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怎么说是孩子呢?孩子不拖拉你你还有什么话题问吗?呵呵,开个玩笑,孩子拖拉是天性,是孩子的权利,你让他出去玩,你看他还拖拉不,你给他钱让他自己去消费,你看他还拖拉不,你老给他布置的任务都是他不喜欢不爱做的,他能不拖拉吗?所以还是你错了,反省吧
言传不如身教,让孩子做什么事,可以自己与孩子一起做,并与孩子比赛,看谁做的又快又好,从而鼓励孩子,慢慢改掉拖沓的坏习惯!
耐心等待慢工出细活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一件事,我们有没有以成人的标准去看待孩子的这个问题?
其次,孩子墨迹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的时间很充足,慢一点他自己感觉不到什么影响,就是我们替孩子操心太多了,孩子没有责任感
第三,我们需要让孩子接受自然规则的惩罚,然后在受到惩罚后树立起规则意识
这块多说两句,孩子现在四岁应该上幼儿园了吧,我们每天让孩子起床上学,肯定都是你们来要求孩子,现在该起床了,该穿衣服了,该吃饭了,但是孩子完全对这些事情没有概念,为什么就该起床了,为什么就该穿衣服,全都是你们规定,孩子也不会对这些事情负责任。可能你会说,孩子还小,我们不操心怎么办,难道让他自己管自己吗?
是的,就是让他自己管,但是我们要协助他,与孩子把他每天要做的事情以做游戏的方式列出来,然后让她自己了解自己每天都要干的事情,然后教孩子几点到几点做什么,前几天孩子可能做不到,在设置的时间快要到,我们只需要作出提醒,比如孩子因为没有刷完牙而吃不了早点,那就要告诉他,是因为你动作慢,导致的,妈妈和你已经协商好了,你觉得你明天早上可以快一点吗?如果快不了,那妈妈只能把你的闹铃调整一下,你就必须更早的起床。
我们很多的家长想要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性格,但是从小就把孩子的事情一手包办,让变为单纯的执行者,这样孩子怎样自立呢?
通过这样的沟通和训练,让孩子有时间挂念,有责任意识,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我们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告诉孩子你该怎么做,可以给孩子几个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还在再慢慢大些,再让他自己想,这样从小到大去培养,孩子长大绝对是一个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人。
你好,孩子做事拖拉不能够唠叨和强行纠正的,这样会起到反效果。我之前听过瑞思的一个讲座,专家说要循序渐进地训练孩子定时定量学习,养成时间观念。还有,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制定计划。
1、家长从小要养成小孩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的好习惯2、从小事做起3、大人要给小孩树立榜样4、定原则目标
这个问题我最近算是搞明白了,孩子做事慢是很正常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做事各方面肯定不熟练协调,如果你把他当小大人慢慢引导而不是干预,相信没多久孩子就会慢慢改变!总的来说还是大人干预太多,不放心,看见慢着急!我们应该放手,当你放手的时候你会发觉自己的孩子原来是这么厉害!
