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高血糖危害大,殊不知低血糖的危害可能比高血糖更甚。糖尿病低血糖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急性低血糖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时可判定为低血糖,长期如此,会造成以下后果:
(1)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低血糖时神经系统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神经缺糖性损害,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死亡。
(2)导致神经系统损伤
严重低血糖会影响大脑的营养供应,导致自主神经代偿性反应和神经缺糖性损害,容易引起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长期反复出现低血糖,还可能导致慢性认知功能损害,引起性格变异和精神改变。低血糖还可能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痴呆的风险,低血糖发生次数越多,痴呆的风险就越大。
(3)可能引起器官病变和其它并发症
低血糖时肾脏的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重肾脏损害。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增加死亡率。
(4)严重的糖尿病低血糖可导致视网膜渗透压的改变、眼压的急剧下降,可能引起动脉破裂、出血,影响视力。
出现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药物控制疾病时,很容易会导致体内胰岛素过多而葡萄糖不足,就会出现糖尿病性低血糖。总的来看,导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4点:
(1)服用过多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
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过大、用药后没有及时进餐是引起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
(2)过度控制饮食,没有吃到足够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在主食过少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低血糖,也更容易产生脑功能受损和身体其他方面的损伤。
(3)运动量过大
在不调整饮食量和药物量的前提下,额外增加运动量会导致低血糖。
(4)空腹喝酒
酒精可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空腹饮酒一旦过量极易产生低血糖,尤其是正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空腹饮酒即使轻度醉酒也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症,甚至低血糖昏迷和大脑损伤。
出现糖尿病低血糖怎么办?
轻、中度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一般可以自己或在家人的帮助下吃葡萄糖片、糖果或糖水,也可以喝一些含糖果汁、甜饮料或甜点心。
重度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无法吃东西或喝东西,家人或亲朋需立即叫救护车。给重度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喂东西,可能会导致患者窒息。专业的医师或护士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患者补充葡萄糖。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低血糖?
要预防出现糖尿病低血糖,建议日常生活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跳过或推迟用餐时间。如果你正在服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尽量保持每次进餐的时间和食物总量一致。
2.密切监测血糖。根据病情需要,定期每周几次或每天几次测量血糖,保证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
3.遵照医嘱,仔细测量药物的剂量,并按时服用。
4.如果进行了额外的运动,需要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食物的量。调整多少取决于血糖检测结果以及运动的类型及时长。
5.如果想喝酒,记得先垫点儿食物。空腹喝酒会引起低血糖。
6.记录下自己出现低血糖时的反应,有助于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及时识别出低血糖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7.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甜饼干。
8.在身上佩戴记录糖尿病患病信息的卡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帮助施救人员采取正确的措施。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我们都知道,高血糖并不会立刻造成伤害,但是低血糖,却会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造成致命伤害。
糖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一旦低血糖情况发生,身体会启动升糖机制,肾上腺素、胰高糖素升高,肝糖元分解出血糖,提高身体的血糖储备。
如果低血糖持续出现,身体会处于战备状态,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拥有最强的升糖作用),持续提升胰高糖素(身体最主要的升糖激素),蛋白质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出血糖,用来规避低血糖风险,导致血糖居高不下。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情况,每一次低血糖都会触发应激反应,都会使下一次低血糖更容易出现,使血糖储备变得更高。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血糖2.8以下才会低血糖,而糖尿病人血糖3.9就会低血糖,有的应激反应严重的人,甚至血糖降到5就会低血糖!
日常饮食控制严格,如果又服用阿卡波糖类“糖吸收抑制剂”,容易造成肝糖原储备不足。缺乏了肝糖的调节作用,在运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害怕血糖高,却往往忽视低血糖对身体的伤害,这是很可怕的现象。任何人都应该知道低血糖的危险!与高血糖不同,低血糖的危险立即可以呈现,并且,如果严重低血糖得不到及时解决,会迅速伤及大脑、心脏,并造成肝、肾功能衰竭,昏迷甚至猝死。低血糖是导致酮症酸中毒、老年痴呆、肾衰竭以及猝死的主要元凶,伤害远超高血糖。
很多庸医不区分身体的应激状况,只凭借血糖指标就药物降糖,提倡节食,提倡运动降糖,建议血糖严格检测,却不懂防范低血糖风险,甚至错误的用胰岛素不足的理念来对抗应激型糖尿病,结果糖尿病越治越糟。即使口袋放两颗糖,也抵挡不了低血糖对身体的伤害。要知道,当你感觉到低血糖,伤害已经发生,你的体内已经开始了急救式的升糖动作。
最危险的是,你可能拿不出口袋里的糖!
