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生物科学家对人体细胞生存状况的研究表明,人体细胞是具有再生细胞功能特性,通常情况下是以2.4年为一个再生周期,可有约为50周次化学活性再生周期,之后所有细胞都会逐渐失去了生命力而走向死亡。这样计算起来,我们人体现阶段的终极寿命应该约为120岁,这是人体生存的常规极限,也是人类物种生存适应性进化发展阶段的生态时限表现,但也不排除其它的特殊原因。人的一生总会走过幼儿、儿童、少年、青壮年、中年和老年的生长变化过程,这是所有生物物种生存的自然发展法则,谁都不能被改变。至于是否有办法延缓人体的衰老问题,就科学界目前研究和掌握抗衰老办法方面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向,可供大家参巧:一是采用幼儿细胞殖入法。目前相关科学家正在研究幼儿细胞殖入法,这项研究是将幼儿相应组织的细胞群体逐渐殖入到己衰老的相应组织之中,使已衰老的细胞组织重新获得化学活性,起到延缓老化之目的。此法一旦研究成功,将会延缓人体的衰老问题。二是要均衡营养。人体生存需要三十多种营养要素,这些要素都是存在于各种动植物和真菌之中,人们要获得一生的均衡营养,就必须做到普吃,即每天围绕动植物和真菌不同的物种或品种选择作为进餐普单,采用多样性配搭,样样都要吃一点,切记不能窄吃,也不能暴吃,建议每餐不能超过七成饱感。这样有助于身体长寿与缓衰老。三是要有充足睡眠时间。人体需要有充足睡眠时间,便于生存机能恢复;大脑休息;肠胃吸收养份等重要生理循环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与缓老化。四是要增强免疫力。人体必须要增强自身抗体的免疫力,一方面,可通过参加各项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过程要依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安排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一般性常规病如感冒、咳嗽等不要太过紧张或视大病处理,不严重的小处理或由其自身抗体来治,少吃药,不久也会自然好的,这样有助于自身抗体的提高,起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有利于长寿与缓衰老。五是要有良好的生活心态。身心健康是一个整体,人的一生难免会有不称心的事情发生,不要紧紧于怀,不要放不下。人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不要抱着负担过一生,要用阳光健康的心态去影响别人,要用阳光大度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这才是有助于长寿与缓衰老要好的法宝。上述解答读者是否满意?如觉得有理,希点个赞并关注我。宇明于东莞市。
衰老这是目前自然的必然规律!就是太阳,地球,太阳系都是有生命的,都在不断的衰老,只是这个时间很漫长!
当然,人作为其中的一员,一个高等级的物种,只是比别的物种具有更加复杂的思维和感情而已,也逃脱不了衰老和死亡的结局!
但是,人作为有思想,身体高度精密的物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是可以有效延缓衰老过程的!进而可以增加寿命!
时代不同人的寿命终极应该也不同,解放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4至5十岁,解放后现在七至八十岁!人的终极寿命那有办法是多少!对于衰老的问题我认为无法对抗,这是任何物质都是自然规律,养生是人对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抗衰老等到科学发展对基因细胞有一个科学的突破,可能会对抗人的衰老!有科学家都说了过几十年人都可以永生!那时候如果真的,不用对抗衰老也不老了!但本人怀疑态度!
感谢邀请!
