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稳定,应该怎么调节?

造成血糖不稳定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不合理饮食,现在很多年轻人有很多食控制误区,饮食暴饮暴食、为了减肥不吃甜食、不吃早餐。

控制血糖首先要有合理的生活方式,如饮食,锻炼。喝茶的话可以和桑叶茶,这个对降血糖有些作用。平时多吃粗纤维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另外建议血糖高者平时可以饮用降糖的茶饮,比如金钱柳薏米茶。金钱柳(俗称摇钱树)含的皂苷、黄酮、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能修复、维持、平衡受损的胰腺。薏仁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研究表明,薏苡仁油能降低血糖值和血钙值,它的水提取物能有效稀释血糖浓度。金钱柳薏仁茶双管齐下,对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有不错的调理效果,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患者。高血糖的病人禁忌就更多啦,任何含糖量高的食物都不可,包括很多水果,多吃蔬菜杂粮较好。

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饮食条件。血糖不稳定饮食适当食用含高纤维的食物,如玉米面、燕麦片、高粱米。

血糖为什么不稳定

1、饮食控制不良

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饮食条件。大多数患者无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饮食控制,造成血糖波动太大,治疗困难。一些病人正在忙于社交活动,饮食无节制的;有些患者控制主食,并没有真正的内涵理解日常饮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重超标,营养不均衡

2、盲目用药

很多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一大误解,认为吃药比饮食和锻炼更有效。其实,在很多2型糖尿病病例中,健康饮食与经常锻炼相结合,无需药物也可以控制病情。必须服药的患者也有一大误区,即“跟着感觉走”,自己调整用药剂量。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治疗,因此一定要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等有所了解。

3、无定期复诊

血糖是否控制得好,要看血糖是否正常,这就需要定期化验,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一次化验血糖正常了就认为永远正常,或者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化验一次,这也是不正确的。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4、监测血糖不规范

测血糖前必须洗手,否则有可能虚惊一场,特别是在摸过食物后,因为现在的血糖仪非常敏感,皮肤上沾的糖分会污染血液样本。荷兰学者发现,剥香蕉皮或切苹果之后,88%的参与者其血糖读数比洗完手后测血糖高出了至少10%。乳液和护肤霜也会造成读数不准。

5、压力太大

专家表示,心情抑郁和压力过大对血糖的影响非常“隐蔽”。糖尿病患者得抑郁症的风险比常人高两倍,二者一旦形成恶性循环,血糖便难以控制。因此,家人如果发现异常,应提醒患者积极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


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专家组编著的《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利用负离子的作用进行的自然疗法,已被大量的基础和临床试验证明是控糖的有效方法之一。

空气负离子就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为维他氧,能直接消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质的氧化等,也能改善SOD酶活性,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改善体内酸性环境,从而增强Na+/H+通道,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改善细胞内糖代谢等,非常有益。

此外,利用负离子的作用可激活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增加机体的代谢率并可降低血糖。同时负离子的作用参与治疗糖尿病还能减轻或消除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可与任何药物协作治疗疾病,促进药物疗效发挥,逐步减少药物用量,让患者摆脱长期服药的困扰,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产生。


对于糖尿病而言,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好,如果想要提高生活质量,更好的方法是配合饮食治疗。专家表示,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而言,只需要简单控制饮食就可以控制病症,甚至使它消失;而对于病重患者,若饮食控制良好,也可以缩短病程。

可是在饮食问题上,很多糖友只是一味地认为避免摄入含糖量的高的食物即可,其实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并非这么简单。

原则一:控制热量

合理控制食物的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的首要原则,这其中不仅包括主食和副食,对烹饪油和零食的热量也要了如指掌并加以控制。此外,不同人的活动量不同,所以所需的热量也有区别,因此,糖友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力活动情况来计算出总热量,再根据一日三餐的占比来分配。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0%~20%,,脂肪占比20%~30%。

原则二:控制脂肪

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妨碍体内糖的吸收利用,代谢后还会产生酮体,易诱发酸中毒。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糖尿病患者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每日总热量的30%,而且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胆固醇的摄入量也不能超过300mg。

原则三:限制钠盐的摄入

正常人要限制盐的摄入,更何况是糖尿病患者。世卫组织推荐,我国人民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但如果有高血压,钠盐摄入量则要更少,应少于2克。

原则四:控制糖摄入

糖是必须要控制的,尤其是蔗糖、蜜糖、各种糖果、甜点心、饮料、冰淇淋等,这些糖类进入胃肠道后会被完全吸收,升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基于肠道菌群研究的饮食干预方案,可以有效稳定和改善血糖。二型糖尿病归根到底是一种代谢疾病,而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揭示了这种代谢异常跟肠道菌群有直接相关性,并且到到了重要的调控对象菌群。2018年3月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高膳食纤维可以预防和改善二型糖尿病,为人们战胜疾病提供前所未有的信心。

