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没有初学者,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只是在各领域的技能不一样,音乐是唯一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东西!
音乐就好像是人生要坚持要努力!
初学钢琴的孩子在弹琴时,经常把握不准节奏,数错拍子。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孩子没有完全形成节奏、节拍的概念,对这两个音乐概念比较陌生;二是家长对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意义,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孩子的要求和提示;三是孩子缺乏分数知识,没有真正形成和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概念。
所以,在弹奏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不足为怪。
但是,对于作为“助教”的家长来说,对此却不应该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1.关于“节奏”
一般的乐理教材对节奏和节拍概念的解释是这样的:节奏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换句话说,是指在音乐作品里,“把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节奏”。
在乐曲中,节奏可以表明乐曲的特殊性质(或者说是不同类别),如:我们可以通过节奏辨别乐曲是进行曲还是圆舞曲,这样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又被称为节奏型。
按照这种定义方法,通常可以这样理解:节奏是若干个音(包括休止符)时值长短的组合关系。
弹奏一首乐曲时,可以因感情的变化而改变速度,但不能改变节奏;节奏的结构,也不能因为速度改变而改变。
2.关于“节拍”
节拍在一般乐理教材里是这样定义的“:有重音的及无重音的同样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
”也就是说,节拍是以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的。
例如:四二拍,就是每小节都有一强拍、一弱拍,而且是交替出现,有规律地进行反复。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有些肤浅和狭隘,但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对初学钢琴的孩子和家长就够用了。
从上面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节奏和节拍是在音乐运动有次序的轻重缓急中形成的。
节奏和节拍是旋律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音乐的精髓,是表现音乐的手法,也是形成曲式结构的基本因素。
所以家长了解节奏和节拍在音乐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3.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广义上讲,节奏包含速度、节奏型、节拍、拍子、重音等。
节奏与节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在于节奏与节拍同时存在于音乐中,不可分离,它们以音的长短、强弱以及相互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只有从概念的抽象定义中才能分开表述。
节奏与节拍又是有区别的:节奏具有多样性,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指时间的长短)的音灵活变化的组织形式,但节拍只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没有时值变化。
所以说“节奏包含着节拍的特点,而节拍却不能概括节奏的全部意义”。
节拍与拍子也是有区别的,节拍不包括音符的固定时值。
如:每小节有二拍的作品,它可能是四二拍二二拍等,都是强弱反复交替的节拍。
再比如四四拍是强、弱、次强、弱的节拍;四三拍与八三拍都是一强两弱的节拍等等。
节拍与节拍之间只有强弱关系,没有固定时值的表示,而计算每个音符时值的单位叫“拍”,每个单位“拍”是用固定时值的音符来代表,就是拍子。
换句话说拍子就是用固定时值的音符来表示音的长短,这理解起来还算比较具体,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做拍号。
如: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
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等等。
在钢琴弹奏中,所谓节奏感好,是指在弹奏中能够依据乐曲的乐思、风格、表情的要求,体现出明确而自然的节拍强弱感,保持速度和节拍的稳定、持续和统一,处理好非均分律动节奏(包括渐快、渐慢、突快、突慢、散板、延长音等),准确弹奏出非正常节拍特殊的强弱关系(包括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等)。
总之,是能够感受到表现出乐曲节奏的韵律、韵味、情趣、意境等。
