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孩子学习不好,多半是装的,打一顿就好了!
孩子叛逆、厌学的原因是什么?
1、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不够人与人的相处,是起着相互作用的,好比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也是如此。身为家长,必须注意自己与孩子亲子沟通的方式。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有叛逆心理,可能他说了一句话,父母觉得不满意,就大声骂他,孩子受到刺激,也变得大声对抗,或以沉默的方式抗议,或以其他行为抗议,如摔东西,打架斗殴,离家出走等。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产生一种叛逆的心理。
2、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还有,如前面举过的小军的家长的例子,认为只要是主观上对孩子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
3、家长对孩子责备过度。许多时候,孩子心里不满父母偏心,心口不一。但又说不出来,便会以行为来表现自己的不满。有时候父母并非偏心,而是因为某个孩子行为不良,经常犯错误,自然父母贵备的比较多。可是,孩子接受的信息却是:父母偏心。因此,他很可能会以不听从命令,厌学逃课等行为以示不满。
面对孩子叛逆、厌学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1、在家庭中一定要给孩子规划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这样就可以告知孩子,这是你每日必须做到的事情,或者是这一周之内你必须完成的事情。
2、多和孩子沟通一下。和孩子谈谈心,有时候,是家长太理解孩子了,导致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那么理解,单方面是不够的,需要双方都理解一点。
3、孩子正在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切忌脾气暴躁,大骂出口,大打出手,如此反而会使他们反感而更加叛逆。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
第一步,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第二步,父母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技巧。
第三步,帮孩子分解学习目标。
第四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
如果您的孩子现在也正处于叛逆厌学阶段,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讨论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爱上学习。
1、父母意见统一
大人要保持一致意见,不能妈妈说一样,爸爸说另一样。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没有统一的安排,还会从中间选择父母的漏洞。
2、正向引导
确定好学习的时间和游戏的时间,不能让孩子越界。在孩子游戏的同时,父母应该有选择的去安排游戏内容,不能一味迁就。尽量让孩子接触一些对开发智力有意义的游戏。
3、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以身作责,说到做到。逐渐让孩子意识到坚持好习惯的好处。让孩子的意志力得以增强。
首先孩子都有玩的天性,没有自制力,需要家长引导,然后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很重要
谢谢邀请。
小孩爱玩是天性,多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小朋友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
在网上买一些益智玩具,既满足了小孩玩的天性,也锻炼了孩子的心性、思维、专注力等等。希望对你有用哦!
孩子爱玩是天性使然,玩能让孩子更聪明,问题是要控制好时间,玩也要健康的玩,早期的亲子教育很多都是以有趣的游戏开始然后带入要学习的知识。
孩子不听话,要看他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心智成熟度,以及其所处阶段的特征结合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孩子的成长按年龄分为几个阶段,0~3岁,4~6岁,6~12岁,13~21岁,每个阶段孩子的成长需求都不同,孩子不听话,要找出导致这种情况背后的各种原因,不能只找孩子的原因,还有家庭环境,父母等抚养人方面的原因。做好孩子需要学习,做好父母更需要好好学习,家庭教育胜过学校教育,毕竟一天24小时,在学校只有8小时,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家里。家庭是孩子早期学习兴趣启蒙培养与行为习惯、性格等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是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打基础的,家庭教育不到位,学业上必然会遇到困难。
真想解决问题,还需要抚养人多学习相关亲子教育类书籍,毕竟教育的方法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推荐看看《父母的语言》《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正面管教》等书,或者针对孩子年龄阶段购买相应的亲子教育书籍,还可以购买专业的相关父母培训课程听听,然后最重要的是父母等抚养人学习了以后,要先做出改变来影响孩子,而且需要持之以恒,否则很难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首先玩是孩子的天性,现在的孩子都很叛逆,喜欢玩,关键是看家长怎么引导,家长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的在影响孩子,慢慢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给她讲讲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她学习时你也拿本书在他旁边看,给他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而不是在旁边玩手机,和孩子有一个约定,他学了多久之后,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还有制定一个奖励制度,比如考试成绩表现的好,要有奖励,当然家长要说到做到!不能不履行承诺。一步一步孩子会慢慢喜欢上的,我家女儿就是这样的方法,目前效果还不错,上次她特别喜欢一支3D打印笔,我说可以期中考试如果3A就给你买,结果如她所愿!这样也能让孩子明白她想得到的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那就给他时时刻刻都玩,除了玩任何事都不做
换位思考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多沟通会有帮助
制定奖惩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只有完成学习计划计一分,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买好吃的,买玩具。督促孩子自己去完成,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家长期望孩子说了就听,其实是希望孩子服从自己。
听话应该有两个含义:你听我的,我听你的。
往往彼此倾听得出的结果执行力更好。
“我以前凶吧,态度不好,他不听我理解,可是现在我好好说了,他还是不听。”这是家长困惑的地方。
常常家长会走进一个误区,是什么呢?