明明有一堆作业需要完成,还是按捺不住自己想玩的心,一会儿翻箱倒柜找吃的,一会儿巴拉巴拉玩具,寻思起来还嚷着要看动画片.......墨迹到临睡前,实在不能再拖,才开始奋笔疾书,每每草草了事,质量可想而知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情况,说明你必须得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否则会贻误孩子的一生
孩子85%~90%的性格、生活方式都是在3~6岁开始形成,科学家把这个时期成为“潮湿的水泥期”,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还没有完全稳固,只要家长加以敢于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为孩子做好榜样,只要父母懂得自律、自制,生活井井有条,孩子就会跟着学习模仿,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
手把手将孩子学会自律
家长可以帮孩子拆分学习或者生活目标,将大目标拆分成细化的小目标,引导孩子为目标制定计划,然后去执行;如果孩子完成阶段性目标,一定要及时奖励以此巩固孩子的正面行为;如果孩子遇到了小小的挫折,要和孩子坦率的分析,继续向正面引导
训练“大脑神经”
孩子的自律能力是可以被训练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在小事上引导孩子进行自律性训练,养成习惯之后,好的自律性也会投射到大事上
如果各位家长朋友觉得上述方法,做起来太过麻烦,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小的台历
可以和孩子制定生活好习惯,表现好了就奖励一个星星,等到孩子达到目标星星数,就满足孩子一个愿望
从小培养,从小事培养,孩子的自律水平会慢慢提高,日后处理起来大事也会相对容易
你孩子多大了,所谓三岁定八十,如果您的孩子年龄大了,改变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您的孩子岁数还较小,您就得下定决心狠心点,给她(他)立个规矩,如果做不到你会怎么处罚,做的到你会给她什么样的奖励。
就拿学作业来说,我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关注公众号“今日好习惯”分享更多孩子习惯的原创文章。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并不仅仅指父母辅导作业的苦,也指催促孩子写作业引发的口水战。
“快去写作业”
“几点了,还不写作业,赶快去”
“快点写啊,不然我打人了”
这些话是不是看着很熟悉?没错,正是你生活中常说的词。
家有正在上小学的家长,写作业绝对称得上第一大难事,怎样让孩子快速而有效地写作业呢?打骂肯定是不行,不如参考下我的建议。
【镜头一】
孩子上小学了,早晨起床后,刘妈妈总是免不了一顿忙活,“孩子吃早餐慢,为了不迟到,我来喂;洗脸慢,我来洗;穿衣服慢,我来穿,最后我全干了,他只要睁开眼就行了;现在最要命的是作业不愿写,我总不能写吧,多次催他也没用,打他又怕起反作用。”刘妈妈原以为自己的操心能让孩子专心学习,没想适得其反。
诊断结果:妈妈太操心,太包办,孩子自然就不肯自己做了,反正有人帮我做。
有个100%理论,如果家长做了20%,那么孩子就会做80%;如果家长做了80%,那么孩子就会做20%;如果家长做了100%,那么孩子成了“无能”,所以,家长要适可而止。
解决方法:妈妈少操心,少做点,孩子力所能及的让他自己做;例如吃饭,穿衣服,刷牙洗脸等等,让孩子自己做,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做。
有的孩子啥都不会,就是妈妈太操心,不如做个“自私”的妈妈。
【镜头二】
三年级的妞妞写作业时,妈妈总是喜欢在旁边监视着,而且经常在她写作业的时候,指出她的错误,“又错了”,“不是这么算的”,“怎么写的这么慢”,导致妞妞没心思写,错误百出。
诊断结果:妈妈干预的太多,反而让孩子不知道怎么写了;孩子犯错误难免,但是一直干预会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过多地关注妈妈的反应,从而失去对作业的兴趣了。
解决方法:孩子写作业时不要打扰和干预,等孩子写完后,再去帮孩子检查作业,既尊重了孩子,又能让孩子纠正错误。
【镜头三】
一年级的小胖,平时爱玩,但是一到写作业就让妈妈头疼;每次写作业时,要么就是玩铅笔,要么是抠橡皮,要么是看窗外,原本一个小时的作业,最后三个小时才做完,一想到这妈妈就郁闷,不知道怎么办。
诊断结果:小胖注意力不集中,到了写作业时,就喜欢东拉西扯来磨时间;也有可能小胖的兴趣点不在这,玩的时候很集中,能听不到大人讲话,所以,培养兴趣也很关键。
解决方法:1、定一个小闹钟,根据孩子的作业难易程度和数量,给个时间,孩子就会有紧迫感;
2、孩子到了时间没完成,就不再继续做了,不如让他第二天接受老师的批评,更长记性;
3、将作业当考试完成,孩子之所以做的慢,就是因为没时间观念,但是以考试形式,他就会有时间观念了。
4、寓教于乐,平时跟孩子玩抢答游戏,让他发现作业的乐趣。
【镜头四】
