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孩子出现厌学,家长怎么处理?

几个小技巧与你分享:

1、先接受孩子的现状,和孩子说,你好像现在对学习是不是有的自己的看法?(用开放式问题的询问,不要质疑,也不要打断孩子的话)

2、记录孩子的所有回答

3、让孩子告诉你Ta最喜欢的人或者做的事

4、与孩子一起分析Ta喜欢的人要做到那样需要什么条件

5、和孩子说,我们先不说别的,先想你喜欢的人学习如何,我们先做好这些。

总结:

a、了解孩子的问题

b、从孩子喜欢的东西去探寻

c、从一个点开始重新开始学习




厌学症是由厌学心理引起的,所以怎么治厌学症,我们要从克服、纾解厌学心理入手。孩子产生心理究其原因,无非是学校管理松散、教师理念落后、家长疏于管教、学生放任自流等等。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厌学,那应该仔细分析孩子厌学的原因、表现,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对策。这其中,怎么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是关键,也是根本。所以,家长要想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厌学心理有必要的了解,并且对症下药。

厌学心理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主要表现有: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品质较低、不良的学习习惯、自信心不强。有的人认为学生厌学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能力或者严重缺乏学习能力,说白一点,就是学生没有才华、比较笨。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多数学生的厌学行为与其自身的聪明才智并无直接关系。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面临着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心理困扰,然而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这部分学生很难依靠自身克服这些心理问题,长期下去,导致这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所以我们要对厌学心理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如若不能及时解决,就容易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正常学习及身心的健康成长。

改善学生厌学心理要多管齐下,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个方面都要努力,才能持续有效改善。在这里主要从家庭和学校合作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改善厌学心理,只有学校和家长形成合力,我们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

培养学生意志力

家长要注重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其人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可以运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奋斗精神和身边不畏困难、刻苦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人物具体事例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家长要加强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持续性的阅读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要从心理方面引导学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消除学生的受挫情绪。

经常与老师交流

家长要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近期表现通过校讯通、QQ群、微信群等平台反馈给班主任、科任教师,形成长期有效的家校交流。在家校交流中,如果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某些问题,家长要及时查找原因,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厌学的心理。同时要及时求助老师。

定期参加家长会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再忙都要准时参加。在家长会上,老师一般会针对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展开专题培训,引导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让家长明白关爱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思想上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简单粗暴。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分析原因,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加强经验的交流

家长身边肯定有非常用心的其他家长,他们的孩子非常优秀,我们可以多向别人取取经,向身边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和方式方法,从而达到典型引路、带动提高的目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所以我们家长发现孩子有厌学心理,可以想方设法与在孩子教育方面做得好的家长联系,最好是能让孩子与孩子之间常常交流,这样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总之,解决学生厌学心理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得了厌学症,家长肯定十分着急,但是再着急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原因找到对策。解决了厌学心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肯定会比以前高,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止厌学症死灰复燃。所以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保证每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远离烦恼,享受快乐,从厌学变味爱学。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并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感谢邀请回答此问题,现在娃娃就是幸福,爹妈给创造好条件吃好的,穿好的,上学都不亏娃娃,娃娃幸福感太强就不懂得怎样理解父母,像我门80后农村娃家里条件不好,上学那会下雨天雨鞋伞都没有,用塑料袋套头上上学,兄弟姐妹多负担重,回家了就帮大人干活,70.80后是当下最苦的人,现在娃娃太幸福了,厌学的娃娃家里条件好,有爹妈付出,房子车子多数都有娃娃读书就不那么用心了,想要改变这状态把娃娃送到四川或者贵州体会下生活,就知道人生靠自己,读书的意义!




厌学症是医院诊断的,还是家长自己诊断的吗?有什么表现呢?有具体症状才能对症下药。

其实我们经常喜欢给孩子贴标签,这孩子多动,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孩子厌学等,殊不知这些其实都是医学用语,都有对应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大多数情况孩子的行为并不是病态,只是自己情绪的一种宣泄方法而已。

当他在学校得不到肯定,自信心不足,他就需要在家里得到关爱和肯定,如果家里依旧和学校一套标准,就好比两面煎的电饼铛,火候没掌握好,很快就焦了。

我觉得先不要定义是不是厌学,而是把孩子行为细化分析,跟孩子耐心地深入地谈一谈,了解哪些因素造就了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又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其实还是是很需要一个宣泄通道的,希望可以把这个通道留给家长。

