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随他去吧
现在,不想学习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自己不想学,家长也不督促,让其顺其自然!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学生既不能骂更不能打,而且现在许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奇差,稍有不慎,老师就会惹祸上身。第三,一个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天才此才必有用,何必只吊读书这棵树。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应平和心态,顺其自然吧!更何况,长大后,能记起能来看看老师基本上都是成绩差的学生。
碰到这类厌学的学生,说实话对老师的授课以及能力水平要求很高,建议教师在授课时不要生搬硬套书本,也就是说不要就着概念讲概念,枯燥的内容会让授课效果更加适得其反;也不要搞习题战术,别就题论题,没完没了填鸭式灌输。
1、对于学生而言,情绪比知识重要。所以作为老师,不要有施恩的情绪和高高在上的姿态,试着接受和喜欢他们。
2、没有人不愿努力,但害怕努力了没有结果,所以要不断地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
3、信任是基础,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前题。相信学生有变好的愿望和可能,只要找到他关心的点。
4、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5、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给学生时间。
总之,在课上:多鼓励,少惩罚。多重视,少打击。在课下:跟学生做真正的朋友。他们只要真心喜欢你,就会处处为你着想。
其实很多教学技巧,都是在工作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没有不学习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老师不是上帝!你去问上帝吧。
学校没别的教育活动了?
(1)教师要和学生谈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详细了解分析引发厌学的原因,采用耐心的引导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少贬多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骄戒躁;
(2)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的多方面背景,和家长共同探讨制定措施,创设引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家庭氛围;
(3)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减轻课业负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利用学科的特点,施以积极的心理影响,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4)通过学校和班级活动、举办心理讲座等,消除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转变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动力,发自肺腑地产生对学习的需要,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人各有志嘛,学习不好不意味着什么,孔子厉害吗?教的弟子们是不是个个都优秀呢?遇到不学习的不用管
处理什么!他又不是你儿子,应尽职责到位就好了,家里有这样孩子是他们家的造化,你能改变天命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什么是“不学习”?我想出题者所说的“不学习”,是指那些不在意学习成绩,每天上课不专心,回家不做作业,考试成绩垫底的学生吧。
对于这种说法我不赞同。有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只是考试不是一生的事情。作为教师,如果为学生考虑,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考试成绩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不过教师也是俗人,避免不了学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绩效挂钩,学生考试成绩低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收入。所以,才会有全社会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学习”说事。如果学生考试成绩不高,可能学习方法不对,也可能学习能力不足,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就需要教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想办法增加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真的“不想学习”,可能就是“石头无法孵出鸡蛋”,神仙也没有办法。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课堂上暗示,课下组织同学协助,家访探寻根源,这些方法都坚持,如果仍然无效,顺其自然吧,承认教育不是万能的!
创造转变的条件,并且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