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总是和小朋友打架,怎么解?

要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不要急于打骂孩子,并尽量让孩子说明原因。再就是反醒一下自己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是否也经常打骂孩子,或是太纵容孩子,应该说对孩子过份的严格和纵容都可能导致孩子有爆力倾向。




引导宝宝正确解决矛盾

小朋友间发生争执和吵闹是正常的现象,当问题出现时,家长要帮助宝宝学会处理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去和其他小朋友家长,为了宝宝的打闹而争吵,这样争吵的结果只能是吓坏孩子。

对于小宝宝,分散注意力是个很好的方法。

而大宝宝家长,完全可以告诉他们,手和脚是用来写字、画画、跑步和游戏的,而不是用来伤害其他小朋友的。

让孩子学会情绪的表达

孩子1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萌芽,也开始感知自己的高兴和不高兴。

可以通过绘本和游戏的形式,让孩子知道,不高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可以带你去做一些开心的事情。

让孩子学会道歉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当他做错事了,要知道诚恳的道歉。当他不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他一起道歉,或者用自己的言行来表达这件事情。

比如将自己的玩具,食物分享给对方,或者轻轻的触摸拥抱,这都是教会他表示友好的方法。

孩子“打人”是一个很普遍的情况,不是什么大事,家长的正确引导才是更重要的。

只要爸爸妈妈有心,就一定能养出温和、懂事的乖宝宝。




孩子喜欢打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因为心理缺少爱造成的。可能因为孩子婴儿时期,爸爸妈妈抱得比较少,他渴望肢体接触,除了希望得到拥抱之外,打架也是肢体接触的一种方式。

如果希望孩子改掉打架的坏习惯,那就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陪伴,多和孩子沟通,给予孩子最需要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缺少父母有效陪伴的孩子,通常会安全感缺失,当然有效陪伴并不是要一直抱在手里,而是一起参与到某件事中,可以一起游戏一起阅读一起唱歌讲故事,都是有效陪伴,保证一天至少一小时,对于孩子培养良好的互动习惯和亲子关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父母抱怨,以前性情比较温和的孩子,在开始集体生活之后侵犯性增强了。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对资源的争夺和分享,不断转化“敌人”和“朋友”关系。入园之前,小家伙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爸爸、妈妈、祖父、祖母甚至保姆围在身边时刻准备协调,成人的斡旋方法非常委婉,很多矛盾在小家伙管还是不管—如何建立秩序?

遇到孩子被打,你比孩子还委屈。但,你还是得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是给他们提供更多探索和学习人际关系的机会。我们对孩子们的关系了解甚少,太具体的指导反而让其不知所措、陷入困惑。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充当孩子们的“秩序警察”。老师、父母出面通常很快就可以调停孩子间的冲突,但是这样做无助于儿童建立与同伴之间的自然关系。因为“警察”不在场的时候,还会发生混乱。

不当裁判员,既不袒护、也不斥责、也不介入。给孩子解决自己问题的权利。而且,你听到的很可能是一面之词,孩子的祖父母也会为此向你施加压力。即使这样也不能带着个人感情处理问题。孩子间的摩擦更不要蔓延到大人之间,酿成大人之间的争端。那样做,只能把事情搞复杂,恶化孩子的生存环境。

能帮助孩子的3件事

“孩子的世界是另一个世界,成年人不便过多干涉,让他自己来解决这件小事,为以后应对纷杂世界积累经验。不过,姜是老的辣,我们有的是经验,提供建议和帮助也是应尽的义务。”

一、帮他分析,此次打人事件无意还是有意

通过一个问题来判断肇事者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个小朋友经常这么做吗?另一个问题,也可以佐证—你抢过他的东西吗?也许对面的小家伙人高马大,欺负周围的每一个孩子。也许他只是好奇,试探一下新来的朋友。如果是无意的冲突,就大可不必上纲上线,闹得满城风雨。

二、教他申诉,告诉老师

只要确定是有意的攻击,就应该教孩子以后再发生此类事件,立即举手告诉老师,老师在维护孩子之间的关系方面会有很多办法,接到投诉之后,也会留心多照顾你家宝贝的。

同样的申诉和请求,由谁提出?孩子,还是父母,老师的感受会很不一样。受害者直接求助,效果会好一些,不要做为了丁点小事就出面的父母。当然,如果那个家伙多次欺负你的宝贝,行为过分,你就得约老师好好谈谈了。

三、帮他建立社交圈

化敌为友是最好的策略。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轻易断言“那是个坏孩子,我们不和他/她玩了”,即使那真是一个坏孩子,我们也可以成为朋友。

