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弟子规》的?

弟子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未引入教材,可能是有些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现在是一个开放,全球化的时代。现在是多元文化,同学之间请客也有,AA也不足为怪!说得不对请批评!


一个小孩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你有你的看法,他有他的看法,古代有古代的看法,现代有现代的看法。孩子应该怎么做才能在长大后得到最大的实惠,对国家最好的实质帮助,弟子规想做的就是这个。或许时代不同了,你认为不合适现在用,可它还是当时人认为最好的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弟子之规育儿童,作为家长需慎行。

如若机械照此做,思维扼杀摇篮中。

此文成篇康熙年,教化汉民顺满清。

伦理之篇可借鉴,糟粕之处莫聆听。

信息时代新环境,先进思想育精英。

切莫带上紧箍咒,不敢创新误终生。


▽弟子规训蒙者,使幼小心灵得以开化。所谓入则孝,出则悌,在家怎么对待父母孝敬,小到呼叫,大到侍病等。在外则团结,和为贵。次谨信,更是当下急需。人人无信,遍地造假,何其悲哀!亲仁此题很大,内涵外延贯穿整个儒家思想。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者。人能从小引入正知正见,远离邪知邪见,为光宗耀祖读书,为国家复兴而读书,志立则愿成,成材指日可待!我一搬砖者亦知传统文化&可以拯救二十一世人类危机,诚哉汤恩比博士,见识独到的伟人!


我认为现代人要根据现代的社会环境发展趋势来用科学的原理教育下一代的成长。比如尊老爱幼,男女同等,相互礼貌,互相诚信,遵纪守法,自我保护,民族团结,热爱祖国。自由发明,搞科学革新。不一定只控制在古代文言,诗词,小篇论调。应该把国家的法律规章同生活常识,分级拿入教育的心灵里。才能快速超越世界的发展水平。发言自由,欢迎评喷。


《弟子规》的内容过犹不及。贤者过,愚者不及。君子处事,无过无不及,是谓中。

《弟子规》里主要是告诉弟子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却没有为什么要这样的内容,容易造成人的思维僵化。故不推荐学《弟子规》,学国学,最易学,最适合学的是《论语》。


弟子规没看过,但知道大概意思。说实话传统道德的缺失,遵守弟子规的人会被现代社会吞噬。现在是金钱社会,无论我们怎美化也改变不了这是个人吃人的社会。缺少信任,缺少同情心,缺少勇气。

以上仅个人看法


《弟子规》封建社会的产物,类似三字经用以束缚广大青少年的言行举止,墨守成规极大的压郁人性挫展和本能自由,就像日本軍国主义教育一样,痴迷于武士道精神的,愚忠教育为信条。弟子规,三字经可读可学,但不为人类步所实用。


《弟子规》认同者有之,视若宝典,推崇备至……放之四海而皆准;鄙视者有之,视若枷锁,挞伐批判……欲除之而后快。两种论调对立冲突,甚至不可调和。

清代秀才李毓秀(现在称学者)的千余文字流传至今,肯定有它的积极意义。但全部照搬、不加以时代特色,肯定会陷入误区。

《弟子规》它积极的一面是,受众为不谙世事的学生,能培养感恩宽容之心、养成做事有条理、学习用心思的态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它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以孔子理论为基础,把为人处世,生活学习以及做人的底线都具体列举,奠基人生底蕴。但盲目照搬,亦步亦趋脱离时代,会让人觉得是在走回头路,下坡路,这是让那些思想积极,创新开拓的人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对于《弟子规》,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国人应该辩证对待,取其精华,与现实结合,规范自我提升人生格局。同时弃其糟粕,不拘泥形式,让自己的人生能自由、和谐、圆满、成功。


谢邀。

无疑,弟子规是儒学中的重要文章,应该一读。儒学中有许多中国文化璀璨的东西,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光大。儒学乃至弟子规,大学,中庸,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定位。人生定位,社会定位,宇宙定位。定位学是易道之道的精髓,毋庸讳言是正确的。易经就是定位的学问,定位学就是人生的智慧。

人生需要怎样的定位才算智慧,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理清儒学中哪些是糟粕,那些是精华。易道之道的人生定位,我以为老子在道德经中解读的最好,天道,天德。地道,地德。人道,人徳。各安其位。天道是顺序,从下而上,从后到前,从左到右,从薄到厚。从小到大,从稀到博。这是自然天理。地道是容器,包容万物。人道是无争,安身立命,无欲无求,顺天道而为而无不为。天德是公。公平,公正,公道。普惠众生。地德是善,忍让,包容,谦和,大度,无争,无私恩养。人徳是亲。亲情,亲缘,亲友,和睦。共存共生。这是易道之道给三才的定位。不能乱,位置不能乱,秩序不能乱,思想不能乱。地想干天的事,就会出大事。天想干地的事,也要出大事。人要逆天地而行,同样会招祸端。