一年级的小佳,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平时也挺乖;平时会自觉地写作业,有一次坐在桌子前,半天也没写一个字,妈妈就很奇怪,去看她的作业才发现,原来是不会做,但是又不肯说,所以,在纠结那道题。
诊断结果:做作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难题,有的孩子会直接问爸妈怎么做,有的孩子偏内向,不知道怎么去解决,更没想到要去请教大人,所以才纠结,最后一直拖着不写。
解决方法:大人要细心教导孩子,不懂的就要问,对他说,没啥丢人的;扫除孩子心中的顾虑(有的孩子觉得问问题有点丢人)。
作业其实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也是家长的任务,孩子在写完作业时,家长要及时检查,给孩子一个正向的反馈,孩子受到鼓励了,就会增加信心。
【镜头五】
小明写作业现在习惯了要奖励,搞得大人很头疼。
原来是小明刚上学时,写作业比较拖拉,但是会完成;爸爸为了催促他,就说“你在8点前写完,我就给你买变形金刚”,在玩具的激励下,小明能积极地完成,多次之后,在爸爸的“承诺”下,小明渐渐失去了动力,更不想写作业了。
诊断结果:小明一开始是将写作业当成了换取某种奖励的方法,自然是奖励驱动他写作业;后来,觉得奖励没意思了,没有成就感,自然就失去了原有写作业的动力了。
解决方法:物质奖励不如精神奖励,物质会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最后的结果是胃口越来越大,或者是你给任何奖励都不感兴趣了,这两种极端的结果,自然不利于写作业。
孩子作业写的好其实可以建立他的成就感,不如多鼓励鼓励他,例如“这道题,我都要想很久,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想出来了”,他就会不断地挑战,来满足你对他的鼓励,写作业就变成了内在驱动力。
对于,写作业问题,有的家长很聪明,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与孩子“硬碰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往往事半功倍;所以,要学习如何让孩子快速有效地完成作业,真是一门功课,家长要多费点心思。
(1)请搜索微信公众号: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2)建议父母亲带着孩子们每星期六、日,一起学习学习。(3)请连续不断地、循序渐进地一起将这个讲座学习完!你们全家将受益匪浅。
谢谢邀请!
我一直强调所有的拖延磨蹭都是因为内心的不接纳!
孩子做事总磨蹭,怎么培养做事利索的好习惯/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首先,孩子内心的不接纳。
孩子不说谎。喜欢的就是喜欢的,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的。我们很难让一个孩子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面表现出太大的积极性。
所以,如果孩子做事磨蹭,我们需要首先考虑,孩子是真的喜欢这个事情吗?
第二,孩子性格的考虑。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每个生命体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是属于做事很急迫的,而有的人是属于稳妥型,所以,要考虑孩子的人格气质类型是属于哪一类。如果孩子是属于偏抑郁质的,那么做事情稳妥一点,慢一点也是正常的。
第三,孩子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是先天的,可是习惯却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要改变一个习惯做事磨蹭的孩子,让孩子养成利落做事的好习惯,家长需要付出很多耐心。更重要的是需要教会孩子方法。很有可能,孩子磨蹭,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快速做事的方法。当然,也有可能是家长用自己的能力水平来对孩子做了过于苛刻的要求。比如我们用成人的水平来要求孩子跑步要跟上成人的步伐,显然是不合理的。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概念,多长时间做多少事情,定时定量完成。
给孩子足够的熟练时间,允许孩子慢一点,牵着蜗牛去散步,实际上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我其实更提倡的是培养不急不躁的孩子。利索做事是好事,可是过于毛躁的孩子就不好了。
所以,孩子做事总磨蹭,家长要反思自己,你真的听到了孩子内心的声音了吗?你真的没有过度要求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吗?你真的有耐心的等待他们的成长吗?
牵着蜗牛去散步,真的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