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跟代价。就像达芬奇画蛋,枯燥而重复。对于孩子也一样,如果想弹钢琴有所成就,在取得成绩之前这个累积阶段,是不可能爱上的,因为要付出大量的重复工作,只有量变发生质变之后,才有谈喜欢不喜欢的心境。
我们曾经为抖音50w粉丝的9岁琴童王烁然和他的妈妈做过一次专访。简单分享几点吧
1.父母没有任何音乐背景,但爱好音乐。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擅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天赋,作为父母加以鼓励和引导。父母也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演奏。
2.学习钢琴的过程是漫长且枯燥的。父母为了缓解孩子日常练习的压力,激发他的兴趣,会帮他找一些好听的曲子来弹。到后来,孩子就会主动去找自己喜欢的曲子,日常练习基本功也就没那么抗拒了。
3.王烁然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多听”的培养。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和音乐会,即使是平时爸爸车里放的音乐都是经过选择的。为了更大激发孩子得练琴兴趣,才把他的视频放在抖音上,粉丝和点赞对于孩子而言都是一种激励。
具体的专访内容可以在主页查看奥
如何让孩子爱上钢琴
那么孩子的第一节钢琴课怎么样才能让他有兴趣学?
一、激发孩子学琴的兴趣。
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此为生的人是最幸福的。”我热爱我所做的事业,所以我做的开心,我做的很好。孩子也一样,父母会发现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接受特别快,不感兴趣的父母逼着也学不会。那么对于有些东西孩子天生感兴趣的事,不用教就会了。
比如各种玩具的玩法、律动等。但大多数孩子一听说要让他们学什么就不肯配合了,其实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对刻板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激发他们对要学乐器的好奇心。
如:当一位小朋友走进来,不是说:“我们上课吧!’’这么死板,而是说:“来!跟我一起玩吧!’’孩子很乐意接受,再告诉他这里有个大玩具能发出各种声音,还会唱歌呢!孩子很好奇,走进来用小手摸摸钢琴,敲出声音,这时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已经调动起来了。
二、消除孩子对学习的恐惧心理。
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前的孩子对什么都好奇,学东西还没觉得困难时,就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可现在的孩子,也许是物质条件太好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娱乐的东西太多了,玩的诱惑太大了,孩子越变越懒,越聪明了,做事情总想挑简单的做,遇到困难就要逃。
记得有个学生曾说过:“我什么都不想学,只想玩。特别是有些家长也在无意思的促进了孩子这种惰绪的滋生。如:孩子刚萌生了想学会某个乐器的时候,家长就要孩子承诺以后要怎样做然后再约法三章,那孩子就知难而退了,不学了。有时间还想玩呢,这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和减压是非常重要的。
消除孩子学习的恐惧心理,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善于去寻找问题的突破点。如:当孩子面对一台钢琴诸多的琴键无从下手。这时只要你的一句“钢琴都有什么颜色的键呀?孩子很快回答:“黑色和白色’’,再问“黑键和白键的排列有何不同’’?孩子会发现黑键是两个一组,三个一组的,白键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的。这时就可以告诉他:“挨着两个黑键一组的左面的白键就是“do’’,挨着“do’’往后唱是他的好朋友“re’’、mi、fa、so、1a、si,和这些音交上朋友以后就可以在键上弹出各种你会唱的歌了。
然后让他把琴键上的所有的do都找到,一般情况下,孩子都能找到,这时要及时的鼓励他:“你真棒,这么快就把钢琴上所有的do都找到了。这时你再拿着孩子的小手用一个手指,边唱唱名边弹出一些孩子熟悉的曲子。这样孩子会很快熟悉中音区的几个音,他会觉得很得意,很自信,原来学钢琴这么容易,还很好玩。
三、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想象力,就看我们有没有很好的保护他、支持他、引导他、发展他。我们可以通过一首钢琴曲,想象出它的音乐形象,甚至可以编织各种生动的故事。
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第二册里的“从前是认识还原记号的,画面上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爷爷面对面坐着,可以联想到:爷爷坐在椅子上回忆从前,慢悠悠的给他的小孙女讲关于他童年的故事,小女孩听完啦,现在就是你来听,我们一起弹弹吧!