儒家思想,在孔子未接触易道之道之前,也就是其五十岁之前。他的学说,主要是解读道德经的天的作用。侧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个层面。注重天命所归,天地人顺位,秩序。很好的把握了顺自然,依天道,去鬼神的易道原理,使中国传统归入人伦层面,而与怪力乱神相去甚远。无疑孔子原创的儒学在起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儒学被董仲舒赋予王道,定位皇帝奉天承运,天命所归,就已经开始变味,乃至此后2000多年越发背离人性,违反自然规律,成了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两晋时期的建安风气,历代的清流,天皇贵胄,无疑不把这样被扭曲的定位,走向反动的血统论。而经过宋朝程朱理学的极力推崇,儒学进一步行成毒害生民,束缚人性,灭绝天理的东西。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甚至丧尽天良逼女人缠足,使妇女真正成为男权社会的玩偶。这样的定位,那里还有人性。

弟子规无疑是一部好书,里边有许多圣人之言,教化受众,也有很多是与人为善,牵人向善的道理。读懂这些道理,融汇思想之中,知行合一,对社会,对家庭,对国家,对修身,慎独,都会裨益良多。但,也应辩证去看,历史去看,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要有基本的辨识度。能够分辨那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不能生吞活剥,囫囵吞枣。那就遗害无穷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弟子规即是对弟子的定位,也是束缚。但是,这个束缚一定是符合人性,激发人性,符合天理的。如其不然,就是谬误,应当摒弃。


孩子们诵读弟子规很好。有助于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孝敬忠信礼义廉耻,有一个全新的,最全面的认识和认可。

对于孩子们来说,小小的年纪能够诵读弟子规,这是有福气的表现。

让孩子们熟读背诵,弟子规。孩子们一定会受益终生,而且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大力弘扬和提倡弟子规诵读,进校园,让每个孩子都能诵读弟子规。


微信公众号“诗会”(shihui-01),请打开微信搜索“诗会”。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道貌岸然的专家们对民众也算是操碎了心,即使是人被称为两脚羊的乱世,也总有一班善体上意的家伙要用各式紧箍咒牢牢钳制住百姓使其不得乱说乱动,更不可有任何犯上的念头。

我犹记得小时候在外公书房里翻出本三字经,觉得句子短小读着朗朗上口的挺不错,比之于背得头昏脑涨的唐诗宋词好像要简短易懂多了。

然而我没读几页就被他老人家劈手夺了去不许再碰。

后来大了点问起外公才道他老人家的用意在于那三字经蛊惑力超强,小孩子的思维很容易就要被那玩意儿给带偏。

人之初、性本善,开首就是句谎言。而由性相近、习相远始则是赤裸裸的带节奏,目的很简单:来嘛来嘛,跟我走嘛,听话有糖吃。而最高奖项则是可以大家一起排排坐吃果果。

直到我在社会里走来走去许多年后才明白,果然最坏的就是圣人那班徒子徒孙们,阴险极了。

而不幸的是,比三字经更坏的弟子规居然在今时今日就被人推上神坛了。

讲真,我很是诧异究竟是什么人生着什么样的心肝要让人膜拜这破烂玩意儿。

难道要孩子们以弟子规为行事为人之准则的言外之意是要效仿司马昭要以孝治天下了吗?难道真的是对社会中的种种问题终于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吗?

奇哉!

据我看来,弟子规最要害的就是“入则孝”,每句话都包藏祸心,目的自然是要让人再折回到拜圣人拜皇上的老路上去,接着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也就是要人永远不可怀疑不得质疑不得有任何反抗念头……

这才遂了某些人的心意。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各位试将个中角色作一更改,比如将父母改为为老爷子女改为人民,当可收奇效。

我要是下个断语说道我们所谓的国学就是特么的垃圾,大约总有许多正人君子会大摇其头不以为然的。可以理解。

不过还请正人君子们慢些发怒,其实我想说的是如今官方所着力提倡的所谓国学不过是用来**人民的手段罢了,各位真犯不着为这些垃圾闹心。

正人君子们要觉得胡说八道我也没什么意见。

然而,我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

所以想骂人的还是省省的好。

不过话说回来,自认为骂得过我的也不妨试试。


弟子规,好多内容都是效仿三字经,当时的时候就是为了统治社会人群的思想。现在很多学校一直在提倡,也将弟子规重点推为德育教育范本。我们去其糟粕,认证对待吧!毕竟是老祖宗的文化智慧!