以上的乐理知识对初学钢琴的孩子来说是抽象和难懂的,如果家长首先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会更好地发挥“助教”的作用,使孩子在节奏节拍的问题上少走弯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让孩子整体地认识音符。
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家长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向孩子描述音符的部分与整体,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将一个完整的苹果比作全音符,将半个苹果比作二分音符,再将半个苹果对切成两份,每份比作四分音符;并告诉孩子,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等于两个八分音符等,通过这样形象具体的实物比喻,可以使孩子初步感知音符的特点,比较清楚地了解音符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种引导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实际上是为理解和掌握节奏、节拍和拍子等音乐基础知识做了必要的铺垫。
另外,在认识音符的过程中,也不要忽略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它们也是音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会孩子如何数拍子。
告诉孩子,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曲子中,一个全音符是四拍,一个二分音符是两拍,一个四分音符是一拍,一个八分音符是二分之一拍(半拍),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也是照此类推的关系等。
初学者有必要在弹奏的过程中,按照音符的提示,边弹边把拍子数出来,如果数不均匀,建议使用节拍器,以标准拍为参照,跟着节拍器数拍子。
另外,由于年龄较小、乐理知识储备很少的儿童,遇到各种节奏混合、稍微复杂一点的乐曲,往往也会出现摸不到头绪的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认知能力的差别和特点,数拍的时候可以再细一些,即:数分拍。
就是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乐曲中,我们把四分音符分为两份,即两个八分音符,随后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直至孩子明白了拍子在曲子中的含义,就可以按正常方法训练了。
也许这个方法很笨拙,但对帮助孩子逐渐熟知和掌握拍子还是很实用的。
还要提示一点的是,家长首先要养成规范读准拍号的习惯。
四二拍不能读作四分之二拍。
这里的“2/4”和数学上的“
2/4”,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其他拍号的读法也是如此。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孩子良好的节奏感使孩子在以后的演奏中,善于感受和捕捉乐曲节奏的韵律、韵味、情境、风格等;表现出明确而又自然的节拍强弱及特殊强弱关系,达到合理的均分速度要求;恰当地弹好渐快、渐慢、突快、突慢、延长音等各种非均分律节奏等,把节奏对表现音乐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最初的音乐学习要开一个好的头,以兴趣开始把学生带入氛围之中,之后就要严格意义上的学习音乐,很多老师都会说刚开始学习音乐,慢慢来不着急,但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专业学习音乐的学者一定是要从最早期就奠定严格的音乐基础,包括音准、节奏、音色、乐理知识、中戏音乐常识的积累等等,只有起始定格的高,才会有对音乐真正意义上深入的了解
做音乐就像写故事一样,懂得人能从中听到许多故事,一首歌一个故事,一种心情,各个年代的人喜欢的音乐类型也不一样,喜欢的歌星也不一样
多听别人唱的歌;仔仔细细听,就可以了,不要跳段,一秒都不能跳过去!
学习的条件很好了。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吉他等乐器满大街都是,音乐培训班随处可见,想学习音乐也是很方便的事,练习音乐的乐器一抓一大把,关键看你最喜欢最熟悉的是哪种乐器。
个人认为,初学者练习音阶最好选择键盘乐器,或者有固定品格的弦乐器,如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没有品格,初学者很难一下精准掌握音阶位置
多听歌曲,多学乐理,找老师教
平时我也比较喜欢音乐,我觉得这个问题答案都不统一,因为每个人的嗓音音色都不一样,要全面性的考虑。我觉得音乐主要是一种与听觉相关的艺术,构成音乐主要有四个要素,分别是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高低和长短是确保唱准歌曲的根本原因而强弱和音色则是唱好的必要条件,从我们唱准音阶段开始,旋律主要是由音阶和音程构成的,嗯,如果简单一点说,音阶就是从低到高,按照顺序排列成一组音,就相当于简谱中的1234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小声的练习,我们可以在键盘上弹出一个音阶的音,然后小声的跟唱,慢慢的熟悉起来,直到小声跟着唱出与这个音一样的高度,然后可以进行下一个音段练习,循序渐进,直到音阶里的所有因都能够慢慢掌握,然后接下来便是音程部分,那么什么是音程呢?