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老人沟通孩子教育的问题?

这个回答很简单:无需沟通,做好自己!

这事情是不需要沟通的,特别是婆婆,做媳妇的难道去给婆婆上课吗?这不是很可笑,她也不可能听呀。自己妈妈倒是可以上课,可是她就能听啦?基本也是听不进去的呀!老人最爱说的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怎么把你们带大的?跟我讲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等你们把孩子带大了再来跟我讲课!!

这件事最好的做法,就是做好自己,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老人,而不是去教育老人,你应该怎么做!

举个例子,孩子很小的时候,每次摔倒,老人就会做一件事,抱着摔倒的孩子,使劲踩地板,一边踩一边嘴里还要替孩子骂地板“都是地板不好,踩死你!!”每次我看着边上我都觉得好笑,可是老人总是这么做。我没有找老人谈话,也没有当面去指责她。儿子那会儿1岁多,正在学走路,总是会摔倒,直到有一天我和老人孩子都在客厅里,孩子正好走到我附近时不小心被垃圾箱扳倒了,儿子立刻含着眼泪一脸苦相,我赶紧过去问他摔倒了磕疼了吗?儿子点点头,嗯,一边点头其实一边已经哭声减轻了。我又问他,怎么就摔倒了呢?他就指了指垃圾箱,我说“啊,原来是碰到垃圾箱摔倒了是吗?那我们下一次走路小心点,争取不碰垃圾箱,就不摔跤了对吗?”他又再一次点点头,嗯。然后哭声就几乎听不见了。这时我发现老人从始至终都在看我如何处理孩子的哭声的。我非常清晰的记得,自从那以后,老人再也没有采用那个踩地板的方法。

教育其实是门很大的学问,对于我们刚刚为人父母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也是需要花时间精力的,当孩子遇到生活中每一件事,我们自己也未必能做好,至于老人如何去做,真心不是最最重要的,最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应该去如何做如何说。当然你会说老人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对啊,会对孩子有影响啊,这个的确会有这方面问题,但是只要做家长的在家里对孩子教育不是当甩手大掌柜,全都扔给老人,那么孩子就一定不会过多的受老人的影响。即便有影响,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孩子很快就纠正过来了。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如何去和老人沟通教育,我的回答就是:无需沟通,做好自己!




首先做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我们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责,不能一味的依靠老人。

如果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溺爱孩子也不要指责他们。可以告诉他怎么教育会更好。

家里的教育要统一,这样孩子才知道怎么样是对的。如果目标不统一,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就会很迷惑。

对于任性的孩子不要一味的打骂,指责,以爆制爆,这样只能加重孩子的叛逆。要多和孩子沟通,多问问为什么。多多的了解孩子的内心。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家也有这个问题

孩子四岁,有次吃饭时说到了一句令她不高兴的,筷子都往我身上丢。我当时的反应就是打了她。爷爷就开始护了,正吃饭呢,打她做什么,不要打到她哭。我当时也很生气,就跟孩子说,以后你的筷子砸任何人都不可以,妈妈会打你,砸爷爷可以,他不会打你。爷爷当时立马不出声了。从此以后,如果孩子因为不规矩吃饭而被修理,爷爷都不护了。




如今的时代,如果家里有小宝宝,孩子的父母又都上班,那么比不可少的需要老人来看。那么老人会有他们自己的育儿方式,可能会有些陈旧,就不可避免的会跟孩子的父母产生冲突,那么可能导致婆媳关系或者女婿和丈母娘之间的矛盾,所以,关键还是要看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首先,我们要认可老人的本意,是对孩子好。先肯定这一点,当父母和爷爷奶奶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不会起太大的冲突;

然后,陈述出正确的育儿方式。要用专家的口吻,或者说隔壁邻居的做法,这种方式处理的话效果会非常好,老人也愿意听,毕竟都是为了孩子好。

最后,还是要感谢老人对孩子的付出,获得同理心,平常的时候就需要多问寒嘘暖,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让老人知道没有他们是不行的。在生活方面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在教育上让老人尽量多听听父母的意见。

