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邀请,我来答答看:我们先从孩子的年龄段来说说看,孩子从3岁开始到7岁,这一段时间,孩子应是没有上学的,那么在家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就是他们的学习对象,所以这一段时间的品德教育只能由家长来完成,当然这一段时间也至关重要,从小养成的习惯应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所以我们作家长的一定不要忽视这一段时间的榜样作用!稍有不慎,可能给你家孩子带来的是不可改变的坏习惯。
再看孩子从7岁到13岁这一段时光,这是一段小学时光,孩子应是有时间在学习,也有时间在家中,每一个星期在校时间约占三分之一,在家时间占三分之二,所以,这一段时间,家庭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与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应齐头并进,在家里面,家长要教育孩子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规矩,要教育孩子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学习,要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学校,作老师要教育孩子的一些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的习惯。同时,也要给孩子讲孝敬家长的道理。这样双边共同作用,相信,孩子在小学阶段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
13岁以后,孩子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了,此时,孩子就是离开家,主要在学校学习生活了。所以这一段时间,品德教育的主战场就转移到了学校,但是由于13岁以前孩子就已养成了很多的好习惯,因此一些基本的品德教育,这一阶段就不太需要天天教育了。重要的,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处于叛逆期,在校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心地教育这类学生,同时家长要时时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教育孩子。这样的话,孩子就不是走上邪路。
综上所述,孩子的品德教育应由家长还是老师做,这个要看孩子处于什么样的时间段,不同的时间段,作家长,作老师要适当地转换角色。共同完成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必修课。品德教育并不能刻意培养,是孩子亲身感受到的大环境的侵染。孟母三迁,无非就是意识到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什么是孩子生存的环境。
首先社会是一个大环境,是他生活的绝对空间。但是社会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也并不绝对。整个社会风气总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现如今李天一之流众多,而哪怕50年前,这种孩子少之又少,不得否认整个社会的影响。
其次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品格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是一块白板,他最先接触到的,永远认为是正确的。譬如一个占尽便宜的妈妈在结完账,偷拿了一头蒜。孩子看到他觉得,占小便宜是件正确的事,偷拿东西也是正确的。
最后是学校,整个校园的风气,而不是单个老师。所以没必要给老师扣上这么一顶大帽子。
所以说品德教育看似简单,实则最为复杂。所以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教育好孩子。
缺一不可。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基础,各科老师的德育渗透是提升。每个老师都有品德教育的义务和方法,都可以通过所教学科内容,找到品德教育的切入点,去不断深化孩子的道德观,孩子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加间接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认识框架,而自身的生活经验又是与父母分不开的,所以说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感谢邀请,品德教育肯定是来自家长。俗话说,言传身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我自己是六岁孩子的父亲,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孩子学习和模仿能力太强了。
譬如偶尔我们大人拌嘴,会说一句神经病。他很快就学会了,而且回给你一句神经病。以后我们就很注意用词。有的时候,你交谈说话发声点像吵架一样,他就会说你们干嘛吵架。等等。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
而我也做老师,学生到老师这里已经十多岁了,而且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并不如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老师同时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而家长每天只面对自己的孩子,影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需要做得更好,才能好让孩子学着更好。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远远强于学校教育,特别是孩子的性格品格方面,更是如此。因为学校教育很多是教技能知识,品格是潜移默化的。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而孩子交到老师这里,其实他已经差不多定型了。老师最多是出于责任心去管管,但并不能改变多少。
谢邀。
任何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教育,此中互补,不可或缺。
举个例子。
我们每个假期都要谈到注意各类安全,尤其是交通安全,不闯红灯,不超员超速,告诉孩子们尽量远离机动车,以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有一天,有一个孩子来到学校很不开心,我问他怎么了,孩子告诉我说他跟爸爸妈妈生气了。知情的经过如下:
爸爸开车送他来上学,路上早高峰非常堵,马上就要迟到了,爸爸就借过公交车道,他去制止,但是爸爸还是没能及时变道回来。
就这样,一路不高兴。
听了之后,我并没有及时给予评价,我不是一个教条的老师,如果简单的说孩子做得对,以后要坚持这样的话,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适应不了未来的生活。
这不是一个是非对错特别分明的世界,这个事件也恰恰如此。
想了一阵之后,我觉得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但是也要跟他说爸爸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违规。
以下是我跟孩子的讲话:
生活中很多规则我们是必须遵守的,比如法律界限和道德意志,但是未来你遇到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能够判断的,有亲情爱情法律道德等等很多因素杂糅在一起,每一个当事方都有自己的道理。那么那个时候的判断就可能是在做一个选择题,并且要计算这个选所带来的代价是否能够承担且值得。
比如说爸爸的选择是借到开车,目的是不让你上学迟到,那么在他短暂的思考中其实也进行了选择,可能会扣分罚款,也可能会导致公交车减慢速度,但是在那个情况下,我不知道可能会产生哪些后果,虽然相比于迟到,我更希望你能安全,但是爸爸一定是很确定暂时借道更加值得。
这件事是个小事,我们当然要反对违章开车,但说实话,当我的孩子发烧生病着急就医,我宁愿选择接受扣分罚款,赶路去医院。
后来,我也跟家长沟通了这件事我与孩子的对话。他也在事后跟孩子做了分析,进行了反思。
最后,当然是家校沟通,孩子的品质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