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原生家庭对你伤害大吗?怎么修复?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人成年后的一切行为,都能在幼年时期找出原因”,原生家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的宿命,因为孩子会传承原生家庭的很多行为,这种行为是刻在骨子的,哪怕自己已经意识到想改正也很难成功。

英语世界有一个说法叫toxicparents(有毒父母),这是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2002年新书的书名,意指那些给孩子持续性伤害的父母。这本书在2003年就以《中毒的父母》为名被翻译出版,而在近期再版时,出版社用了另一个更能刺激中国读者的书名——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这一概念代表了一种不算新颖的思路:出身论,一个人的出身很大程度决定了它的未来。

原生家庭”这一概念的提出,给了很多人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它安放了很多人不悦的过去。但是一味地强调原生家庭,很可能会把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简单化。一个人会成为怎么样的人,是由很多因素组成,过度强调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则是忽略了其他因素可以改变人生的可能。

原生家庭论很容易成为一种自我暗示:因为原生家庭不好,所以我不可能做到......在还不知道成败之前,这些人便先宣判自己无能为力。同时,原生家庭也很容易会成为部分人失败的借口,一件事的成败也许可以通过后天修正,而一个信奉原生家庭决定论的人,很可能会将责任推卸出去,而不是从自身开始反思。

与其说讨论,不如说更像是一场集体的控诉。控诉的对象不单是关于阶级出身,囿于“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之类的观念束缚,大家对阶级出身的不满还不至于如此大张旗鼓。更多人控诉的是父母对自己的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80后和90后也许是中国第一批集体意识到自己受到伤害的人,这种“被伤害的觉察“是中国年轻一代同理心进步的表现。

有的人打着原生家庭的旗号控诉父母,为自己找借口;有人即便可以面对,但一直在和父母拉锯,处在纠结中;有人谈起父母则色变,感觉苦大仇深。那么这么些年来,你已经长大了,你在做什么呢?你还在接受父母的摧残吗?

孩子对语言信息以及非语言信息的吸收,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完全不加选择地全盘接收。

孩子可以适当地帮忙减轻家庭负担,但是孩子也有权利做个孩子。相比于做得太多的操控型父母,往往还有一种伤害,正是父母的不作为。

如果你是不合格或不称职父母的成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你或许没有意识到,除了“我应该对父母负责”想法之外。其实,你还有别的选择,做被他们情感牵制的傀儡并不是你唯一的出路。

知名心理专家青音说:每个人的命运分为上下半场。你上半场的命运是原生家庭,你改变不了,但是你下半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怎么跟原生家庭和解呢?

我们说的和解不是和好,不是告诉你,你的父母那样的伤害了你,你就原谅他们吧,你可能真的做不到。所谓的和解其实是承担。你长大了,你不再把所有人生的不幸福,不如意,不快乐,不成功,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丢给父母,都丢给原生家庭去背锅。

你可以从此放下怨恨,你可以从此重新审视父母,明白他们也是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他们也不会爱。然后承担起自我成长的责任,让自己活的更好。

如果你足够强大,没有人能够左右你的幸福。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到你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

我们很多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做一些事情:比如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莫名其妙的打人,莫名其妙的得罪人,莫名其妙的伤害孩子,莫名其妙的挣不到钱…都是你的潜意识出了问题。

当你没有意识到它,你就没有办法去改变它,最后它就成为你的命运。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当中。终其一生,他们会通过婚姻,工作,以及跟他们孩子互动,来弥补他们潜意识当中的缺陷。

而我们要想疗愈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就必须看到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塑造,性格成长与个人思维的习惯,都会有它深深的影子。

我们必然需要了解,原生家庭是原生家庭,我是我,父母是父母,我们可以超越父母的关键乃在于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思维以及家庭对我的影响。

有的人原生家庭充满了谩骂,而他从小就非常讨厌骂人,在他成长的时候,他告诉自己,以后自己长大了,一定不要谩骂孩子,而后他一直遵守这个约定,在和孩子相处中非常的幸福。

当我们开始学会和自己原生家庭告别时,意味着我们的大脑是可以经过重塑的,这意味着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是片面的,真正决定我们人生的是自己我们看法与习惯。

