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般态度来说,啃老式的陪伴,是要被教育被批评的。但是我我觉得应该分各种情况来看。
第1类,啃老式陪伴父母同意吗?有一部分父母不同意这样做法,觉得自己培养出的孩子怎么这么大了,还像未出窝的小鸡仔一样,躲在自己的羽毛下,让自己抚养,感觉到一辈子很辛苦很累,自己把他们抚养成人已经很辛苦了,照这样下去这一辈子,永无出头之日了。这种啃老式的陪伴,我们都不看好他,都觉得他应该出去闯荡。而且作为子女来说,他在这个家里没有一点成就,没有来钱的途径,不光父母不同意他亲朋好友和邻居也觉得他活得很窝囊。这种是严重鄙视的行为。
第2类,父母同意啃老式的陪伴。为什么父母同意了?因为这个孩子真心适合呆在家里。心眼太好,太老实,出去的时候怕被人骗。如果在家里父母培养他,让他在家里有个一技之长,虽然开始有点啃老,后面的话他自己也会独立长大的。这种啃老式的陪伴,我们觉得是可以容忍的,是可以接纳的。
第3类,父母都下世了,但是父母留下很丰厚的一笔遗产,而这个当事人的话又不思进取一心只想用每天喝酒买醉花花世界这样的混生活。这样的啃老这样的让人痛恨,也是不可取的。这个世上恶人都有恶人磨。相信他这样堕落,他的孩子以后也是他的眼中钉。
首先,我们分析“啃老”和“陪伴”,你是觉得这两个词很矛盾吗?中国人民是一个传统的民族,讲究团圆快乐,谁都想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老人更想子女承欢膝下。可是中国又是一个劳力输出大国,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独居老人,事实证明:挣钱远比陪伴重要,啃老是深恶痛绝的。一个家庭是不是受到尊重,子孙挣钱能力,是否勤快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里老人也希望多“财源滚滚来”。党然,如果你家有矿,就是有金山银山,几辈子也花不完,那就完全可以啃老式陪伴了。
家里有钱的无所谓,没钱的就撑不下去咯。
我觉得啃老这个词有两重定义。
第一,就是以前我们大众所了解的,不工作,每天在家里玩,没有任何收入的,一味伸手跟家里人要钱的,这种是最不可取的行为!
第二,就是自己有工作,有收入,但是不够花的,问父母要钱的!我就想问这群人,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自己心里没点数吗?明知道生活费都不够了,还买不该买的,甚至还买奢侈品!所以,为什么要啃老呢,好好的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花的一定比赚的少,就不用伸手跟父母要钱啦!
再来说说陪伴,陪伴不是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就玩手机,玩游戏就叫陪伴。陪伴是你跟他们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分享你见过,听过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陪着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你好,我的看法是:抓好好孩子的教育问题,培养其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三观认知。拒绝啃老式陪伴。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的问题,由于父母长年累月的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依赖思想强、无自律性、生活作风散漫等问题。从侧面讲,大人们平时不注重教育引导,为孩子啃老埋下了伏笔。
孩子出生后,父母视若珍宝,悉心照料,为这幼小的新生命和家庭新成员感到高兴!此乃人之常情。但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原来有的可爱、奶气随之改变。于是大人们又乐此不疲、一如既往的爱着孩子。爱,是自私的。别人要是敢伤害自己的孩子,甚至可以去拼命;吃差点可以,但自己的小孩要吃得好;努力赚钱,给孩子营造一个宽裕的环境;正是由于这种“爱”的潜意识作祟,才逐步滋养出孩子娇纵、依赖的性格及心里特征。可悲的是,一些家长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还以此为荣。学校的课堂式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能忽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果没有这些溺爱,如果家庭条件艰苦一点,那么孩子就会更懂事一点,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不推崇追求艰苦环境,但认同艰苦奋斗之精神。只要培养好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使孩子形成不娇气、品德好、独立性强的优秀品质。做一个自信、独立、敬老、爱幼、勤劳的人。这个问题要从源头上抓起,要从出发点抓起。当孩子拥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可以实现财产上的独立,那么也就彻底的跟啃老族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