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事实上就算是同龄人之间,包括作为一家子的夫妻之间,也会产生观念不一致的问题。
跟孩子建立平行的好朋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平时多跟孩子跟好朋友一样沟通互动,打成一片,切忌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拉着个脸,让孩子喜欢跟你聊天
家长必须提升自己,自己变了,孩子自然跟着变了。批评、指责、说教只会带来抗拒。千万别用语言,适得其反,为孩子活成榜样就好了!
如果觉得后面的文章长,看下面这一段也可以:
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都不存在。比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就像呼吸一样,只要活着就离不开。每个人都会今天开心,明天抑郁,后天开心,不是一成不变的。焦虑、抑郁很正常,但不是症。我们把正常的负面情绪当成问题去解决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只要活着,就不可能解决掉,否则越解决问题越多,并恶性循环下去。今天不终止,明天还会更痛苦。唯有不把它当成问题,而是放下这个所谓问题,更不去解决它,就会自然恢复正常人。心情是可变的,今天情绪低落,明天完全可以很开心,不要把自己固化束缚住。
处于负面情绪的人,容易陷入无休止的想个不停过程,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导致脑力下降,甚至脑力失去控制,出现一些幻觉。这都很正常,能量恢复自然好了。
对于一个正常人,要想摆脱各种负面情绪和想法,必须放下内心的各种执著,就是我们脑子里担心、害怕、恐惧、怨恨等的那些想法,它是我们所有负面情绪和各种奇怪躯体症状的总根源。如果根除了,枝叶自然就不见了。那么,如何放下呢?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必须接纳现在的结果。也不要执着未来非要达到某一个确定结果,无论结果好坏都能接受,现在尽力就好。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很快就能体悟到心理疾病其实并不存在,那你就彻底好了。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所有痛苦完全是自己的内心错误造成,千万不要在外面找原因。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疗愈就不可能发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知错改错。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无论外在原因看起来多么合理都是表象,今天的结果真的是我们自己过去所创造的,我们必须坦然接受。这时,只要我们现在开始改变言行,我们的未来就已经改变。如果觉得改变自己很难,不要着急,那就请从一点一滴做起,方向没有错,坚持下去就好了。
记住,别无选择,这是唯一之路,否则无论今天再痛苦,明天还会痛苦。千万不要放弃生命,那只是更加无尽痛苦的开始!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恐惧症以及精神分裂等所有心理、精神疾病的真相与解决之道
心理和精神问题是当前非常严重的一个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孩子中也越来越多,实在让人痛心疾首。由于不明真相和解决之道,多少人沉浸在别人无法想象的内心痛苦和绝望当中,甚至想放弃生命。也造成无数家庭濒临崩溃。我作为一个从二十多年心理痛苦中走出来的人,发自内心地想帮到更多和曾经的我一样痛苦的朋友。
首先,我想要告诉大家,选择结束生命是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结束生命并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恰恰是另一个没有尽头的更加无数倍痛苦的开始。生命永远不会结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义。
其次,我想告诉大家,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无论什么类型,无论自认为多么严重,无论身心症状多么复杂,都不过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而已,也就是说仅仅是症状,是结果,但并无实质病变。这些心理和精神疾病为什么难治愈?是因为我们大多数当事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本质、真相和根源。如果找到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无论问题轻重,无论情况多么复杂而又与众不同,任何问题自然都会迎刃而解。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人的情绪、躯体症状表现不同而已。由于症状可谓千奇百怪,人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病名,但痊愈的过程和途径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么呢?
心理和精神疾病首先表现为各种负面情绪,比如傲慢、刻薄、愤怒、仇恨、冷漠、痛悔、恐惧、焦虑、渴求、忧伤、无助、吝啬、贪婪、发火、怨恨、绝望、报复、自责等。这些负面情绪本来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绪,就像呼吸一样。倘若能像正常人一样,不去理会它,让它们自然过去,也就不会产生心理和精神疾病了。可是我们却把它们当作一个问题去解决。本来就没有问题,因非要解决它反而产生了问题,并恶性循环下去,越陷越深。这些情绪又怎么可能解决掉呢?这本是人之常情啊。如果我们去关注它或解决它,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这就是心理和精神疾病越解决越严重的原因,因为这是南辕北辙,方向反了,根本就不需要解决。只要我们不去关注它,解决它,随着时间它就很快自然消失了。如果非要去解决的话,除非把生命解决掉才能没有负面情绪。这也就是很多人越解决越严重,直至绝望,甚至最终选择走向绝路的原因。
一般的人遇到负面情绪很快就放下了,但我们不行,非要解决它,哪怕鱼死网破,结果越来越严重。殊不知,不去解决问题,转而放下问题就解决了。根本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和精神疾病。这些压根就不需要管的问题在我们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去解决的过程中产生了所谓的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
情绪和身体是相关的,负面情绪也会引起一些生理和躯体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各种检测结果和躯体症状。其实,这些变化只是负面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并无实质病变。如果负面情绪消失了,这些躯体症状也会很快随之消失。
当然,我说过,这些负面情绪和躯体症状只是症状而已,并非根源。要想疗愈心理和精神疾病,减少负面情绪发生,必须从根源入手。那么,根源又是什么呢?
