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家长都喜欢熬夜,白天上班要工作,晚上就开始大玩特玩,这也直接导致家里小宝宝精神亢奋,睡觉很晚,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入睡不宜过晚,否则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晚上10点至凌晨1点是宝宝睡眠的黄金时间,家长要尽量改正熬夜的坏毛病,帮宝宝建立合理的睡眠习惯。为了帮助宝宝改掉晚睡的坏毛病,各位妈妈也要注意:
①妈妈要坚持,即使宝宝没有在你制定的时间睡觉,也不要气馁,一定要按方案走,时间长了,宝宝自然就接受了。
②要给宝宝睡觉的信号,比如在睡前给宝宝洗屁屁,洗脸喂奶,告诉她该睡觉了,让她有个心理准备,那么以后你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该睡觉了。
③白天不要让宝宝睡太多觉,一般下午4点后就不能让睡觉了,否则白天睡眠时间长会严重影响宝宝的晚上睡眠时间。
④白天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多接触些花草事物,多接触下人群,让宝宝的世界热闹点,这样不但可以让宝宝见识广,也能扼杀宝宝白天总是想睡的意愿,让宝宝产生视觉疲劳感,自然晚上就睡得香了。
我家宝宝一岁半之前,每天晚上如果在12点之前睡就算是早的,有时候一两点都没睡。爷爷奶奶每次都跟我们说宝宝睡的晚,自己也受不了。
后面有段时间我们自己带在身边,我妈妈过来帮忙带,我们两个白天要上班。下午四点以后我妈妈坚决不让他睡觉了,白天尽量多带他出去玩,到了晚上8点多钟我就给他洗漱,9点准时上床。所有灯全部关掉,所有人都不能在外面活动。
开始宝宝也不习惯,但是没办法,屋子里黑漆漆的,家里没有一个人说话,而且白天玩了一天确实累了,经过一个星期调整,基本9点半左右就能睡着。
后面因为家里有事情,宝宝又回到爷爷奶奶身边,我说了下宝贝睡觉的事情,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让他们按照我的方法进行,如果大人一个个兴高采烈看电视,聊天,小孩子又怎么可能去睡觉呢?
现在长大了一点,每天控制在11点之前睡,虽然也算睡的晚,但是也是有很大进步了。
很简单,那就是早上早起,白天少睡!
他睡得晚,一般都是因为不困,要么早上起的太晚,要么白天睡的太多!
我家的之前也是天天晚上12点才睡,而且中午不睡觉,亲戚邻居都担心,以后上幼儿园了怎么办,肯定起不来,中午又不睡,老师要头疼死。现在真的上了幼儿园了,早上七点起床,中午倒在床上就睡,晚上9点上床!一点不费力!第一天送去的时候老师说还没到12就自己睡着了,因为她自己困,起的早了,晚上由不得自己不睡!
晚上睡觉前不要玩的太兴奋,睡觉的时候给他的环境搞得安静点,睡觉前的一段时间可以提醒他马上到睡觉时间了,要他自己心里有准备,灯光调暗或者干脆关掉!保证他能很快睡觉,小样!我还治不了你!
1、减少睡前活动,让孩子上床前完成所有例行任务
睡前一小时左右,我们就要让孩子减少睡前活动,尤其是一些容易引起孩子亢奋的活动,尽可能在入睡前30到60分钟就让孩子待在自己睡觉的房间。睡前至少提前一小时让关掉所有电子产品,比如电视、电脑、PAD等等。
上床之前,我们要让孩子完成每天在睡前的所有例行任务,包括吃晚餐、喝牛奶、洗澡(脸)刷牙、换尿布等等。最好是每天晚上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这些跟睡觉无关的事情。接下来,就可以享受睡前和爸爸妈妈一起亲密互动的“珍珠时刻”了。
2、让孩子明白,夜晚是用来睡觉的
到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有些孩子晚上经常为了睡觉这件事跟父母吵闹,比如不停地爬下床、偷偷地溜出房间、总是找到各种不睡的借口等等。最后,孩子又哭又闹,父母又气又累。如果每天晚上这种情形持续一个小时或以上,说明孩子的生物钟还没有走到睡觉时间这个点上,孩子根本不能入睡。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让孩子明白,躺在床上的时间=睡觉时间,夜晚是用来睡觉的,不是用来玩耍的。如果孩子很晚才睡、日夜颠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调整:
1)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在孩子起床后和第一次小睡之间,让他有足够的清醒时间;
2)早上不能睡得太晚,到点就要叫醒孩子,让他按时起床;
3)逐渐把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前移,让孩子的生物钟慢慢调整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上来;
4)孩子半夜清醒的时间不能太长,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允许孩子半夜起来开灯玩耍或做其他事情,即使暂时睡不着,也要让孩子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