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1.胰岛素依赖型,即1型糖尿病,主要见于年轻人,98%的儿童期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

2.非胰岛素依赖型,即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主要与遗传有关,


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了,这种疾病出现以后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肥胖的人才容易得糖尿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很多瘦人也有可能会得糖尿病。明明很瘦却得了糖尿病,是为什么?原因找出来了。

说到糖尿病患者,人们的潜意识里都会觉得这个人一定很胖。肥胖确实会增加患糖的风险,不过,这并不能说明瘦的人,就没有这样的风险。就算是很瘦的人,也可能是有较大的患病风险的。众所周知,糖尿病是终身存在的。1亿多的糖友中,大部分都是胖子,不过也有部分是瘦子。原来,瘦子也会得糖尿病!相比胖子,瘦子得糖尿病的风险更低!但若你是以下3类人里的一种,风险就会加大。

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遗传和环境

在临床上,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都是瘦子,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瘦子也有胖子。正常情况下,瘦人得糖尿病,主要都是因为体内的能量无法储存,因此很难发胖。我们要知道,血糖高的人家族遗传性非常的高,对于家中有糖尿病史的人而言,不管是胖还是瘦,都有患糖尿病的风险存在,并且患糖的几率还很高,若是家族中有多个糖尿病患者的话,一定要及时的检查,以免带来不好的后果。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它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平时不健康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都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因。就算是很瘦的一个人,每天饮食不节制,大量吃甜食,喝碳酸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甚至会高过肥胖者。所以说,我们不能单纯通过体重,来判断有没有患糖的可能性存在。不管是胖是瘦,都要注意避免患糖的高危风险。

3类瘦人,得糖尿病风险或更高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上面我们说到,虽然不能说糖尿病是遗传病,但是相对来说,如果有家族史的话,不管你是胖还是瘦,风险都会比普通人高。

向心性肥胖的人。看不去不胖的人,但是内脏的脂肪含量却很高,这类人一定要注意多调整自己的体脂率,尤其要做好腰臀和腰围的监测。

有巨大儿生产史的人。部分女性在孕期,因为过度的补充,导致营养过剩,胖得不行就算产后减肥瘦下来了,也要预防产妇日后患上糖尿病。在怀孕期间,如果消瘦的话,要适当的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肥胖的话,要避免过充的营养摄入。

不管你是多大年纪,都要预防血糖高。平时可以多锻炼,以此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风险。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很多人觉得熬夜就是奋斗,误以为熬夜很励志。凌晨3点还在拼命的人,可能会获得成功,但是身体也消耗垮了。熬夜对于控制血糖来说也没有好处,成年人每天至少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以上是关于糖尿病发病原因的相关介绍,无论是胖瘦,只要是生活不规律,或者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会导致出现糖尿病,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做好身体保健戒除一些不良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出现。

如果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欢迎关注我的专栏《糖尿病的治疗和禁忌,中医控血糖》,包括了糖尿病的预防、发病信号、控血糖方法、食疗方法和禁忌,每天更新,点击下方就能可订阅。


关于生活习惯的回答已经很多了,我就说一下关于“基因”方面容易得糖尿病的原因。

英国的《太阳报》曾经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屁股没肉的人更有可能得糖尿病!

英国的流行病学会专家解释说:人体内有控制臀部和腹部脂肪的基因,如果人的脂肪不能储存在臀部,就会有限储存在肝脏、肌肉和胰腺中,或者是以糖的形式储存在血液中,这些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除了屁股这一部位之外,如果这个基因出了问题,手臂、腿部也不能储存脂肪!

所以啊,如果一个人狂吃不胖,而且不是消化系统的问题,就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基因出现了问题,要防范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年龄超过40岁

2、既往血糖异常

3、糖尿病家族史

4、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多囊家族史

5、早秃或早秃家族史

6、巨大儿生产史

7、出生时为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

8、压力过大

9、生活不规律

10、暴饮暴食

11、既往胰腺炎史

12、过敏性疾病人群


感谢邀请,生活习惯不好熬夜,大量碳酸高糖饮料。生冷冰镇食物饮料都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而且糖尿病人大量喜食冷冻饮料极易引起酮中毒,尿糖异常增高。注意以上尽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就行了。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分为几大类:年龄≧

40岁;二是超重或体型肥胖和中心型肥胖者;