作为文学读物,弟子规并不能成为“国学经典”的理由就是固化死板,内容存在太多问题了。比如开篇第一句就有问题:“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是清康熙年间的教育家、秀才李毓秀编写的,其中的内容是摘录有史以来的诸多事件编撰修成。缺乏创造性内容的同时,也多有非圣人诸子百家之言,这是不可能担得起“圣人训”三个字的。但说到孝敬父母尊敬长上,这倒是应有之意。

再之后像这段,我觉得与当下社会差异非常大:“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前两句表现阶级差异,几乎就是臣民意识的表现,与现有的公民意识完全相悖。而后两句……杭州保姆纵火案前两日才刚刚开庭。再如数年前的执死鸡陈宇萍、文学作品《水浒传》里的卢俊义。不仅空谈,也有虚言。

不过更不符合当下发展的,就是这句:“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告知父母去哪儿是应有之意,但回家后特地请见父母一次这就有些夸张了。现在不住三进两进的院子,没几家的房子是几百上千平的见不到人。况且还说居所固定工作固定……如今这人口都是为了发展和生活才流动到各地的,结果我们看到的也很好,国强民富蒸蒸日上。都住一地方,日常收入就那么点,生活好像一潭死水……直接可见的就是大清亡了国。还来?不可能的。

我们提倡的国学,说到经典,必然是能传承人文精神,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而不是像这样囫囵吞枣地让孩子们学糟粕学出个死脑子。那样不仅是坑害自己的后代,往大说,会让国力衰减,让清末的旧事重演。

只能说《弟子规》这种东西,需要挑好的去学。别的不说,就这个“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现在也一样在教,不仅早上刷牙洗脸,晚上也要。不仅如厕会洗手,抓了手机钥匙或财物也一样。


弟子规最大问题就是封建文化教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比方说,易经讲的革命,改革思想遇到历史机遇必须要革命与改革。读弟子规很难懂变则通,通则成,成则久的道理。这就是读弟子规的形成的自以为是,对思想禁锢的原因。


1、弟子规不可过分解读,他只是孩子在家,在学校,在社会上的行为规范,而非教育的全部,好比是学校里的学生守则一样!孩子在学校里每天读一遍学生守则,作为家长你接受吗?我相信你不会拒绝。如果学校里每天只学习学生守则不学别的,我相信你不能接受,同时。也没有任何一所学校会这样做,学习弟子规只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一部份,有质疑的朋友不必太过担心。

2、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西方的法律比弟子规的113件事要多得多,你不懂寸步难行,你要不要学,学了照着做了就没有创造力了吗?我想不会吧!国家整体创造力的发挥是建立在社会安定的基础上,一个人内心不安,焦虑浮躁,自私自利,会发明出什么好东西呢?

3、教学的关键在于宣导者的解读,我们不仅要学怎么做,更要学习为什么做,小孩儿如果听不懂可以先知道怎们做,但大人一定先要知道为什么做!看问题看本质,行为背后有发心!这里的大人,包括老师,包括家长!你懂了,你做了,孩子不用教就会了,这是行不言之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许多的孩子叛逆是因为看到大人太虚伪说一套做一套来的,虚伪的教人不仅没有力量,反而会让人反感、鄙视!

4、深入了解,感同身受,再慎重发表观点,切记轻言妄谈,这是对读者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弟子规》属于封建社会的糟粕,“拉大旗,作虎皮”,打着“圣人训”的幌子,来传播自己的糟粕思想。这些条条框框在古代也许是合适的,但是很不适合现代社会。

过去儿童的启蒙经典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可见古人也不怎么喜欢《弟子规》,古人都置之不理摒弃的东西,今天的我们更没有必要读了。

对于《弟子规》里的要求,我们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其中的一句“亲有疾,药先尝”,就是说亲人有病需要喝中药了,自己要先品尝一下汤药热不热、苦不苦。“是药三分毒”,这个在今天大可不必。如果说亲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难道需要我们先尝一下吗?药可不是瞎吃的。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句话完全是错误的。

再比如里面的“居有常,业无变”,就是说居住在一个地方不要搬家,也不要改变职业。这是完全错误的话语,即使是在古代也不正确。“树挪死,人挪活”,假如山洪爆发了还不搬家就等着死吧!如果整个村庄都拆迁了,你就是不搬要做钉子户吗?现代社会风云变幻,改变职业是完全可以的,没准就站在风口上发了大财呢。《弟子规》里面的一些句子太死了,不会活学活用,顽固不化。

又比如里面的句子“事死者,如事生”,太荒谬了,“号泣随,挞无怨”,打的时候还不跑,你是大笨蛋啊,荒唐。里面很多这样的句子,我们全当笑话就行了。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的一个落魄秀才,连举人都没有考上,可谓是人生的失败者,这从侧面反映了他的水平不是很高。拿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要求自己就行了,说是“圣人训”确实有点愚昧无知了。愚弄大众者必将愚弄自己,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有价值显而易见的。弟子规的内容涉及每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交友都要谨慎等等。而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弟子规重视亲情伦理的教育,主张先道德教育后文化,以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德为先。不错,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就算有过人的知识,有才无德,也是一个危险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顾个人利益,忽视了亲情,淡忘了父母。

比如《入则孝》这一篇大概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父母让你做事情的时候,要马上去做。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情,要虚心地接受父母的批评…………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孩有时候父母喊他,他都觉得不耐烦,让他做点事情也是拖拖拉拉,父母批评一句也不得。当孩子长大了走出社会遇到了挫折,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当今跳楼自杀的孩子,犯法的孩子就是因为德没有教育好,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个人觉得弟子规值得推广。虽然文字有些难记难理解,但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意义取其精髓。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之宝!


原始地址:/resou/37918.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