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记不住,仇忘不掉。这是为什么?

天性使然,自私的结果


所谓“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说是人的劣根性也不为过。自从人有了自我意识,就总在不断的索取,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还要这个,我还要那个。包括父母,也包括其他人,我们总把别人的付出当做理所应当,我们“拿来”的气势如虹。其实,你能伤害的,都是不忍心伤害你的人不。人心换人心,不可太贪心,人人为我,更要我为人人!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道理就是因为君子记恩,小人记仇!


人性使然,正常现象


古人有云:施恩莫忘报,望报莫施恩,也许施恩给你的人压根就没想过你去报答他什么。仇恨会蒙蔽人的双眼,让人失去理智,迷失心性,对外界的事物和后果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从而导致一些无法挽回的错误。无论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不要做出后悔的事情。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想想家人,朋友。不要让自己沦为仇恨的牺牲品


恩情记不住,仇恨忘不掉,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是忘恩负义,小鸡肚肠之辈,别人对他的好他只感激一时从不放心里,也没想过有朝一日去回报。对仇恨念念不忘,他就是一个瑕疵必报之人,没有随着时间流逝的淡忘和宽容之心,钻牛角尖一根筋,报复心强不达目的不罢休。为啥会这样呢?我们通常对高兴的事印象不深,悲剧的事印象深刻,要不影视剧结尾非要整个悲剧收场呢?愉悦感消失得快,痛感留下烙印,让你想到都避之不及。


俗话说的好:“君子记恩不记仇。”有一次,一位作家与两位朋友阿尔和马修一同出外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崖时,马修失足滑落,眼看就要丧命,机灵的阿尔拼命拉住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恩德,马修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力刻下这样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尔救了马修一命。于是三人继续前进,几日后来到一处河边。可能因为长途旅行疲劳的缘故,阿尔与马修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了,阿尔一气之下打了马修一耳光。马修被打得眼前直冒金星,然而他没有还手,而是一口气跑到了沙滩上,在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尔打了马修一记耳光。这以后,旅行很快结束了。回到家乡,作家怀着好奇心问马修:“你为什么要把阿尔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他打你耳光的事写在沙滩上?”马修平静地回答:“我将永远感激并记住阿尔救过我的命,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想让它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记。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对于别人的恩典,要牢牢记在心里;对于别人的伤害,要轻轻抹去。宽容就是记着别人对自己的恩典,忘掉别人对自己的伤害。用爱和感激来代替仇恨,化解积怨。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人有愧于我也,不可不忘也。”简言之就是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了,反之,别人倘若有愧对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乐于忘记是一种心理平衡。有一句名言叫作:“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伤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了。乐于忘记是灵活做人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也能改“恶”从善。唐朝的李靖,曾任隋场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场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手刃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求保全他性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行善因,得善果


原始地址:/tuijian/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