那么,是低血糖容易发生,还是高血糖呢?
那些糖尿病患者真的是爱吃糖(米面馒头面包蛋糕),吃了太多糖而导致?
还是因为他们经常不吃早餐、经常工作过度、劳累过度、没有及时就餐而导致低血糖,而身体无法承受低血糖状态所造成的各种损坏,启动高血糖基因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整个身体对糖的需要呢?
或者因为长期应对压力,致使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导致身体对糖的需求增加,肌体正常的血糖对于这些人显得不够,偏低,必须提高血糖供应呢?
又或者是因为血脂过高导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无法有效捕捉血糖,细胞、大脑需要血糖却无法满足,不得不分泌胰高糖素同时抑制胰岛素,进一步提高血糖水平?
如果你愿意做一个糖尿病病理的了解,你应该会同意我的观点,那就是:
高血糖更多的可能是身体规避低血糖的必要手段,是积极正面的自救措施,糖尿病患者要处理的,不只是高血糖的问题,更是低血糖的问题!
糖尿病作为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与多种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医疗对糖尿病的影响只有8%,所以,除了药物控糖,更要从能量代谢,激素调节,甚至细胞营养利用的层面来分析血糖高的各种可能。要从多角度多方位来调理,饮食,运动,情绪,呼吸,放松训练等都非常重要,遗憾的是,这些是绝大多数医生的知识盲区。
敲黑板,不理解身体主动升糖机理,不去消除应激反应,盲目降糖,这才是糖尿病无法治愈的根本原因。
怎么判断自己是应激反应导致的血糖高?要看你有没有下列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症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以及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如果经常饥饿,心慌,易怒等症状,那么很大可能有应激反应。要先考虑消除应激,远离低血糖。不宜节食,不宜大量运动和过量药物控制,容易起到反效果。
希望对你有帮助,专注非药物慢病康复,关于糖尿病饮食调节,影响血糖因素,糖尿病生酮饮食等内容,可关注我的问答。感谢点赞关注,留言必回。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在的250个回答。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其自身胰岛素调节功能较差,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毫不逊于高血糖,一旦失治误治,后果非常严重。轻度的低血糖会出现头晕、心慌、出汗、乏力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但长期高血糖的患者对于交感神经的敏感度较低,对低血糖的反应也不够灵敏,所以很可能在没有上述症状的前提下,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前几天急诊上接了个78岁昏迷的女患者,查即刻血糖:2.3mmol/L,寻其原因才知是因为家属疏忽,多服了降糖药,还好发现的及时,否则老太太就有生命危险了。
那么,糖尿病患者要怎么做才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呢?1.无论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都一定要按时使用,不可过早或过晚;控制药量,可适当放宽降糖目标,避免机体不耐受出现低血糖症状;2.用餐要定时、定量,不可吃得过少或过迟;3.运动要适量,避免空腹运动或过度劳累,适当的运动有利于降血糖,但是糖尿病患者若是运动量太大也可能导致低血糖。所以,一定要协调好以上三者的关系,规律饮食、规范用药、规律运动,才能有效防止血糖过低。
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重视血糖的监测,警惕低血糖的发生,了解关于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措施,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做出正确的处理。
本期答主:赵芳芳,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很多人觉得糖尿病患者是属于血糖容易在短期内升高的病人,无须担心低血糖的问题,应该警惕的是血糖的升高。但是,事实上比起正常人,糖尿病人更加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本来就是出现异常的。例如,在患者血糖偏高的时候,本来应该调节血糖的胰岛素却没有起到相应的调节的功能,而在患者出现血糖偏低的时候,胰岛素却跳出来进一步降低血糖。因此,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失常导致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引起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无处不在的低血糖。
第二点,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就是注射胰岛素或者通过吃降压药物。但是,如果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没有遵循医嘱格外注意药物的用量的话,血糖受药物影响大幅下降,是非常容易引起低血糖的。
第三点,严正申明,出现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一般出现血糖的症状表现是心悸、手抖、头晕目眩、身体冒冷汗等,这些算是比较轻微的症状了,病情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头痛难忍、说话困难、两眼发昏甚至出现意识不清、猝死等非常危险的症状。这些都是分分钟涉及到生命安危的。所以,一定要警惕低血糖,对于特别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更加要警惕了!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糖尿病患者往往关注血糖升高,却很少意识到低血糖也存在很高的危害。其实低血糖的危害远远超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因接受严格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率升高,但自我防护能力不足。