所以,还是沟通最重要,祝福各位家庭幸福。




和老人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沟通的好事半功倍,沟通不好后续的问题挺多的。首先要把自己的意思跟老人表达清楚,目的一直才能起到效果,其次要多和老人沟通孩子的问题,让他参与进来。最主要的是每次都要心平气和的跟老人讲,要是遇到不统一时自己尽量先忍忍,过后再沟通,相信大多数老人都可以理解的。总之就是让他和你意见统一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老一辈的爱,可能因为教育模式的不同,让我们误认为是对孩子的溺爱。好,既然我们知道他们的落后思想,我们该怎样把这根桥梁搭起来,和我们现代接轨。

当妈来分享做法:

①在不违背孩子健康成长的大问题上,允许他们放手去爱。

eg:

每个孩子都喜欢吃棒棒糖,当当也不例外。好,你们可以有时给他吃一根,但是总是一味的纵容,有事没事就给孩子吃,用这样的方法哄孩子。我就会跟他们去谈“牙齿”问题,他们也知道吃糖多了不好,但是在爱孩子面前有时候显得苍白无力。他们明白这种道理的时候,就会改掉对孩子的错爱。

TIP:与老人谈话需要技巧,不要用责备,怪罪的语气来批评老人不该那样做。如果让孩子听见你这样不和善的态度和老人说话,那以后孩子对你的态度也会如此。时时刻刻不要忘记责任和担当,爱老人,爱孩子,是言行举止的事。

②让孩子多和老人相处,把传统好习惯潜移默化过来。

在平时,我还是愿意把孩子交给他们的,因为在他们身上能让孩子学到某些好的传统精神,例如艰苦朴素等。

爷爷奶奶的一些做法,我给孩子当做了教育题材。不正确的话,我就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并不是在背后讲爷爷奶奶的坏话。

TIP:有时候,老人可能会嫌弃你花钱多,乱花钱。不要和他们争吵,每个父母都是从艰难生活中过来的,我们做到体谅。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也是在念着“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了吗?我们做父母的孩子得学会节俭,做孩子的父母我们得学会言传身教,不要让爱扭曲成长。

③和老人沟通,制定明显的规则,不要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必须跟老人讲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多和老人沟通。

父母的双眼被岁月染上了一层迷雾。在孩子细腻成长中,如果我们没有和老人及时沟通交流,孩子有错误的话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错误。我们要体谅老人,不要一味的去责怪他们的该与不该,对与不对。

TIP:和孩子讲心里话的时候,不要忘记身边的老人。他们也需要被关爱,被理解。我们做父母的得在孩子面前做好尊重老人的榜样,为自己老了做个伏笔。

我们作为他们的子女,作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我们的教育模式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做法直接影响着孩子,也就是“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给孩子做好榜样,老人那点“隔辈爱里的溺爱”就是锦上添花了。对孩子,对老人,我们需要一颗同等的心。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丽霞(号王丽霞):

王丽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懋德工作服务中心项目及行政管理组组长。

您的苦恼在于:不能容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不能协调处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这并不是说老人的教育方式是对的,所以您要接受它。不是这样的。

老人因为其生活经历、年龄层次、心理特点、以及对孩子的疼爱,必然会带有些许溺爱的特征,对于孩子来说,这会带来不利的方面,也会带来有利的方面。

如何弱化不利之处,强化有利之处,需要有些智慧。

如果可以与老人沟通教育的问题,那么就抓住机会,去沟通,去解决,去达成共识。

如果与老人无法达成共识,那您就要考虑接受老人的做法、或者自己加以调整,平衡教育的效果。

或者,您更多地在自己家中进行教育,少去老人家里,尽量少地让孩子少受影响;

或者,您可以正面解释给孩子:爷爷奶奶疼你,什么都想给你,但我的想法是(我的担心是)…….;

或者您可以告诉孩子:在爷爷奶奶面前,我允许他们以他们的方式爱你,但是,在我这里,我需要你做到……。

平衡各种关系的好处是:帮助孩子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在什么限度内接受什么样的行为,这样孩子日后的思路会更加广阔,不会局限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处事方式,而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不要费力地去改变老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是行不通的。