孩子就会想象爷爷是怎么给小女孩讲故事的,并很高兴来的模仿,其实每首乐曲,每件事情都有它想象的空间,孩子有了善于想象和丰富的想象力之后,做事情才会更出色。
四、培养孩子表现欲。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人重视和欣赏,这是天生的表现欲,但也需要家长创造条件,从小培养和发掘这种优越的潜质。如:一个孩子刚上第一节钢琴课并不会弹琴,但当他认识do以后,让他双手弹两个八度的do来打节奏,边弹边唱他会唱的儿歌,表现欲就来了,然后再给点掌声,给点鼓励,他就已经飘飘然了。这样已经奠定了他大胆表现的良好开端。
如果孩子不想表现,不要急,来日方长。有了丰富的想象力,节奏感、乐感,演奏基础以后,表现欲也就跟着来了。
五、集中孩子注意力。
孩子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学习是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尤其是演奏钢琴。那么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需要多方面趣味性引导。如:孩子上第一节钢琴课他还没有注意力集中的习惯,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引导他们:
1.当孩子学习乐理知识时,很容易走神,这时要及时提问,回答不出复习,回答出来及时给予奖励。
2.学钢琴需要不断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手型放松,乐曲流畅的目的。但练琴是枯燥的,很多孩子不能坚持多遍,当孩子不愿弹琴时,可以请娃娃出来,告诉他:今天我们又多了一个听众,你弹的好了他会鼓掌,再弹好了它会吻你,更好时它会让你抱一抱。然后当发现孩子左手不好时。让他右手抱着娃娃,左手弹,然后右手弹,然后拿开娃娃从头至尾弹一遍。
3.采用贴贴纸等小奖品的方法鼓励他,比如你今天上课很认真给9-10分,一般给7-8分,上课分心给5-6分,等攒到了100分你可以跟妈妈提1个要求哦,这样孩子就会集中注意力好好上课。
六、培养孩子自信心。
很多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不是最优秀的,被人忽略,找不到自信,特别是过于内向的孩子,总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大概症状表现在,萎萎缩缩,问他问题不敢说话,不敢抬手,不敢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长期这样,再优秀的人才也将会被埋没,那么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有义务与责任去帮助,改变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
当然这要从生活和学习中的一点一滴来挖掘。比如一个孩子学琴,他天生手比较软,一弹琴就折指,当然这个问题要经过后天刻苦训练才能纠正,但他的乐感和节奏感比较好,以这个闪光点就可以鼓励他,使他能够信心百倍的坚持下去。
七、家长在钢琴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家长在钢琴教学中是最得力的助教,是孩子忠实的听众,要学会欣赏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难题的朋友。
长期的教学目标要有,短期的目标也要有,小到每一节课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一个正确的手型,一首流畅的乐曲,我们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因为一次演奏的成功是经过长期大量的练习和学习的积累。
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学生共同努力的,家长及时的鼓励与欣赏能促使孩子对钢琴的兴趣。
也有些个别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较高,不能客观的看待孩子的接受能力,反而以主观思想认为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那么难学会。
只想让每节课不停的教和学,不想浪费一点时间在和孩子的沟通上。在家也是逼着孩子练琴,不讲孩子感受,这种没有方法,没有理解方式的训练,最终会导致学生不但不爱钢琴了,反而会恨钢琴。
希望所有琴童的家长能够配合老师、理解孩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
培养兴趣,培养定力
大家都知道宝宝的兴趣特长是可以培养的,一项高雅的爱好可以提升孩子的品位,并且成为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在宝宝学钢琴方面,社会上存在的误区比较多,比如有的只重结果,忽视过程;有的家长为孩子报的兴趣班太多,孩子们疲于奔命;有的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
宝宝学弹琴的最佳年龄应该是在5~15岁。年龄太小协调性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的根本就坐不住。因此,不宜让宝宝过早学琴。家长们一定要克服功利思想,不要期望过高,也不要被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牵头鼻子走,要有自己的主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这样才不至于花冤枉钱。
为了让你的宝宝喜欢学琴,要做长期打算,有意识让孩子做好学琴的思想准备。比如经常带孩子参加音乐会,多与那些有音乐基础的孩子为伴,家里营造一些音乐氛围,播放一些优雅的钢琴乐,还可以在孩子面前分享哥哥姐姐学琴的过程。
我的经验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握紧孩子的手,假装惊讶地对她说,你这双手真象音乐家的手啊!最适合弹钢琴了!从此孩子学琴的热情高涨,一发而不可收拾,从来不要提醒她什么时间该练琴,达到自觉自怡自乐,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孩子学琴的欲望。
孩子们学到一定程度后才知道学琴的过程是复杂而单调的,特别是在提高阶段,孩子会遇到各种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候就特别需要家长们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关心。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情商的培养。一旦有了放弃的想法,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了,这时候可以应该通过适当的精神和物质鼓励,同时讲讲名人的例子,让孩子明白任何事业的成功,关键在于坚持,不要强迫孩子考级,要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困难,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从而达到音乐素养的提高!
