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小家伙都会这样,表现为自私、不愿分享甚至暴力父母不用过于担忧或干涉等他再长大点儿的,结合正确的引导,问题就会渐渐处理
首先要看孩子现在多大,不同年龄的宝宝在面对分享这件事儿上态度也是不同的。
宝宝1岁内,将分享当成游戏时,我们只需微笑对待他的行为即可,但不用沾沾自喜(因为人是会变的啊)。
宝宝2岁后,随着宝宝渐渐形成“所有权”的概念,“分享”就变得艰难起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和玩具,宝宝会表现出防备和不愿,但这并不是自私,也不意味着“小气”,而是一个发育阶段,这个阶段会持续至3岁以上,有的宝宝甚至会到5、6岁。
你必须明白,不愿分享是宝宝的天性。尊重他,而不是用哄骗的方式让他“分享”。这种态度会让宝宝有安全感,同时会鼓励他变得大方起来——因为他不用带着“可能被骗”的猜忌心来守护自己的东西。
其实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许多的妈妈都开始注意到,当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时,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也不愿意让别人看他们的书,就算是他自己不想玩的、不愿看的也决不让别的孩子动,谁一拿,他立刻就说:“我的。”有的小朋友在户外玩耍时,见到别的小朋友玩东西,就要跑过去不由分说地抢过来,而且振振有词地说:“我的。”然后强行据为己有,妈妈们总是被弄得哭笑不得。但其实孩子是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并不是自私,而是自我意识的萌芽。
我们在幼儿园也能看到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上幼儿园时带的所有东西都不许别人动,也不让老师帮助他们提书包或别的东西。有时候书包特别重,有时候还要带被子,孩子就宁愿把东西拖在地上拉着走,也不让老师帮助。必须亲自拿着,因为那是他的。即使是进教室时脱下的鞋子,也要坚定的放在自己的书包里,当然就更不愿意给别人分享任何东西了。在这个年龄的孩子,什么都是“我的”,拿什么都是“我的”,总之全都是“我的”,好像这时候他们唯一的事情就是看着“我的”所有的东西,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
这些时候父母常常感到不解,感到难堪,觉得没法改变和说服孩子,甚至习惯性地把孩子的这些行为解释为自私的表现。如果这种现象再持续下去,家长们就会说,我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自私了,什么都不让别人动,动不动就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孩子跟自私是毫无关系的,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自我和自私的关系。自私指的是在利益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我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才叫做自私。那么自我呢?指的是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那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是不必太焦虑。有的孩子性格强势,所谓的“自私”表现的就明显一些。有的孩子性格柔和,就会显得很大公无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和阅历的丰富,这种自我中心行为将逐渐转为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行为。
二、是要从“吃”上着手让孩子学会分享。吃是孩子最看重的东西。现在从外面买回来好吃的,只要是能分享的东西,我都会当着孩子面,分出一些给家里其他人。一开始,孩子会大哭大闹,但久而久之孩子也习惯了。上周参加一个小朋友生日聚会,带回来一块儿蛋糕,女儿还主动给爸爸留出一小块儿,等着爸爸加班回来后一起吃。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模拟游戏和读绘本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分享的技巧,但更好的是在实践中引导。前一段带孩子到外面玩儿,孩子想骑一个小姐姐的车,遇挫后孩子眼泪汪汪得回来了。我说:“你再去试试,拿你的玩具和姐姐交换,看看怎么样?”孩子顺利成功地骑到了车,很开心。
三、是营造家庭分享的氛围。我跟老公约定,父母做完饭后,我们都主动帮助把饭菜盛好;一些好吃的菜,主动给父母多夹一些;吃完饭后,让父母坐下休息休息,我们主动把碗洗了。相信这些举动,会对孩子有示范作用。
四、是为孩子创造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孩子在家比较强势,我就经常带她到朋友家玩,去时还要带上自己的一些玩具。到一个陌生环境,孩子就没那么“嚣张”了,能够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了。我还发现,孩子在一起多接触,熟悉了过后,大家就能玩得比较融洽。前几天,朋友带孩子来我家玩,孩子开始哭闹,不愿意分享。我坚持让朋友带孩子留下来。半小时过后,两个孩子熟悉了,玩的特别高兴,孩子把很多好玩的玩具都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离开时,两个小朋友还在一起热情的拥抱,并说:“把我的牛奶让姐姐带回家喝吧。”最近还一直嘟囔,要让朋友家孩子来玩儿。
总之,在孩子所谓“自私”问题的教育上,不要恐慌焦虑,要在示范中言传身教,在生活上潜移默化,在互动间耳濡目染,相信问题一定能妥善解决。
欢迎关注麻麻很忙的号和微信公众号,id:eduzhenxuan,关注我们的知乎、问答家长很多哦!现在超过5万+的爸妈都在里聊教育,这里不仅有最in的90后潮爸潮妈分享的育儿经,也有留学海归双商超高的智慧酷爸酷妈分享教育启蒙的故事,还有娃爸娃妈在教育路上遇到家庭教育、升学择校的困惑解答。感谢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转发没有人生下来的特性,都是后期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因素。
不光是孩子,只要是人都自私!看你怎么权衡!