不要担心孩子会被溺爱坏,因为主要的教育者还是父母,父母的行为意识,才是对孩子起决定作用的。

但是如果您想将责任归咎于老人时,其实就将教育的责任推给了老人,这是危险的想法和做法。

不要将精力放在纠正老人的行为上,将精力放在如何融洽各种关系、并且坚定自己的教育方式上。如果有必要,暂时离开老人的生活范围也是不错的方法。




这个问题提出的背景矛盾点在于:老的教育方式和新的教育方式的冲突,老人以为自己有能力培养出你,就有能力培养出你的孩子。但我们对此不满在于老人迁移教育方式直接就是复制粘贴。

要知道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幼儿教育已经越发成熟,儿童正面管教,儿童礼仪指导,儿童情绪管理等等名称层出不穷,指导老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中。而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能先鸡血自己,不断与时俱进,迫使自己接触学习更多的儿童教育理念以及方式方法。

受到各种理论的冲击,以及接触到的培养出知书达理的,有良好家教的牛蛙的家长们。即使自己虽然是新手爸爸妈妈,但是氛围所致,在孩子的教育上,更多的偏向于多样本的比较成熟的教育方式。

对于老人们对自己的教育方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再仔细分析自我成长过程,就能分辨出之前的老式的教育的利弊。况且,老人能教育自己成功,其实还是自身强大和努力占比比较大。

但是老人拿事实说话,他们对于教育的贡献也是不容否定的。

这就导致教育理念的激烈对撞。

明白了这一点,沟通问题就比较好解决。

首先,你不能总是否定老人的对孩子教育的贡献。在中国,“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老人带孩子的常见误区也要明明白白地和老人讲清楚,要和老人说明这个误区的坏处,有理有据。

主要误区:过分关注、过分监督、严厉惩罚、过分溺爱、观念难改、疏远父母。

即使这些误区和老人说过,老人会因为观念难改,而推脱。但是,家长自己还是要在恰当的时候,在场景中指出来,把老人当做孩子一样的耐心教育。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建议可以一家人坐下来,好好的计划讨论下以后怎么带孩子,分工明确,让老人参与教育孩子的工作前,先统一下教育方式方法。在孩子面前,要统一思想。

老人参与孩子的教育后,可以在孩子睡着后,每天花个5分钟左右,交流下孩子一天的表现,尤其是孩子的优点进步,经过实践陪伴后,再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一家人分享下回忆。最后总结安排下第二天的事情。这样一来,一是可以和老人一起教育孩子,让老人不再觉得自己没有帮上忙,反而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被接受,会受到更大的鼓舞。老人的沟通难题迎刃而解。二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老人明天的安排,可以及时给出点好的建议,我们也对老人的教育更加放心。

最后希望所有的新式旧式教育矛盾在一家人的努力中,磨合成最适合孩子发展的一种三世同堂其乐融融的教育方式。




我的孩子都是请家教回家来帮我教育,老人只是帮我照看孩子,希望各位别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指望老人,老人们根本就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那些英文老人们看不懂,孩子要从小教育才行,等大了教育难度非常大,我女儿从会走路就开始教她学写字,学读英语,18个月就送进幼儿园,虚岁5岁就上1年级




与老人沟通孩子教育问题,确确实实是一个所谓的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遇到了比较棘手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所处的年代不一样,所处的环境差异很大,所以教育理念之间必然差异很大,这一点的估计大家都是认可的。但是,既然大家生活在一起,又有很强的亲缘关系,我们又不能够因为这种差异而不去进行沟通,所以这里面就要讲究沟通的艺术。

一方面,在分工上跟老人进行一个合理的沟通。一般情况下,三岁之前的孩子以养为主,三岁之后的孩子以育为主,这是养育的一个规律。所以,在三岁之前以养为主的时候,就可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分工,比如说老人负责孩子的吃穿,因为这方面老人确实经验也相对丰富一些,而自己负责给孩子买绘本或者是买些益智玩具,这样子的话,如果分工表清晰的话,大家也不会产生交叉上的矛盾,可能也会好处理一些。

另一方面,当真正在接触过程当中,出现育儿理念上的差异的时候,在沟通上一定要注重一些艺术性。首先要尊重老人,这是最起码的一个基准,当然了,也要跟老人好好沟通,尤其是老人所处的那个年代以养活为主,我们现在这个年代要以养成为主,所以大家在这个方面如果能够形成一致的观念的话,也是比较好处理的。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原始地址:/wenhua/6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