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这本书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或启发?

抱歉,没读过。


谢邀!听说过,没看过!据说,是翻新之作。


没看过。


这本书我反反复复看了10多篇。反反复复听了100遍。我从学英语开始练习。达到非常好的成果。


你好,我来为你回答。本书颠覆了我一直以来的三个认为。

一、认为人的能力受基因限制

有句俗语你可能听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句俗语就是人们相信人的能力受基因限制而总结的口头经验。身边也不缺乏这种声音:“看看你父母现在走的路,以后也会变成你的路。别折腾了,你生在这样的家庭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书中写到1908年约翰尼.海耶斯夺得奥运会马拉松冠军,成绩是2小时55分,而换成今天这样的成绩只够马拉松比赛的入门门槛。以此说明人类的基因在不断被突破,并没有受到基因的限制。

反观一下说这话的人,他们也没有错,人类天生喜欢稳定,也天生喜欢抄捷径,也许他们年轻时过多的漂泊、走过不少弯路、吃过不少苦头,最终向生活屈服。于是抱着“我是为你好”的心态选择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告诉孩子别折腾啦,相信命运,安安稳稳才是最好的结果。

知足常乐没有错,但这种类似于贴标签的话,还是不要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说,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需要他们自己来创造生活,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而基因中的限制就是从一次次的挑战中来进行突破。

纪伯伦说过: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二、认为用足够长的时间做一件事一定会成功

书中写到富兰克林有很多爱好,都是用足够长的时间去坚持。比如写作,他通过长时间坚持达到了作家的水平。再比如下棋,他也长时间坚持这个爱好,朋友拜访必然摆好棋局,不过他却没有在下棋方面取得成就。

都是长时间做一件事,为什么写作能成功,下棋却没有成功?因为他在长时间坚持写作的前提下,还加入了刻意练习,而对于下棋他只当娱乐,没有去刻意练习。所以结局迥异。

再举一个接地气的例子,不过提前声明,没有贬低的意思不要产生误解。那些一干就是几十年的保安、门卫也是足够长的时间做一件事,为什么没有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我们要看一下这些工作的本质:每天都是机械的重复。

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机械的做某件事。不但得不到进步,而且会使人们停下前进的脚步缓慢的下滑。

不过现实社会中尴尬的是,有的事情能让人坚持却不能成功,有的事情能成功很多人却坚持不下去。现代人充满了焦虑和浮躁,都想获得捷径,撇开那些长期坚持的机械工作,真正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人值得敬佩。

三、认为只要足够刻苦就会更加优秀

原则上是这样,可是下面的故事也许会有新的启发

《清醒思考的艺术》书中提到:职业游泳者体型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材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这就说明刻苦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比起有先天优势的人,普通人就多了一个门槛。必须通过刻苦拿到入场券,想要更优秀,还需要其他条件的加持。

我们在这里不讨论阶层,也不讨论人生,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有的人就是“天生丽质”能直接入门?

读过生物学的都知道,孩子的身高30%靠先天,70%靠后天。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有长成好身高和好身材的潜能,关键是看孩子的父母有没有了解促进孩子生长的因素,有没有督促孩子的饮食、运动和睡眠。

如果父母督促的好,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比如早睡早起、跑步运动,拥有符合标准的身材自然能直接入门。

所以,这么看来,他们并不是“天生丽质”也没有走捷径,而是比普通人多了父母教育的加持。优秀的人往往是别人培养出来的,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结合。

结语:这些观点有没有颠覆你平时的认知呢?亡羊补牢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如果我们还在用这三种错误的思想左右我们的人生,那么是时候调整一下你的认知。也许一点点的改变就能给你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我是@蓝衫蓝,一个大众文化爱好者,如果我的观点和你产生些许共鸣,顺手点个关注方便以后再来浏览。谢谢阅读。


《刻意练习》这本书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或启发?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森屿屿,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刻意练习》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11月,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也正是这本书把“刻意练习”这个概念让大众熟知,而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K·AndersEricsson

《刻意练习》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套练习方法,核心是假设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刻意练习需要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刻意练习的核心是给予训练者一个练习天花板,在一次次的训练中,不断提高天花板的高度,这也是区别于之前风靡社会的“一万小时定律”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真正的了解了学习的机制,我们才能最大效率的去学习,也就像书中心理学家提到的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事实上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过高或者过低的能力天花板都是不能帮助成长的,这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第二个学习区的重要性,不至于打击学习的积极性,但也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提高能力的上浮25%左右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这就需要练习者较为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而选择合适的学习区来进行自我的突破。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确切的说是师傅带学徒的模式。

为什么《刻意练习》这本书能火起来,首先是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成功学的复刻定理,其次是它符合人类的发展

现如今的社会,教人如何成功的书籍可以称之为泛滥,但真正的成功又又多少能被复刻的呢?答案不言而喻,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马云也只有一个,他们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这本书的成功在于教会人们怎么去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而非不切实际甚至口出狂言的复制别人的成功。其他的成功学书籍的理论性倒是很强,但到实际的操作中却无法实现,而《刻意练习》这本书不同,通过科学的理论解释了人类学习的机制,让其明白原理,进而在符合人类的特性前提下进行学习和提高,具有可操作性,且并非盲目的和他人攀比,参照物仅仅是过去的自己,自己的能力上限也在合理的操作下被刷新和突破。


原始地址:/wenhua/759.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