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北京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地方的地方时间。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而中国东西相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5个时区)授时台必须建在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
“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渭南蒲城。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时间”,而是东经120度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
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中国海关曾制定海岸时,以东经120度之时刻为标准。公元1912年,位于北京的中央观象台将全国分为五个时区,民国28年(1939年)3月9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召集标准时间会议,确认1912年划分之时区为中华民国标准时区。分别为:昆仑时区GMT+5.5新疆西部与部分西藏,新藏时区GMT+6新疆及西藏,陇蜀时区GMT+7中国中部,中原标准时区GMT+8中国海岸,长白时区GMT+8.5中国东北。1949年之后,中国将“中原标准时间”改称“北京时间”,并在全国(大陆、港澳、台湾)统一使用该时间作为标准时间。
中国全境(大陆、港澳、台湾)均采取北京时间(UTC+8),但在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作息时间和邮政通讯费用优惠分界点虽然用北京时间来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延晚2小时,如中国电信的长途电话优惠时段,在新疆、西藏推迟两小时走。而在新疆民间(特别是维吾尔族群众中间),使用UTC+6的情况更为普遍。新疆电视台汉语频道与少儿频道使用北京时间,维语频道与哈语频道使用新疆时间。
北京是东八区,所以用的是东八区时间。
为了有利于全国人民的统一工作以及保持文化一致性,所以中国采用同一时间。
而又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作为同一时间的基准。
而东八区的来历又和本初子午线的确定有关系。
欢迎大家光顾北京戏曲之家
谢邀,中国统一的标准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的由来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
要说北京时间,当然得说到时区的问题。
元朝耶律楚材第一次认识到时差问题
中国古时候(当然,别的国家古时候也一样),是不知道时区这回事儿的。对于时间的掌握也没有那么精确。比较大的城市里有钟鼓楼,官府用敲鼓或击钟来向市民告知时刻的变化。在小一些的城市,值班的更夫用敲梆子来提示时间。官府是用晷影漏刻来测量时间的,而对老百姓来说,看看太阳走到什么位置了,也就大致能判断一天的时刻了。
中国人最早认识到“时区”、“时差”这件事儿,是元朝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叫耶律楚材。元朝统治的范围很大,耶律楚材在随铁木真大军西征的时候,来到寻斯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正好遇上一次月食现象。经过后来与身在开封的朋友比对,耶律楚材发现,在寻斯干城观测到的月食开始时刻比在开封早了约1更半的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三个小时。耶律楚材把这种现象称为“里差”。专家们也推测,耶律楚材的之所以有这个发现,很可能也受到西方天文思想的影响。
不过,耶律楚材的“里差”观点,也并没有给后来中国的天文历法带来什么实际影响。只是到了明末利玛窦来到中国,再次带来西方的地圆概念,这时的徐光启才又提到耶律楚材的“里差”说法。
掌管中国海关的英国人赫德推动了“海岸时”
虽然西方人很早就知道时差这回事儿,但国际上时区的划分,是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的,会议通过了格林威治所在经线为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格林威治天文台时间为标准时,从而建立了全球时区的方案。
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
时区的划分标准很快也传到了中国。中国的沿海口岸也开始改用格林威治标准时,即东经120°的标准时来计时了。当时人们把这个时间标准称为“海岸时”。这主要是由当时掌管中国海关的英国人赫德推动的。
1918年中央观象台提出划分全国为五个时区
到了民国七年即1918年,当时的中央观象台提出划分全国为五个时区:
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之东部,实际就是格林威治时间的东八区,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时间”;
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甘肃东部、宁夏、内蒙古中部、青海等,实际就是格林威治时间的东七区;
回藏时区:以东经90度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及当时的西康西部、新疆及西藏之东部,实际就是格林威治时间的东六区;
昆仑时区:以东经82度半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新疆及西藏西部,实际就是格林威治时间东五区和东六区之间的半时区;
长白时区:以东经127度半经线之时刻为标准,包括吉林及黑龙江东部,实际就是格林威治时间东八区和东九区之间的半时区。
民国时期划分的五时区示意图
抗战期间全国暂用陇蜀时区时刻
1939年3月9日,抗战中的国民党政府内政部在重庆召集“标准时间会议”,对以前的五时区方案做了少量修改,并决定于1939年6月1日起实施,但同时决定“在抗战期间,全国一律暂用一种时刻,即以陇蜀时区之时刻为标准”。
当然,日本占领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不会听蒋介石的指挥,还是在使用“中原时间”。
特别要指出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1932年3月1日成立伪满洲国,那时的伪满洲国,竟然使用的是日本时间,也就是东经135度标准时,即东九区时间。
更可耻的是,抗战期间,沦陷区的日伪华北政权也曾试探使用东经135度标准时,但最终他们还是没敢这么做,仍然使用了中华民国正统的中原时。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成为标准时间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两三年内,全国各地所用的时间比较混乱。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地球物理所1952年编撰出版的《天地年册》,截止到1952年年底,全国至少在理论上仍然实行五时区的旧制,甚至连时区名称都照旧。
那么,北京时间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高级工程师郭庆生考证: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的决议。同年10月7日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称:“本台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这是笔者迄今见到的有“北京时间”字样的最早文献。所以,“北京时间”第一次出现的日期,可以锁定在1949年9月27日至10月6日的10天之内。很可能,就是在“北平”改名为“北京”的同一天,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一并将广播报时呼号冠以“北京”称谓,因此,“北京时间”的问世当在1949年9月27日。
到1952年,除了新疆、西藏等地区外,全国统一使用东八区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