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生或存在
唯物主义中的“物质”不仅包括了看得见的化学物质,更是涵括了所有可以观测或定量的现象。
物质就是实在的东西,不是派生的东西。精神是物质运动所派生的东西。现在人们发觉最小的物质就是能量子了,比如光子,就是能量子之一。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一物质定义是辨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经典表述,它揭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唯一特性,同时也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提出新的可替代这一概念的观点和看法。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人们更容易把物质看成肉眼可见的东西,其实,要明白物质概念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
1.物质实体:宏观物体、宇观物体等。
2.物质结构:微观粒子、场等。
3.物质关系:生产关系、血缘关系等。
4.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等。
古代欧洲唯物论和唯心论对物质的解释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概念,马克思本人对物质的解释也是一样的,都是不包括能量的,现在有人外延成凡一切被意识感知的,是因为发现包不住了,但这样外延就出问题了,意识是不是物质?如果回答是,世界上那里还有什么物质意识,全部都是物质,变成物质决定物质,或意识决定意识。如果回答说意识不是物质,问题就来了,意识是因为被感知到才被人发现的,所以说意识不是物质本身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就会发现,原来唯物论的物质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物质,是不能乱改的,所谓外延之后,是发现有问题之后的修改,修改后的物质把意识包括进去了。注:唯物论外延的物质可以把意识包括进去,唯心论外延的意识同样可以把物质包括进去,看清这点后就会发现,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是唯心主义者,两个唯心主义者不同的地方只是,一个嘴里喊物质决定意识,另一个嘴里喊意识决定物质,争到最后变成意识就是物质。
物质包括二方面:有形态和无形态。有形态就是我们能看到的、即对物体的概括;看不见的就是能量。物质就是这二方面的对立统一体。有形态的物质与能量既相互依存、转化又相互对立。相互依存而达到平衡,比如一个原子,具有形态,而内部又蕴含巨大的能量。转化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运动包括机械的、化学的、生物的、核反应等多种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就是说,离开了运动,物质是不存在的。有形态的物质的存在需要空间,运动需要时间和空间,于是就有了时空的概念。物质、运动和物质、运动二者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四者是一个统一体(即客观存在)的不同表现,不可分割,就是说,有物质,才有时空。能量看不见,它通过运动、转化表现出来,而我们对能量的认识,也是通过转化、表现认识的。
唯物主义中的“物”,指:所有维持肉体生存的东西。
唯心主义中的“心”,指:指心灵所能享受到的一切。
物,非指宇宙中的所有存在。
心,非指猜想,幻想,臆想!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一物质定义是辨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经典表述,它揭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唯一特性,无论宏观微观、场与暗物质、光波等等,不过是物质的具体形式,无论科学怎样发展,都不会逃脱这一特性,同时也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提出新的可替代这一概念的观点和看法。
感谢小秘书邀请。
任何概念,都包括内含和外延两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自不例外——内含,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外延,则是一切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以上内含和外延的有机结合,就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完整表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个表述当中,包含了三方面含义——
第一,从物质和精神对立统一的关系上,强调了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哲学里有“物质”的概念;也有“精神”或“意识”的概念。对于这两种概念,哲学都是从世界的本源角度来定义的——究竟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大派别——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的,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里又分两种——一种认为类似于上帝的神或者像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另一种认为人脑或“内心”是世界本源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有人觉得,唯物唯心,是近些年人为的一种划分。这显然是缺乏基本的哲学常识。唯物和唯心,几乎是从哲学产生之初就同时出现了——反映了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哲学思考中所得出的不同结论。唯物和唯心,是对中外几千年哲学史的客观概括。
还有人认为,唯物就是一门心思看重物质;而唯心则是注重精神。这种看法很搞笑,因为已经偏离哲学范畴了。
历史上有一些哲学家,中外都有,主张世界的本源有两个——物质和精神都是本源。这种哲学被称为是“二元论”,同时受到了唯物和唯心的同声谴责——二元是不可能的,凡是二元论,最终还是会滑向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概念,明确地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
第二,强调了人的感觉可以感知并认识物质这个客观实在。坚持了世界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强调了“物质”这种东西,是可以被人们感觉和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排斥精神或者意识的存在,而且认为它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感觉和认识外部世界,而且对外部世界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或叫反作用,这也被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只是强调了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或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功能,因此是第二性的——没有人脑,也就没有意识;先有人脑,后有意识。
所以,关于唯物和唯心,只是在谁是第一性这一点上才有意义。离开了谁是本源这一点,毫无意义。不过在历史上,也有一些哲学家主张世界是不可知的,这被称作“不可知论”。庄子说,他做梦变成了蝴蝶,但也可能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这种相对主义,是不可知论之一种。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坚持了世界可被认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和反作用的可知论。
第三,强调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把哲学的物质概念既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分开来,又通过物质的根本特性使之紧密相连。坚持了普遍联系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概念”是可以分层次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属于哲学层面的概括,它与具体科学关于“物质”的概念,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比如物理学。物理学对其研究的“物质(material)”的定义——是指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这种“物质”,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六种常态。也包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费米子凝聚态、夸克-胶子浆等新的物质状态。比如化学。化学对其研究的“物质(Substance)”的定义——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标识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这种“物质”,包括整体或部分地由化学反应的结果产生的物质,或者天然存在物质的任何化合物,以及任何元素或非化合的原子团。化学物质包括元素、化合物(含其中添加剂、杂质)、副产物、反应中间体和聚合物。独立存在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自然科学中,不同学科对“物质”的定义必然不同。其反映的,是不同学科对同样的客观物质世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化学研究的则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所以,不同自然科学学科对“物质”定义的这种不同,不矛盾、不冲突、不相互否定。这种不同所反映的,恰恰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普遍联系。也正因为物质的这种多样性和普遍联系,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才越来越多地产生了交叉科学,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如物理学与化学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与生物学交叉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等等。这种学科交叉研究(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体现了科学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
新的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提出了对其研究的客观物质对象做出新的“物质”定义的新课题。这样的新定义,也仍然不是对原有定义的否定,而是对原有定义的新诠释和深化。
不同的具体学科对“物质”的定义不同,或者换个说法,定义的角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有没有共同特性呢?有。这个共同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所有自然科学学科所研究的“物质”,都是不依赖人的感觉的客观实在,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没有任何例外。
辩证唯物主义,正是在这一点上,概括哲学“物质”概念的本质特征的。
近几年来,关于量子力学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实,关于这门科学只是人们探究的深浅和掌握多少的问题——因为,量子也是不依赖任何人的客观实在。如果因为研究还不够透彻就得出结论,说量子力学可以推翻唯物主义而证实唯心主义,那就一定是想多了,或者是过度解读了,也许只是门外臆想而已。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构成世界的物质是水;毕达哥拉斯认为是火;德谟克利特主张是“原子”;差不多同时的中国,认为是“五行”。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阶段。后来,是15世纪开始的机械唯物主义阶段。这个时候,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所有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都是物质。再往后,才是19世纪以后的辩证唯物主义阶段。这个时期的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解释才真正走向科学——从哲学角度,更准确地概括了物质的本质特性。
最后总结一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除去包括内含和外延两个方面之外,如果还问通俗地说都包括什么——那就是包括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客观实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