首先,我不知晓自己的终极寿命是在哪一年,赶着往前活就是了,但不想活太久,遭人烦。
至于人的终极寿命究竟能达到多大岁数,前提是科学家能否真正掌握了生命奥秘。听说早在数年前,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已经将人类的DNA序列搞出来了,但要在数万亿的数据中解读决定寿命的基因是怎么回事,不知还需要多长时间。不过,无论时间长短总有弄明白的那一天。
倘若科学家弄明白了,就会对娘胎里的胚胎进行基因改造,消除一切潜在隐患后,自然会生出一个长生不老的“活神仙”。同时,也会研发出各种延年益寿的新药,供那些基因有问题的有钱人服用。
谢邀。
不查不知道,原来关于人类极限寿命这个问题在科学界也是争论得很厉害的,有的说是120岁(这个好像支持文献最多),有说160岁,有说115岁,各有各的道理。
100-175岁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最早开始对人类自然寿命的研究。他根据对哺乳动物寿命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发育期的5-7倍,如狗的发育期为2年,平均寿命为10-15岁,牛的发育期为4年,寿命为20-30岁;而人的生长期是20-25岁,这样人类的寿命就应该是100-175岁。从细胞分裂代数看,各种动物都有一个极限值,生长发育完成时,构成组织器官的各类细胞总数已经定局,并且用去大部分的分裂代数。生长发育慢,细胞分裂就慢,这样到达极限的速度也慢,寿命相对就长了。生长发育期与寿命之间是有比例关系的。
120岁
有一种方式是通过计算细胞的分裂次数推断寿命。例如,太平洋的一种海龟,其个体细胞一生分裂72-114次,寿命可达250岁;鸡细胞一生分裂15-35次,寿命最长30年;人类细胞一生可分裂50次左右,每一次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可存活约2.4年,那么人类寿命至少可达120年。
115岁
在一项由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系科研人员主导的研究中,他们分析了涵盖大概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死亡率数据库中,过去1个世纪的全球人口统计数据,得出结论:人类的自然年龄限制为115岁,存活到125岁以上的概率小于1/10000。研究发现,人类的寿命在1900—2000年间,有不断延长的趋势,但是从1980年以后,超过100岁的人的数量不再显著增加。之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国际长寿数据库中法国、日本、美国、英国的500多位年龄超过110岁的人的死亡数据(1968—2006),结果表明:长寿年龄在1990年代中期变得稳定,平均达到114.9岁。以每年最高报告死亡年龄(YearlyMaximumReportedAgeatDeath,MRAD)作为指标,论文作者推算出人类在115岁有一个明确的寿命极限。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2016年10月《Nature》杂志上。这个结果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如何对抗衰老?
要想对抗衰老,首先得知道引起衰老的原因。有关衰老的学说很多,如遗传学说、体细胞学说、大肠中毒学说、自由基学说、免疫学说、细胞衰老端粒学说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学说能完全阐明衰老的原因。人类还无法对寿命进行有效的“规划”与控制。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科学家们在人类抗衰老方面总结出许多有益经验:
1、心跳慢者长寿:通过锻炼减慢心率
生理学家认为,心跳快慢与寿命长短密切相关。心率快的寿命短,心率慢,寿命相对长。动物心跳次数极限为8亿次左右,在动物界,心跳慢的乌龟(10次/分钟)可活到200-500岁。通过对心肌梗塞患者的跟踪调查发现,心率81次者死亡率为7.1%,心率超过100次,死亡率24.4%。研究者指出,通过锻炼减慢心率,是延长寿命的重要途径。
2、限食者长寿:吃饭只吃七分饱
美国科学家发现,摄入热量过高的人因机体负担过重寿命不会很长,而通过把食物热量减少到维持正常体重所需的1/3,但其成分保留全部的营养物质,就可大大延长寿命,减缓衰老。根据动物实验推测,减少饮食量,人可延长寿命达40年。也就是说,我们要吃高营养密度,热量相对较低的饮食,这意味着要限制很多空营养高热量的零食比如饮料、甜点、糖果等。
3、勤用脑者长寿
研究者认为勤于用脑、思索,能使大脑保持良好的血液流通状态,而且大脑使用越多,神经细胞树突越长,接收信息越多,脑功能越强,有利于延缓衰老。
4、睡眠
美国癌症协会科研人员调查发现,平均每晚睡眠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平均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死亡率比前者高80%;睡眠失眠大于10小时,短命者也比每晚8小时高2倍。
5、性格开朗、善于社交、婚姻美满、适龄生育这些因素也有利于寿命的延长,并减缓身体和心理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