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适合学钢琴,还要坚持下去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果当时是为了想让孩子在钢琴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比如成为钢琴演奏家,这时候发现孩子不适合可以转变方向。

如果当时是为了丰富一下孩子未来的生活,坚持学习也无妨啊。

毕竟我们都没有达到活着就是为了钢琴的境界。




我从事钢琴教育20多年,自己开钢琴培训机构16年,接触过的孩子不计其数,中肯的说一句话,孩子适不适合学习钢琴不是取决于孩子,更多的是取决于家长。

例子一

同批次孩子学习钢琴,有的孩子学习比较好,有的孩子学习可能就差一些,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进行比较,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一定会犯嘀咕,难道我的孩子不适合学习钢琴吗?那学钢琴的钱岂不是白花了?

总结:家长考虑问题没有孩子那么单纯,钱花出去,我要看到结果,如果结果不能如我所愿,那么就是不合适。

例子二

有些孩子刚开始弹奏的时候是非常好的,随着深入学习,难度增高,学习到了瓶颈期,而自己的耐心不足,家长也没有进行一个好的开导。最后心想:看来我的孩子不适合学钢琴。

总结: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瓶颈期大家都会遇到,我们应该更多考虑的是如果度过瓶颈期,而不是一味的怀疑否定孩子,而且大多数的否定从家长开始。

例子三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特别的高,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想郎朗、李云迪一样的钢琴家,不惜一切代价的让孩子学习钢琴,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畴,当然,孩子也算是比较听话认真练习,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看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其实并不乐观,每次练琴的时候,父母就一直在门外候着,时不时的从门口窗户上晃一下,(我的内心其实是比较反感的)孩子跟老师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就是练琴、练琴。家长想,我的孩子付出这么多,应该要比其他孩子强吧,我们可是走专业路线的。但是,事实结果却是,孩子跟别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的差距,同批次孩子中属于中等水平。最后家长心想,看来学习钢琴确实是需要天赋的。

总结:任何一项技能都是需要天赋的,如果都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抵消天赋不足的劣势,那么所有的钢琴家,岂不是可以批量生产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与其说孩子要不要坚持下去,不如说家长要不要坚持下去。

如果真的是想让孩子朝着职业化的道路发展的话,那就要从孩子的天赋、生活环境、钢琴老师,未来资源规划利用等等全面考虑了,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如果只是想把刚琴作为孩子的一个兴趣爱好去培养的话,我的意见还是坚持下去,因为学习钢琴抛开太过功利的目得之外,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练习钢琴的过程要耐住寂寞,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心;弹奏乐曲的时候,大脑、眼睛、耳朵和手指的配合,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发育;大量琴谱的记忆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在学校或者公众场合进行表演,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等等。

所以说,没有不适合学习钢琴的孩子,只有自认为孩子不适合学琴的家长,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英国有一则谚语:兴趣是不会说谎的。




谢邀,孩子不合适学钢琴是否坚持下去?首先要确定什么叫合适,兴趣识谱聪明家庭条件?无论那一条都要看意志力,特别是家长们的引导。很多人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尽心尽力参加各种培训班,以花钱的多少来证明家长的负责任。我身边很多例子,结果效果都很一般。有位家长问我,你小孩如此优秀参加了那些培训班,是那位老师教得好?我无言以对,我知道培训班与本地学校的联系谁都还不清楚,不必多言。但有一条很重要,在校听老师的,在家作予习。自然合不合适就明摆了。又何止是钢琴呢?坚守意志力是学生家长老师共同教育方向所提倡的!与大家共勉。




孩子不适合学这句话意思太笼统了,还是要先搞清楚具体情况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情况一:

孩子学习钢琴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已经过去,面对难度越来越大的练习曲,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枯燥乏味的练习。多数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坐不住,面对这样长时间的枯燥重复练习会本能性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处理好孩子的这种情绪,那么孩子的这种抵触情绪会积攒越来越多以至于孩子最后会被这种情绪压垮对钢琴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

如果是这种原因导致孩子对钢琴提不起兴趣的,那就要看家长的取舍了。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掌握钢琴这项技能给人生加分或者通过学习钢琴从而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那么建议家长还是要坚定给孩子继续学下去的立场。学琴的过程的确是痛苦的,只要是学琴的人都避免不了这种痛苦。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种痛苦,直面这种痛苦,并且想办法去解决这个痛苦。孩子学琴,家长不能光是让孩子一味苦练。而应该多从孩子心理层面去引导。

