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我们还是会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以前在初中的时候可听话了,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上了高中什么都要跟你唱反调,而且才说几句他就嫌烦。”这样的埋怨并非偶然,而是非常普遍的。
其实,高中生和初中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有了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自己处理问题,不愿意家长、老师过多干涉,而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特点,依然用老眼光看待孩子,用老方法处理问题。对孩子表现出的厌烦情绪,大部分家长不是找原因想办法如何缓解,而是采取反复说教,甚至粗暴干涉的措施,结果治标不治本。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日新月异的外界事物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尤其是高中生。很多教育人士都感慨,如今的高中生比上个世纪的高中生更有想法,更桀骜不驯,更难管理和教育,他们动辄与家长、老师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实在令人头疼。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找到情绪的宣泄口,如何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两代人的战争?
要做到这些,良策只有一个:与孩子实现良好沟通。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父母的沟通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的困难呢?
一、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各说各话,无法激发交流的兴趣。
二、家长的唠叨和拿孩子与他人相比较的做法,激发了高中生的逆反心理。
三、父母全方位的监控,迫使孩子远离父母。
四、家庭结构也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不单是高三的孩子,而是现在的孩子。
1.时代原因,时代不同思想不同,70后的家长,现在的孩子,从小接触的环境和思想教育,已经面对的问题都是不同的。
不同不可怕,可以沟通,就算再不同,为人处世的本质还是不便的。
2.沟通难度,沟通的方式会去的不同的效果,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特别是现在社会的孩子,是有着充分个性的个体。要沟通,先尊重,尊重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地位他们的目标,然后再沟通。
不要把孩子当做附属品的去命令。
而且沟通要趁早,最好从小就养成良性沟通的习惯。而不是等到高中时候才发现问题重要性。
3.不要因为孩子要学习,家长要工作,学习和工作不是一个圈子就把孩子隔离起来,让他参与家里的事情,让他出主意,动手去做,这也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刻。
4.高三的特殊性,个人建议尽量把特殊变普通,不要太特殊,或者把这种特殊行为普通化。别人孩子有压力,要好好准备,但是心理阳光更重要。
我觉得高三这个阶段,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压力也比较大,面临着相对个人而言比较重要的抉择。沟通要讲究技巧和方式方法,心平气和地才能够达到沟通的理想效果。面对高中阶段的青年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和暴戾。任何事情和事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再耐心。多换位思考不要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我们都经历过高中和高考这个阶段,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我们是懂他们的,也是过来人。觉得只要用心花点时间和耐心❤,沟通应该不是问题。
高三学生,大多在17,18岁年龄,处于刚刚成年阶段,大多有自己的见解,倾向于独立,但高三学习压力大,情绪容易波动。如果家长控制欲望较强,太关注孩子的成绩,容易和孩子起冲突,如果家长和孩子能一起努力,放平心态,平心静气沟通,关心成绩也要关心其它方面,多鼓励,相信会有较好的效果,在高考中有良好发挥
本身家长和孩子由于成长背景不同,不免存在代沟,出现不好沟通的情况。
又因为高三孩子处于特殊的时期,升学压力比较大,所以情绪情感上波动比较大。
在这个时期,建议家长不要太焦虑,额外给孩子加压。尽可能给孩子营造放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发挥。
回答这种问题呢,有统一的思路和模板。个人家庭和社会。高三是青少年体力智力反应达到或者接近巅峰的状态。家长的年龄大了,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思考方式,恐怕都跟不上孩子的步伐,所以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家庭来讲可能现在的家庭孩子忙着学习,大人忙着赚钱,大家各顾各了。各自的生活重心不一样,也很难形成共同语言。从社会氛围上来讲,那么青少年的朋辈,是大家最热衷的社交群体。少年人往往都是排斥大人的,哪怕心里知道大人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但形式上大家对大人敬而远之。
【选专业和院校的十大口诀】
(一)家里有钱,学校优先,学习什么无所谓
(二)家里有人,专业优先,应聘专业有限制
(三)农村学生,城市优先,视野见识可提高
(四)独立好强,外省优先,学校选择余地大
(五)内向胆小,本省优先,回家照顾多交流
(六)学霸学生,学校优先,考研出国再发展
(七)线上学生,进档优先,本科专科差异大
(八)中档学生,专业优先,不做凤尾当鸡头
(九)普通家庭,技术优先,便于毕业找工作
(十)特长学生,兴趣优先,发挥优势促发展
是因为孩子越来越大了,越来越进步了。而做父母的人没有越来越进步。所以父母要与孩子一起进步。
70后的父母与00后的孩子,注定是最难沟通的两代人!
