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感谢邀请。

《礼记》中云:欲明明德于天下着,需先修身,修身在于格物致知。就是说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德行彰显于天下其先决条件便是修身,修身的主要方法便是通过对现实事物的分析进而获得道与理的认知。随着道与理认知的不断积累,自身的德行才能逐渐彰显于天下。

格物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到对物理、化学现象的研究,小到对一草一木的观察。日常的劳动便是对一草一木进行观察的最便捷的方式。

近草木方知四时之变,万物生长随四时之变而生死有序。知万物生死有序,就能懂得农民日升而、日落而息的不易,知其不易便会更加珍惜盘中之餐皆辛苦,于是便培养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德行。

古语有言:夫为大人,需得仁、义、礼、智、信,而后成为大人。这里的大人不是指年龄上长大的人,“小不小,甘罗十二为宰相”,大人指的是德行高尚的人。上文提到的勤俭节约便是得仁知礼的体现,更是智慧提高的体现。

既得仁知礼且智又增长何愁不得义信二字。

通过劳动你才能明白人是群体性动物,单一个体是无法在这个社会生存,人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便要与他人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义信”二字。

无义者,虽家私千金不与之交。因为其所得千金皆为不义之财,在他挣取千金之时不知道要伤害多少人。生物的本能便是“趋利避害”,对于要伤害他人的人我们当然要学会规避。

无信者,虽外表忠厚不与之交。为人外表忠厚便容易让人相信,但所作所为皆为不信,这样以来对于相信他们的人就会带来无尽伤害。

综上所述通过劳动我们可以获得“仁、义、礼、智、信”,无论所获多寡更重要的是在于积累,劳动的越多便积累的越多,人的德行便会更加的彰显。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德高为师,行为示范!道德品质自古以来在教育中是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教育,有教有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很通俗易懂的一句话:劳动最光荣。尤其从年轻一辈来说,只有真正从劳动中获取想要的东西,才是最大的满足。从劳动中感受自身价值,从劳动中感受过程艰辛,从劳动中学会反思,体谅别人。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简单的劳动,却能深入改善人心,品质得到升华。


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偏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他提出:破即补,污即洗,乱即理,劳即谦……笔者认为,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必要的劳动技能是必须予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这是教育应坚守的永恒和“不变”。


劳动是生活经验类信息,是孩子智慧成长必须的信息。


原始地址:/rebang/4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