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教导孩子应将道理融入游戏实践,讲道理百遍不如与孩子互动实践一次。道理适合讲给能够理解它的人,孩子正处在学习如何按成人的方式理解道理、认知生活的时期,这个时候应该给予他们将道理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行为示范,引导他们形成道理与现实结合起来的认知概念。换个说法就是孩子作为“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缺乏判断事物真、善、美、丑的知识经验,家长要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生活行为示范引导孩子建立起对事物真、善、美、丑的系统认知。
与孩子同乐
孩子永远无法与家长达到完全相同的认知高度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没有两个相貌或事物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父母与孩子的思维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从年龄上就相差了好几代、生活经验上就更是不必说了,即使在身体高度上也几乎没有一个时刻孩子与父母是处于同一高度的。作为父母,至少先于20年开始认知世界,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的认知差距至少是20年,简单回想一下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界初00年代、同样21世界初00年代与今天,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在20年间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生活方式、出行工具、通信方式、邻里关系都无可类比。那么,对于人生的认知成长影响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
父母的认知高度是孩子认知世界的起点,201年热映影片《银河补习班》一经上映,就引发了不少争议。观众的声音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教育的毒鸡汤,也有人认为电影实则反映了传统教育和新锐教育之间的矛盾。就电影本身而言,确实实实在在的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父母给孩子贴什么样的“标签”,孩子长大后就是大概率会长成什么样。影片中马飞成是教导主任最想要开除的坏学生,而他的父亲马皓文却始终坚信儿子是好孩子、坚信儿子是可造之才。也正是因为马皓文对马飞的信赖与鼓励,最终马飞如愿以偿实现梦想,步入太空成为了一名宇航员。而影片中马皓文对马飞的认可与信赖,正是当下家庭教育中最欠缺的部分。很多父母信奉“打击式”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以自己的角度审视孩子的学习成长;总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小儿科”,而自家孩子学不好就是“坏孩子”;总认为孩子学习好是应该的、是本分,而学习不好就应该受到责罚。
众多成功的教导经验告诉我们,给孩子贴“好标签”是指引孩子向好、向善成长的开始。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导孩子成长就要从生活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找出孩子生活中的好,然后针对孩子的成长行为贴上“好标签”,比如给孩子贴上实践能力强、善于思考、热爱探索、成长有主见、待人有礼节等积极的标签。当然,对孩子的夸赞并不能漫无边际的“宠溺”,需要针对具体的成长行为,同时注意践行5:1的赏罚效应。
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儿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正所谓:“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模范引导。“好标签”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它能够向磁石一样为孩子指引成长历程中的北极。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和唯一的终身导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长,为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然而如何“养子成龙、育女成凤”,关键还在于父母选择的引领方式。爱迪生正是在其母亲的谆谆教导下才得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会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是生气,他找到学校:“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恩格尔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爱迪生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这位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请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扁的。这位医生检查后说:“里面的脑子坏了。”恩格尔告诉爱迪生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这所学校,由妈妈教他读书。爱迪生母亲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讲许许多多科学知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读童话的时候,爱迪生已开始阅读《英国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大部头著作。在母亲的辛勤栽培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虽然家境贫寒,他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12岁那年到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但母亲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经过长期刻苦钻研,他终于成为最著名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为人类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