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不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每周平均发作2次症状性低血糖,一生中可发作数千次。3-4成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需要他人救助),可伴有癫痫和昏迷。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相对1型糖尿病患者较低,但随着病情进展,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
就如同平时喜欢山珍海味的人骤然面对窝窝头一样,相对于正常人,糖尿病人由原来机体的高糖环境进入低血糖状态,其适应情况是一定比不上正常人的。骤然进入低血糖状态,会使糖尿病人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感觉饥饿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昏迷及癫痫发作。低血糖发作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心律不齐、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心肌缺血等病症。而长期反复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支出。
因此,每一位糖尿病人都需了解低血糖相关症状及处理措施,遇到问题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运动、药物的使用及血糖的监测。一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要及时识别、正确处理,并加强监测血糖变化、调整用药、祛除诱因。
作者:苏州科技城医院张喆昊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觉得血糖不要过高即可。其实,糖尿病人血糖过低也不好,因为会出现低血糖现象,而低血糖的危害其实更大。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3.9mmol/L以下时,就说明该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常见的症状为饥饿感、心慌、汗出、面色苍白等,严重的患者则会昏迷,有时候一次低血糖很可能会夺走糖尿病人的生命,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那为什么糖尿病人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呢?
1、使用过量的口服降糖剂:病人有时会忘记自己是否服药而再服一次,这样有可能会造成用药过量而引起低血糖。
2、餐前服药后离用餐时间太久:因服药后药物开始产生作用,胰岛素开始上升,如果太久未进食,则有可能引起低血糖。此外,没有吃早餐就出门晨练运动,也会造成低血糖的风险。
3、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完后离用餐时间太久,也会造成低血糖。另外,也可能因为胰岛素注射部位不同,产生不规则吸收,造成低血糖。
4、运动过度,导致肌肉利用过多的葡萄糖,或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加快,以致引起低血糖。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低血糖出现呢?
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降糖计划,按时进餐,且应定量,不可过度控制食量,如果进食量明显减少,应该根据减少的食量相应减少药物的量。此外,要定期去正规医院监测血糖。如果经常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等多种症状,需要引起注意,注意防范,做好日常的保健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低血糖现象出现。
低血糖作为糖尿病一常见的并发症,是阻碍血糖控制达标的一大重要原因。既然糖尿病是表现为高血糖,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呢?
这其中主要原因与糖尿病这一本身疾病相关。糖尿病的发生根本改变是胰岛素的绝对或者相对缺乏,缺乏胰岛素之后,正常进食后,升高的血糖缺乏胰岛素的管理而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如胰岛素的注射或者口服药物治疗(主要有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格列奇特等和非磺脲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药物,这两大类药物都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多的作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或者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如果饮食不规律,饮食量忽多忽少,或者不适当的运动,以及药物的剂量应用不合适,应用药物期间饮酒就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一次低血糖反应对人体的损害足以抵消很长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平稳带来的好处。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要使血糖控制尽可能达标,同时不发生低血糖反应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患者与医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饮食及运动要适当,剂量不合适的时候,要及时就医,调整药物。
低血糖反应主要表现为出汗、饥饿、感觉异常、面色苍白、软弱无力、心率加快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服用饼干或者糖果后,症状好转。正常人血糖<2.8mmol/L,属于低血糖,但是糖尿病病人,血糖<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
针对糖尿病患者,需要随身备些饼干或糖果,以在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紧急缓解症状,发生低血糖后,急需尽快就医,一方面寻找低血糖的原因,另一方面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再次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针对治疗过程中,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的人,可以适当将血糖的控制提高一些,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