通过高膳食纤维饮食,可以降低引发胰岛素抵抗的菌群丰度,同时,提高有利于消除胰岛素抵抗的菌群丰度,从而纠正糖脂代谢紊乱,使人体分泌的胰岛素正常参与摄入的食物的代谢,与此同时,降低人体系统炎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完善的血糖调控机制

人体影响血糖水平的激素有很多种,除了胰岛素,还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等等。

其中胰岛素是降糖激素,其他的激素都是升糖激素,当我们身体处于压力紧张状态,或者能量不足、缺氧等状况,都会引起身体代偿性升糖反应!很多时候,是我们错误的行为习惯触发了身体的主动升糖。

压力、紧张、熬夜、失眠、酗酒、高负荷工作、饮食不及时、频繁低血糖都是常见的应激刺激因素,都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当应激刺激频繁出现,甚至会引发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应激性糖尿病。

当前,由于压力、高负荷工作等应激导致的血糖高情况异常普遍,去年,全国医院中的护士由于熬夜加班,新增一万多例糖尿病,这一类大多应该属于应激性糖尿病,而不是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有四种类型:一型,二型,应激性和妊娠期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是胰腺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二型与胰岛素相对不足和受体敏感度下降有关。应激性糖尿病,又称作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前仅特指外伤、烧伤病人等情况,但是现在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显应激反应,最容易被忽视误判。

应激性糖尿病是指在严重急性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暂时性糖尿病。

应激性糖尿病属于继发性糖尿病,需要明白的是,继发性糖尿病是公认可以治愈的糖尿病!只要消除了导致血糖高的原发病因,继发性糖尿病即可随之治愈。

医院确诊糖尿病常规检查主要有:生化检查(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实验。

通常,只要血糖超过标准值(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1/l),你就被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然后无论胰腺功能是否受损,无论胰岛素分泌是否减少,一般都会按照二型糖尿病即胰岛素缺乏来降糖治疗。

敲黑板!医院几乎从不检查肾上腺皮质激素(GC)、胰高糖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糖上升的激素,不排查应激反应和其他因素引发血糖高的情况。导致应激性糖尿病或者由应激刺激引起的血糖异常无法被识别,极易造成误判延误病情。

血糖不稳定最可能的情况是,触发了应激反应!

最新的糖尿病研究证实,持续紧张与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大脑为了保证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体会出现低血糖状况。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低血糖情况发生,身体会启动低血糖应激反应,胰高糖素升高,胰岛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质以及脂肪都会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血糖,提高身体的血糖储备。

如果紧急情况反复出现,身体会处于战备(应激)状态,对血糖的需求大幅上升,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最强的升糖激素),持续提升胰高糖素(最主要的升糖激素),促进蛋白质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产生血糖,大量游离脂肪酸补充进血液,为提升血糖提供原材料。

在身体主动升糖,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糖素大量分泌的状态下,降糖药和胰岛素都会失效!当应激结束,药物发挥作用,又会使血糖突然降低!

所以,如果是应激性糖尿病或者由严重应激引起的血糖高,基本不需要药物和胰岛素降糖。

另外,苏木杰反应与深夜低血糖然后应激性升糖有关,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与胰高糖素升高有关,都是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

糖尿病是最易发生误诊的几种疾病之一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刚刚发现被误诊了糖尿病类型,说起来也是可笑可叹,但,这就是医疗诊断、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只有极少数有经验的医生,能通过经验和与患者沟通识别出应激性糖尿病(因为血糖检测结果无法识别),更少的医生会用利血平、艾司唑仑等抗应激焦虑药物来平稳血糖。

如何自我识别出糖尿病类型呢?

一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不足,做胰岛素分泌检测,可以查出。

二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不足,做胰岛素检测可以测出,或者严重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也可归入二型。

应激性糖尿病比较难以分辨。如果胰岛素分泌没有减少,血糖容易异常升高,经常伴发低血糖症状:如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或者有明显触发应急因素的错误生活习惯,压力、紧张、熬夜、失眠、酗酒、高负荷工作、饮食不及时、频繁低血糖,可以怀疑自己是应激性糖尿病,进一步可以与医生沟通,补充检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糖素,以免误诊贻误病情。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可能至始至终都在制造身体对高血糖的需求,而你所用的药物可能更进一步加快了这种发展趋势,如果你愿意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加以改变,你会发现,血糖紊乱状况很容易改变。

关于更多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生酮饮食、应激反应等内容,可查看我的问答。之前疗养院指导慢病康复,全套非药物调理方法都在里面。在的391个回答。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全是干货!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点赞关注转发!


原始地址:/xinwen/19097.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