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与错误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在于我们非要执着于某一个东西。其实,任何人和事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却总是执着于某一面,执着于非要得到某一个人、物、结果或目标,如果是别的结果就接受不了。比如一些孩子,非要考到某一个成绩,非要得到别人的评价和认可。得不到时会痛苦,得到了又怕失去,各种担忧、害怕、恐惧。
有的人后悔过去,可后悔有什么用呢?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有的人特别怨恨别人过去对自己的伤害,可伤害已经造成,冤冤相报何时了?别人只是伤害我们一时,之后一直伤害我们的是自己,何苦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呢?
有的人事因为自卑。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一样,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好与坏。
有的人抱怨父母没给自己带来好的条件,可古今中外世界上出身卑微的伟人也比比皆是,我们必须学会接受现实。
有的人认为只要有钱了就会好了。但是,实际上有钱人抑郁的多的是,没钱人快乐的也多的很。快不快乐取决于自己。人的欲望时无穷的,如果思想观念不变,即便有了钱,还有会其它更大的新问题等着我们。
有的人认为只要换个环境就会好了。也许,换个新环境会带来暂时的缓解,但由于没有内心观念的改变,同样还会遇到新的问题。
有的人是因为身体得了难治的病。其实身体上的疾病和心理疾病也是一样的,就和发烧一样,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提醒我们内心错了,都只是症状而已。如果我们改变了错误的内心,疾病也就完成了使命,离我们而去。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归结于原生家庭。如果相信这个理论,那只会让人绝望。不幸家庭出身的伟人很多,幸福家庭的问题孩子也不少,所有人都有痛苦和快乐的时候,而家庭是不变的。其实,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容易形成类似的错误的信念系统和思维模式。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归结于遗传,可是谁生下来就有心理疾病?得病之前算什么?压根就没有焦虑症,遗传什么呢?其其实这也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容易形成类似的错误的信念系统和思维模式。
总之,原因看似各种各样,但都可归结于执着于某有个东西,总事有东西放不下。所以,只要放下了,就什么都好了。
有人说,我不知道我的原因,我是莫名奇妙得的。那怎么可能?你仔细想想,你的的所有负面情绪一定是和某个东西在挂钩,那就是我们的执着。我们脑子里不停的想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执着。
有的孩子很小就得了心理问题,这也是和执着有关,这个执着很可能与家长教育理念或孩子所处社会关系影响有关,通过耳濡目染,孩子很小就形成了了一些错误观念,让孩子有学习压力,或让孩子产生自卑、攀比等心理。其实有时家长都不了解自己孩子在想什么。
任何痛苦背后一定都有一个执着或欲望,放下执着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唯一之道。
由于错误的内心,带来负面情绪,进而带来各种身体变化。心是因,身是果,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我们要改变内心,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不要浏览不良网站,不要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奉献。奉献才是快乐之道。
很多家长不但自己观念错误,还把这些错误观念强加给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还怨天尤人,还埋怨孩子。
所有的欲望和负面情绪都是负面能量,都会不断纠缠与放大,恶性循环,最终正向能量越来越少,最后甚至发展到以负面能量为荣,以正向能量为耻而毫不自知,这能不带来痛苦吗?这不就是现在社会的普遍现象吗?为什么大多数人活得很痛苦?这就是总根源。只是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有的人身体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灾难等等。
一旦得了所谓心理疾病,我们就开始怨天尤人,就认为自己倒霉,就认为上天不公,都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而把原因归罪于遗传、家庭、环境、贫穷、疾病等,逃避责任,让心理和精神疾病来替自己承担责任。不知错改错,又怎么能好呢?当然,这不是故意的,是没有认识到而已。我们在浑然不知中给自己戴上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枷锁,并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其实,上天是最公平的。每个人做的错事,都必须要自己承担。如果不愿意承担,就得一直背着。我们很多人都选择了逃避责任,但怎么可能逃避得了呢?
有人去找心理咨询师倾述。倾述虽有暂时缓解,但因为并没有去改变内心,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有人希望靠药物来解决。内心的问题,药物治标不治本。
有人希望能别人拉他一把。自己的内心别人怎么可能使上劲呢?内心只能靠自己去改变啊!在负面情绪下会我们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奇葩负面念头和想法,那都不是真实的,别人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理解的,包括我们的父母。
言归正传,明白了这些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的本质和真相,所有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自然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实际上它本身并不存在,当然也就没什么要解决的。如果我们一开始有点人人都有的负面情绪不去管它,不要当成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非要去解决,就不会制造出很多真实的身心问题,更不会不断恶性循环下去,直至身心无力而绝望。
如何解决呢,首先不要管看起看来无论怎样严重和无法忍受、解决的一切身心痛苦症状,找到它们背后的错误执着,努力把它放下就可以了,这样所有身心痛苦都会消失,人将获得重生,灰暗的天空重新阳关灿烂,人生充满希望、幸福、快乐!