三是生活方式以静坐为主的,四是患者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家族史并不是指的是父母包括兄弟姐妹、以及父母的兄弟姐妹等等;五是妇女在以前怀孕的时候曾经分娩过八斤以上的孩子或者在怀孕的时候被诊断过妊娠期糖尿病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六是没有诊断糖尿病,但已经达到糖尿病前期的这种情况受损史;七是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八是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九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十是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十一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十二是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是对患者饮食要求比较多的一种疾病,尤其对很多喜欢吃甜食的患者来说,更是一种约束。得了糖尿病之后束缚很多,一旦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了解糖尿病的易感因素,可以让我们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易感因素:

1.遗传因素: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率会较高,这类人群在平时的生活和饮食方面要更加注意。

2.肥胖:肥胖的患者(尤其是腹型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肥胖者脂肪过多,平常又不爱运动,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因此肥胖人群要积极锻炼身体,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将体重控制在正常水平。

3.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以及重大精神刺激容易刺激身体分泌大量的升糖激素,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4.饮食因素:首先,长期高蛋白和高脂饮食(营养过剩)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其次,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也会引发糖尿病。

5.年龄因素:人到中年以后,身体器官开始老化,胰岛功能也有所减退,若不注意饮食和运动,合并以上其他因素,比较容易诱发糖尿病。

因此,大家在生活中要积极锻炼身体,控制饮食,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戒烟戒酒,以防糖尿病的发病。


糖尿病是一种大家熟知的慢性病,危害极大,但又容易让人忽视,现代医学虽然没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是已经发现了需要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这些危险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谁更容易患糖尿病。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吧。

有糖调节受损史。就是血糖出现异常而又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

年龄≥45岁。年龄增长,机体功能下降。

超重、肥胖(BMI≥24.0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

妊娠糖尿病史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甘油三酯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严重精神病和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当然,不是说具备这以上因素就会患病,后天生活方式也很关键。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更好的避免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

关注号,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患有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高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的子女。

2.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上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3.肥胖者

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素过多分泌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胰岛细胞最后会不堪重负而发生功能衰竭,从而引发糖尿病。

4.吸烟者,缺乏运动者,中老年人,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经常熬夜者

5.食用过多糖类和淀粉的人

糖尿病本质是糖代谢功能失调,如果日常生活中过多的摄入糖类和淀粉类,人体又无法正常消耗的,最终会导致病理性的功能失调。

日常生活中早睡,早起,平时不熬夜,多运动,不要随便吃宵夜,不吃油炸过度的食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方式。


我国有1.2亿糖尿病人,更为可怕的是,还有2.4亿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正在昂首阔步向糖尿病高歌猛进。原来我们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糖尿病的行列中来。无论是哪一种糖尿病,只要沾上了,便跟你成为不解之缘,挥之不去,弃之不掉。更为可怕的是,汹涌的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将使你的身体备受折磨,生活生命质量严重下降。

所以预防糖尿病就成为重中之重,对于以下人群尤其要小心,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做好预防工作。

第一,有遗传家庭史的病人,当父母有糖尿病时,孩子就有一定的遗传性。

第二、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高油高蛋白饮食、主食吃太多的人。

第三、抽烟的人、酗酒的人。

第四、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

第五,工作压力大的人,尤其是年轻人。

第六,身体肥胖的人。

第七、高血压高血脂的人。

第八、久坐不动和活动过少的人。

以上几类人,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时应对自身异常状况,做好预防。


您好,糖尿病是一组多因性的内分泌代谢病,也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以及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烦渴、消瘦和疲劳等。以下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会比较大。

1、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人。

2、肥胖或体重超重的人。

3、饮食过量,短期内体重增加较多的人。

4、运动少的人。

5、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的人。

6、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者。

7、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人。

8、患高血压的人。

9、患高脂血症,特别是高三酰甘油血症的人。

10、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历史的人。


什么样的人易患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因素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家族聚集现象。

研究者发现同卵双胞胎患2型糖尿病的一致性高达70%,异卵双胞胎2型糖尿病一致性仅为20%~30%。同卵双胞胎意味着他们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而异卵双胞胎的基因与同胞兄弟姐妹类似,差异相对大。这样看来,同卵双胞胎2型糖尿病共患性远远高于异卵双胞胎,可见基因对于2型糖尿病遗传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通过科学家近十余年来的不断努力,已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基因被发现,但是80%以上的遗传基因仍未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家族分析发现:当父母之一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子女患病的风险为40%;当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子女患病的风险为70%。有一位父母或同胞兄弟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当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6倍。2型糖尿病家族聚集的原因,一方面是一家人在基因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包括一家人有共同的生活习惯与环境。

