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变化规律的科学,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的,因为光这些理论就可以写很厚的一本书,具体内容您可以搜索《儒康中医》,我们刚刚开通的号,里面会逐步有一些论述
在讲中医基础理论且要求系统,的确有点搞笑,因为中医基础理论很庞大,要系统讲解没有二三百万字是拿不下来的,这不是区区千字文所能胜任的。
但是如果象看戏一样,稍微介绍一点剧情还是可以的。
中医基础理论是源于自然的基本法则构成的,它将天文,地理,人文,生态,生命科学及病理互相联系互相沟通进行高度概括高度组合,形成了中医具有广博科学基础又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它的扫描视野是宏观的,它的辨证方式是个性的微观的。它将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治疗放到一个宏观生态环境中去认识去考察去研究去治疗。这种宏观生态环境包括人体外在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环境),也包括人体与内在生态环境(包括五脏六腑,气血津精液与十二经脉等组合与运动),更包括外生态环境对内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内生态环境对外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与抗御性,研究内外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从而找出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治疗之路来。打个最简单比方,中医所用药物均来自天然的动植物,中医基础理论中有一整套运用这些药物的配伍原则与治疗规律,但中医知道,任何药物所以能起效如桴鼓的强大作用,不仅在于道地药材的质量,不仅在于正确诊断辩证准确,不仅在于配伍合理,剂量正确,更重要的是人体内环境对药物运化程度,说白了就是人体元气的盛衰是药效大小的关键。也就是说中医有一味最强大的药物,它来自生命,来自生命的元气。有之则用药事半功倍,无之则用药事倍功半。这就象驾船需要船(药),需要操纵船或帆的技术(医疗技术),但风正一帆悬的根本是什么,是船下的水,水旺(元气)则一日千里,水枯则船带难行。中医用药特别注重生命体本身质量,气血的丰沛,其次才是疾病。对人体生命来说,生命永远是中医考虑的第一位,在生命保障的前提下才面对疾病。所以中医补法调法就是调理人气血,就象水枯船停(病了),只要补水或疏通水道,船自然行驶快疾(恢复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杂糅着古代天文,地理,人文,哲学,军事及人体解剖学的思想,且用古文字写成,古文字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微言大义,且在语法结构中出现互文特色。这对于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者很难理解,对没有古文阅读能力者形同天书。这是当代人明知中医疗效很好,但知其然却无法知其所以然。一些人因为读不懂中医理论,就视之为巫学。于是出现这样怪现象,因为中医疗效很好,所以要保留中药,因为读不懂中医古籍,所以要废除中医。这种弃皮取毛的中医黑法令人啼笑皆非,皮之不存毛将焉在?中医消灭了哪里还有中药?什么叫中药?中药不等同于草药,它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支配下根据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进行合理配伍才构成中药。弃医验药之说完全是无知的表现。
说明一下,上述内容无法正确回答题主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在无法准确解答,那是一门学问,是一本大书,是一门科学,这是无法包容的。我只是简单谈谈我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个人理解,且是挂一漏万之说,说的不好,祈盼各位海涵!
中医这么复杂的系统怎么能用几句话来说清楚呢?只能拍几张照片了。
中医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得利,学好中医,利己利众生。
这是83年第二版的中医学很久的书了,初学者看看这书挺好。讲解的比较全面,比较系统,而且没有门派之见初学者看他入门比较好。谢邀。
中医的基础理论十分庞大,但总的概括来说也是源于两字:阴阳。这就是大道至简。
很多人常说中医的阴阳五行八卦是没有用的、是旧思想的。但对于一个研究中医的人来说它就是宝。
中医对于阴阳的说法就是两极对立与统一。它包含了男与女、黑夜与白天、热与寒、实与虚、里与外、上与下、左与右、经与纬、气与血等……因为牵涉太多,所以就用阴阳二字总结和概括了所有的。
中医对于阴阳其实就是对于人体的气与血的关系。中医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完全是靠气血来养的。当人体局部的气血比例失调,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毛病。气,包括人体外的空气与人体内的先后天元气;血,包括了人体外的水和人体内的血。以气为君以血为臣,没有了气几分钟人就会死,失血过多同样致命,故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之源。
中医认为:气(阳)+火(水、食物即阴)=血,气(阳)+血(阴)=精,气(阳)+精(阴)=神,从阴阳的结合来构成了人体生存的基础。
五行也一样,它代表了人体的五脏六腑与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的配合。春为肝,属木,色青,喜酸,怕风,管全身之筋及胆,上管五官眼;夏为心,属火,色红,喜苦,怕热,管血及小肠,上管舌;长夏为脾,属土,色黄,喜甜,怕湿,管四肢及全身肌肉、三焦胃,上管口唇;秋为肺,属金,色白,喜辛,怕燥,管全身皮毛及大肠,上管鼻;冬为肾,属水,色黑,喜咸,怕寒,管全身骨骼、骨髓及大脑、膀胱,上管耳。
以上是中医对人体五行的总结。
中医其实并不神秘,其基础理论不外乎是阴阳,配五行八卦。中医只不过是将人体的气血比例纠正,利用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已。
大道至简,希望以上论述能帮到想入中医之门的朋友。
中医的根在阴阳和五行。
要学好中医必须先研究阴阳变化,推荐反复研读众经之首《易经》,这是一本研究阴阳变化的经典著作,万事万物不离其64卦。
再一个推荐《黄帝内经》,都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