有人说,心理和精神疾病怎么会不存在呢?我们内心煎熬的痛苦多么真实,我们现实面临的问题实实在在,我们就是睡不着觉,我们身上的症状和疾病也是真实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说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吗?
是的,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想说的是,这些所谓真实情况都只是结果而已,并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它们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解决这些所有问题,都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大家无论通过心理咨询还是药物治疗,都是在用现象解决现象,用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不断加重问题。
所有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负面情绪,都会表现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头脑思维,想个不停,吃不下,睡不着,身心疲惫,就想去想明白,结果越想越多,恶性循环,无法控制,直至崩溃。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能量会逐渐被耗尽,就越来越失去了对自己思维的控制能力,最后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弃。这是无论出现任何绝望的念头和想法,无论多么真实,包括所有的身心痛苦和外在障碍都是低能量状态的幻象,并不是真的。在那种能量状态下,就是一个芝麻都变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压垮。
这种情况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变。这个能量,不光是吃饭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负面能量(负面思维)的侵蚀,不断提升正向能量。就是要必须打破恶性循环,停止思考(我们是永远想不完,也永远想不出结果的),并转向正向思维,积聚正向能量。有了正向能量,就有力量掌控自己的思维,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向能量,过去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也就由西瓜变成了芝麻。
那么,如何停止头脑思维呢?有人说我们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实,控制不了头脑就是因为负能量(表现为所有负面情绪)太强大了,我们被负能量所控制了。由于不同人负能量所表现的负面情绪不一样,躯体症状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种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的病名,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只要抓住了本质,所有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决,因为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它是活人都有的正常现象,不需要解决,也解决不了,其实不管它它过去了。我们错就错在把它当成了问题,并非要去解决这个不存在的问题,结果越解决与麻烦,而不解决就是最好的解决。无论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现实问题多么真实和难以解决,无论躯体上有任何严重,哪怕得了绝症,根源都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不解决。找到了这个根源,人生中一切问题都是肥皂泡。人生中所有问题都要放下不去解决,要顺其自然,体悟什么是顺?什么是自然?
我们如同活在梦境里,唯有醒来。没人能把梦境解决了,其实只要醒来就是,人生中根本就本不存在任何问题,没有任何问题需要解决,放下是最好的解决。
要想放下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自己错在哪了,要明白负面情绪是怎么产生的。要知道没有谁在惩罚我们,所有痛苦其实全是自己的错,那些看起来是引起自己痛苦的外面原因,其实都是自己错误内心感召来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千万不能被它所欺骗,否则永远找不到走出来的道路。
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我们错了还能快乐,那才真是没天理了。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错,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么原生家庭理论、遗传理论,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论。自己的命运是自己做主,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不要以为是家庭环境原因、是别人欺负我们、是人际关系紧张、没有钱、压力大、身体疾病等等一切现实问题造成的。错了,这些问题也都是现象,都是内心观念错误的结果,和我们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一样都是同一根源的结果,都是表象,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的根。即便这些问题被解决,我们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照样存在,而且还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来提醒我们。内心错了,执着太多,太多的放不下,把我们的内心牢牢束缚住了。放下这下执着,解放内心。如果我们非把原因归到所谓心理疾病或家庭、遗传、环境等,那怎么会有希望?
其实,每一个痛苦,都是来提醒我们错了,让我们赶快回头。一旦回头,痛苦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我们一天不回头,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在每一个痛苦的背后,都必有一个执着,或有一个欲望。唯有放下执着,放下欲望才能摆脱痛苦。
过去的已经过去,接纳自己当前面对的一切,这是过去的果实,已经无法改变。未来也不存在,如果不非要执着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或害怕失去什么,就不会有担忧和恐惧。我们快不快乐取决于自己,只要自己不愿意,也没有人能够伤害到我们。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错误执着,从当下开始保持正向能量的心念、语言、和行为,不再传播和释负能量,包括家里和互联网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务做起,帮助他人,奉献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欲望,放下物欲执着。这些本来就是我们人生的真谛,是幸福的源泉。现在释放负面能量,将来自然结的苦果,现在播下正向能量的种子,我们的未来自然就已经改变,幸福快乐就已经上路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心理和精神问题?哪里还有什么人生问题需要解决?哪里还有痛苦?哪里还有不平?