70后的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基本缺衣少吃,物质财富仍然是极端贫瘠的,社会文化也守旧,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代人长大到90年代的时候,因改革开放使部分省市的经济迅速崛起,社会文化也因开放而变得复杂交织,甚至很多暴发户的价值观变得扭曲,后发展到整个社会变得异常浮躁。随着这代人奔向40岁、50岁的现阶段,因社会人才已经积累到较高程度,政府再次改革,企业需要转型升级,高科技迅猛发展,人才需求趋于年轻化、知识化,这一代人面临着失业的危机,开始变得毫无安全感。
70后的孩子是00后,而00后从出生到长大,整个过程基本处于物质财富相对充裕,社会文化变得更加民主、多元、包容,他们很难理解饥饿、贫穷,更难意识到成年后的就业压力与成就感,他们不要出人头地,不要成龙成凤,不要管制,渴望西方文化的自由、民主。
这两代人成长过程的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冲突,70后的父母与00后的子女要想沟通顺畅,唯一的办法是70后的自我改变、自我升级,摈弃传统,放弃约束,解放思想,与子女平等沟通,帮小丹点点关注吧,谢谢家人们,衷心的感谢
现今的很多家长都和孩子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并且随着孩子年龄越大,父母越觉得难以沟通。什么原因呢?梁老师认为问题主要出在父母交流态度和说话方式上。
孩子年龄越大,自我意识越强,越渴望得到平等对话与交流
为什么小时候很听话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听话了,甚至还和家长开始顶嘴了?简单来讲,是因为孩子长大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人格逐渐健全,独立自主的意识逐渐增强,做任何事情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不能随着孩子长大而发生改变,继续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动不动就批评责备,孩子肯定会越来越反感。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你不该这么跟他说话。
孩子渴望家长有问题了好好跟自己说,而家长总是会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权威。管这个、管那个、不准这个、不准那个,这与孩子心中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他会觉得很烦躁,父母总是不理解他。所以,得不到平等对话的孩子开始和父母冷战,甚至处处表现出叛逆。
父母言过其实,肆意评论,往往是孩子不愿友善回答的诱因
家长可以回想一下,在与你的“大”孩子沟通时,你是否用过“你怎么总是”、“你就不能”、“你经常”、“你从来都”这样带责备语气的词?
当您想要孩子改变某种坏习惯,或者改变某个观点时,是不是先夸大其词地讲一通孩子做的有多么不好,多少次做的不好,然后以命令式的语气,不分青红皂白让孩子直接改?
比如,梁老师某朋友的媳妇与妹妹某次沟通如下:
梁老师朋友的媳妇发现妹妹打扫厨房时没打扫干净,遂与妹妹沟通:
朋友媳妇:JTT,你看这个电饭锅,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责备),刷的时候用点力,你总是不听(责备),是不是觉得这不是你家,做什么事情都不上心(恶意评论)啊?
妹:我没有!我以后再也不洗锅了,你能你洗!(随后大哭。委屈了一晚上)
我们仔细思考,这样的对话简直是“杀人诛心”。一件小事没做好,先责备两句,然后扣一个“不是你家做事不上心的帽子”,责备本来就够让人不爽的了,还被“扣大帽子”、被冤枉,哪个听了都得愤怒地跳起来。
父母在于孩子对话时,经常带着恶意的评论,并且将一件小事言过其实地表达,责备和轻蔑之意溢于言表,哪个人听了会舒服,何况是正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孩子。这样的表达,孩子多半会给你一个不友善的回复,不但达不到想要的目的,还让双方都受伤怄气。
“讲事实,说感受,提需要,做请求”是平等沟通的四步法宝
与孩子沟通,并非孩子难以沟通,而是父母放不下身段,总觉得自己还是最权威的。殊不知,长大的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你对他唱歌会吸引他,你对他呼喊他会越跑越远。
父母不妨放下身段,换一种沟通方式,或许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梁老师建议父母与孩子沟通时,先客观地说出自己看到的事实,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看情形提一下自己希望得到的反馈,最后才对孩子做出精准的请求。
按照“讲事实、说感受、提需要、做请求”四步与别人沟通,沟通会变得顺畅许多。
还是前面这个例子,换种说法是不是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呢?
梁老师朋友的媳妇发现妹妹打扫厨房时没打扫干净,与妹妹沟通:
朋友媳妇:JTT,我刚看了下,你洗的电饭锅不太干净,最底下还有很多粘在上面的米粒。(讲事实)
妹:(跑过去看,很不好意思。)
朋友媳妇:如果做一件事都粗心大意,我怕对你以后的学习啊、工作啊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你不希望如此吧。(说感受)
妹:(更不好意思)
朋友媳妇:我希望你以后洗完锅或者做完其他事,都不要忘了检查一下有没有没做好,行不行?(提需要)
妹:好的(正面回应)
朋友媳妇:那你再帮姐姐把锅洗一遍,然后检查下其他的东西有没有洗干净,行不行?辛苦啦!(做请求)
妹:好的(欣喜又不好意思地去干活)
人与人的沟通一定是平等、友好的,才能够做成一件事情,达成一个协议。若过多地掺杂语言暴力,只会让双方更加痛苦,想要达到的目的还达不到。
其实不怪孩子无法沟通,只怪孩子长大了,大人的思想和行动却没跟着变化。朋友们若还有疑惑,多对比两种沟通方式看一看、想一想,第一种像不像您和孩子的沟通模式,如果换成第二种,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我是梁老师,【关注】地理梁老师,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