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哪个学段?

应在3岁至6岁


古语有云,三岁看到老,一般性格在三岁左右就已经形成了


可以确切的说是从孩子拥有自我认知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大约在一岁以后,这个时候正是孩子练习感官认知和对客观世界具体感受的阶段。

这个时候父母更多的需要在行为上做出引导,我们都知道言传不如身教。当行为没有偏差的时候,言语的传达才有效用。

道德的教育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一日三省也是很多古代乃至现代大德的日常。

所以做父母的在孩子有认知的阶段就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成熟的时候再予以言传,这样孩子的道德习惯就不会有多大的偏差。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使人终生享受它的利息。坏习惯是无法偿还的道德债务,这种债务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

2004年3月22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

一向重视德育的孙云晓通过自身缜密的思考与调查,提出并回答了许多一直萦绕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一般说来,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苏州20名“孔子弟子”行跪拜礼感恩父母

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型,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中年级较低。

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家长和教师的权威”阶段,其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中年级儿童可能因破坏了原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导致行为习惯水平下降;到了高年级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开始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稳定性。

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的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

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但在我国德育的传统中,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察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

长此以往,在某些学生的意识里,道德似乎成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而实际的道德行为与他们的道德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

这就是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的严重现象。

孙云晓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水的沸点是100度,可我们的德育往往在50度左右就停了下来。当孩子开始做好事了,或者开始守纪律了,人们就以为德育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教育已经成功了。

沸腾的水

事实上,这绝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而只能算是前50度的教育。它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终点,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契机。

抓住孩子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将其反复训练成道德行为习惯,才是德育的真正目标,是德育的后50度。

孙云晓主持了国家级研究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他在研究中指出,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就要首先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则首先从培养习惯开始,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决定命运!

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孙云晓在《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这本书中指出: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本,因此,“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工作。老师与父母应该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幸福的女人,扣开车

但要认识到,习惯不是一般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可以说,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原始地址:/qinggan/4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