有的人说,我放不下怎么办?其实,无论多么艰难,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想一想,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什么都带不走的,不放下也得放下,有什么可以放不下的呢?不放下就得继续背着,继续痛苦,我们别无选择,也没有别人可以帮我们放下。放下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纳,接纳别人和自己经历的一切,接纳未来一切可能的结果,无论好坏。我们何苦要这么认真,何苦非要与自己过不去,非要不放过自己。在现实中比我们情况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没有当回事,没有拿起来,咱们不但拿了起来,还不愿放下,让我们痛苦不堪。只要放下了就没有痛苦了。要说放不下,痛够了自然就放下了,话糙理不糙。
朋友们,如果此时你已经绝望到了极点,痛苦到了极点,喊是没有用的,也没别人能帮到你,唯有自己咬着牙也要把头转过来,一旦上路,坚持就好了,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千万不要再回头了。只要坚持行动,放下任何执着,所有的负面情绪会很快消失,躯体症状也会随之不见。无论现在你多么痛苦绝望,无论你觉得多么真实,多么牢不可破,多么不可能改变,路有多绝,哪怕真真切切得了所谓绝症,但那都不是真的,在实相上都不存在,都是幻想。一旦醒来,阳光无比灿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要相信,天空再乌云密布,总有放晴的一天。世界上没有永痕不变的东西,你的心情也一样。正常人心情也是有好有坏,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
还有,孩子有问题的父母,求您放过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别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念,会害孩子一辈子的。还孩子自由,别给孩子过多压力。互联网一代,少接触电子游戏等一切成瘾东西和所有不良网站,也别再光用精神药物残害孩子了!!!
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所谓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长达二十多年,无论多么的绝望和无助都经历过。现在,通过这种方法,我很快重生了。我希望把我用血泪换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还陷在痛苦的无底深渊中的人走出来。希望能够挽救更多濒临崩溃的家庭和孩子。
最后总结,认为自己存在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开始,随着解决的过程,痛苦越来越大。这就是正常人与所谓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区别,正常人没有觉得出现负面情绪和小症状问题,很快就过去的。而我们非要去解决,结果愈演愈烈。其实,不光心理问题,我们人生中的所有所谓现实问题布置上都一样如此,不解决是最好的解决,无为而无不为。由于大多数人活反了,所以很痛苦。
当然,我也知道,处于负面情绪中的朋友对于我说的这些话是难以理解的,但我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一定会所有启发的。我们在负面情绪中时会有各种负面想法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常人是无法想象的,这种痛苦和绝望不身临其境也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朋友,我告诉你们,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幻想而已,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幻想,赶快回头,向我指的方向走,否则一定会越陷越深。
其实,心理和精神疾病看似凶猛可怕,其实就是一个纸老虎,一旦我们认清了它的面目,它就什么都不是。它的能量是我们在关注它、解决它的过程中给它的。只要我们不理它,它很快就灰飞烟灭。
无论大家有多绝望,无论大家觉得问题多么严重和无法解决,无论大家觉得自己有多特殊。朋友,我告诉你,它就是个肥皂泡而已,千万不要害怕。
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放下执着,转向正向能量。这一念一起,我们就已经好了。万事开头难,咬着牙坚持一段时间,会越来越轻松的。一旦你慢慢体悟到了我说的话,你就醒了,并掌握了一把无比锋利的利刃,无论再遇到什么事都能轻松应对。要知道,无论如何,这是唯一能走出来的方向,只能坚持,别无选择,而且走出来也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倘能做到我说的这些,没有一个人走不出来。当然,只要自己迈开腿,别人也可以拉你,再加上前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后面痛苦的鞭策,就一定会走出来。所以,朋友们,还可以关注下心向正觉幸福人生学院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文章可以帮到你!
一句话总结:我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非要执著我们有什么所谓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它本身并不存在,但却因我们的执著而真实存在。我们非要去解决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结果越解决问题越多、越大,恶性循环,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直至把自己逼入绝境。其实,只要我们放下对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执著,它就很快消失了,就这么简单。过去的难是因为南辕北辙。整个过程就如同梦中醒来,你会发现就是一场空,纯粹是没事找事。一旦醒来,你也就不会再睡去,彻底解决其问题!
也就是说,心理问题在于把一些不存在的正常的事情当成问题去解决,从而产生了问题,并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并出现了各种身心痛苦,从而更加坚信自己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存在。唯有跳出这个怪圈,才能根本摆脱痛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山外,才能看清真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定要想办法跳出来。在山里哪怕觉得再真实都不是真的那样。
有人不相信我说的这些,也有人认为很难。可以做一个小小实验就明白了。当你胡思乱想事,找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做,比如家务把时间安排满,不要停,坚持两到三小时,自己感觉一下心情的变化。体会到了,每当痛苦来临,咬着牙坚持下去,直至天空放晴。一旦你掌握了这个武器,以后就越来越轻松!
