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教不改,该不该打?

首先,作为家长遇到孩子的这些情况,家长最先做的不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阻止单个行为的发生,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需要父母的爱进行浇灌。

我们要知道养育孩子不是要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换个角度从长远的角度上看一看,这个真的是问题吗,这个符合我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吗?

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就意味着不要对孩子进行惩罚,甚至不要对他进行奖励。首先说惩罚,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可是你的心思通过你的惩罚的表现孩子能够体会的到吗,你可能会说,他长大就知道了,可是,如果你经常用惩罚的方法对待孩子,是没有作用的,他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不会起到任何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使孩子变得特别不快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不自信,而其他的这些不讲理,暴躁等可能都是由于他的不自信,感受不到被爱这个原因带来的。

再说奖励,大多数家长会觉得,奖励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吧,不能惩罚孩子,那一定可以奖励孩子吧,他犯错的时候我不惩罚他,那就在他做的好的时候我再搭理他,夸奖他这样可以么。

当然这样也是不行的,因为当你在他表现不好的时候不理他,而只在他表现好的时候夸奖他,奖励他,会导致孩子拥有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会认为自己只有在做的好的时候才能够得到父母的爱,他们得到礼物和奖励不应该成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做的好的动力。

所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多探求一下用共情的方式问一问,多多的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他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有哪些,然后再根据这个背后真正的原因进行应对。




以前大女儿上3年级时动过手,现在想想自己也是太无知。幸亏自己及时改正。

孩子犯错误很正常,他们自控能力差,有事一个错误会经常犯。好多父母会说打孩子是让他长记性,孩子不会记住犯的错,他们记住的是我们的责打。打只会让他们性格变得叛逆,有些常挨打的孩子,他们几乎不会哭。因为在挨打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仇恨,真的很可怕。棍棒教育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了!




孩子不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屡教不改,其实这是自我教育能力缺失的预警信号。如果没有重视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对孩子的人生道路有哪些影响呢?袁教授为您分析,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从哪几方面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首先要如何定义什么是打。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才叫打。显然,打孩子是不行的,还犯法。其次,要定义惩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孩子进行警示,惩罚,才是惩戒。对孩子进行惩戒是必要的。但问题是现在没有法律界定惩戒的范围,所以一般人把惩戒混淆为打,也让很多老师受了委曲。所以,最好是有一部法律能界定惩罚,便于孩子管理。




正如题主所说,孩子犯错很正常,所以建议还是先用鼓励的方式去教育。

虽然常说“孩子不打不成才”,但是一味的打,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还是需要用科学的方式去教育。

本身“成熟期”之前的孩子都是非常叛逆的,而且没有踏入社会,犯错是必然的。犯错之后我们要晓之以理,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有什么危害,而且做对得事情之后还要予以鼓励。

当然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孩子确实太顽皮,屡教不改,还是要予以惩罚的,但是还是不要太严厉太频繁,否则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建议多鼓励少惩罚。




孩子犯错了,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如何正确对待?

不管是学龄前的孩子还是已经上小学的孩子,这个时间段的教育对孩子非常的重要,如果孩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该怎么办呢?打!打坏了怎么办?视而不见又怕纵容了孩子的恶习,那么到底怎么才好呢?

一:孩子犯错后,要看错误的大小,小错误和大错误要区分对待。不管什么错误暴打一顿或是视而不见都是不对的,一味的打骂孩子只能扭曲孩子的心理健康,会造就将来性格心理的不正常。一味的娇惯纵容也是觉得不行的,会让孩子有无法无天的心理,将来很可能会闯下更大的祸事,古人云惯子如杀子。

二:比如说孩子说脏话了,那么此时家长要以很严肃的表情告诉孩子:“宝贝,不可以说脏话,这是不好的,以后不可以这样知道吗?不然小朋友们都不和你玩了,大家谁都不喜欢说脏话的孩子知道吗?”这是软中有硬的教育方式,既能有效的让孩子分清对错也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伤害。

三:一些小行为的错误家长都可以采取以上方式来教育孩子,表情一定要严肃但不可是愤怒,不然会吓到孩子的。别看孩子小他们是完全可以明白父母的意思的,从点滴的小事上建立孩子的是非观念,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一个有自我约束的乖巧懂事的宝贝。

四:如果以上方法对孩子不管用怎么办?如果是在晚饭前,那就告诉孩子:“宝贝,你今天犯错了还顶嘴,为了让你知道犯错的后果所以晚饭不许吃了。”此时的表情一定要随和,要让孩子感到你们不是不爱他而不让他吃饭,只是因为他真的犯错了的惩罚。晚饭后问问孩子是否知错,孩子如果知错了那么赶快让孩子吃饭吧。

五:如果孩子的错误犯的很严重,比如抢小朋友的东西,有攻击等行为。那么果断的让孩子面壁罚站,不打不骂让孩子自己反省。面壁罚站能让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很快的冷静下来,罚站的过程中也一定会想明白为什么会被罚站的。

六:切记对孩子不可以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吃,如果在惩罚完孩子又心疼的去百般抚爱,这会让孩子觉得犯错没什么,反正也没打我惩罚完了比平时对我还好,这样不但使孩子对犯错没什么好担心的反而在孩子想得到疼爱时还会去故意犯错的!

请不要打孩子!孩子乖不是打出来的!而是敎育出来的!




您知道每一个孩子首要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吗?

其实每一个孩子首要的心理需求是价值感和归属感,什么是价值感呢?价值感就是每一个孩子起初做事情都有一个积极的想法和渴望,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这样会让自己感到有价值、被需要。什么是归属感呢?归属感就是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自己的声音被听见,感受到安全。

但是呢?生活中孩子的种种行为的出发点是积极的,但往往好心办坏事,在家长的眼睛里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撒谎......种种表现的不符合家长的要求,那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体验到失败、沮丧,内心备受打击,心理落差就会非常大。孩子的感受又兴奋、期待跌入沮丧、恐惧、自卑的谷底,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一般孩子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开始退缩,失去活力,唯唯诺诺,表现得似乎很听话实际上什么也没听进去;另一种是开始反抗,各种对着干,我就不听你的,用各种坏的行为证明我的存在。

我的经验是越打越无效,我不会用打的方法。

首先我会用倾听,认真的倾听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营造安全的氛围,不批评、不指责、不指导,就是听。

其次接纳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说孩子的情绪,他可以表现出愤怒、悲伤、失望等等情绪,我会说“如果我被这样对待,我也会有什么什么情绪的”。让孩子知道,这种情绪是可以的,周围是安全的,她的情绪是被接纳的,那么孩子自我调节的功能就会发挥出来。

再次与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启发孩子想办法,把事情问题的解决放在关注点上,用“启发式提问”“剥洋葱式回答”等等方式,一起想办法,然后一起约定,共同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创造力是那么的惊人,她的很多想法会与我们主动沟通,坏的行为或者习惯会得到有效的改进,相信我们会看见不一样的孩子。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佟新

快来关注暖心理号,温暖你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原始地址:/zixun/6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