首先,我们可以把练琴中遇到的大难题拆解成一个个小关卡,细分难题再逐个击破难度会下降很多,每解决一个小关卡就给孩子一个想要的奖励,用鼓励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往前走。其次,当孩子每学会一首曲子的时候,多找机会让孩子表演。不管是家里来客人还是外面的一些小活动,都鼓励孩子去参与表演。这会让孩子能够经常性接受外界的正面刺激和小压力从而激发更多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孩子仅仅是因为学琴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而退缩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适合学琴,只是人的惰性在作怪,想要孩子学有所成,家长的耐心引导必不可少。

情况二:

有些人天生的乐感就相对薄弱,对音准、节奏这些基本的东西毫无概念。对dorimifasuolasi这些唱名永远唱不准,跟着钢琴走也找不着调,拍子更是不知道哪里打哪里。通俗讲就是五音不全的人。这类型的人学习音乐会很吃力。我在古筝教学中也遇到过这类型的学生。你陪她一起唱谱她也永远唱跑音。让她跟着边打拍子边唱谱也是跟完就忘,换句话说就是她在跟老师打拍子时也是一头雾水的,只是当了复读机而已根本没搞懂拍子,一段谱子的节拍教十节课也没搞懂,这种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老师教得更是痛苦。如果,孩子学琴过程中是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孩子又的确学得很痛苦不愿意再进行学习,那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更换另一种兴趣技能来学习。如果孩子还是有兴趣的情况下,建议家长还是不要轻言放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乐感薄弱学起来会比别人吃力,但是要相信方法永远比困难多,只要用心学了,结果总不会辜负你!




1、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1)叫孩子学钢琴的初心是?

(2)现在觉得不适合学的标准或依据?

2、从提高孩子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角度,学钢琴只是达成上述目的手段,不存在适不适合的问题!

3、如果是想让孩子走艺术之路,那么除了勤奋之外,还得考虑孩子的兴趣、天赋,特别是天赋很重要!




我儿子从四岁开始学钢琴,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十级现在12岁英皇八级,还在继续学,身边陆陆续续来来往往很多孩子,大多学到一半各种原因吧,能走下来的不多,但也有很多一直坚持的。其实无所谓适不适合,他在钢琴弹得特别好的孩子中他就是混事的,因为不算是精益求精,他在学的一般的孩子中,是被追赶的。适不适合这个词很笼统,我只说学习态度和学钢琴给我儿子带来的很多好处。态度,坚持吧,一年休琴的日子也就10几天,天天都会摸琴,每次考级对他来说都是无比辛苦,最多一直弹了六小时,但是每次考级他都能通过,大大小小的独自去考级,对待考试那是很从容了,这种坚持,克服,努力,收获的过程是很难得的,让他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因为他觉得学校的学习跟弹钢琴一样,坚持,克服,努力就会有收获,因为从小记琴谱,背东西也很快。这也是我从中感觉让他一直练琴的好处之一。另外就是自信,这也是源自他取得收获后的另一番世界,学校老师对他的重视,民乐团,管弦乐团,合唱团他都是伴奏,他自我价值的体现,激励他更加去精进技术。还有就是钢琴让他放松,学到现在不追求专业只想让他有一个渠道去释放负面情绪额,音乐无非是一个好方法,他的钢琴老师也邀请他去乐队做键盘手,跟大学里的哥哥姐姐们一起排演,增加见闻。在我看来,钢琴不一定要学多好,而是对学习的一种专注,态度的培养。切不可说不适合去逃避,或许孩子是真的不喜欢,可是在社会中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能有多少。还有其实也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好处就是学会里抓紧时间,安排时间,从一年级作业就很少拿回家来写,因为要练琴,玩的时间就会很少,所以抓紧一切时间,写作业,复习。1-5年级我们没有学过奥数也没有课外班,现在马上去初中了,在上衔接课,和分班考的数学班,我觉得学什么不重要,坚持也不是拿来说事的,在学琴的同时怎么才能让他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坚持只是习惯中的一部分,战胜枯燥乏味,孤独寂寞,也是很磨练心性的。




原始地址:/yule/6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