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什么叫大学?

因为大学是及思想、文化、知识为一体的地方。

由来: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大学,起源于19世纪初,是指启蒙运动以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以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现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学职能的转变。

中世纪大学是传授已有知识的场所,将研究和发现知识排斥在大学之外,而现代大学则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将增扩人类的知识和培养科学工作者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推崇“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

柏林大学精神推动了德国的科学事业发达昌盛,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这一思想对世界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近代大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学习篇

01/认识发光的人以后,不要自卑,学会赶超,在大三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在追赶的路上,比身边很多人都要优秀一丢丢。

02/能拿奖学金就去冲,知识就是金钱。

03/大学对好的标准不再只是试卷上的分数,想要什么就去争取。

04/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共事,我们的思维观念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慢慢地我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划水型的朋友,最好找一样的人组队,要拖一起拖哈哈哈)

小Tips:

在大学里,平均每个学期有19周,成绩一般是由最后2周决定,而与别人的差距,是由另外17周决定。

生活篇

01/进不进学生会没有很重要。

能进:你身上的确有特别之处,要保持优秀;

不能进:一年or三年后的你不一定比他们差。

02/进社团组织前,先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活。

03/寒暑假很珍贵:学习充电、实习兼职、短途旅行。

04/常给家里打电话。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总有不一样的声音,别为了少数声音而难过,更别忘记身后的朋友和家人。

05/没事多看招聘信息,你就知道自己什么都不会了。

消费篇

01/脱贫比脱单脱发应早一步纳入大学必修教育当中。

知道从别人那里拿钱的难处,兼职or实习干得久了,身上会少一些学生身上特有的青涩感,在很多时候更“吃得开。

02/花呗少用,信贷不要碰,开源节流,量入为出。

把消费和愉悦联系在一起,让人丧失创造价值、寻找快乐的能力,是消费主义的成功洗脑。

大学的试错成本很低,勇敢去做,不要等到毕业后徒留遗憾。比如,旅游要尽早,趁学生证半价!


这个问题其实我有时候也在想,我的主要理解如下:

1、叫大学是因为面积大。我国许多大学的校园面积都比中小学的面积要大,当然不排除有些中学的面积可能要比部分大学的面积要大。面积大了,直观上就可以称其为“大的学校,大学”,部分大学由于是多所大学组建,所以又分为多个校区。如现在的武汉大学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形成,四个校区又紧紧连在一起,面积之大让你一天也难走完。

2、叫大学是因为大学所学内容更广泛。大学所学内容除了课本上的内容,社会实践、兼职实习,项目和课题实践等等都是中小学不可比的,所学内容“多、广、泛”,也就是从更“大”的范围去“学”,即“大学”。

3、叫大学是因为大学拥有很多“大师”、“大学问家”。尤其是在国内985、211高校中,有许多在各自领域做出显著成绩的“大学问家”、“大师”,如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从他们那里,我们可以学到他们学以致用的心路历程,鼓舞我们奋发图强。

4、叫大学是因为大学活动之多、平台之大。在大学不像在中小学,主要还是完成学习、提高成绩,在大学除了学习外,还有很多学术活动、教育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大学活动有的也连接着社会,足以开阔你的视野,让你有很多学习的机会,从“更大”的平台进行学习。

总之,大学之大,在面积、在知识范围、在大师、在平台,愿每个大学生能在大学中珍惜大学“之大”。


大学之大,在于明德,在于至善!如何明德?如何至善?则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在大学宽松的环境中自觉自律自强。优秀的大学生会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教室里、校园里积累人生宝贵的阅历,从知识储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多方面提高自己!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学问、大气量、大素质、大格局,是为大学!


大学为什么叫大学,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本人才思有限,斗胆来抛砖引玉一下: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能称得上顶尖大学的,应该是抗日时期建立的西南联大。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联合而成。

西南联大的旧址在昆明市121大街,我有幸去过,在大门口有一座石碑,教授们上面有一句话,我认为能解决你的困惑。

“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也,大师之大也。”

具体意思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不是有多少巍峨雄伟的建筑,而是应该有一群学术顶尖的大师。

谢谢,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


小学,中学,大学。

没毛病呀


因为大学是及思想、文化、知识为一体的地方。

由来: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大学,起源于19世纪初,是指启蒙bai运动以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以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现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学职能的转变。

中世纪大学是传授已有知识的场所,将研究和发现知识排斥在大学之外,而现代大学则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将增扩人类的知识和培养科学工作者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推崇“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

柏林大学精神推动了德国的科学事业发达昌盛,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这一思想对世界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近代大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大学?

