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回到家能主动写作业当然是好的,但是孩子自制力并不是很强,有时候就可能想玩会,我觉得适当的玩一会也可以,不过提前要和孩子做好约定,两个人一起制定出计划,如果计划执行的好,可以适当奖励,如果执行的不好就要受到惩罚,父母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最好也一起学习看看书,但是一定不要看电视玩手机。
我孩子也上一年级,她一般放学后,不会急着写作业,总要跟自己的小伙伴玩一玩,才会去写。到了周末也是,总先想着玩。起初我也很担心她是不是太贪玩了,后来我做了调整,想了折中的办法。
首先,要清楚知道,孩子们总是爱玩胜过爱写作业的。既然如此,那就顺势而为,不一定非要先写作业再玩的。
其次,调整时间安排,高效利用时间。与其逼迫孩子先写作业,做起来磨磨蹭蹭,还不如先让他玩好,然后安心专注去写。当然玩多少时间,还是得有个约定。
再次,还是要结合实际,让孩子知道,其实先做完作业,再玩更happy。尤其是周末,会有各种活动和外出安排,早点做完作业,这样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安心玩耍了。让孩子用两种方式实践对比,他就知道哪种方案最好了。
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一个习惯,而且这两种方式也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如果希望孩子能先完成作业再玩,那就从孩子一开始上学就给他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先玩,那么就与孩子沟通,少玩会,避免作业完不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学校圈了一天了,放学后是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候了,所以一放学,孩子都不喜欢做作业,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也可以理解孩子的这种心态,作为家长,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肯定也是想放松放松,不喜欢做家务,不想做饭。将心比心,可以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态。
所以,合理安排孩子晚上时间,事先和孩子作个约定,回到家可以玩半小时的游戏,室外玩半小时,然后做作业。做完作业可以再看半小时的电视,运动半小时等。让孩子按着约定做事,养成好的习惯。长期坚持下去,相信孩子慢慢会形成自己的习惯的。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家长作好榜样,下班回到家,两个分工合作,不要回到家就躲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这样无形中给孩子作了不良的引导。一人做饭,一个收拾家里,或者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父母管好自己,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孩子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需要家长不断正确引导。
要让孩子一回家就先主动完成作业,然后再玩,那作为家长的更要有好的办法。
1.制定规则。家长可以从一开始制定规则,让孩子回家先做作业。在规则开始时,可以有奖励政策,逐渐让孩子形成自觉习惯,不需要家长监督,就可以很好完成。
2.以身作则。许多家长总是自己玩手机,却一个劲的催孩子写作业。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先完成重要的事情,然后才放松,给孩子起到引导作用。
我的建议是:先顺其自然,让孩子先玩再写作业!做家长的不需要说教,自己劳神,孩子厌烦,费力不讨好!虽然不予管教,但家长要观察孩子玩过之后的状态,并记录第二天作业的批改情况。
几天后如果作业一直情况不好,此时家长再介入,让孩子先写作业,再玩!并及时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自己对比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问题。首先,家长需要为孩子立规矩,明确告诉孩子应该写完作业再玩;其次,应该监督孩子,帮助孩子明白作业的重要意义,有时候需要家校共建,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强化孩子这种印象;最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起初是有效的监督,而后是陪伴和督促,最后才是孩子自觉性的养成,这是顺理成章的良性循环过程。
谢谢邀请!
让孩子主动完成作业再玩,那就让他养成做作业再玩的习惯,习惯的产生自然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所以最好是从小培养好习惯。
首先,是孩子的自由时间,那么,让孩子懂得时间管理,可以让孩子早晨起床制定一日计划然后慢慢按计划进行。也可以制定相应的鼓励,每完成一项,孩子就打勾,一天下来多少个勾可以兑换一朵小红花,集够多少小红花可以兑换等值的礼物等。再或者每天记录孩子的优点,让孩子积极性更好。
其次,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每天可以先引导其做完作业再一起陪玩一会,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自然而然就习惯了这样的规矩。
同时,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最好可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如看书、家务等,这期间家长最好不要打开电视看,不要在孩子面试玩手机、无所谓的闲聊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自然也会有个好习惯。
这个情况我现在正在努力地实践中。
首先要给孩子定好规矩,让孩子放学回家后第一时间先去做作业。把这一规矩定下来后,养成习惯就以后自然就不用督促,孩子会主动完成的。
其次,孩子如果违反规矩,没有完成作业的话,就有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不能玩喜欢的游戏等。
1、和孩子沟通,说出你的期望,上了一天的学,孩子觉得比较累了,先玩一下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觉得不太好,可以和孩子沟通一下,说出你的期望,让孩子了解一下你的想法。
2、让孩子尝试哪一种方式更好,尝试大于说教,让孩子尝试一个先看电视在写作业,和先写作业在看电视,哪一种更好,通过体验,让孩子明白,不要叨叨个不停。
3、和孩子制定计划如何改进,培养习惯,看哪一种方式比较适合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养成行为习惯。
问问孩子怎样可以让自己安心的玩?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惯例表。
建立惯例表的步骤:问问孩子在放学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里要做些什么事情、需要完成什么事情?例如:玩游戏、玩具,运动、做作业、吃饭、洗漱、看书等等。尽量让孩子自己说,家长可以适时的提醒一下就可以。再让孩子估算做每件事情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例如:玩游戏、玩具需要1个小时,运动半个小时,做作业1.5个小时,吃饭半个小时,洗漱20分钟,看书50分钟等等,。让孩子自己估算时间,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对事情的估算时间有差距,可以稍加提醒。现在和孩子一起计算一下做这些事情总的需要多少时间。比较一下,实际放学后到睡觉的时间和这些事情估算出来的合计时间的差距,超出或不足的话,让孩子看看哪些事情可以调整一些时间。接下来给这些事情排序,这时家长可以适时的问一下“怎样可以让自己安心的玩?”然后让孩子来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确定好了,把惯例表制作好贴在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方便孩子去执行,也方便家长帮助提醒孩子,“看看你的惯例表,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了”。
在孩子执行惯例表的前期,孩子可能做不到完全按惯例表执行。家长要记住做到:让孩子小步前进、多鼓励孩子做到的地方、无声的提醒,用手指指惯例表,要和善而坚定的帮助孩子养成惯例行为习惯,切忌用情绪、语言去伤害孩子。
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要分年级来说的。
在一,二年级,其实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业的,老师可可能会留一些启发性的,需要家长协助完成的作业。这些作业孩子自己完成起来会有一些难度,而家里老人可能不太有能力帮助完成,这样就养成了回家就玩儿等着家长回来再做作业的习惯。这种情情况可以家长留一些阅读作业。让孩子意识到阅读作业也是作业美,天天要打卡完成。潜移默化也就养成了回家先做作业的意识。
在三四年级,开始有了作业但是量不是很大,孩子即使回家疯玩儿,看电视,打游戏,也不影响当天能完成作业。同时这个时候孩子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往往出现你越让他做他越不做,为了不听话而不听话的情况。这时候可以提供一下时间记录表,让孩子自己记录回家以后都干了什么事情,自己管理自己。即使他这时候真的安排自己先看完喜欢的节目再做作业,也不要阻拦,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更重要。
到了更高年级,作业量加大了,孩子必须抓紧时间做才能完成。这时候如果在前一阶段,让孩子已经养成了时间意识,这时候其实就全凭孩子自己来管理了。孩子已经意识到必须抓紧时间来写作业了,就会自觉放弃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