们经常来这里坐一坐,一家人其乐融融。洪武十二年,李贞去世,被追封为陇西王。
欢迎关注我的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明太祖朱元璋有5个兄弟姐妹,其中3个哥哥,2个姐姐。同样是朱元璋的两个姐姐,他们的命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下面我就来讲讲朱元璋的两个姐姐。
朱元璋的两个姐姐分别是谁?
大姐:太原长公主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名字叫朱重八,那么在元朝的时候,女生是不是也是按照这个数字命名呢?这个不得而知,但是朱元璋大姐没有留下名字。不过她的老公却留下了名字,她老公的名字叫王七一。王七一家住泗州盱眙县段家庄,他20岁的时候娶朱元璋的大姐为妻。
在朱元璋17岁的时候,父母双亡,从此流落他乡。后来,朱元璋当了和尚,再后来,参加了红巾军起义。据说,朱元璋被元军抓捕时,他四处逃命。有一天,他逃到她大姐的门前,敲门向他大姐求救,他的大姐和他的大姐夫胆小怕事,怕受到朱元璋的牵连,将他拒之门外,朱元璋非常伤心无奈,只好到别的地方躲避。多年以后,朱元璋当上了皇帝,那么他的大姐会是怎样的结局呢?这个咱后面细说。
二姐:曹国长公主
我们刚才说朱元璋的大姐对朱元璋不厚道,那么朱元璋的二姐对朱元璋怎么样呢?可以说非常好!
朱元璋的二姐名叫朱佛女,生于1317年,朱元璋小时候,家境比较贫寒,而朱元璋的二姐嫁的那户人家比较富裕,所以朱元璋的二姐经常对朱元璋一家救济。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他的二姐夫跟他的大姐夫对他完全不同,他的大姐夫把他拒之门外门外。而他的二姐夫李贞,却对他的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贞听说朱元璋起兵,他连忙带着自己的儿子李文忠来助朱元璋一臂之力。从此李文忠跟随朱元璋鞍前马后,为朱元璋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元璋的两个姐姐的结局
大姐结局:
朱元璋大姐和大姐夫,在兵荒马乱、饥荒灾害中因病去世,连个孩子也没有,也不知葬在何处。朱元璋称帝后,其二姐的儿子李文忠回乡探亲,找到了他们俩人的墓葬。遣使将衣冠改葬在盱眙(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武三年六月初九(1370年7月2日,星期二),朱元璋下诏追封姐姐为太原长公主,追封姐夫王七一为荣禄大夫驸马都尉。
《明实录》卷五十三。洪武三年六月丙寅,诏追封故皇姊为太原长公主、夫王七一为(荣禄大夫)驸马都尉。……朕自即位以来……惟我姊及姊夫,早世无后,为因兵革不知葬所。近者外甥李文忠访求得灵榇[chèn],於泗州之盱眙县。因其衣衾棺椁,改葬于县之太平乡段家庄。二姐结局:
朱元璋称帝刚一个月(洪武元年二月),朱元璋就急匆匆地追封姐姐为孝亲公主。为什么他姐是追封啊?因为他二姐在1351年就去世了,享年36岁,而她的儿子李文忠那时才12岁。洪武三年六月初九,改封为陇西长公主。洪武五年(1372年),因李文忠功勋卓著封为曹国公的缘故,加封其二姐曹国长公主。
朱元璋把对二姐的爱和恩情转移到二姐的家人身上。1368年二月,其姐夫李贞被封为“恩亲侯、驸马都尉”。1370年加封为“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洪武十二年(1378)朱元璋二姐夫去世,被追封为“陇西王”,谥“恭献”,朱元璋赠李贞“三世皆王爵”。
他二姐的儿子李文忠被朱元收为养子,赐姓朱。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成为大明朝开国功臣,位列第三。李文忠病逝后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赐葬钟山。
朱元璋麻雀变凤凰的励志故事,被无数人津津乐道。从一个贫穷的佃农之子,一个落魄的云游和尚,到大明王朝的开创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逆袭之人。在逆袭的过程中,朱元璋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受过多少打击挫折,恐怕只有他一人最清楚。
年少父母双亡和早年困顿的经历让朱元璋形成了爱恨分明的性格,他痛恨贪官污吏,同情穷苦百姓,对亲人也不例外,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待自己两个姐姐的态度上。
朱元璋的兄弟姐们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的父亲叫朱五四,母亲姓陈,朱元璋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
朱元璋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和大哥朱重五因饥荒饿死,二哥朱重六、朱重七也早早去世,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当朱元璋起兵时,朱家实际上剩下两个男子,一个是朱元璋,另一个是朱重五的次子,也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
朱元璋有两个姐姐,长大后嫁人,也早早去世。
朱元璋是一个很讲情分很念旧的人,他当上皇帝后,十分怀念自己的家人,由于没能让父母和兄弟姐妹生前享自己的福,便追封父母为皇帝、太后,追封哥哥为王,姐姐为长公主。但是,朱元璋对待两个姐姐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两个姐姐的不同境遇
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嫁给了一个叫李贞的人,生下一个儿子李文忠。朱元璋一家都是穷亲戚,只有朱佛女家里条件稍好,能吃饱饭,还能略有结余,所以朱佛女经常接济自己娘家,朱元璋只有靠二姐的接济才能偶尔吃顿饱饭,因此他对二姐感情最好。
可惜朱佛女三十六岁就去世了,剩下丈夫李贞和儿子李文忠,李文忠长大后前去投奔起兵的朱元璋,朱元璋把对二姐的感激之情投注在这个外甥身上,对他尽力培养,不吝重用,后来李文忠成长为明初仅次于徐达的名将,被封为世袭罔替的曹国公,可谓光宗耀祖。
朱元璋称帝后,当年便追封二姐姐为孝亲公主,后改封为陇西长公主,加册曹国长公主,对尚且在世的姐夫李贞也格外照顾,封其为“恩亲侯、驸马都尉”,后来又不断加封,生前至曹国公。李贞去世后被追封为“陇西王”,谥“恭献”,赠李贞“三世皆王爵”。可以说,这一切都源自二姐一家早年对朱元璋的照顾。
相比来看,朱元璋大姐的境遇就有天壤之别了。
朱元璋的大姐朱氏,嫁给一个叫王七一的男人,也是早早死去,没有留下子嗣。有些资料记载,朱元璋刚起兵的时候,曾有一次被元军追杀,他不得已逃到大姐家中躲藏,但大姐和姐夫王七一竟然因为怕受连累,拒不接纳,朱元璋因此怀恨在心。
朱元璋发迹后,哥哥都被追封为王,二姐也被追封为公主,却始终没有追封大姐,他对外人甚至从不提起自己有过大姐,而是称二姐为长姐。
直到洪武三年,二姐的儿子、曹国公李文忠回老家祭奠母亲,顺便到其姨母夫妇(朱元璋的大姐)的陵墓处祭扫,发现陵墓已经破败不堪,便向朱元璋上书报告。
朱元璋收到李文忠上书后,怕这件事传出去不好,显得自己薄情寡义,不得已便追封大姐为太原长公主,封大姐夫王七一为驸马都尉,仅此而已。
从对待两个姐姐的不同看,朱元璋确实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即便对自己的家人,朱元璋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当然,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两个姐姐及其后人的不同境遇也再次诠释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