只要不要把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这些正常情绪当成问题就好了,也就不会非要去解决了!千万不要认为是外在环境、家庭、遗传或别人等原因造成,这些仅仅是表面假象,一定要认识到本质上还是自己的负面能量链接而来。如果非要在外面找原因,只要不能认识到是自己内心错误,疗愈就不可能发生。反过来,只要认识到了,愿意知错改错,落实到行动中,疗愈就在一念之间。只要我们愿意接纳承担目前的一切遭遇,自己必须承担结果,坚持不再胡思乱想,从现在就去让自己忙起来!动起来!做事!做事!不停做事!用做事占满时间,使自己无暇胡思乱想。也许会忙会累,但很充实,充实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哪怕仅仅是做一些小事,心情很快会好起来,克服一次进步一次,最终就能体悟到心理和精神疾病并不存在,那时就彻底好了,以后遇到什么情况都不怕了!
一旦拿回了情绪的主权,你就拿回了生命的主权,你将脱胎换骨,人生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当于重生了!
记住,所有造成我们负面情绪的外在环境只是诱因,我们也可能无法改变,但抑不抑郁、焦不焦虑、快不快乐完全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装了什么。
有些朋友说我没有告诉具体方法。你的内心你只要愿意就能改变,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具体方法。大家像以前那样正常生活就行,该干啥还干啥,除了早睡早起,没什么额外特殊的事需要做。不同的是,虽然事不变,但我们的做事的发心要变,生活中所有的所思、所说、所做都是正能量的就可以了,所谓正能量简单说就是利他之心。我们的负能量很多就是因为过于计较自己。
每当负能量来临,千万不要跟着它走,不要理它,这时一定要拿起正能量的武器,可以做事,可以说一些感恩祝福得话,可以发愿,总之一切正能量的事都可以,用正能量站住负面思维,不给负能量时间。光明一来,黑暗自然消失。正负能量此消彼长,斩断负能量,培养正能量。这是一个正负能量拔河的过程,咬着牙坚持,只能胜利。第一次胜利了,第二次就顺理成章了。这时,你会发现负能量无论看起来多么可怕、多么不可战胜、多么绝望,全是幻想而已。一旦掌握了正能量的武器,你的人生将无坚不摧!
可以教大家一个小工具,每当出现负面情绪和负面思维,千万不要对抗,也不要逃避,更不要陷进去,而是静下心来观察它,把它当成空气中的灰尘让它自己落到地面,让它自然流经就好。经过一次次如此训练,你会发现你越来越娴熟,负能量消失得越来越快。随着一次次泄洪,身体内累积的负能量越来越少,负能量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慢慢地,你把这种思维模式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了你的一部分,你以后再也不怕负能量了,负能量见了你都要躲着走。
一个人如果不想改变,那谁也救不了他;而一个人只要改变了他自己,就能改变身边的一切。所有问题都是自己内心的问题,也只有自己才能去解决。人生中任何问题要做到:没有问题,放下问题,顺其自然。好好体悟什么是顺?什么是自然?
我的话有些重,也很啰嗦,是反复强调希望能真正帮到大家,引起大家的警醒,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你原谅!
有感触的朋友,希望能够多多转发,帮人就是在帮己,也不要再相信传统心理学害人的高大上理论和无数名词概念!
婚姻不幸福的父母,与其“为了孩子好”而在一起,给孩子树立一个糟糕的、不健康关系的榜样,还不如分开;对孩子产生影响的不是你的婚姻状况,而是你的心态和养育方法。
对此问题,我的看法是:
既已如此,调整好心态,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陪伴孩子。
01
单亲家庭容易走入的3个误区
因为是单亲家庭,就既当爹又当妈,总是试图补偿孩子。
如果自己的心态没有调整好,总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受害者,那你的孩子可能也会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
把时间浪费在为对方的生气、沮丧或失望上,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从而离孩子越来越远。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
过度担心孩子的幸福,这是一种性格缺陷。如果你怀疑自己应对生活的能力,那么你也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相反,你对自己越有信心,也就越相信孩子的内在同样拥有应对生活的力量和方法。
02
对单亲家长的建议
我有6个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建议一:做一个有好心态,做事还可以的父母就可以了。孩子会从你的态度中重新获取生活的勇气。
建议二:不要听信孩子拿你的前妻或者前夫的比较来试图操控你。你要和孩子说出你的感受,在我们家里有我们家里的做法,我们可以平等的、互相尊重的相处。
建议三: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里的失望、难过或者因为父母离婚而产生的的愤怒。帮助孩子通过诚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来维护自己,要理解别人不会事事都能满足自己。
建议四:要给孩子安排在一起的特殊时光。比如说,每天可以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建议五:要决定自己怎么做。照顾好自己,才能有精力和热情和孩子相处,让孩子看到你的积极地生活的心态。
建议六:倾听孩子,是与孩子坦诚沟通的最好的方式。倾听孩子,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的感受,为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创造条件。
03
总结
孩子可以从父母的态度中学习到,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有些事情可能自己并不喜欢,但这是事实;孩子可以从这样的生活挑战中学习、成长并且有收获;孩子可以知道他不能控制事情的发生,但可以控制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
最后,我想用我敬佩的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一段话来作为今天话题的结束:
每个人都是一副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人类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每个人却在用迥然不同的方式来塑造自己,根据他对事物的看法来调节自己,尽管他的看法并不全部正确。
【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独特观点(第52篇)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们可以带着勇气去幸福的生活。”
我是【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以我70后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和你一起,我们共同进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个有温度的答案。
谢谢持续关注我,感谢!
