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通常,寄宿学校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家长首先要考察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还要确认孩子是否比较喜欢和其他孩子相处。
接下来,要了解送孩子去寄宿学校的利弊。
利:
寄宿学校为孩子提供比较完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专职的生活老师和辅导老师,孩子与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不会孤单。在独生子女的大环境下,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交往、关心集体等,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而且,寄宿学校的生活比较规律,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弊:
虽然孩子有小伙伴,有辅导老师,但是他们都无法替代父母给予的温情和关爱。而且在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是非常依恋爸爸妈妈,需要家人的陪伴,因而,寄宿生活可能会影响亲子关系。
当然,家长还要对所选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比如:生活管理、教学质量、亲情活动、素质教育等等。
总之,家长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并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选择符合要求的学校,而不能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否则,如果孩子不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转校比较麻烦,而且容易给孩子造成打击,不利于孩子学习成长。家长要慎重考虑!
高中再开始寄宿比较好吧,性格成型了,生活自理也都没问题了,父母也可以适当放放手了。
幼儿园,小学阶段不建议,这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是言传身教的最佳时机,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阶段开始建议寄宿,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独立意识开始暴增,长时间与父母一同居住极容易产生冲突,即所谓的叛逆期。但只要父母在幼小阶段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和引导,获取孩子的信任,孩子在初中阶段接触新环境时不容易直接被周遭的同学带偏,因为他与父母之间有信任,但这时大多会对父母此前灌输的思想产生疑问,此时父母只要利用好每周短暂的相聚时间或电话沟通等,即可帮助孩子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又不容易产生冲突。正所谓“相见欢,同住难”,合理利用这个原则,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面对和处理真实的群体生活,积累社会经验
我个人觉得如果孩子太小的话还是尽量不要,如果初中以后我觉得是可以。
现实中很多家长包括我周围也有好多小学就让孩子去寄宿学校,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可这样真的好吗?我个人觉得真的不好,上小学孩子也就六七岁的年龄,这个年龄段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这个时段孩子的各种意识也开始形成,在宿舍学校孩子可能会独立学会很多但有时候太小的年龄太独立了也不好,我家大宝现在刚刚上一年级每天回来都会跟我说她在学校里的事,每天可以向父母倾诉一下学校里的开心和不开心这对孩子的心理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
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龄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上也开始成熟,对一些事情也可以自己处理解决,家长也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孩子独立了。
所以对于孩子上不上寄宿学校真的要从多方面考虑
送孩子去私立学校的家庭有以下几种情况。
先说城区家庭。一是家长忙,没时间接送孩子,交给爷奶管又不放心,就委托学校代为管理;二是家长怕麻烦,天天接送孩子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省下的时间还不如跳跳广场舞或打几圈牌呢。
乡村家庭让孩子选择寄宿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多花点钱省心,交给爷奶管怕惯坏了。
笔者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还是不寄宿为好,家长尽可能陪伴孩子成长,给孩子以安全感和幸福感,这对孩子人格和性格的形成非常关键。
尽量不要!尤其小孩子,他们是最需要母爱和亲情的,这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从小缺少母爱,会产生偏激性格,或冷漠无情,或自以为是,或唯物独尊,或我行我素,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有着深刻的体验,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本村读的,我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位居第一,且遥遥领先,那是任何人也别想跨跃的。因此,一度被人们吹捧为“神童”。其实一点都不神,就是因为父母的没有文化,但对知识渴望,尊重知识,尊重老师,敬畏知识,敬畏老师,对我取得的每一一点进步都是敬佩有佳,致使越学越有劲,越学越疯狂,以至于每天的课不需要老师讲解就全部自学完成,甚至提前学下一年级的课程,那才叫乐此不疲,废寝忘食。
但这样的学习,却因离开父母而间断,升高中时,我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本市最好的中学,第一次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失落感由此而生:
已经十二、三岁的年纪还离不开父母,整天想家,忧家,想念父母,想念守家在地的美好生活,因此,上课开小差,心不在焉,晚上想家,暗然落泪,时常蒙着被子啼哭,学习成绩因此大幅下滑。再加上,高中阶段突然增加了一门英语课,对英语课还没有入门,二年的高中生活就结束了。
那年,又来了个“预考”,预考结束,急匆匆回家,从此再没返校,也因此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
连高考都没参加,这是今生最大的遗憾!
我曾是被寄予考北大清华的料!
所以,我非常不赞称小孩子们住寄宿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