同高才能同乐
父母的痛不可能成为孩子的痛
家长有应付生活的烦恼、干好工作的难处,这是孩子无法理解的。同样,孩子也有诸多的成长烦恼,比如孩子之间谁和谁成为朋友、谁在****方面最棒.....这些孩子的成长烦恼也是家长无法理解的,也就是说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你的痛不可能成为我的痛”。这也是很多孩子和同伴儿无话不谈,而回到家中就成为“木鱼”的根本缘由,家长不理解孩子、不倾听孩子的心声,进而出现亲子间交流“断代”。
以我自己为例,小时候家在农村,家庭条件差,很多同伴儿都因家庭困难而无法完成小学【那时还未实行义务教育】。我们家父母算是对孩子上学上心的,无论如何都想办法借钱为我们交齐学费,让我们能够上学。但是,他们也有落实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直教导家庭有多不容易、借钱有多难,总是期望我们能够好好上学、不辜负他们的培养。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和认知上的差异,我们的学习被限定在课本范围,家中没有增加任何课外书籍,也不鼓励我们学习与课本无关的知识。因此,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学习除了课本几乎没有其他内容。小学时间还好,乡村小学考试也都是小范围的出题,学习也没有什么压力。可一到中学就开始感觉学习乏力了,课本知识学习好了,但是缺乏课外知识,更是在于同学交流过程中逐渐显得有“代沟”。久而久之,性格就变得孤僻起来,学习上也就变得不轻松了,学习思路打不开、成绩与见识也上不去。
俗话说:“处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成长烦恼。家长与孩子分属不同时代的人,在各自的成长道路上行走,很难得找寻到较大范围的交集。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应主动“变频”,变到能够与孩子有更多交集的那个频道,以同理心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实现人生第二次高速成长。教育从来都是双向的,我们教导孩子认知世界,孩子也会反馈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看待世界的角度,让我们能去重新审视、认知这个世界。
每个人对同样的知识会形成不同的认知
道理应该讲给懂理的人听
孩子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模仿家长和师长的行为示范,让自己的行为逐步接近社会公认行为准则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赋予孩子们认知世界的本领,授予孩子们将事物与语言文字符号的“音、形、意”完美对应起来的能力。语言文字是人类记录生产、生活实践总结经验的工具,是将自我对自然世界事物认知高度图形符号化和发音的抽象化的发明创造。学习则刚好相反,学习是学习者将特定的文字符号、发音与原物体实物一一对应起来,并将其输入大脑形成长期记忆,以备下次遇见同类事物时能够准确辨识的过程。如果把自然世界比作一台机器,那么它并不自带格式化的使用“说明书”,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亲自学习、探索形成与自生兴趣相适应的自然机器使用“说明书”。
孩子之所以被法律界定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根本就在于孩子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欠缺辨识社会行为的能力,也就是孩子听不懂成年人之间的道理。人们常常将对不理解自己意见的人讲道理定义为“对牛弹琴”,那么将“对牛弹琴”用到对孩子讲大道理的家长身上就十分贴切,孩子无论是理解力还是生活经验都与成年人处于不同频道。成年人的世界孩子不懂,就如同孩子的喜怒哀乐成年人不懂一样,孩子根本就无法理解成人讲的大道理,比如孩子无法完全理解春耕、秋收、冬藏等基本生产规律。
与孩子同游戏才能与孩子同乐
孩子更喜欢游戏实践
如果有人问孩子喜欢什么?那么毫无疑问孩子喜欢游戏实践。孩子是好动、好奇、多动的代名词,除了睡觉时间孩子几乎忙个不停。孩子们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尽的好奇心,对生活中几乎所有事物都期待一探究竟,以至于有多种针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孩子喜欢能够陪伴他们实践的伙伴儿、能够听懂游戏中的规则、能够从游戏实践中习得如何分享、协作与奉献。因此,教导孩子成长应以与孩子互动游戏为中心,将成长的道理融入到游戏娱乐之中。
马云2018年5月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演讲关于未来教育的展望:“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的竞争和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未来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识,教和育一样,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的是知识,习是尝试知识、体验挫折,是一种想象力,是一种文化。教和学是对知识来说,乐和习是对文化来讲,机器只有芯片,而人类有伟大的心和爱。面对未来的孩子,智商、情商以外,我们更需要培养爱商。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被机器所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未来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养学习为机器,也不是一种在流水线上培养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你问的是该不该讲大道理,我可以告诉你“不该”,越没用的家长越喜欢给孩子讲道理。过分抽象的大道理孩子是理解不了的,理解不了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平时生活中根本感触不到。
比如五岁的孩子跟我讨论为什么要读书?我试着参考一片很火的帖子回答他读好书了你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而不是生活和工作来选择你。读好书了可以挣好多钱,等等等……孩子的反应明显就是懵逼,因为他还接触不到那些。
于是我告诉她,读好书了在学校和幼儿园有人欺负你的话老师会向着你多一些。再告诉她书读得好,以后你陪爸爸玩的时间多一些。读好书了打球会打得好一些。读好书了下五子棋就可以赢爸爸和妈妈了。
拿她自己经历过的事来解释一些道理肯定比单纯的讲大道理好很多,不光小孩,对成年人也一样。
如果讲大道理是为了约束孩子的一些行为,那更是没有必要,正确的做法是在事情发生以前或者刚刚发生不久,和孩子约定好规矩,并坚持执行养成习惯。
总之,不讲道理不行,空讲道理也不行,多陪伴孩子,多观察孩子,把道理讲到他的心里去,一定会培养出一个三观正,能量正的好孩子!