简单的来说,就是长时间的陪伴。
平等倾听耐心陪伴
孩子有他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脾气秉性,独立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气质类型。
他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无论我们多么觉得他不是我们心里想要的那个小孩,无论我们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好,但是面前这位就是我们唯一的孩子。
[要先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当一个好妈妈好爸爸,不是你的学问有多高,不是你学得的育儿知识有多丰富,而是你是不是用心在跟你的孩子相处。
在家长往前走的时候最大的瓶颈就是觉得我不需要改变,都是孩子的问题。
[要平等的姿态面对孩子]
我们都在说想培养一个独立、自立、友爱、守纪律的孩子,但是我们在所有的生活上包办他,我们要求他按我们的方式来,他要是不来我们就对他发脾气,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培养那个自律的独立的有思考的孩子。
你是不是这么告诉孩子:
学习好是硬道理,学习好能考个好学校,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好多的钱,有幸福的生活。
我们认为孩子就是应该这样长大,我是爹,我是妈,他就得听我的。
所以问题就来了,所以很多孩子在物质上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但是在心理上不堪一击,他们没有办法面对挫折,他们没有办法面对别人对他的评判和不认可,这么多年,青少年自杀新闻越来越多,为什么?
因为这些孩子感觉到他们背后没有支持,而这个支持的体系单位是——家庭。淘淘的妈妈对淘淘的管教很是严格,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严格监督淘淘的一举一动。做错事情,立马纠正,很多时候,让淘淘感到很难堪。每次有心事时,淘淘也不会和妈妈沟通,因为淘淘对于妈妈很是畏惧。加上淘淘在妈妈的管教下,渐渐变得有些谨慎,更不愿意和妈妈或者其他人来分享自己的心事。
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有一次,淘淘回家后,妈妈发现淘淘红着眼睛,感觉到不对劲儿的妈妈走进了淘淘的房间。淘淘看见妈妈进来,赶紧把书包收了起来。妈妈这才意识到,自己平日对孩子过分严格,从来没有友善地和孩子沟通过,导致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说心里话。这时,妈妈轻轻地坐在淘淘的身边,把淘淘拉到怀里,对淘淘说:“淘淘,你要知道,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会替你保密,而且会给淘淘想办法解决。”淘淘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妈妈不会怪我的对不对?”妈妈点了点头。淘淘才把事情说了出来,原来淘淘在学校的时候把新买的钢笔弄坏了。淘淘把钢笔放在桌子旁边,下课的时候,同学们拥挤,不知道谁碰掉了。淘淘以为妈妈会责怪他,所以一直不敢说。淘淘妈妈在知道事情原委后,紧紧地抱住淘淘,并且答应会给他买一只新的。
父母在和孩子友善沟通的时候,能感觉到孩子的感受,当父母和孩子友善沟通之后,父母和孩子的心灵交流也会变得更加顺畅。走进孩子的心里,首先要和孩子友善沟通,孩了的心情需要更好的理解,成为朋友,更要成为友善的朋友。从而走进孩子的的世界。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他,帮助他,才能助他成长。
您好,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二胎全职妈妈,我是心朵。看到您的问题,再看到您问题的祥细描述,发现您想要问的其实是组合家庭的孩子。
现代社会越来越高的离婚率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单亲家庭。孩子被无辜牺牲进这场角斗场。从爸爸妈妈和我的家庭分离成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
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才导致爸爸妈妈分开?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爸爸妈妈合好?
孩子内心的煎熬成了对自己的不饶恕。在心里千万次地反问,质问,疑问,无人回应,然后无休止地自责,痛苦。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那么小他哪里懂什么痛苦啊,煎熬啊。是的,也许他并不明白这些词的意思,也不懂这些词的真正感受。但是他的情绪藏在对别的孩子完美家庭的羡慕里,藏在对爸爸妈妈可能会复合的期待里,藏在自己在这个家庭有着重要位置的渴望里。
所以,不要小看孩子的情绪,不要以为孩子每天的笑脸背后没有忧伤。他们区别于我们的地方只仅仅在于他们还不太会表达,也不敢表达。他们朦胧的认知里还不确定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会不会给大人造成麻烦,所以他们尽量避免。他们小心翼翼。
可是,我们就因此断定他们没有情绪吗?以为他们不在意吗?
