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培养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老人也有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要想培养一个阳光,自信,人格健全的孩子要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并且坏的习惯是不能被直接改变的,只能用好的习惯去替代。

建议培养的几个好习惯是阅读的好习惯,独立的好习惯,专心的好习惯,生活自理的好习惯,坚持的好习惯。

这些基础的习惯培养出来,孩子基本生活上和学习都非常好,基本不用家长太操心。

培养习惯,要先从简单的习惯开始,一个个来,先从培养孩子爱上阅读开始,循序渐进。

慢慢引导,等稳固了再嫁接其他习惯。

当然父母在教育过程用一定要做好榜样,要不然孩子不会听你的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世界是空白的,关键在于你要给他填充什么!看看孩子的眼睛充满着好奇和求知!你想怎么教育孩子或者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

培养孩子要带有目的性,另外也要看孩子是否喜欢,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培养计划。如果想让孩子能说会道就要着重他善于表达自己感情,增加孩子知识面,不怕陌生人,见人就熟;如果让他的学习好!就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培养;如果想让他能歌善舞...

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制定培养计划!




没人能告诉你,我只能告诉你没事去书店看看育儿方面的书籍,那里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教育方法都有,自己去看了以后根据自己孩子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吧!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感觉如何正确就怎么教。

教人不像做饭,有一定流程可学,有固定模式可用,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说不定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事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编程教育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孩子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且还能促进孩子基础学科的学习。酷叮猫少儿编程是专注于青少年的编程教育机构,非常专业。感兴趣的大家可以了解了解




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首先说明好方法一定不是偷懒的方法,家庭教育没有捷径,但有正确的办法:遵照孩子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

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因此家长必须先了解孩子心理的基本特性,而孩子的行为是由其基本心理特性来决定的,那么孩子有哪些普遍特性呢?

一是趋利避害本能。孩子有着强烈的趋利避害意识,遇到威胁到自身安全时就会启动自卫行为。比如当他长期处于苛刻要求的环境中时,他会将全部精力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惩罚,可能会通过撒谎掩盖事实真相。在孩子经常面临惩罚的环境下,孩子会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对外界新鲜事物的探索兴趣会减退,思维迟钝且学习效率低下,其主要精力会用在应对家长的惩罚方面。实际上,如果告诉孩子事情的厉害关系,孩子会主动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正确的选择。因此,营造一个平等、舒心、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教育孩子的基本要求。

二是争取独立本能。生物都有潜在地快速成长的内在激情。比如荒原上刚出生的马驹,会在十几分钟内学会奔跑并跟上马群的行动。在孩子内在心中也有快速成长的欲望,这是生命的本能,体现在孩子争取独立自主的意识上。如果家长从小干涉太多,孩子的成长欲望会受到压抑,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而且心理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同时孩子在长期压制下逐渐丧失掉独立自主的信心和能力。相反,如果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张扬,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会增强孩子自我发展动力和信心。因此,在孩子成长中家长的作用是引导孩子发展,最终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发展。

孩子在自主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犯错误,允许孩子犯错并给予孩子改进的空间,需要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做“旁观者”,不要事事为其操刀,更不能对孩子成长中的失误进行苛责。

三是维护自尊的本能。孩子都喜欢听表扬,不喜欢批评。批评太多孩子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因此对孩子发展目标不要太高、太快,要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并适当给予真诚的鼓励,这样会激起孩子的进取心,在进步中不断增强自主发展的信心。

四是探索秘密的本能。这也是成长的技能之一,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要利用好孩子的好奇,积极为孩子探索世界提供条件。探索的范围越广、越深,孩子以后学习的兴趣会越浓,学习后劲越足,理解和记忆能力越强。如果天天只让孩子盯着课本上那点知识,孩子就会厌烦,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基本上都遵循这四个本能需求,利用孩子的本能需求来引导和教育孩子,如同顺水推舟。

最后分享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教育理念:

(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其专著《什么是教育》中做的比喻。

其实这样的描述有点过于概括和抽象,于是在回答的后面我还列举了一个孩子学习走路的事例。

学习走路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必经之路。作为家长能够提供的帮助只有——足够营养的食物、必要的帮扶以及对孩子的鼓励,但要学会站稳走路只能靠孩子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可以看出,家长只能提供外部的帮助,成功学会走路则需要孩子自身的内在力量。

换而言之,唤醒就是家长只能靠施加外部影响来帮助孩子激发内部力量。

“唤醒”的手段(家长篇)

注:为什么这章节要专门括号注明是家长篇?因为“唤醒”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这个很难改变,不提也罢。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看看“孟母三迁”的典故。