道理还是让孩子越早知道越好。那应该怎么说才好呢?下面几点供参考:
1、站在与孩子平行的位置。
孩子并不是不喜欢听道理,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玩,因为大孩子会教他很多东西和道理。为什么大孩子讲得道理孩子会听,而家长说的道理孩子不愿意听呢?因为大多家长都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用训斥的口吻,喋喋不休的把一些大道理强加给孩子。孩子对家长那个样子就很抵触,自然不愿意听。就像我们成年人,如果被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有几个会真正的心服口服呢?
2、和孩子有好的沟通。
如果家长平时和孩子没有好的交流,家长讲的道理孩子就听不进去。家长和孩子没有很好的沟通,你根本不知道孩子懂得什么,你讲的道理自以为很浅显,但是,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家长说的不亦乐乎,孩子能听懂的其实不多。
3、抓住时机。有些家长讲道理倒是态度很平和,但是却非常不注意时机,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情绪的讲道理,孩子也会产生逆反心理的。很多家长习惯于出了问题就马上给孩子讲道理,但是如果孩子正在生气,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是根本听不进去的,而且会更加烦躁。如果是这样,不如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然后借机讲道理,效果会好很多。
还有,孩子在睡觉前,是最能接纳意见的。家长经常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在故事里都提炼出一些道理来,孩子会记住的。不是出了问题马上就讲道理,道理是平时灌输的,是事后总结的。
4、道理是做出来的。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孩子受到了教训才会懂一些道理。但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给你讲道理?就是让你懂规矩,长大了少吃亏。这不矛盾,如果家长想让孩子长大了少吃亏,那么就要让孩子能听得进你说的道理。如果想让孩子听得进去你说的道理,就先让孩子吃点小亏。
5、自己做不到的事还是别讲。
孩子为什么不听家长讲道理呢,因孩子认为家长讲的道理只是针对自己的紧箍咒,而对大人是毫无约束力的。比如家长让孩子早睡早起,可自己却打游戏达到凌晨,孩子醒了,自己还睡不醒。这样,即便你说的“早睡早起身体好”的道理是没错的,孩子也不会听的。言传不如身教,身教出来的道理才有说服力,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看到由道理产生的成功,更容易接受。
还真不知道孩子不讲理是怎么回事,该吃饭不吃饭,人家不饿啊;该起床起不来,没睡醒啊……所有的“该”与“不该”貌似都是大人的“理”。问题是,这些“理”孩子们事先知道,并且明白吗?
讲谁的理?
记得有一次,儿子在午睡的时间里爬起来玩他心爱的玩具,这引起了妈妈的不满。妈妈要儿子去听英语,儿子不乐意,就是要玩,被妈妈痛斥“咱们说好‘不睡觉就去听英语’,你怎么玩起来了”?儿子的回答是,“说好的是睡好觉再听英语,可我是用了睡觉的时间来玩,我没有用听英语的时间来玩啊。”
这理听起来没错吧?可是,会有多少大人愿意后退一步,仔细去琢磨孩子说的话,认真考虑自己的“理”到底要不要和孩子们去“讲”呢?
讲理从游戏开始
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活教材。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些本身就是轮流玩的游戏,不用人为地(父母主导或任何一个孩子主导)设定规则(避免留下“把柄”),比如石头剪刀布、小猫钓鱼……通过轮流参与,帮孩子逐渐熟悉秩序和规则。
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着共玩一些可以教导彼此妥协的玩法。妹妹总是喜欢“率先”得到或开始一项新的事情,比如吃饭的选择、打开家门等。我会提出建议“你们自己协商”。印象深刻的是,最开始的协商儿子几乎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主,“这次我先,下次你来”,而偏偏妹妹就是喜欢“先”。后来,哥哥发现了退让的好处,“这次你先吧,下次听我的。”再往后,儿子渐渐大了,有些问题成了不愿意去争的“小儿科”了,而上了小学后的妹妹还是比较喜欢去争。
民主从“轮流”玩开始!听起来好像很大,也让人难以置信。那就换个词——“交替”,是不是更能体现主要性了呢?无论物种、人类社会、国家等都处于不断的交替之中。或者说一个“轮流”背后的词——“等待”!再说一个“轮流”相对的词——“分享”!分享既有轮流分享某物的意思,也有放弃某物的意思。看起来,“轮流”更能让孩子容易接受:等一等就轮到我玩了,有点儿机会均等的意思吧?