大学不仅仅是规模之大,最关键的是有大师。为你人生指点迷津,带你走进知识的海洋。

高中是一群人一起做着喜欢的事,大学是一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大学很多东西都只是表面。不要把大学想的那么轻松,什么高中苦,大学松,都是假的。高中是从早到晚的课,感觉很忙,但是时间都是安排好了的,大学是明明今天一天没课,但是突然就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堆事,还有,大学里,真的要学会自己一个人,不要合群,这个合群不是说不跟别人交朋友什么的,而是说,要脱离不适合自己的圈子,要学会独立,自己想做的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没有人陪就放弃,也不要因为等一个人而搁下,因为,有可能你们永远也不会去。

大学里真的不要挂科,好好考证,除了专业证书,也可以多考考其他的技能证书,比如小教,导游啊。班上的话尽量去当班长,因为很多资源,都是在班长手上,如果加了社团或者学生会,去竞选社长或者学生会主席,部长,同理,锻炼大多只有干部得到了锻炼,你大一可以当小社员积极一些,为竞选做铺垫,但你大二了就没必要在当个小社员了,真正得到锻炼的,只有干部。


从学生的角度来回答问题。

为什么叫大学,因为这是成为大人的学习。

在大学,成年,学习,成长。

在成为“大人”的学习里,你不再是靠课本可以获得第一,也不再会因为排名靠前会被人羡慕,排名靠后被人瞧不起。

你不仅经历课堂,你还需要经历人际关系的处理、解决,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你需要开始独自生活,独自安排自己。

你需要自己支配时间、金钱,选择构成你的未来。

你需要学会在难过的时候自己安慰自己。

你需要足够的自律,因为没有人再督促你。

你需要学会技能方法,摸索自己将来的谋生之道。

你的肩膀开始有生存的压力,家庭的压力。

你可以自由自在的恋爱,甚至逐渐准备成家。

你需要懂得责任,义务,法律。

在这里,可以所有人都是朋友,也可以所有人都不是朋友。

一切开始取决于你的选择。


《大学·中庸》。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当然,这个“大学”指的是《大学》这本书,与现代的大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近现代大学起源于12、13世纪的欧洲中世纪,1088年,意大利建立了世界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

中国大学起源于殷商时期,那时的文化知识垄断于贵族社会之中。到了汉武帝时期。当时著名的思想家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在长安兴办了太学。但是进入太学的,依然是贵族高官子弟。

历史的时间线来到隋朝,科举制度开始施行,太学也改成了国子监。科举选士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和平时期下层人士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因此,中国的教育和考试开始紧密结合。

中国现代大学的起源是北洋大学堂,当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惨败后,变法之声顿起,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到了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


很多回答都说“大学之大,在明明德”,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而我体会最深的是清华大学第十任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我上的大学有两个校区,一个老校区,一个是新校区,我大一是在老校区读的。当我来到这个看起来旧旧的学校,我内心十分抗拒。这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大学。我想象中的大学是校园面积广大,教学楼林立,设备先进,宿舍温馨,教室明亮。但我眼前的大学校区,教学楼不高不多,教室和宿舍看起来破破旧旧的。

但是我很快喜欢上这里。我喜欢这里的古朴典雅有书香味的气息;喜欢图书馆前面的荷花池;喜欢这里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喜欢学校位于市中心,交通方便,周末可以去探索这一座城市,了解这一座城市的文化……

大二那年我搬去了新校区,曾经我对大学的憧憬一一都实现了,有高大的教学楼,明亮舒适的教师,整洁明净的宿舍,先进的教学设备等等,充满现代化的气息,但我却怀念旧校区。新校区没有林荫小道,没有荷花池,没有古朴的书卷气息,位于郊区,交通不便。现在已经在新校区快一年了,我仍然怀念在旧校区的学习生活。

其实我也渐渐明白,大学并不是追求教学有多高有大,不是追求校园占地面积达到多少亩,重要的是大师。当初西南联大办校期间,频频遭受日军飞机的轰炸,师生躲到山上讲课,照样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对我来说,无论在新校区还是旧校区,我都是从老师身上学习到知识,而不是大楼。我怀念以前坐在那旧旧的教室里听讲,也喜欢现在在明亮舒适的教室里跟老师探讨问题。我的学校虽然只是二本大学,但是师资力量雄厚,一次偶然上了学校的官网,发现我学院的老师个个卧虎藏龙。我有幸成为他们的学生,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知识,还学到为人处世的谦逊,对学问的严谨,对学无止境的追求等等。

所以我认为,大学的“大”更在于大师。

(图片来源网络)


原始地址:/tuijian/4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