不该做的

不当之一:教宝宝以牙还牙

有的父母在家里总对孩子说:“他打你,你就打他!”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孩子以牙还牙,他会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最正确的,有可能也成为具有攻击性的宝宝。而且,对于那些生性比较软弱的宝宝,再怎么教也是教不会的。

不当之二:父母介入孩子的纠纷

有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受欺负了,就去找打人的孩子,帮孩子出气,也有的父母找到对方父母,理论一番,这些做法都有一定的弊端。小孩子打架不记仇,一会儿就好。如果父母亲自出面,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

不当之三:教宝宝不和打人的宝宝玩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如果仅仅因为这个人不好惹,就不和他玩,这其实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变得懦弱。因为在发生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也是在经历、在尝试、在体验,孩子间会通过这些逐渐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

不当之四:直接找园长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受欺负,不与班里的老师沟通,而是直接找园长,让园长来解决。这将在带班老师和父母间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应当先找找带班老师,询问情况,看看带班老师的态度。如果孩子总是受欺负,经常身上带着伤回家,那可能是老师的责任心不够或是师生比例不合适,这时需要找园长解决。

应该做的

拥抱孩子

受伤后的感受一定不好,孩子也是有情绪的。亲人几句安慰的话、一个亲吻,都能缓解幼小心灵的伤痛。

不放马后炮

如果肇事者和受害者已经恢复友谊,就没有必要重翻旧帐。避免在家庭中和亲友中经常提及此事。一方面是保护孩子自尊心,另一方面嘛,这的确不是什么需要永远铭记的大事情。

若事情升级,变得更严重

如果你的孩子遭到攻击后表现消极,不再愿意跟其他孩子交往,甚至屈服于“肇事者”,以至于频繁被重复攻击,这时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出面与老师和对方父母谈谈了。




为什么打架,先问消楚,对孩子关心不够




问清楚为什么打架。问清楚谁先动的手。然后告诉孩子三观正常的判断即是谁的错。如果是自己孩子的,直接批评教育完了!如果是对方的问题,告诉自己孩子首先这个事情是那个小朋友不对但要告诉他打架也是不对的他也有错,但以安慰为主。然后第二天带着孩子找老师协调让两个孩子相互道歉。




這也許跟平常的家庭教育有關,多關心他,陪伴他,相信會慢慢好轉的




可能是遗传了你的优点!




孩子如果总打架,就家庭教育就一定是存在问题的。

01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而言,还没有完全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可能行为举止会不恰当,挺正常的。但如果教师一再的引导后,还频繁做出攻击行为,那么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身边有个孩子,在幼儿园频繁的攻击其他孩子,而且完全不听从教师的指挥,经常独自跑出教室。后来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孩子有轻微的自闭。后来,该孩子就转学了。

02

如果孩子没有身体上的问题,那么就要深刻检讨家庭教育的缺失了。

是不是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没有及时制止与引导,导致孩子认为打人是可取的。在与同龄人相处时,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是不是孩子曾经受到攻击,而家长没有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导致孩子认为只有通过打架才能保护自己。

是不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攻击性行为,导致孩子有样学样。

03

对于还在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如果是身体上的原因导致孩子具有攻击性,那么应该及早进行医疗干预,通过科学的手段引导孩子的行为。

对于只是普通的行为,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引导,告诉孩子打架是不可取的行为,让孩子学会用询问沟通、交换玩具等方式学会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加强绘本学习,让孩子通过书面的图画了解,书中的人物是如何与朋友相处,以及打人的坏处。

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明白无故打架是不可取的。




1、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正确引导:对于这样的情况,不要说“再打人就没有人喜欢”之类的否定语言,而是和幼儿说“如果要是能不打小朋友,多抱抱他们,爸爸妈妈和老师就会更喜欢”之类的话给予正确引导,幼儿不会分清正话和反话,因此对幼儿要说正确的话进行引导。

2、耐心沟通:如果孩子打人了,爸爸妈妈不要急于的打或,而是待幼儿情绪稍微稳定后,耐心的问为什么打,然后告诉打人是不对的,应该和小朋友说清楚大人的想法或者有问题告诉老师,让老师解决等,教会孩子正确的方法,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明白了。

3、学会帮助:经常带着孩子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帮助别人,和别人做朋友,家长在同时告诉幼儿怎样和小朋友交往,待幼儿学会方法后打人情况会得以改善。

4、家园一致:这个年龄的幼儿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完整专注也就在5---10分钟,因此如果想培养幼儿认真学习,首先要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在学习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和幼儿一起,不要被任何情况所影响,如果有事情也要幼儿坚持5---10分钟后再做,如果能坚持,爸爸妈妈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一起做游戏或者请孩子去XX玩等,来鼓励幼儿,时间长了就有所改善。俗话说没有不正确的孩子,只有不正确的家长




原始地址:/tuijian/5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