因为问题比较笼统,就简单回答到这,有细节可以再讨论




谢谢邀请。

其实题主已经给了我们方法:就是“对症下药”。

那么如何“对症下药”呢?肯定是先要找到这个“症”嘛!这个“症”不是你说一个“厌学症”就可以的,我们要找出背后的原因。

我们打个比方,男女之间恋爱,开始本来很相爱的一对,怎么后来这个男的开始讨厌女的了呢?我们假定这个男的各方面正常(当然也有人性的弱点),我想,造成男的开始讨厌女朋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两人靠得太近了,天天腻在一起,没有个人空间,没有其他有情趣的东西。不都说距离产生美吗?

2、两人相处,生活千篇一律,没有新鲜感。不都说让爱情保鲜的方法就是要让生活有些小惊喜吗?

3、靠得太近,缺点被放大了,优点缩小并视而不见。不都说让彼此冷静一下,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吗?

4、女方性情大变,本来挺温柔一人,突然就变暴躁了。性情大变,说依然爱你,我觉得这多少有点违心吧!

如果把孩子比作是男女恋爱中的男方,我觉得跟学习相关的人、事、物就是这个例子里的女方了。人、事、物的各种表现,要么让这个孩子更爱,要么让这个孩子更讨厌,还有一种是不爱也不讨厌。

我们这里探讨的是这第二种情况:这个孩子讨厌学习。

我们对照上面的4种情况。那么,造成孩子讨厌学习的原因可能是:

1、天天就是学习学习,生活被学习充满了,没有其他。(这就相当于跟女朋友天天腻在一起,没有其他空间)

处理方法:没错,孩子的主要任务在学习,但一定要劳逸结合。一件喜欢的事,一直一直做,也会不喜欢。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吃吐。男女朋友天天你侬我侬,生活不接地气,也不现实。所以,一定要将学习和玩乐结合起来:看书看累了,可以让孩子玩下游戏,或到楼下小区运动一下;作业太多,中途可以让孩子休息一下,比方说跟孩子玩下轻松的游戏、讲有趣的故事;周末带孩子去爬爬山、郊游郊游,或者看一场电影......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们不能一下吃成一个胖子,饭得慢慢吃!一下吃太多会厌食。孩子的学习也一样,学习要一步一步来,一下学得太满,定会造成孩子“厌学”。

2、学习方法太单一了,家长不会陪,老师不会教。(这就相当于跟女朋友相处方式千篇一律)

有些老师很会教,课上得生动有趣,方法也有很多套。即便方法只有一套,但这个方法里面又有很多不一样的细节。比方说,有些语文老师讲古诗词,他就只讲古诗词,很单一,孩子不喜欢;而有些老师,除了讲古诗词,还会很巧妙地讲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历史——你说,哪个孩子不喜欢故事啊?!

当然了,老师的教学方法,家长比较难干涉(最多侧面提点建议)。所以要孩子跟“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谈一场愉快的恋爱,需要看缘分。除非这个老师很进取,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老师不能强求。家长总能吧。为了孩子,家长不能也得能啊!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重点谈家长该怎么做?

处理方法:父母是否可以成为孩子的老师的补充呢?还是上面的例子,语文老师不能将诗文讲得生动有趣、兴意盎然,家长你是不是可以?!即便你碍于文史知识的欠缺,可否可以通过看书、上网学习的方式了解背景,再跟孩子讲呢?!再退一步,我们是否可以和孩子一起来探索这篇诗文呢?!孩子探索得好,鼓励,自己探索还可以,孩子也高兴。当然,这里谈的是教学的丰富性。再比如,孩子对作业真的提不起兴趣,因为TA觉得做作业好像就是“完成任务”一样,是一种压力,而不是一种有动力的冲关。对此,作为家长的我们,可否能给孩子作业设定一些情境呢?这就需要家长的陪伴,语文作业可以有情境、数学作业也可以有。另外,还可以设定冲关目标,如:给孩子定周计划,在做作业这一项上,进行分解:比如专注力50分、作业完成情况40分、互动情况10分。每天打分,一周下来算平均分,然后在80分以上设几个奖励梯度——通过类似于“游戏冲关”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3、不喜欢这个老师,老师总看到我的缺点,不会发现亮点。(这就相当于女朋友不会换角度看问题)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不是想办法让这个学生学习更快地好起来,而是一差就全差,看不到这个孩子的其他优点。同样的,老师不喜欢学生,学生也不喜欢老师,顺便也不喜欢这门课。完了,恶性循环,这门课就没法学了。