我闺女现在在学钢琴,刚开始还可以,愿意学,学钢琴地方太远,换到我们小区附近,是大学生带的课,闺女开始抵触练琴。没办法了学了半年多,我又给她换了老师,这次很喜欢,自己有时候还主动哼唱。
我个人感觉,老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好的老师懂得,如何调动的积极性,能给孩子一种自信感。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慢慢的给孩子信心。
你自己爱上钢琴,你孩子就会喜欢了。你自己能弹两小时,你孩子就能弹上一个小时了
咱得说小孩子学钢琴这事,现在都成了风气,很时髦的感觉。咱们让孩子学这个,提个问题,有学音乐的天赋吗?啥叫音乐天赋?就是爹妈给的,超过别人自己所独有的,比如听力,当然,咱就让孩子瞎玩玩,无所谓的,但是要想深入学习这就必须要测听力,我说的测听力可不是一般医院的检查,别搞混!我说的就是测音乐方面的听力,好像国内还没有吧,我不太清楚,谁知道请赐教。国外有,不达标的,人家就会劝您学学玩就行了。因为到达一定的程度以后,靠勤奋也就是个熟练的演奏者,成家就难了。再说老师,咱不是崇洋迷外,可外国的老师在孩子启蒙阶段确实能把孩子的情趣发挥出来,让孩子觉得这东西太好玩了!可是您遇到的孩子是不是都是在家在大人的催促下,苦练基本功,您让孩子快乐,我是觉得很难。让他快乐练琴,首先是好的老师,没有好老师,就知道死记根本快乐不起来。
那就是一句话,孩子,你不喜欢弹钢琴,那就算了。他不喜欢,你干嘛非要折磨他啊?现在的孩子可不是以前的孩子,再逼的狠了,不是给你离家出走,就是跳楼自杀。你怕不怕。别逼孩子了,听其自然吧。
钢琴课,孩子上起来都不反感吧!孩子们最反感的是练琴,那么怎样突破这个问题呢?就是加倍练琴。练的越多越喜欢,练的越少的孩子,对钢琴越没兴趣。因为钢琴先技术后音乐,所以必经枯燥过程。
跟着他一起弹着玩,弹他喜欢的歌曲,千万别当成任务,我说的是野路子,因为我小时候就不喜欢弹琴,都是被逼的,后来也得放弃了,不过现在自己又开始喜欢了,而且平时逗孩子玩发现他音乐细胞还可以,可以培养试试,但肯定是不敢强迫的,只能当玩了。
孩子天性爱玩通常来说都是坐不住的,家长怕孩子打球伤了手,强制性让孩子一天练上4,5小时琴,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
我们来看看以下几条传统的观念:
小孩的手指还没长好,没定型,运动多了会影响手部发育,应该保护好手不要运动;
球赛多了,对抗激烈,手部受伤的概率大;
钢琴需要用到手指尖接触琴键,运动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伤到关节,影响对指尖的控制。
接触任何运动都会有受伤风险,哪怕是竞走、游泳这样的非直接用手接触球类的运动同样存在。其原因根本在于没有科学的传授运动方法和欠缺自我保护意识。以下逐条驳斥:
1.无论是否小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手部造成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难道只有手上长肉,脸上不长吗?那照您这么说,脸都不要露出来了,免得长大了不如小时候可爱是因为对脸部保护不周;
2.球赛多,对抗激烈,和手部受伤没有必然的联系。拿篮球比赛来说,如果你周围都是会打球的人在一个圈子里面玩,即使每天在一起对抗,也很少有受伤的情况发生。说到底是你不会打,没有掌握该项运动的方法,就如同弹钢琴没有找到发力点在哪里乱弹一气,我敢保证你弹钢琴留指甲去乱按的危险程度远远大于打一场篮球赛;
3.运动时关节受伤属于重大伤病,属于极小概率事件。就好比过马路就有被车撞到的可能,坐飞机也有坠亡的可能,难道你就应该为了避免一命呜呼的风险一辈子都不过马路不坐飞机吗?
总而言之,我对为了钢琴放弃某项运动的观点是坚决反对的。从运动的角度来说,任何一项都锻炼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