2、年龄>40岁:人过中年,胰岛素的受体老化,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

3、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24,腰围男性≥2250px、女性≥2125px。肥胖者一方面胰岛素受体不敏感,另一方面胰腺的负担加重。年老肥胖就如同一台年久失修的卡车还要超载,发动机肯定会耗损。

4、高危种族:美国的调查发现,黑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最高,墨西哥人次之,白人较低。华人也是高发人群,相同的肥胖程度,亚裔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同等的身体条件,华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白人的1.6倍。

5、女性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史,或者有巨大儿(≥4kg)生产史者。

6、高血压,或者正接受降压治疗者;高脂血症,或者正接受降脂治疗者。

7、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静坐的生活方式。

8、体重指数≥3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育龄妇女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多毛、不孕、肥胖、月经稀少、卵巢增大等。

9、曾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称类固醇)并导致一过性的糖尿病患者,类固醇性糖尿病是激素的常见副作用之一。

10、严重的精神病,或者长期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李青大夫”!


这3类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糖尿病:

(1)四十岁以上的人群是一个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还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以及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是容易合并出糖尿病的。

(2)另外还有容易有早产或者死胎有这些历史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3)还有一种就是产生过巨大胎儿的八斤以上胎儿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或者平时有冠心病、脑梗死的患者容易患病。


跟随医学博士,以传说故事学习健康妙招。

曾经看过一篇

阅读量早在几年前就超过10万+的文章,里面解读了为什么中国成了第一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患病率,中国人不信,美国却猜中了

想当初,比如说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绝大多数中国人仅仅有饭吃的日子,很多地方的糖尿病患病率都低于1%时,就连当时比较富有的大庆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2%时。

想说两个故事——

故事一:官员写信质疑中国糖尿病患病率

2007年,中日医院的杨文英教授在全国做过一个调查报告,并把调查的结果公布到了著名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上,说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9.7%,总人数达九千多万人。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数字让当时还是卫生部的某些官员很难接受,认为根本没这么高,人数也没这么多,还专门写信给《新英格兰杂志》,质疑这个结果。

故事二: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戴蒙德预言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同样的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杨文英教授2007年结果发表的15年前,也就是1992年,曾经获得美国获普利策奖的科普著名文章《枪炮、病菌与钢铁》而出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糖尿病将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戴蒙德教授的这个预言在当时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15年后的2007年杨文英教授公布的结果,不证实了戴梦得预言的真实吗?

到了2013年,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了11.4%,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达到了50.1%。

这是啥意思呢?

意思就是你身边的每8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每两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前期。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意思是血糖比较高,但还未达到诊断为糖尿病的血糖值。

人们做了哪些事,容易患上糖尿病?

文章中,还认真梳理了人们患上糖尿病的几大原因。

1.遗传因素:

首当其冲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遗传因素。

一个是节俭基因学说

这个节俭基因学说,是1960年由美国科学家尼尔首次提出的。

尼尔认为,人类一直生活在物质极度贫乏中,生产力的低下和人口过度繁殖,导致人们一直处于饥饿当中,且饥荒频发。

根据适者生存理论,那些具备节俭基因的人,可以适应这种长期饥饿和饥荒,可以最大限度转化营养和储存能量,所以这些人更容易生存下来,促使携带节俭基因的人遗传下去。

但是这些物种适者生存下来的优秀基因,却因为现在的食物极度发达和种类繁多,却更容易囤积脂肪而患上糖尿病。

按照尼尔俄节俭基因学说,1990‘s年代的中国人正好处于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营养逐渐丰富的阶段,然而,那个时期,也是中国糖尿病最为高发的时期。

第二个可以解释遗传因素的是医学家进行的糖尿病领域最为著名的荷兰饥荒研究

荷兰饥荒研究的成果发表于权威杂志《柳叶刀》上,大意是这样的,在1944~1945年荷兰饥荒时期出生的人,与之后粮食正常时出生的人相比,饥荒时期出身的人,成年后更多的肥胖了,还伴有胰岛素拮抗和餐后血糖升高。

第三个可以解释遗传因素的是我国著名的三年灾荒研究

三年灾荒研究的结论很明显,与荷兰饥荒研究类似: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饥荒出生的婴幼儿成年后更容易患糖尿病。这个结果也发表于2010年的《糖尿病》杂志上。

年龄那样小,为甚有糖尿病?

容易的糖尿病的人,现在不单单集中在成年人身上,其患病的趋势越来越年轻化,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身患糖尿病。

文章指出,以下几个原因:

生活可口可乐化: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从婴幼儿时期,可能就开始喝各种含糖饮料,尤其是含有果葡糖浆原料的饮料,以及食用过多的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奶制品。

有研究认为,人类在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反人类”发明,就是果葡糖浆反式脂肪酸

这两种东西,作为食品添加或原料,大量应用于饮料和食品当中。

他们可大大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减小年龄。

久坐不动的一代

现在的孩子还运动吗?或者说有多少人在运动。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小小年纪,就成为小胖墩?