如何让老师发现孩子的亮点、换个角度看问题,需要家长与老师的沟通。

处理方法:及时与孩子沟通在校的学习情况,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点点滴滴。一旦发现孩子哪门功课提不起兴趣、或者说成绩下降了。通过跟孩子或孩子的同学沟通立马找到原因。如果确实是因为老师对孩子的打击、或因老师只看到孩子的缺点看不到孩子的优点造成,家长就要找机会跟这位老师好好沟通了。我们在老师面前把姿态放低点,既坦陈孩子的缺点,也提一提自家孩子的优点,唯一目的就是让老师多鼓励鼓励孩子,多关心关心孩子的学习。当然,我们不能硬梆梆地跟老师说“你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这种教训的语气很不利于沟通。而是通过愉快的交流,让老师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

4、一个好老师被换掉了,新来的老师孩子不喜欢、不适应。(这相当于女朋友性情大变)

这样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本来孩子对一门课很感兴趣,但是突然换了一个老师,这门课就一落千丈。为什么一落千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孩子念旧,执着于先前老师,固执地排斥新老师;一个是新老师的教学方式孩子不喜欢,不适应。面对这两种情况,家长怎么处理呢?

处理方法:面对孩子念旧这种情况,首先要赞扬孩子重感情,其次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总是在变化的,一个老师走了,肯定要有另一个老师来替代。我们当然可以向后看,但更要向前看。当然,不能只讲道理,要多跟孩子讲故事,比如跟孩子说,宝贝,你总是会长大的,你长大了难道跟在爸妈屁股后面吗?同样的,你在长大,那个老师也不是一直在你身边的,你要接受新环境、新老师。再说孩子不适应新老师的这种情况,不适应是情有可原的:先前老师讲得太好,有落差,不适应;这个老师确实讲得不好,不适应。这种情况基本上没办法改变老师——就是说,老师不会因某个学生轻易改变教学风格,只有孩子适应新老师。但是孩子是不成熟的,甚至是任性的,TA可能就因为不喜欢不适应就讨厌这门课。我们家长当然不想看到这种结果,这就需要在孩子适应新老师的“过渡期”做好心理疏导,让孩子多发现新老师的优点——比方说这个老师很善良、很有正义感等等。直到孩子适应新老师。

总结:看病找病因。孩子患有“厌学症”,原因不一:有因作业太重而厌学的。有因没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而厌学的。有因老师的打击孩子,只看孩子缺点,不见孩子优点,而使孩子厌学的。还有因老师更换,不喜欢或不适应新老师教学风格而厌学的......面对这些情况,家长们责无旁贷,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通过有效沟通,让孩子走出“厌学症”的阴霾,更快乐更阳光地学习!




如果孩子得了“厌学症”,那么家长一定要根据成因来“对症下药”。

首先,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学校要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承受挫折等。让学校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消除厌学心理。

一般来说,孩子会得厌学症不外乎几种原因。第一就是家长给得目标太高,孩子再怎么去攀登都够不到父母给的“天花板”,曾经有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小女孩得了厌学症,因为父母一直逼着她学习。区内的考卷做完了,就做市内的,市内的做完了就做全国的。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父母总有提不完的要求,彻底磨灭了孩子学习的热情。

第二种原因,孩子在被的方面得到的满足感胜于学习,比如:孩子在打游戏、看手机方面的体验大于学习,他们也会得岩学长的。因为打游戏得感官刺激远远大于看书,所以孩子在年幼还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很容易陷进去,一旦沉迷就很再出来。

所以,厌学的孩子通常是因为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可以让孩子和心理老师沟通下,做好心理辅导,帮助孩子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早日走出厌学的情况。

然后,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正确的课余生活,禁止孩子打游戏、沉迷于手机,可以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活动,阅读、运动、绘画都是很不错的。

最后,家长一定要给孩子陪伴,如果发现孩子厌学,也不要过分着急和焦虑,这样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用处,家长能做的就是营造宽松温暖的学习氛围。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去弄清问题的原因,与孩子一起去解决,不要一味地批评与指责,这种批评与指责正是培养孩子厌学的一种途径,老师和家长越是逼迫孩子拼命学习,反作用越大,问题愈加严重。




原始地址:/resou/5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