如果我放下身段,跟你好好说,那么一定能到达我的目的:“让你好好听我的话。”
家长的目的就是要:你听我的。
这个想法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想想看配偶间如果这么要求对方:你要听我的,显然会有矛盾,那么放在孩子身上也一定迟早会出现矛盾,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矛盾会增大或激化。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1)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期望不一致
比如在睡觉和吃饭这件事上,大人的期望是,我一叫,你就得赶紧行动,说吃饭了,你就要赶紧把玩具放下,去洗手;说睡觉了,你就得收拾好玩具,赶紧上床躺下;
那么孩子的想法呢?我还没玩够呢,等我玩够了再说啊
所以家长的期望和现实就存在差距了,所以矛盾就出来了。
大人的感受就是,我的孩子不听话
(2)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一而再而三地尝试
比如说,商场里面亮晶晶的商品,可能昂贵,也可能是易碎的;但是孩子对商品的价格和材质没有概念,他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足,他也没有办法以预判形式是什么样。他没有我们大人的社会概念,比如说碰坏了要赔,赔还要不少钱,而且这个钱赔出去没有回报,是冤枉钱,这些孩子统统没有概念;即使家长跟他说:“不要碰哦,坏了妈妈要陪的”这样的话,他也只是听,对他来说,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商品呈现出来的漂亮的样子或者功能在实际地吸引他,让他去一探究竟,所以他没法听大人的“离得远远的”
给大人的感受就是,这孩子越说越做,不听话
(3)这是孩子一个个性化过程,对说“不”的产生的力量很享受
有的时候孩子说“不”或者反抗家长的时候,家长的激烈反应,让孩子体会到“不”这个词真的很有力量,那么大的孩子很享受这样的力量感。
比如说今天是规定的穿校服上学的日子,孩子说“我不想穿校服”。家长就着急了,“今天是规定要穿校服的,你不穿校服,你穿什么?其他小朋友都穿,你不穿?”家长就哒哒哒,一顿讲道理,目的是要说服孩子,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被大人控制了,也感觉到我只要说“不”,就能把大人搞得鸡飞狗跳,这个很有意思,所以他会常常来刺探一下大人
给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听呢,真不听话
(4)孩子对“不要”的理解和大人不一样
比如说,过马路,大人认为过马路就是快步走,谨慎前行,注意前后左右的行人啊,拐弯的车辆啊,总而言之要小心地尽快走到安全的地方
孩子听到大人说过马路不要跑,他拉着你的手,一蹦一跳,因为红灯变绿了,大家伙一快往前走的人流很让人兴奋啊,我是其中一个很让人开心啊,刚才停着等,现在齐步走,这个很让人激动啊,所以他的动作完全表现出他的感受和心情,他没法理解那些个危险和紧张。
那么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真是越是危险,他就越做危险动作,真是不会听话的熊孩子
(5)大人不倾听孩子
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孩子说:“妈妈,快快,快看我”,他可能把你的大衣服披在身上了觉得很好玩,他可能把枕头、玩具或者水桶顶上头上了,他想要跟你分享他的创意,通常家长们没有感受到危险,或者正在忙着的时候,都是很敷衍地看一眼,“哦,看到了”或者很不耐烦“唉呀,正忙着呢,没看到吗”于是这样的反应也给孩子做了个榜样,他也学到了,下一次,他也会这样对待大人叫他比如吃饭啦,睡觉啦
这个时候家长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示范,他只感受到当下孩子的行为:怎么叫都不听,真是不听话哦。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1)审视自己的行为
每次孩子来找我们的时候,你觉察一下自己的行为,你有没有在认真地听孩子说话,你有没有敷衍孩子,有没有给孩子做“不听话”的榜样?
这个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或者你的配偶或者家人,当孩子叫你们或者跟你们说什么事的时候,你的回应方式是什么,记录下来
然后从现在开始,可以很认真地回应孩子的每一次呼叫,即使你手里正忙,正在炒菜,也可以把火先关掉,然后蹲下来,看看孩子是什么事情,如果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可以跟孩子说:“我听到你叫我啦,我现在正在炒菜,吃完饭我们一起玩,好吗?”或者你们可以约个时间,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一起交流的,让孩子把要跟你做的事放到那个时间去,这个固定时间称之为特殊时光。
(2)给孩子权力和选择
比如孩子今天要穿一条纱裙子上学,可是天很冷;可以让孩子先穿上衫裙子在门口试一试,让她自己决定要不要穿;可以这么说:“今天天气比较冷,妈妈打算要穿绒的衣服。你如果要穿纱裙子的话,可能会冷,也可能不会冷;或者你可以先穿了在楼下走一走,再来决定穿不穿,好吗?”
当然也可以根据裙子的厚薄和大小,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你打算在裙子里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呢,这个由你决定”——当然我们说这个有限选择给出的选项是大人能接受的,就比方刚才那个例子,不管是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大人都可以接受,就可以给出来做为选项,大人不能接受的,就不做为选项来提供。
(3)倾听,进入孩子的内心
比如孩子一定要去看看那个电饭煲,可以抱着他在安全的范围内,去看一看你是怎样把米和水放进去的,是怎样按键的,或者也可以抓住他的手指,让他按正确的键。让他体会参与的快乐
等饭好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去开一下锅盖,在安全的距离体会一下那个热度,孩子体验过了之后不会轻易去碰热气腾腾的东西。
或者是孩子睡觉前怎么也舍不得玩具,还想玩,可以跟他说:“嗯,这些玩具都很有意思,你一定想要玩到不想再玩为止,现在是睡觉时间,是你自己收玩具还是妈妈和你一起收?”用共情的方法去理解孩子,让他觉得被关注到。
(4)运用幽默
比如说洗了澡,不及时穿衣服,可以先用被子把孩子先围起来,孩子通常很喜欢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会很享受光鲁鲁在被子里的感觉。这个时候你还可以跟孩子玩游戏,拿着他的衣服说:“啧,这件衣服是谁的呢?他找不到他的主人了,是椅子的吧?........”
(5)尊重孩子,留出时间
通常我们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让孩子受打扰,就是在他看书,玩玩具的时候不让他在那个场景中被打断。如果刚好到吃饭时间了,怎么办呢?提前一点知会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心理预期,不要让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
可以这样说:“我们马上就要吃饭了,你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过来?”
也可以说:“还有五分钟就要吃饭啦,你可以准备一下吗?需不需要小闹钟提醒你?”如果孩子同意,那么按个小闹钟,孩子可以听到闹铃响之后按计划行事。
挺难办的,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要天天陪伴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