看电视、耍手机、玩游戏...久坐不动,小胖墩,糖尿病。

事情都是这样关联起来的。

美国“穷人”多,中国“富人”多

要说得糖尿病的人,在美国是穷人多,而在中国,确实比较有钱的人得糖尿病的多。

这两类人相同的特点是,大吃大喝,不运动,生活不节制,饮食不控制,加班熬夜...然后,糖尿病就悄悄地找上了他。

但愿这些回答能让题主满意。

再次感谢邀请回答。


在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1.1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容易患糖尿病的人群有:

1、年龄大于40岁的人。而且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要增加68%。

2、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患糖尿病的人群。

3、超重或肥胖人群。一般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6.28倍。

4、饮食习惯不合理。经常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经常暴饮暴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5、吸烟酗酒人群。吸烟酗酒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风险越高。

6、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人群。这几种疾病和糖尿病可谓是“狼狈为奸”,只要患了其中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另外几种疾病也会找上门。

7、有妊娠糖尿病及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生产史的妇女。

8、长期精神焦虑、抑郁或紧张的人群。长期陷入负面情绪中,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9、缺乏运动。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缺乏锻炼、久坐少动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要想预防糖尿病,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

1、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少吃油炸食品、垃圾食品等。

2、多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

3、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


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的人群

有数据统计研究表明,上了40岁后,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68%,这可能与胰岛的功能退行性改变有关。

2.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如果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这可能与遗传基因相关。

3.有不健康饮食习惯的人群

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患病风险,这可能与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胰岛长期受累导致功能减退有关。

4.体重超重或肥胖人群

有数据研究表明,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6.28倍,这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5.吸烟人群

研究表明,吸烟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吸烟人群增加42%。

6.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人群

研究表明,只要患了高血压或高血脂其中一种疾病,糖尿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7.出生体重≥4kg或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

8.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人群。

这样做或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

规律生活,控制饮酒,正确用餐,适度运动,充分睡眠和休息,忌烟,控制体重,定期体检。


首先先明确一点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口干、唾液少、易口咳,老想喝水,这就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体重迅速减轻。、近一段时间老是疲乏、虚弱、浑身没劲,工作时不能集中精力,这种情况就需要监测一下有没有糖尿病发生。还有一部分病人没有任何的症状能吃能喝能睡,有的人是在体检中发现出来的。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呢

1,一般有家族遗传史,遗传有一方面的因素,后天因素,比如说饮食不规律,长期暴饮暴食,爱吃油腻的食物,吃饭没有节制。长时间就会增加胰岛功能的衰退。诱发糖尿病。虽然说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这种疾病是可治可防的,比如说有家族遗传史的,一定后天的生活习惯必须注意

2,体态肥胖,不爱运动,长期久坐可能也有血脂的异常,脂质代谢紊乱长期会出现血糖代谢紊乱,体重超标的人BMI超过24或者25以上,同时,工作压力大,睡眠紊乱以及饮食过量高糖,高淀粉摄入超标等情况都容易得糖尿病。目前建议是平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吃一些高糖,高淀粉,高脂肪的食物。要勤锻炼,控制体重。所以说运动是降糖最好的疗法,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激活适量的胰岛细胞

3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高血脂三高的患者就可以出现这种脂质代谢紊乱,出现胰岛功能的下降,有的时候应用降脂药或者是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以诱发血糖的升高。但是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

4吃糖或甜食与糖尿病无直接关系,长期大量抽烟饮酒可以促发糖尿病。以后尽量少或不饮酒,根据你的血糖、血压情况由当地医生确定选用适当药物

5.现在由于人的生活压力大,熬夜等等有关系。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容易引起心,脑,肾,眼底以及周围血管病变。建议规律休息,避免熬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饮食清淡。定期检测血糖。加强运动锻炼。

所以说现在糖尿病的高发率比较高,且现在的高发率越来越年轻,所有的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加速胰岛细胞功能的恶化或者衰退,除了监测血糖以外,必须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要熬夜不要生气,不要劳累,心情舒畅,要不然这种疾病会很早的找到你。


这些年,糖尿病患者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16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1.1亿,还有1.4人处在糖尿病前期阶段。糖尿病不仅危害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哪些因素造成人群更易患上糖尿病?

