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升学都是看孩子的分数,初中,高中,考大学更是。哪个学校会问孩子素质,初中、高中都有重点班,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现在的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补课补课再补课。
这个说法似有不妥。第一,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和课时的设置是教育部门安排好的。第二,把素质教育和语数外理化生主课教学或专业课程割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在从小学到高中,大多主课教师就是班主任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从来就是相辅相成融汇始终的。从爱国主义教育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热爱党和人民到忠孝礼爱廉耻为人处世的教育,都是人类授予老师的天职。人民教师不愧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灵魂的工程师!
估计各地都这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家现在是提倡素质教育,但孩子如果想要有出路还得靠高考这根独木桥,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所以家长这块就更看重孩子的主科成绩。就拿这次的疫情来看吧,相信各校在推送课程时也兼顾了各个学科,试问有多少家庭这些副科的课程都看了,大家应该都选择看主科吧。再说学校,虽然上面不提倡各学校排名,但各校也都憋着劲儿,在下面都互相比着,不占主科怎么拿成绩。老师之间也是一样的,到期末一念成绩,脸上也挂不住呀,所以只能平时补补补。
道德与法课程由校长担任,
素质教育是口号,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只要高考指挥棒不消失,永远不要提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就是因为高考这个指挥棒所以大行其是。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然就会有老师追求分数,而对于主科教师而言,成绩就是晋级、职称,福利,所以主科教师必然会抢占小科的课时了。
谢谢邀请。我是这样看的:
主课老师占用其他科目课时时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但是错不在主课老师。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为什么说主课老师占用其他科目时间是错误的呢?是因为老师们没有弄清素质教育的内涵,回顾一下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大纲规定:素质教育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五方面: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主课老师占用其他科目课时,学生只上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怎么做到内涵三要求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没有办法做到素质教育的内涵四个性发展的要求。比如,我们每天就上语数外这三门功课,其他的科目都不上,试想,如果遇到一个不爱语文数学英语的同学,他只热爱科学,那他怎样发展自己的爱好呢?如果他在科学方面有天赋,可是却因为他没有机会学习科学,那他的天赋是不是就被泯灭了呢?那我们国家是不是就少了一个科学方面的人才呢?
还有,如果我们只上语数外,也很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过去喊的高分低能,是不是又要重新回到我们学生的身上呢?
二,,为什么说错不在主课老师呢?是因为当前的教育形式导致的。
现在的教育,没有成绩就没有一切。虽然自上而下口号喊的比较多,比如,不能比成绩,不能发成绩,只用abc或者优良中差来评定学生,可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没有成绩能考上大学?没有成绩靠什么来评判老师?
还有就是有些老师急功近利,为了追求一时利益。主课老师占用副科老师的课时,貌似一团和气其实都是有原因的。其他科老师不用劳累上课,很开心,主课老师占用其他科目的时间,来达到提高自己成绩的目的。自己能获得好的名声,还可能有一点点奖励。双方好像都有利可图,所以也就占的理所当然了。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笑话,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了。像体育老师被生病啦,难道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欢迎探讨交流。我是潜心研语,欢迎大家关注我。
图片来自网络
要有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主课的压力必须得到解放。否则素质教育只是一句空话。既然是一句空话的东西,不如顺其自然,成全他人。
主课老师经常占课,使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许多学校的老师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依然有严重的“唯分数论”的思想。这种思想由来已久,需要慢慢改受。建议可以从几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引导,从源头上堵住应试教育的漏洞。
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加强目前已有的素质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的落实和执行,确保素质教育不流于形势,走过场。另一方面,在学校之间的考核,教师的工作考核等方面,加大素质教育因素的占比,抛弃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应试教育因素考察的做法,从政策角度引导学校和老师把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从应试教育真正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
第二,学校和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危害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严格执行教育部门相关素质教育政策规定要求,不打折扣。
学校和老师是素质教育真正的推行主体,要让老师们回到素质教育的路线上来,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第三,学生在学习中也要注意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唯分数,避免成为“书呆子”和“考试虫”。
归根结底,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因此学生们应该正确理解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及利弊,使自己在素质教育中受益,而非在应试教育中受害。
综上所述,目前的教育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期,学校一应要严格杜绝主课老师经常占课,素质教育难以落实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题主的问题看,主科老师占课问题,是立足于小学,也涵盖了初中和高中。
一个学校的课时计划一般是由省级教育部门制定的,县级教育部门适当补充。
学校开设什么课程,课时量是多少,绝对不是一个学校能够左右的。小学、初中、高中具体开设什么课程,完全是由省教育厅制订的,县级教育部门充其量补充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学科,而且课时量很少。
比如初中就开设了十几门课程,以初二为例,一般学校都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绿证、地方、校本、健康、微机等课程。其中书法等课程是县里补充的课程。
上级文件规定,一个学校要开足开全课程,并经常进行督导检查。
开全课程,就是要按有关文件规定,将所有课程开全。开足课程,就是按照文件规定的课时安排课表和进度,不得随意增减课程。比如初中课程,语文、数学每周五节课,英语每周四节课,体育每周三节课,物理、历史、地理每周两节课等等。
如果某学校随意增减课时,上级检查发现后要受到批评,并会被督促及时改正。
增减课时的现象是普遍化,要辩证看待。
一般情况下,小学增减课时的情况差一些,初中和高中普遍,尤其是毕业年段增加主科课时是常态化。
究其原因,一是有些主科完不成教学任务。如英语,每周四课时根本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还有物理,每周两课时,还有实验课,也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数学有难度,所需要的课时自然也是很多。
二是升学的需要。毕竟现在仍然是凭考试来选拔人才,那么非考试科目被挤压掉就是正常的了。否则,地方、绿证之类的课还在上,那升学成绩肯定会低得可怜,升学人数也会少得可怜。因为各校的毕业年级都不上非考试科目,这是谁也无法阻止的。否则,升学人数很少,家长就会不满意,这所学校的学生会越来越少。
三是有的小学科没有专任教师,没法上课。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主科教师,最后都不上小学科,只上自己的主科了。因为教学成绩要是高的话,评优、评先等才有希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科适当减少课时可以理解,毕业年级不上非考试学科也可以理解。但是,体育都在上,因为是中考科目。至于音乐、美术等学科,非毕业班,也要上。只是,像地方这样的学科,每周两课时,跟物理的课时相同,那就是有点多了。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把剩余的课时转给英语等学科。
总之,对于那些小学科来说,要灵活使用课时,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不能占用过多的课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