所以,我们要理解孩子的“理”,尝试用孩子的规则来讲道理,别着急、别发火,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讲理。
《时尚育儿》杂志,为孕、0~3岁家庭提供权威育儿、生活消费指南,点击右上角关注。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我们自己回忆一下,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母苦口婆心地跟我们讲道理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心悦诚服诚恳接受马上改正?还是会涌上一股厌烦的情绪,更不要说听清父母讲道理的内容?由此可见,讲道理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效果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
教育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我说你听你就懂了”的过程。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你要想让孩子明白“道理”,光说是不够的,大部分时候,需要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当中不断地获得经验。
比如说,孩子晚上不肯睡觉,坚持要出去玩,家长越禁止,孩子越哭闹,这时候如果一味地跟孩子讲道理,说晚上出门太冷了,乌漆嘛黑的没有什么好玩的,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穿暖和了,带他下楼去,愿意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孩子自己会发现晚上出门之后没有什么可玩耍的地方和朋友,而且外面又黑又冷,用不了几次他就不会再提出这个要求了。
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并且改善自己的做法,会有一段很长的举例,这一段过程连成年人都不可能迅速地完成,更不要说幼小的孩子了。我们所说的孩子“不听话”,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并不能理解家长所讲述的大道理。这个时候,与其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大道理,不如考虑换一种说法,从孩子的情绪上入手,用提问、提供选项的方式,调动孩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思考,做出选择。比如:“宝宝中午不睡觉,吵闹的话,别的小朋友会怎么样?”“如果别的小朋友被吵醒了,你觉得他们会开心吗?”“以后在幼儿园,宝宝可以有两种选择,要不自己一个人孤单的玩耍,要不也睡一觉,下午更有精神和小朋友一起玩,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也会让孩子觉得受到尊重和信任,他会很愉快的做出抉择并且学着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
一个人能否接受别人的“大道理”,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是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聪明的家长们看到这里,相信一定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家长教育
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其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分:
10岁以下的孩子心里发展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很难理解比较抽象的社会名词概念,最好以行为训练为主,比如:当孩子不喜欢叫“阿姨”的时候,不必要讲为什么不叫“阿姨”是错误的大道理,你只管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就好!
10-18岁这个年龄段,可以给孩子讲大道理,这个时候他们逐步已经有了社会上人情世故概念!
还是要分分年龄再看吧
第一,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大道理。政治正确?鸡汤类?人生经验类?大道理并非绝对正确,过去的大道理也不见得适用于现在的社会。
第二,确定自己弄清楚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大可不必。自己坚信的大道理有没有可能也只是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造成的偏见?自己听了这么多大道理,真的过好这一生了吗?
第三,所谓的大道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实践出真知,即使大道理有用,也要看能否在实践中坚持下来,如果不能,再正确的大道理有何意义?
有句话很火,“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知道的道理,能全部做到么?如果不能,给孩子讲道理,也不能强求孩子能全听进去,而是应该对孩子保持耐心,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道理,而是需要父母的宽容,理解,很多道理只有孩子自身经历了才能感同身受,父母用实际的帮助,给孩子以最大的支持即可。
那么,如何给孩子以恰当的教育呢?该讲的道理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讲,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呢?