我姐姐本身是组合家庭长大的孩子,命运捉弄,自己也嫁入了一个离异的家庭。老公带着一个10岁的女儿。一结婚就当后妈的感受,我想不是我能理解的。
一开始她和小女孩相处得非常吃力,曾一度给我传达可能会因为这个孩子要放弃这段婚姻。小女孩很敏感也很聪明,她会在私底下没有人的时候叫我姐姐妈妈,而但凡有第三个人在场,她会改口成阿姨。一个10岁的孩子,不是智能不是机器,切换得如此精准,她内心的自我判断得有多么明确。
我猜她应该是害怕这个后妈对她不好吧,有未知有恐惧,所以私下对我姐姐是讨好的。但又万万不能承认这个人是妈妈的事实,觉得不能背叛自己的亲生母亲,所以在人前对姐姐是拒绝的。
姐姐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她会万事小心地对待这个孩子。不敢说,不能骂,不可以打。只能细心呵护来换取一丝好感,再慢慢感化成爱。这是她理想的模式,也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可是时间久了,我姐姐发现事实根本不象她想象的那样。她越是温柔地对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越是疏离她甚至跟她对立。姐姐弄不明白其中缘由,所以打算和孩子好好谈谈。
过了很久以后,我发现姐姐渐渐地不和我吐槽后妈这个角色了。加上看到您的问题后,我及时地问过她。这是我和她的聊天记录,您可以参考一下。
这些聊天记录就是一个孩子心中天然抗拒的后妈变成了一个喜欢的优秀的被老师都表扬的妈妈的过程。说实话,看得我都非常震惊非常感动。
所以,孩子不是不懂感情也不是不明事理的。她的意识可能会辨认不清好坏美丑恶,但她的心是会向着阳光走的。哪里有阳光,她便会迎头靠近。而阳光,是大人心中的善良。
你看,老师都这么认可这么表扬我姐姐,她或许都不知道这个优秀的妈妈竟然是位后妈吧。
看到这些,真心为姐姐感到高兴。
走进孩子的心,说难,其实不难,说不难其实又非常难。看着是一段冲突满满的关系,其实矛盾的中心在大人自己。如果说将心比心难得做到共情,那么起码先放开自己的内心。放开自己做后妈难,后妈难做的固定认知。不就是一个孩子么,哪怕当做自己养的小泰迪呢?
我想,在任何一段关系里,自己先不要紧张。不要给自己贴过多的标签,不要事先给自己设立过多的障碍。
我姐姐这个例子非常明显,和孩子沟通后,是孩子”讨打“换来的后期的完美蜕变。当然,我相信没有哪个孩子喜欢挨打,她们喜欢的是可以打骂也可以拥抱的亲密感。这种亲密感能带给他们安全,能让他们放下心底的屏障,来真心地讨厌你,然后真心地喜欢你。
亲子关系中最难求的,不就是一个真心么?
阿姨,我喜欢上你了,我叫你妈妈吧。
这是每个组合家庭最大的痛点,也是最强烈的企盼吧。
看到这里,身处于组合家庭的你,能感受到一点希望了么?
心向阳光,阳光必扑面而来。
真心希望离异带给孩子的伤害,也最终会通过另一个家庭另一位优秀的妈妈或者爸爸来抚平。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希望每一个天使都能在充满爱的家庭里专心守护自己的美好。
祝您安好。
我是一个二胎全职宝妈,有细腻的情感,丰富的生活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可以尝试关注一下我,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用3年的时间,研究了两万名青少年,研究发现:能够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经常向父母倾诉的青少年,较少出现学习成绩欠佳或染上吸毒、酗酒等恶习的现象;多数的事实是,孩子满11岁之前,通常什么都跟父母说,父母总是他们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但是从十二三岁到成年的那几年里,情况会变得完全相反,他们会先去找朋友倾诉,然后也许是老师或辅导员,最后才轮得上自己父母。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感觉到,他们已经很难跟10几岁的子女进行足够的沟通。通过众多教育专家的研究和为人父母者的实践证明,以下六种方法是帮助父母消除与子女之间隔阂的好办法。
1、做一个好听众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青少年认为坐下来同父母细诉衷肠是一件很别扭的事。而对于父母来说,必须设法让子女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要让家里时时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谈,自然会来找你。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个好听众,而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可惜这一点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视。同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如果每天晚饭时肯留心听儿女说话,会让儿女觉得自己受重视,而创造这样的“聆听气氛”会很有效。
2、学会与子女平行交谈
用平行交谈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儿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的反应。所谓平行交谈,即父母与子女一起从事一些普通活动时进行交谈,但重点要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这种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而对父母来说尤其如此。几乎从事任何活动都能得到这种相处的机会,例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或进行体育活动。一位父亲就很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我常常和14岁的儿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时候我们往往谈起某位老师或学校里发生的某件事情,但都只是随便聊聊,不是严肃的讨论。我发现儿子很喜欢这种形式的谈话,从这种活动中我也较好地了解到儿子的情况。”
3、只做顾问不做“指导员”
有时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很好,孩子们也不喜欢,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指导员”,而是顾问——只会细心地聆听,协助他们做出抉择,不是插手来干预他们的事情而是建议他们改弦更张。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预、批评,孩子不喜欢别人指出他们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更不需要别人教他们如何走出困境。父母应该协助子女仔细检讨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法。