当我们愿意放弃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时候,我们就能从伤害中解脱出来,从而有了开创自己人生的新机会。

许多人被父母绑架自己的人生,或许我们也要早点明白,父母是父母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

有一个女人很害怕结婚,原因是从小母亲就离婚了,她一直在她面前诋毁男人,她很害怕自己结婚就会离婚,重复自己母亲的生活。那个害怕自己重复母亲人生的女人,需要从源头上明白,对于父母的人生,我们不可能做到支配与决定,我们只能尊重他们,并告诉自己的建议,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

当你懂得区分这个界限,你就能最大化的获取幸福,也能让我们对父母的决定和人生有更客观的态度去面对。

能影响我们未来,不全是原生家庭,而是你对未来的期许与你当下的行动。当你知道原生家庭并不会影响你全部的时候,你就可以从自己内心的角度为自己描绘现实的蓝图,并力求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它。

遇到以下几种原生家庭,怎么修复

完美主义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对自己说:我可以犯错我够好了,欣赏肯定自己

过度高压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对自己说:我长大了,可以自我做主。

即使怕,我也可以做做看。被高压长大的孩子,不管内向外向,都缺安全感,我不能独立自主,都是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任何我独立完成的,都增加了我对自己的信任。

我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过度溺爱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对自己说:不能,不行,不可以。这个世界并不是我的,不是跟着我转的。别人也是有界限的。

过度保护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对自己说:给我一点时间,我可以做到。价值感安全感独立自主都是需要时间的。我相信自己和别人一样好,一样有能力。我不会,我可以学习。

过度惩罚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对自己说:

即使我做得不好,我做错了,我是足够好的,小时候不管怎么做都是被打,但我还是认真去做。

被忽略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对自己说:

一、我是重要的,是足够重要的。(会影响到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二、我可以爱自己。

三、我是这世上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生命的展现。

四、我有自己的美丽。

性侵

在小的时候被性侵过的,通常是被亲人、熟人、父母的朋友和邻居等。

在这样的一个性侵当中,要怎么做?我看过一个最好的资料,单纯就是做有性侵经历的心理治疗,这个方案一共有三条:

第一:要去梳理的是,这件事情的发生这是谁的责任?是谁要负责的?

这不是我的错,是害我的人要完全负责!

第二:这不是我的错,但是它发生在我的身上,所以对我是有影响的,带来的影响我要做什么?我负责让这件事不会继续伤害我,没有其他人来为我负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过去对自己的影响。

第三:就是原谅,原谅自己。这件事已经伤害我很多了,我现在已经长大了。我现在看到的时候我要负责停止,就是从今天开始。

在心理治疗的干预下,最后剩下的便是爱和宽恕。

父母关系恶劣

想要改变,可以常常对自己说:

爸爸妈妈的关系是他们自己要负责的,我只负责做一个好女儿,不做一个拯救者。我不做受害者。

不要被自己的原生家庭给绑架,对往事放手的同时,也是放过自己。


大。自我修复。为了救自己,学了心理学,学完发现医不自医。不过没学之前,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各种问题原来是家庭带来的,并且这些问题还是有学名的。一个人想要修复自己,只有先了解自己,确定病症,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自我成长,多看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过最好还是有一个懂的朋友,可以宽慰自己的,有些时候自己是不能全身而退的。


我也是打击很大,那段时间很难熬,都是自己慢慢走过来熬过来的,现在结婚了,还要处理跟老公的矛盾,还有就是自己的开销啊,护肤品什么的,自己尽力满足自己,除了学心理学,还有什么产后抑郁的,我去看医生吃药了,过得不好要多关心自己,多多照顾自己,让自己多吃点好的,衣服穿暖和些,别冷着自己。

我对这个不是很专业,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是学习怎么处理自己的内伤啊,和处理与父母之间不好的关系,父母又不好的地方,伤害到自己的地方,坚决地说出来,如果没有办法好好相处好好交流就暂时离开,分居住。


家里我是老大,对父母,对弟弟都尽心尽力!


原始地址:/zixun/1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