当然不是,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孩子刚出生,什么都不懂,全是靠父母后天的培养与教育。关于自私这块,完全是模仿于父母。
孩子的自私应该是天生的,因为作为一个人(高等的动物),争夺资源让自己能够顺利的活下去,这是一种本能。
然而孩子的善良也是天生的,所以保证了自己能够顺利的活下去,就会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就会凭着自己善良的心,把多出来的资源分享给别人。
也可以说孩子的每一种性格都是天生的,只是在后天的教育里,强化了某些,压制了某些。
从某个方面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弘扬,彰显个人的善;
懂得什么是恶劣的行为而去避免。
不能简单的说一句“天生的”,就心安理得了,您说是不是。
(美丽的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小孩子的“自私”应该说是阶段性的。
孩子很小的时候,往往会为了争夺玩具或者领地等和小伙伴发生冲突,大人的角度看来就是小孩子自私不懂得分享。其实这是他们的最初的本能。
再大一些的孩子,随着他们有了和外界其他小朋友的接触,他们慢慢懂得了交朋友,试着去分享自己的东西,以此来和同伴换玩具玩儿,这是常有的事。相信家长看到这些会感到很欣慰,认为孩子懂得分享,懂礼貌,懂得谦让等等。孩子的这个好习惯也会伴随着他们慢慢成长。
如果孩子一直都不懂得分享,“自私”,什么东西或者吃的或者玩儿的都是认为只有自己才能享有,那家长就要好好注意引导了。
自私是人类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人类对基因的研究已经找到了自私的本源。自私,是基因遗传和生存的必要手段,否则就会被淘汰。
而无私和利他的行为,是后天人类为了适应社会性行为进化出的一种策略。
所以说孩子的自私是天生的。
提问者,你好,孩子现在多大呢?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就开始表现为什么东西都是我的,我的东西是我的,你的东西我碰到了,看到了,也是我的,并一起出现了说不,打人等现象,这是自我意识敏感期到了,一般在1.5-3岁,在这个时期出现我们所说的“自私”是很正常的,也许提问者你可能是觉得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办,孩子要分享的前提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有百分百做主的权利,如果自己的东西随时都有被妈妈或奶奶以“分享”的理由给其它人时,整天提心吊胆自己什么东西又给其它小朋友了,他肯定是不愿意分享的,还有如果孩子有10个苹果,让孩子拿出一个来分享,那是分享,但是如果孩子只有一个苹果,你还让她分享,那就是剥夺了,所有没有“自私”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不会引导的父母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的发展史,而人的发展从儿童开始,而每一个儿童的发展必须有从“我”的意识开始,而这种“我”意识到发展是婴儿8个月~3岁开始的,。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我”意识的八个月左右的时候,生理自我开始萌生,到了一岁左右,开始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对象区别开来。一周岁后,逐渐认识自己的身体,两岁左右,儿童逐步学会用“我”来代表自己。三岁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呈现新的发展,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自立的要求;当他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食物、玩具、衣物等)时,就想独自占有,不愿与他人共享,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外部世界,就有了“我”为中心的开始,也就有了所谓“自私”的表现,其实这阶段的孩子不是自私,他是生命发展历程的一个自我形成的关键期,而这关键期也正是孩子开始懂得除了自我,还有他人,学会分享,友好合作,在这时期父母的引导与教育是最重要的,而是否自私就在于家庭周边,长辈父母的言行身教了!
孩子的性格来自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自私不是天生的,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自私的性格,一定要及时给予引导,以免长大以后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一、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平时在孩子面前表现不小气,乐于帮助别人,对孩子能起到正面的影响。
二、鼓励分享
平时多鼓励孩子与人分享,让他知道分享不是失去,分享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三、不给孩子特殊待遇
父母在家里不要以孩子为中心,不给孩子特殊待遇,让孩子在家动手做家务,让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她明白付出才有回报。
四、关心长辈
教育孩子从小要学会关心长辈,比方说吃饭的时候让长辈先上桌,有好吃的让长辈先吃。
五、参加集体活动
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了解到集体的力量,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首先要先帮助别人。
我是侯妈,多平台签约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
谢邀。孩子的自私是天生的,孩子的自私是可塑的,孩子的自私是危险的。
第一,天生的自私是宝宝天然的保护屏障。问友特地把自私二字打上引号,说明提问时很有爱心,生下来就会吃奶“自私”,拿到东西就往自己嘴里塞“自私”,别人要他的东西不给“自私”等等,假如这些动作都反过来,他还能存活在这个人间吗?对于孩子从小到大的合情合理、合乎人性、合乎成长规律的“自私”,作为父母和家人不仅不能指责和呵斥,还要用一颗爱心和喜悦去包容、去鼓励、去呵护。
第二,可塑的自私是宝宝教育的关注重点。孩子的“自私”与自私,家长是可以甄别的,可塑性是指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根据年龄和阶段性发展规律,引导、塑造、定型宝宝的一些自私的做法,逐步让宝宝知道“自私”和自私的区别,特别是3岁之后,需要一点一滴地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友爱行为。一般来说,只要注意到了都非常容易引导,关键是家长的意识,比如在农村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鼓励宝宝骂人,宝宝的那种自私是无意识的,但是大人的自私是有意识的,如果不加以文明改造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危险的自私是宝宝成人的天大敌人。最近弑母男孩的事件无人不晓,本人也连续写了文章,这个孩子的自私是可怕的,可怕到妈妈付出生命,可怕到法律受到争议,可怕到社会为之震惊,可怕到他自己人生走到了绝境。虽然导致这个孩子自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他的危险的“自私”在毫无节制的环境中肆意扩张,扩张基本成型之后又想得到急速压制,所有的矛盾激化都因为他自私的猛兽脱缰撒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以答会友,谢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