4、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由父母来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间,父母尽量不要擅入他们的房间,不要让他们觉得只有跑到外面才会有这样的空间。一位家长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说:“孩子的房间里常常挤满了他的朋友,他们或谈天说地,或吃东西,或玩电子游戏,虽然经常吵吵嚷嚷,但我觉得这并不要紧,因为只要孩子没有变坏,很安全就行了。”
当代的青少年越来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们往往因此变得感情冷淡、喜欢独处,不肯与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几岁的孩子避开或推开会感到很难过,其实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现,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尽管孩子想避开父母,却不希望父母也这样对待他们。
5、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很多专家建议,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说或可能不中听的话写下来。因为把话写下来,你的话就会显得很有分量,一般人会认为白纸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有一位美国的母亲发现她14岁的女儿已经开始同男孩子约会了,她想向女儿强调性爱可能引起的危险后果,但是每次刚刚开口,女儿就不耐烦地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于是这位母亲就写了封信给女儿,她在信中细说了她的忧虑,还说她知道自己不能对女儿凡事都要过问,然后她把信放在了女儿的床上。女儿一直没有表示收到过这封信,直到三年后的一天,母女俩正在厨房里忙着,女儿突然开口说道,她正在等待那个人的出现,因为“那封信影响了我”。
6、不要无所不问
青少年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曾有一位身为人母的同事,有一天她15岁的女儿回家后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没有告诉她原因。于是她陪女儿坐在沙发上搂着她,过了一会儿,女儿就走出房间不哭了。那位母亲始终不知道女儿为什么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儿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问而是慰藉。几年后母女俩谈起这件事时,女儿已经记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说她记得当时母亲在她身边,而对女儿来说,母亲在身边才是最为重要的。
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与之进行对话的过程,要不断地重新调整与孩子间的关系,要进行坦率的沟通。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这样一个引导者:一个成熟而明白事理、在他们需要帮助时,能够立即伸出双手援助的人。而对于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来说,看着自己的儿女慢慢地成长,并且渐渐地了解他们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大的安慰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现如今离婚率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不把离婚当回事了。
最受伤害的当然就是孩子,孩子是无辜的。本身就面对着一个破碎的家庭,父母的离婚已经让孩子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了,再接受一个新的家庭,他心里面肯定是有顾虑,怎样才能把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点,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
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尤其是重组家庭。
首先,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真正关心他的,爱他的,让他消除戒备感,如果孩子一开始不接受你,也很正常,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等他接受,让他慢慢被你融化。
再有,观察他有什么爱好,喜欢读什么书,或者喜欢哪些小动物,你不防也去了解一下,如果你对他感兴趣的东西也很感兴趣,那他一定很开心,这样你们就有了共同话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说不定就会对你敞开心扉。
其次,对你的爱人要好,温柔体贴,让孩子看到你对他的爸爸(或妈妈)很好,一家人很幸福,孩子再对比一下原来的家庭总是争吵不断,没有欢声笑语。很自然就会依赖这个家庭,与你们融入其中,孩子受伤的心灵也会得以缓解。
最后,在你们的努力下,孩子一定会打开心扉,茁壮成长。
提这个问题的你一定是个善良的人,祝福你们。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要多陪伴孩子,平时跟孩子一起多读书,多聊天,通过故事去引导孩子,用举例说明的方式去给孩子讲道理。
要想走进孩子的“心里”,首先要跟孩子同频,让孩子心里舒服。教大家一个方法“先跟后带”,不管孩子说什么,首先跟着他的思维,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评价孩子。倾听、肯定他的想法,赞美、欣赏他的行为与优点,孩子就会与你同频,愿意闯开心扉与你交流。孩子心情好了,你说什么他就会愿意听你的,前面的“跟”是为了后面的“带”。“带”就是在孩子心情好后,像朋友一样的与他商量、分析,引导孩子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比如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先不要指责孩子的错误,而是询问孩子的感受?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即使孩子对老师有负面的评价,也先认同他的观点。等孩子心情平静下来,再与他分析“假如你不顶撞老师,会怎么样?”“假如你是老师,你觉得学生跟你这样讲话,你会怎么看?”通过分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比我们的“教导”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