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孩子情绪,确定自己态度
面对孩子不同的考试成绩家长不能只保持一种固有的态度。孩子拿回成绩单给家长看时,总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家长要注意观察,以确定你的态度。
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往往心情比较低落,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冷静,而不是在伤口上撒盐。
家长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对孩子说:孩子,请放心,一次考不好并不要紧,我们不会责怪你。成绩不能代表什么,只是阶段性测试一下你的学习情况。
当孩子考得好时,家长需要做的是“当头棒喝”——及时引导孩子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所得的90分上面,而应该放在被丢掉的10分上面。
2.一同分析试卷,“打捞”失分
做试卷分析时,家长首先要分析孩子哪科是强项,哪科是弱项。然后根据孩子的得分和丢分情况,进行认真的核算,“打捞”试卷上的失分点。专注研究孩子能做、会做、应会、应得但丢了的分数。要搞清楚丢分的原因,找到改进的方向。
有的孩子只要丢分就会说,是这次粗心大意了,或者考试那天心情不好,所以没发挥好。这不是理由,而是借口。其实粗心是一种病,得治,不然以后会一直在丢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高分不“捧”,总结经验
孩子考了高分,我们诚然欢喜万分,但不应该做出过重的奖励,将孩子“捧”的高高在上,因为这样做,会在无形中滋养了孩子骄傲的情绪。
我们可以带孩子到书店买几本书、满足孩子一次合理的请求,也可以给孩子几个拥抱当作奖励。我们更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卷面的失分情况,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乘胜追击,为下次考试“更上一层楼”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果孩子班内竞争激烈,我们应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待之,每次考试都是一次自我挑战,超越自我,考出最佳水平就可以了;或者告诉孩子“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以激发孩子的斗志。
4.低分不“棒”,找出差距
这里的“棒”,就是训斥、挖苦甚至责骂。孩子考了高分我们不“捧”,但如果发挥不佳,考了低分,我们更不应该“棒”。
实践证明,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时更需要家长和风细雨般的安慰与鼓励!
孩子考了低分,家长首先要在语言上给予安慰与鼓励,教育孩子只要尽力发挥,就应接受“胜固言喜败亦欣”。然后,摸清试卷找到低分的原因,是基础掌握不牢、方法不对、还是卷面不工整、时间未能合理分配……同时,针对考卷情况,整理错题本,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总结每一道题的得失。
在查探原因的过程中,一方面,家长要坚持深入分析,态度和蔼,谨记不要发怒,不要责备孩子。另一方面,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找到改进的方法和今后应该采取的措施。
5.定下目标,鼓励为主
每次考试后,家长应与孩子一起,通过分析试卷,结合孩子当前的学习状态,共同分析孩子的实际能力,从而制定下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最近发展区”,就是说家长在帮助孩子制定下一步的目标时,可以定的比孩子的实际能力更高一点,引导孩子“跳一跳”。
但家长必须明白这个目标不是“军令状”,同时家长应多在精神上鼓励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照孩子,让孩子学得愉快、考得轻松。反之,若不问青红皂白就“棍棒交加”,只能打击孩子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最大心愿,但家长们应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以良好、务实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让孩子在和风细雨中茁壮成长!
在小学的时候,家长不要太在乎孩子的成绩了,应该研究怎样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引导好他们,让他们养成各种好的习惯
只讨论考试成绩是空洞的,通过本次考试与平时成绩的对比,可以基本确定出孩子处于一个什么状态,然后最好能够分析出孩子考卷上错题的原因,这个时候掌握了详细的数据,我们再根据成绩来与孩子进行沟通,你的这个成绩为什么会是这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应该怎么调整……,目的是为了孩子能够调整好,这样才会有进步
一、接纳孩子的成绩,找出孩子的进步,并给予赞扬和鼓励。
相信孩子的成绩无论高低,总会有他的进步之处。比如:字写得比以前好了,或者更加细心了。
我们家长要善于找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关心他们的,是有看到他们的。
二、询问孩子自己对考试成绩是否满意。
父母询问孩子是否对成绩满意,实际上是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清晰的目标感和责任感。
当孩子对自己的成绩表示满意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用喜欢的方式庆祝。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我们要给予孩子理解和安慰,千万不要再去指责批评。因为孩子自己已经有这样的意识,说明孩子对自己有要求的。
三、父母和孩子一起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父母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薄弱的环节,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学习态度问题等,帮助孩子制定出详细的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
四、父母还应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孩子对于老师和同学有什么样的看法,还有心理上有没有什么困惑和烦恼。
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并及时给予援助和疏导。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人这一生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学习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成绩,而是在于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希望面对成绩单,我们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正确看待它,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好好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问问孩子是否努力了,认真了。让孩子明白考试是平时学习、付出的阶段性的检查。如果还是初中或小学阶段,那么就让他明白父母在意的是你的学习态度,而不是你的考试成绩。这个时期养成孩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的习惯是最主要的。