在我们唱歌过程中,音阶中随意的两个音阶之间在高低上都有差别和距离,这就是音程。简单的可以理解成两个音之间的路程,例如1和2之间有高和低的差别,1和3之间有音高差别则更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的琢磨,反复的不断练习,慢慢摸索,我们可以在刚才找好的音阶的基础上面,然后自己随意的找出两个音,先后唱出各自准确的音高,这就是我们进行的第二波练习,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坚持,好的嗓音不是一天练成的,在我们练习音阶和音程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可以慢慢的打着拍子,慢慢的掌握节奏,按照节奏来练习音的长短,在音乐上要求极为苛刻,每一个音都要要求我们发音准确,如果音把握不准,那么我们唱出来的将会很难听,一条美妙的音乐的组成背后则是一种节奏在强弱规律的约束下才能有了抑扬顿挫的乐曲片段,就这样才有了美妙的音乐,在唱歌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声带的控制,因为每个人的嗓音都不一样,具有独特的音色,我们都知道声带是通过空气的振动而发声的,只有我们把自己的声带控制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以及在呼吸上快慢节奏,自己掌握好,才有助于我们唱出的歌声,会更加动听,我们平时也要注意运动,包括对肺活量的训练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音乐的把控,才能让我们在音乐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谈谈个人的经验。
用最熟悉的乐器练习音阶
音阶是练好音乐基础的基础。不熟悉音阶,音乐就免谈吧。
我最初音乐的启蒙乐器是竹笛。小时候,什么钢琴小提琴都是奢侈,但身边二胡、竹笛什么的乐器倒不鲜见。刚好邻居有会吹竹笛的,我就跟着他学习竹笛。曲子虽然没练几首,可1234567七个自然音阶却弄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这为我以后学习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学习的条件很好了。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吉他等乐器满大街都是,音乐培训班随处可见,想学习音乐也是很方便的事,练习音乐的乐器一抓一大把,关键看你最喜欢最熟悉的是哪种乐器。
个人认为,初学者练习音阶最好选择键盘乐器,或者有固定品格的弦乐器,如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没有品格,初学者很难一下精准掌握音阶位置。键盘乐器和有固定品格的乐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用最熟悉的歌曲练习音程
练习音阶不是很困难,但熟练掌握音程却更有难度。一度、两度音程掌握起来稍微容易些,三度以上音程对于初学者就困难得很。
怎么解决呢?
我原来自学音程有一个笨办法:用自己最熟悉的歌曲曲谱去熟悉和各种音程掌握。这里,我推荐用李健的《贝加尔湖畔》去练习,把里面包含的一度、二度、三度……等各种音程单独抽出来强化练习。
那么音程到底怎么练习呢?
我反正是笨办法:比如53这个三度音程,我练习时唱5后心中默念4再过渡到3,如此慢慢反复练习,直到不需要默念4,直接唱53。其他音程也是这种笨办法。虽笨,但真管用。不妨试试。
用最简明的教材学习乐理
透露一个小秘密:我小时为了学习乐理,在邻居家窃了一本《怎样识简谱》(读书人窃书不算偷哈)。
现在学习乐理的教材太多了,反正我认为必须使用最简明的教材去学习乐理知识。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学习音乐是爱好,而不是要当音乐家或职业歌手。
什么教材最简明?
其实不用那么复杂,去找一套小学音乐课本吧,最初级的音乐乐理什么都有了。学完这一整套,唱首自己原来不熟悉的简单的歌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步骤开始学习,1/4
气息,要想唱好歌首先要学会气息,当学会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拥有了充足的气息支撑之后,歌声才会饱满。
2/4
学习共鸣,其实身体中有很多的共鸣腔,要找到共鸣腔并且运用到唱歌当中,会让歌声变成丰富。
3/4
有的人能把高低音唱的很轻松,因为其应用了腔体的共鸣,唱高音的时候用到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4/4
唱中音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就是口腔共鸣,唱低音的时候就用到胸腔共鸣。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你要学习音乐,首先要考虑清楚具体哪个方向,如果是声乐方面,初学者必须要找有经验的老师来知道你唱歌,再一个就是需要音乐理论知识必须学扎实,理论也需要找老师学,初学者如果没有音乐基础,自己看不懂书的。还有平时要多听自己感兴趣的歌曲,听得多了,乐感就好了,我是一名从教六年的音乐教师,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乐器类初学者就建议每次在练习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古琴练习,没有正式练习之前一定要静心,稳稳神,让心情平复后才开始,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