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会给孩子有效陪伴的家长吗?

我是一位80后的宝妈,自从有了二胎宝宝后,就再没出去工作。现在大宝12岁,小宝也6岁了。每天和两个孩子打闹在一起。现在疫情期间,每天除了上网课辅导他们作业以外,我们还会做做游戏呀,画画呀,猜谜语呀等等一些来娱乐一下。我们还会做一些美食和点心之类的。在生活中,孩子也是我的小帮手,在我们吃过饭后,他会主动帮你收碗筷,洗碗,擦桌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陪伴,他们不只是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和能量,还会在生活中得到许多伴随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




看到一句话: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

妞妈觉得这个成功标准真真是太高啦!

我们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想事业成功,就得在工作上花大把时间,自然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再加上我们其实并没有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陪伴孩子

什么是有效陪伴?什么只是陪着?

看看下面的图,你就一目了然,不再用妞妈累述。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有调查显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时!

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

爸爸陪伴的好处是什么?

一个很励志的故事

每位粑粑好好看看吧:

有一位六个孩子的父亲,他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了精英:

大儿子36岁即成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二儿子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获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做到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现纽约自己经营公司;

三儿子美国圣约翰大学博士生,现国内开办实业;

四儿子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生,现正在上海创办私立医院;

五儿子是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中国建设银行工作;

小女儿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2岁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30多岁时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这位父亲的名字叫蔡笑晚,他是一位医生,

但他却说,我的职业是父亲。

把父亲的角色当做事业来经营

感兴趣的粑粑麻麻去网上搜搜他的故事吧。

爸爸在外面辛苦打拼,挣钱养家。

教育孩子的事,就交给妈妈了。

这是完全错误的。

研究证明,孩子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

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

而父亲会给予孩子更丰富的知识、更健全的人格。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树立怎样的人生观,怎样的价值取向,父亲都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有心理学家指出,

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时间长短与孩子的智商成比例,

也就是说父亲和孩子的交往时间越多,

孩子的智商越高,

尤其对男孩来讲更是如此。

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男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子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有句话说得好,

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

也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据说这句话是李嘉诚说的。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沟通与陪伴,父亲母亲都不能缺位。

不利于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家长们的陪伴方式还经常错误:

将iPad等电子产品长期塞给孩子玩,无底线满足孩子物质愿望,不停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

我们的理由都是什么?

“我很忙”

每当孩子说:“陪我玩一会好吗?”

家长总是回答:“我很忙。”

父母将抚养、陪伴孩子的责任移交给爷爷奶奶。

“我不懂”

常有家长说:“我不懂怎么教孩子。”

于是,把孩子送到社会办学机构学这学那,以为“投钱”就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有陪”

只是“陪”在孩子身边,并没有用心去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

《爸爸去哪儿》等亲子类节目

让人们普遍关注到爸爸们“陪伴时间不足”,我们还应该关注的是“陪伴质量不高”。

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

等孩子已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

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

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有效期了。

要知道收手和承受的事实。

研究表明,3岁前受到良好照顾和关爱的孩子,长大后学历较高、和朋友关系较好、感情生活比较满意,而父亲的陪伴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任何职业角色都可被替代,但父母角色无可替代。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在我看来,陪伴是父母和孩子随同作伴,关注孩子,帮助孩子成长,静待花开。而不是关注结果:“没考好”“一直犯错”,拿着自己对孩子的付出,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和指责。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是陪绑,父母只有用心陪伴、正确引导,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一、陪着不等于陪伴

《奇葩说第五季》有一期辩题:奇葩星球新规定,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时就被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吗?

有个反对观点我非常认同:陪伴不在于时间,在于质量。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在孩子身边陪着就是陪伴,于是他们拿着手机,心不在焉地敷衍孩子,或者眼里望着孩子,内心却想着自己的事。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会站到孩子的角度去解决,反而会自以为是地说教、指责,期望孩子会自我觉醒。

这样貌合神离、动辄说教的陪伴并不是真正的陪伴,而是“假陪伴”,不仅无效,还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二、用心陪伴,孩子更优秀

用心陪伴孩子,充分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每一刻时光,让孩子身心放松、满足,他们才能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才会努力阳光地成长。

学校里发生的事、对父亲的关心和爱,以及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都要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和孩子相处,要互相尊重,平等对待孩子,温暖的微笑、关心的眼神、鼓励的点头,用这些真诚的动作开启孩子的心扉。

从我作为一名做过多年托班老师的经验来看,每个孩子,都像一棵树,有他独特的成长周期,我们要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用爱真心陪伴。

陪伴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只要全心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就是成功的陪伴。

孩子教育任重而道远,用心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成就。




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陪伴中你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给予纠正,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生活和学习习惯,你与孩子分享生活有趣的人和事。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来应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是很重要的。







您好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家人多陪伴的




我可以




是的




当然会,并且要求爸爸也参与,给娃隔空讲故事。孩子的童年非常短暂,肯定需要优质的陪伴。孩子也很不容易,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危险。




我觉得我不是,别说有效陪伴,连她们的成长过程都是错过的!实在惭愧!

孩子一岁左右就让她留守在家,一年回家三两次,一次平均十来天,这就是我(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对于她们来说连陪伴都是奢侈,更别谈有效陪伴!也正因为如此,孩子的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生活、学习、礼仪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每次回来发现她们的各种问题,然后便是各种纠正,但是这些不好习惯又岂是一日养成?又能怪谁?[打脸]

我曾想把孩子带身边,自己教育,可是夫妻之间没达成共识,又是两个娃,我也有心无力!所以可以的话把娃娃带身边吧,别说有效陪伴了,起码多点陪伴吧,人生短短几十年,别留太多遗憾!




原始地址:/redian/6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