首先,我们要把握讲道理的时机,一定要与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不要纸上谈兵,孩子很难理解。比如,带孩子在小区散步,孩子想摘小区里养的花,家长应该顺势给孩子讲讲道理,小区的花是物业叔叔种的,摘了会罚款,而且花儿这么美,咱们闻闻花香,感受一下花儿的美。这样大家都有好心情,孩子也比较能接受家长的道理。
其次,家长不要唠叨,一句道理翻来覆去的说。说多了,孩子会非常的反感,家长原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说得多了,过火了,就适得其反了。
最后,家长在讲道理时要用正面用语少用负面用语,少说不要,不能,不许,换种方式,将所有的否定词都去掉。
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子氛围非常重要,大道理一堆,自己却无法以身作则的家长很难教出来懂道理遵守规则的好孩子。父母们的讲道理要适可而止,最重要的是耐心地伴随孩子长大,让TA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人生的道理。
和孩子讲道理,他会懂的。
宝宝5岁,基本上没有打过他,批评是有的,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家庭和孩子,遇到他的无理哭闹也是很崩溃,讲道理又听不懂,恨不很冲上去三拳两脚收拾了他,让他服服贴贴的不再吵闹。
当然每天孩子都是妈妈的天使,怎么能舍得打他呢,何况那时候还小,和他说什么也是听不懂的。我就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看了许多育儿方面的书籍,遇到事情尽量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或者拿他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他,转移他的注意力,事后再找机会和他讲,让他明白错在哪里,下次不再这样。
后来再大点,能听懂话,就开始和他讲道理,基本上所有的事情他都会明白,很多时候也都能做到,孩子的心态得到很好的锻炼。
和孩子讲道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遇到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原因,不要一上来就把事情归结为孩子的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批评,先问孩子,为什么,然后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讲道理,用孩子能听明白的语言去讲。
2、哭闹特别厉害的时候,家长要先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讲道理他可能听不进去,那就拿他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他,转移他的注意力,事后再找机会和他讲,让他明白错在哪里,下次不再这样。
3、无论什么事情,家长都是要先做好孩子的榜样,才能更好的言传身教。
到底该不该给孩子讲大道理?讲了他不听怎么办?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跟你说个具体的真实例子。有个妈妈的“讲道理”教育方式收获到了暖心老公和暖心儿子。
有一天,宝宝在家光着脚玩耍,一不小心被地上的玩具扎到了脚,顿时大声痛哭发脾气。如果你是妈妈或者爸爸,你会怎么做?
1、嘘寒问暖型:矮油宝宝,不疼哈,妈妈/爸爸给你吹吹,打他,妈妈/爸爸帮你打这个玩具。
2、暴力型:又怎么了,就知道大哭小叫的!跟你说过没有,不要乱扔玩具,再哭、再哭揍你!
3、讲道理型:奥,是被玩具扎脚了啊?你把玩具摆放好,不要乱扔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知道下回该怎么做了吗?不要乱扔玩具。
这个妈妈怎么做的呢?她先是抱抱大声痛哭的宝宝说:“哎哟真是太疼了太疼了”宝宝还在哭,把扎脚的玩具使劲扔了。她继续抱抱,“是啊太尖了扎到肯定会疼的”,然后安抚宝宝说坚持一下,妈妈看看。“天啊,破了,你看”“妈妈帮你看看什么扎到你了,碰到这样危险的东西一定要扔到垃圾桶或交给妈妈或者老师,你这样丢掉,下回可能还会扎到,妈妈也会被扎到”妈妈找到那个玩具钉子,然后扎扎自己的脚“果然真的是好疼,我完全能体会你真的很疼”孩子说“那你赶快拿开”,这时候宝宝已经镇静下来了,妈妈把玩具钉放到高处,并夸赞“宝贝真棒,真坚强”宝宝问“你知道我扎到哪了”“知道啊,破皮了,没有流血”“破皮是什么”。“就是表皮被割破了,没有碰到真皮,没有流血”“你心疼不”“心疼啊,心都要碎了”。“没关系过几天就好了。”短短几分钟,孩子从崩溃生气大哭到情绪稳定,整个过程既安抚了孩子,让他感受到妈妈的爱,也跟孩子讲明了道理。
这个妈妈就是霍思燕。她温柔讲道理的教育方式真的太赞了。讲道理的确是必要的,问题是你要怎么讲他才能听进去。
1、不要一上来就否认孩子,包括事和情。比如上个例子不要一开始就说是因为孩子乱扔玩具导致自己被扎到,好像活该一样。要从孩子角度共情,的确是被扎到了很痛。不提乱扔玩具的事情。
2、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可以边共情边讲道理。就像上个例子说到危险玩具怎么处理的时候,也扎扎自己的脚,让宝宝明白自己完全能体会到而且很心疼。
所以说讲道理并不是像唐僧一样啰啰嗦嗦,这样共情的讲道理把孩子培养成温柔体贴的“小情人”、“小棉袄”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