这分阶段吧?小学、初中、高中。和他们沟通的方式都不一样吧。而且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性格,最主要的也是孩子的性格。
首先,问问孩子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在根据班级的成绩说说家长的分析!然后问问孩子这学期进步最大的是什么?结合优点鼓励孩子继续保持!最后,谈谈不足,这是重点,主要找出问题根源,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
首先,家长要先孩子各科成绩及排名,还要看孩子总成绩与排名。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了解孩子的各科情况及长处和短板(拐子马)。
在了解上述情况后,然后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以拉家常的方式,或者以旅游方式等与孩子交谈。
先要全面说出孩子情况,在进步的要表扬,并且同时要指出不足。差科的也要指出他的弱点,并询问他为什么会差,是考试情况紧张还是发挥不好,还是平常学习就是基础不扎实。家长在看到成绩后也要及时与任老师联系,询问孩子平时学习情况。
最后,要孩子多注意差科的学习方法,不要惧怕该科的学习,不懂多问老师和同学。
因为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方式和语气要注意,既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也要指出他的缺陷和不足。
其实,和孩子谈成绩,是一次与孩子的勾通,也是一门艺术。既然要讲方式和策略,又要求讲效应。
跟孩子谈成绩,应看淡成绩。因为成绩是过去式。成绩本身已无多大意义。
成绩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然后懂得怎么去做,接下来怎样学习才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进步。
因此,试卷分发下来,我都告诉孩子考得好高兴高兴,应该。考不好,也不必太难过。但关键是都要分析卷子,自己的优势在哪,劣势在何处。特别是不足,要追根究底,找出原因,以便有针对性补缺补漏。对待不足,也不能只知其一,更要举一反三。如,语文考试中,看拼音写词语错的多,往往并不是那几道题的问题,而可能是拼音不过关,或识字能力差,要往这方面多下功夫。再如古诗词应用不过关,也并非仅看那道题就完事,要举一反三,平日里多积累,多记忆古诗词。
因此,面对孩子的成绩,宜心平气和,不急不躁,摸清底细,知己知彼,补缺补漏,准备下一轮应战。如此对待成绩,对待考试,定会不断进步。若能如此,学习状态佳,精神状态好,越战越勇,无往不胜。如斯,以后走上社会,也是会斗志昂扬,生活积极乐观。
客观的谈论即可
学期结束了,学生回到家中,许多家长首当其冲地是问:你语文考了多少分?数学考了多少分?英语考了多少分?(这不是谈成绩,这是在查成绩)家长的聚焦点始终集中在学科成绩上,却不知道学生一学期的努力不仅仅只是学科成绩,还有品行得提升,交际的能力,各项校内活动的表现,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学生的成绩,都是学生一学期中付出的努力。
综上所述,我们和学生谈成绩,不应该局限于学科成绩,学科成绩只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部分。
如何与学生谈成绩,我认为要全面考虑,综合评估,客观评价。确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观念,家长要放下身价,以平等的关系,用温和的语气与孩子谈话,家长做聆听者,让孩子作主述者,先说一学期来的成绩,后说存在的问题及努力补救的措施和方向。该肯定的,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肯定的,家长可以从侧面婉转地予以指正,千万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
对于孩子的学科成绩,更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以平和的心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成绩的优差,成绩优秀的孩子,家长要作重激励促进提高,谨防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孩子,家长要看上升的幅度,要看孩子已经努力了多少,不能只盯着分数的高低,孩子努力了,就应该表扬,即使成绩暂时还不理想,也要充分肯定给予鼓励,让孩子看见希望,增强信心,产生兴趣,更有学习的动力。
归纳为一句话:与孩子谈成绩要心平气和地谈成绩,不能气急败坏地查成绩。让孩子成为谈话的主体,家长只能作为聆听的客体。
谢邀。
和孩子一起直面考试成绩,从来就是一项含金量十足的技术活。有很多家长朋友为生计辗转奔波,平时绝少过问孩子在校方方面面的表现,唯独格外关注孩子期末考试各科的得分排名。得分高排名靠前,自不在探讨之列。反之,则不问青红皂白横加指责。更有基者,情绪失控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恶语相向大打出手。这显然不是理智的家庭教育。我从不反对且非常赞赏家庭对孩子的严挌要求,但坚决反对唯分数论英雄,唯位次论人品!我不否识现实的应试教育对得分排名的青睐,也能理解家长朋友急迫期待而又敏感自尊的心情。我仅想善意的提醒家长朋友几点个人浅见:
其一,没有了解就没有话语权。请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生活学业思想的关心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敷衍塞责还是自始至终的关怀倍至。
其二,没有思想情感的交流沟通就没有彼此的和谐默契。尊重是建构信任的基石,家长和孩子都应当努力找寻能够共同接受的情感契入点,藉以支撑维护各自的心理防线。孩子考试成绩的高低一般都写在脸上,家长完全可以自行作出精准的预判,实在没有必要穷追不舍或者当场把所有的情绪一股脑的倾泻出来。
最后,密切家校互动是避免突如其来的断崖式尴尬的最有效手段。孩子的在校表现如何是否有反常现象?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怎样?成绩是偶尔的波动还是急剧的下滑?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乱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互动频率。唯有不厌其烦互动频繁方能防患未然助力成长!
家长朋友在期末考试成绩揭晓以后,完全可以主动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学习现状,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学问不是吼出来的,成绩也不是打出来的,咆哮式教育是对严格要求的歪曲。威武霸气值得肯定,但满腹戾气实在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