遗传因素

很多人在患上糖尿病后发现,原来自己家族中也有人早已经患上糖尿病。其实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因素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父母之一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子女患病的风险为40%。这无疑让很多人感到有些吃惊,父母与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饮食习惯大多会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率。

饮食因素

饮食结构失衡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二三十年前大多数人的饮食不像现在这样丰富,精制的白面馒头和米饭吃的也比较少,粗杂粮占主食的比例更高一些。过于精细的主食中缺乏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能够促进能量代谢,而膳食纤维则增加饱腹感,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有利于预防糖尿病。

肥胖

肥胖成为很多人的烦恼,肥胖与很多疾病有关,它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痛风等疾病的发病诱因。出现肥胖后,患上糖尿病的几率远远高于普通人。控制好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记住让自己的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妊娠期血糖高的孕妇

在妊娠期,有些孕妇在查体的时候被医生告知自己的血糖出现了问题。这些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血糖可能恢复正常,如果饮食上不加以调整,以后出现糖尿病的几率较高。女性在怀孕后,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王桂真,问答签约作者,欢迎您关注【王桂真营养师】号,一起聊聊健康,让我们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那些人易患糖尿病?

答:经常熬夜的人,饮食不规律的人,爱夜宵喝酒的人,肥胖的人,压力大的人,这几类人更容易患糖尿病,如果以上都有。恭喜您,您患糖尿病的概率90%以上,如果不及时控制,是早晚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是90年的,患病时体重110公斤,以上几点我全都有,所以在去年我中奖了,应该不叫中奖,因为这个概率太高了。我身边好几个都是和我一样的,年纪轻轻,糖尿病已经患上,我们都是经常吃吃喝喝的,患病

去年我的第一个小孩出生,初为人父,心情无以言表,照顾老婆月子,看小孩,自然压力也是更大了,又加上熬夜,照顾完月子,我便感觉身体不适,起初是夜尿多,喝水多。体重是一天1公斤的下降。几天后我意识到了我是糖尿病,因为我发现,我家小便池寄居然有很多蚂蚁,因为我从事过健康行业,家里有血糖仪,我就自己测了一下。一测吓一跳,餐前15点几。我知道我中奖了,这样的日子持续1个月。我从110公斤,减到90公斤,人也虚了很多,于是我开始调理,方法

我选择运动加中药调理,没有去医院。因为我知道,去医院恐怕会打胰岛素。这样就要终身打针了。我还那么年轻。不甘心就这样每天饭前打针。很显然我的选择是对的,那我现在是什么个情况呢?

我儿子现在快一岁了,相当于我患病至今差不多一年。我现在的血糖是餐前5.5左右,因为我现在是从事电商行业。运动时间比较少。体重也上涨了,现在又是200斤了,真担心会复发,我最早吃了一个月的中药,加运动,西药一粒都没有吃,现在又在减肥中,希望健康,如果您看到这个问题,可以关注我交流,我不是卖药的。只是分享自己的经历,如果您家里有糖尿病患者,建议不要直接打胰岛素。可以尝试一下其他方法,我这个方法,现在也帮助了几位患者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也有50岁左右。患病6年的,欢迎评论指正,谢谢


目前,糖尿病在我国成人患病率约为10.9%,且该病日倾年轻化,40岁以下居民的患病率已高达5.9%。那么,那些人易患糖尿病呢?能预防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的病因可归结为三大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

遗传因素。糖尿病是一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疾病,如果你的家人,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你患糖尿病的几率将高于其他人群。尤其是1型糖尿病,其发病与第6对染色体出现异常相关,遗传因素是其重要病因。

环境因素。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糖尿病的诱因。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不良生活环境将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尤其是2型糖尿病。所以,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等环境中的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将高于其它人群。

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都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尤其是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早期可出现空腹血糖升高,若未加干预,将伴随餐后血糖的升高,后期,很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

所以,哪些人易患糖尿病:一是有遗传家族史的人群,易患糖尿病;二是生活环境较差的人群,易患糖尿病;三是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尤其是肥胖的人群,易患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请注意:糖尿病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诱发下发病,这部分患者,选择生活环境可能不现实,但可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降低其发病率。

肥胖的患者请注意:肥胖可增加胰岛素抵抗,所以,注意控制体重,运动、饮食双管齐下,力争将体质指数控制在24以内;饮食上,注意低热量、高纤维饮食,规律作息,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综上,有遗传家族史、生活环境糟糕、有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的的人群,易患糖尿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等,可减少其发病率。

感谢阅读!

感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大家关注医学莘,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原始地址:/resou/19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