手段之(一)——指引方向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面对未来,面对未知,孩子会心生迷茫和恐惧。家长在这时的角色就是引路人,用自己的行为或者亲身经历告诉孩子,我是怎么过来的,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生命中要注意些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

手段之(二)——物质帮助

孩子从出生一直到成年这段时间,通常不具备生存生活能力,是需要家长提供物质帮助的。比如,食物、衣服、玩具、书本,等等,这些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家长来提供。

家长提供给孩子的物质帮助的类型和质量,甚至提供物质帮助时的态度,都将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我认为,提供物质帮助给孩子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唤醒”的手段之一。

手段之(三)——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情感。孩子也有渴望各种情感的需求,而家长的关心、信任、支持、鼓励,都将帮助孩子激发内在力量。从各种研究来看,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是最有效的“唤醒”手段之一。

通过了解教育的本质和手段,能够明白家长(外部影响)与孩子(内在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正确认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行为,以至于能够帮助到你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培养,家人更重要,现在各个家庭,家长忙于工作,相互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怎么办呢,智伴机器人,对你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工智能对于孩子的陪伴越来越重要,孩子长期得不到交流可能还会造成自闭,应该重视




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都会发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个性、这不能统一的




刚好我也是个孩子的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我不能告诉你什么才是正确培养孩子的方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妈妈,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妈妈,通过自己的实践,有一些比较深的感受,可以分享一下,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培养一个更好的孩子。

育儿即育己,这一点必须明白。

很多人觉得教育孩子,就是去改变孩子,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在孩子身上发力。结果就是自己越来越累,孩子呢好像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教育孩子,从来就是一场大人的修行,是大人的又一次学习成长。

教育,就是影响,不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啊,育儿就是育己,要想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先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育儿是一项技能,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

很多妈妈在没成为妈妈之前,或者刚刚成为妈妈之后,会觉得教育孩子,能有多难呢,没吃过猪肉可见过猪跑啊,自己不就是被爸妈养大的,不就是爸爸妈妈告诉孩子道理,孩子就会明白,然后好好做呗……

当我自己成为妈妈以后,真正的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教育孩子原来这么难。我们的孩子早已不像当初的我们,而现在的社会环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育儿理念和育儿方法已经失效了。不是我们说的对,孩子就会听,也不是我们是父母,我们是权威,孩子就会听。而是如果你说的方式,他不喜欢,他不高兴,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想听。而且现代社会早已不是唯分数论了,更需要综合素质人才,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

育儿,是一项技能,不是爱就可以的,爱需要方法和技巧。我们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却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落下的必须得补上,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我们必须通过后面的学习,来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赢得合作,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等等,提升自己的技能。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这一点,很多父母会疏忽,会偏离,当然也会让自己越来越累,孩子还不见好。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家里孩子少了,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甚至几代人照顾一个孩子。爱,就会变成替代。操不完的心,不听的替孩子做事,总是觉得孩子不会,孩子做不了,孩子受累。殊不知,陪伴成长不是替代成长,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关键。

我们想要孩子好,没用,得他自己想要好。我们有能力没用,得让孩子自己有能力。我们要做的是激发他的自我驱动,是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的离开我们,去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独当一面,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培养一个内心丰盈的孩子才是王道

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估计是每个家长都很重视的,但孩子的内心建设总是容易被忽视。而精神的力量,积极乐观的品质,这些在孩子的一生中才是更为重要的。从浙大博士跳江自杀,到昆明女大学生失联死亡,再到13岁少年锤杀父母,这样让人感到惋惜的事情屡见不鲜,身为父母我们必须反思,教育,到底要交给孩子什么?什么才是能护她一生周全的盔甲?

我觉得是勇气,是自信,是积极乐观,是内心温暖,是正确的三观,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感觉好像很虚无,但却非常强大的力量,足以抵御成长中的各种艰难和不幸。让我们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儿都能勇敢的去面对,都能积极的去应对。

而这些东西,恰恰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件件小事中,跟父母的每个互动中慢慢形成的,来自童年的影响尤为深远。作为父母一定要有意识的,抓住每个机会去培养。

大概是从儿子3岁上幼儿园开始,在育儿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无比困扰,然后开始学习,通过阅读各种育儿书籍,听网上的育儿课,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方法,然后在实践中去用,去练习,再不断的总结,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慢慢成为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回头看看这个过程,这几年真的是收获满满,不仅仅是自己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这一切从学习开始,从改变自己开始。




原始地址:/wenhua/5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