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人的、比较好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谢谢邀请!据我总结实践,我觉得每个人读书的方法都不一样,主要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现代名人读书方法如鲁迅先生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么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像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再如杨振宁先生的“渗透法”

杨振宁先生认为:既然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钻研一个课程或者钻研一个课题时,有意识的把智慧的触角伸向临近的领域,必然另有一番境界!


感谢邀答。现代生活节奏变的很快,时间压力,环境变化,人事动迁变化都很紧张,学习的条件先进很多,也方便很多,能够静下心来用心读书的人不多了。提这个问题,说明还是有很多爱读书的人,随喜赞叹。

现代名人的读书方法,我个人比较喜欢鲁迅先生的快读方法。就是拿起一本书,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读完,不理解的跳过,看完了再反思,不明白的找人讨论,想一想,消化吸收一段时间,再次快读,我个人感觉三次以后一定大有收获!这样的读书方法有几个好处:

仅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欢迎评论交流。

1、快读节省时间,自己很有成就感。

2、快读提高专注力,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学习。

3、快读能够纵观全书,学到书中精华所在,真正体验开卷有益。

点赞是对我的鼓励,关注评论互相学习交流。


谢邀,个人对现代名人比较好的阅读方法不是很清楚。但是最近看了一本赵周老师写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且上个月还报名了豆瓣书评大咖“鼹鼠的土豆”的写作课,里面大篇幅讲到了关于阅读方法。这些阅读方法基本都是针对非小说性质的说明文和议论文。

如果是阅读一些名著文学类的书,我一直在关注的公众号“懂懂日记”有提到相关的读书法。下面就暂且发表我吸收到的一点读书法吧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主要是针对拆书的,但是作为日常阅读,我认为也是很好的方法。里面提到的便签笔记法非常简单高效。就是在我们看书的过程中准备三张不同颜色的便签纸。

第一张便签纸上,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自己看过的内容。这里着重强调自己的话,因为用自己的话去复述书中的内容不仅会加深一遍自己的记忆,而且也会增加自己的理解。另外复述的内容尽量不要超过一张纸。

第二张便签纸上写下由自己从书中的知识点联想到自己过去有哪些经历,不管是失败的经历还是成功的经历都可以,看看这些精力和书中的知识产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第三张便签纸上写下通过书中写的内容,学到了什么,并且希望运用这些知识到生活的哪些方面,写下具体的目标。这样就把书中的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加深了对书本的吸收,可以做到学以致用。

这三张便签纸,每一张都尽量不要超过一张纸,尽量简洁,这个要求可以锻炼我们对知识的提炼能力。

鼹鼠的土豆的课上,老师非常注重我们的阅读,因为她说阅读是一切写作的基础。尤其是需要内容产出的人,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是不行的,所以她第一堂课就教我们速读法。就是在我们看书的过程中,尽量在每一行字上面眼睛都只停留一次,一次停留两到三秒。刚开始可能会不习惯,但是练多了也就好了。

她第二堂课讲的内容是关于阅读的效率的。因为阅读的速度提上来了,不是为了损耗阅读效率的,真正的读书达人是阅读速度越快,阅读效率越高,吸收的知识越多的。

阅读效率也是和读书方法有关的。在我们翻开一本书,首先应该看的是目录,通过目录,找出一些书中可能会遇到的关键词,然后开启正文,用最快的速度通读全文,在这通读的过程中,你大概就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自己能用上的,哪些知识点是用不上的。然后把能用上的知识点标注出来,再反过来仔细的阅读。

据说这个方法在《沟通的圣经》里面也有提到。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公众号阿何有话说的作者,他的读书法是不停的通读全文。就是打开一本书,先通读一遍,看自己记住了哪些内容,记不住哪些内容,然后再打开书通读一遍,再合上书本,看自己记住了哪些内容,一直反复,知道自己记住了书中所有有用的内容。

最后要说的是公众号懂懂日记里面对于文学类小说的读书方法。如果有机会,希望大家自己去找到这些读书方法,和作者做面对面的接触会更好。

对于文学类的作品,最应该做的是人物扑拓图。画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或者联系。然后给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写一些小传记,写下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景里出场的,经历了哪些事件,这些事件产生的化学反应是什么样的。最后把这些人物和事件都窜起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还原作者创作的一个过程,这样可以让我们离作者更近一点。

然后当我们阅读了作者的这本书之后,尽量乘热打铁的去阅读作者写这本小说的创作背景和经历,作者对于笔下的人物寄托了哪些感情。等了解了这本书之后,尽量乘热打铁的去阅读这个作者所有的作品。然后在去看所有这个作者相关的访谈演讲类的视频,从中去了解作者的生长环境,作者的成长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以及他的为人。因为书本只是作者人生当中的一滴水滴,当我们全面立体的了解了一个人以及他的思想,这对阅读就会大有益处。如果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他的家乡,那么尽可能多的在去寻找关于作者家乡所有的信息。这样一轮阅读下来,不仅对书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且在不费一块钱车票的情况下,出门旅游了一趟。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其实在《高效能阅读》这本书里也有提及,大家有空也可以看一下的。

小弟愚昧,海量信息,只吸收到了这一点点,请各位多多包含


我来说几个我觉得挺有效的名人读书方法,都是来自大文豪的方法。

首先是鲁迅,鲁迅的阅读兴趣特别广泛,什么书都要拿来看一看,他特别提醒青年人要多读一些本专业以外的书,学理科的人要多看看人文方面的,学文科的人要看看科学方面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跨学科学习。另外鲁迅一有空隙时间,就拿随手的刊物来看,哪怕只是翻翻目录也行,花上个十分钟浏览一下。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碎片化阅读,尽管很多人对碎片化阅读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的时间真的很碎片,不如就拿来利用一下。

老舍提倡的方法是,读了一本书,最好把同一个作者别的作品也找来看看,而且跟这部作品相关的评论也看看,最好还要看一下这个作者的传记。这样我们就能对这个作者本人的经历、时代背景、创作作品的初衷等等都有深入了解,再来理解这部作品就更加全面。现在我们有互联网,非常容易就能找到书评、作者信息。

夏衍的读书方法就比较有意思,因为他自己既是作家又是编剧,他每次看电影之前,先看一下电影的说明书,然后开始在自己脑中构想,如果我来编这部戏,我会怎么做呢?在心中偷偷构想一遍之后再去看电影,然后找找自己的想法跟别人的差距。这个方法挺适合看那些已经改编成电影的原著。

夏丐尊的读书方法是以一本书为起点,由这本书延伸出很多其他可以阅读的书目,从这本书开始形成一个向外发散的网。我是这样用这个方法的,通常一本好书里提到的其他书籍通常也不会差,还有作者在注释和引用书目里提到的书都是很好的选择。

除了读书以外,做笔记其实也很重要。比如李敖读书,就是把书拆散了,把精华部分做成剪贴本,分门别类装好。还有纳博科夫、儒勒·凡尔纳等大作家都会记读书卡片。这样才能把一本书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希望这些方法能对你有用处。


原始地址:/yanjie/2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