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提问者,很有个性,这句话是“废话”吗?
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憧憬,能不能变为现实,还有待证明。
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未来世界的孩子又该是什么样子的。我没有明确的答案。如何用“废话”培养孩子这个话题可以聊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废话”顾名思义就是没用的话,成年人都懂的话。可有些“废话”我们必须要说,甚至要说明白,因为听这句“废话”的对象是孩子。成年人和孩子看问题的角度和视觉是不同的,所以有些话语在成年人是“废话”,听在孩子的耳朵里却是另外的一番感受。
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我们不用穿厚厚的羽绒服了;小草发芽了,慢慢的大地变绿了;树木发芽了,树上的叶子慢慢的长出来了;河面的冰也没有,小鱼儿开始游到水面了。
前面的车不走了,因为是红灯了,我们要等到绿灯的时候才能看到前面的车开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银行是取钱存钱的地方;商场超市是买东西的地方;公园是散步的地方;游乐场是玩耍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家是我们每天吃饭睡觉最放松的地方。
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车道,汽车、公交车、要机动车道,火车要在轨道上行驶……
好像每天都有太多的“废话”说给孩子,孩子出了家门以后,也有太多的问题问你。
“废话”这个词或许是贬义的,对于孩子这些“废话”确实有用的,不要吝啬满足孩子好奇心。有问便答,即使这句话对于路人来讲是“废话”。
说教的力量永远弱于行动,这是常识,而且人天生都有惰性,耳朵和脑袋更是其中翘楚,手为其次,所以即使在父母老师看来颇为正确且十分重要的说辞,只要孩子听过了不止一遍,却没有现实的经历或眼见的行动做对照的话,那他们就会觉得是废话。
既然如此最有效的做法便很明显了,那就是就事论事,及时就孩子的经历和行为,对其进行说教,这自然就不是废话了,因为这样,可以在孩子的耳朵和脑子尚来不及懒时,便让他听到正确,看到不一样的结果,那他就会有感触,就会思考,然后才能谈得上听取、吸收和借鉴。
可老哥你这立题便是“废话”,我只能说你对教育的理解已相当片面和歪曲,教育的基础就是“说”,这是毋庸置疑的古来真理,只不过人有悟性高低,树有盘根曲叉,所以单纯的说并不能教好所有的人,因此用行动做榜样自然效果更佳。
可能你自幼在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见识,所以对“言先于行”相当抵触,但事实却是这就是常规教育的顺序,只有低于平均的小众才会“不得不”和“只能够”“行先于言”,毕竟教育的目的是“防微杜渐”,出了事才说虽然效果很好,却也不得不面对不愿的结局,不是吗?
因此万般归一句,有人肯跟你说是福气,即使当下自己听不懂会觉得没意义,也别当那是“废话”,只是你经历不够或者悟性不足,理解不了罢了,毕竟肯说代表他想告诉你那个选择不好,真等哪天你经历到了才意识到那“废话”的对,后悔了也没人可怜……
倒着学才会是最正确的话……。花香花美不都是废货堆里长出来的吗???
世上最美丽的废话是:
孩子,我看见你了。我看见了你的感受,我看见了你的需要。
被看见,是每个孩子内心最深的需要。
当他摔倒了,当他被小朋友欺负了,当他希望吃一个冰淇淋而吃不到,当他因恐惧而不敢留在漆黑的房间睡觉,他都需要我们看见他的痛苦伤悲和恐惧。
他的感受,渴望被我们承认和接纳。
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他的感受,而是直接给出建议:
摔倒了没关系,不哭不哭,不疼不疼;
被小朋友欺负了,就打回去,哭什么哭;
冰淇淋有什么好吃的?走,回家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小朋友应该分床睡啦,别的小朋友都不害怕的………
孩子可能哭得更厉害了,因为他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
于是,父母跟他讲的道理,他根本就听不下去,只是耳旁风罢了。
他也有可能不哭了,那些没有被看见、被接纳的感受,却被深深地压抑下去了。
他的感受也许会因此变得很迟钝,他开始学会用厚厚的盔甲来保护自己,却慢慢失去了柔软的天性。
再大一些的孩子,当他的感受和需要没有被父母看见,他父母只一味给建议,他甚至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时的建议是真正的废话,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说的很多,孩子听进去的却是很少。于是,家长重复唠叨,孩子于是就开始逆反了。家长也为此很头疼。
原因都是因为,当孩子遭遇挫折,急需心理援助的时候,我们却没有给孩子同理心,没有用心给予他连接。
或者是我们仅仅是给了安慰和同情,但是没有连接的安慰和同情,是廉价的,也是孩子很难接受的。
先给予同理心,然后再去给出建议,这样孩子才有可能从痛苦和恐惧中走出来。
孩子的感受被很好的看见和照顾到了,才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
爱孩子就学会把同理心给孩子。
有一个微动漫叫做《同理心的力量》,就在教会我们,在他人因为落入痛苦而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如何去用心连接他,而不是试图去给予一些没有用的安慰。
请跟着我一起对孩子说废话:
孩子,你要难受就哭出来吧,妈妈就在这里陪着你。
你之所以这样做,一定有很好的理由;
你感到很悲伤,那是因为你很看重………是吗?
你感到很愤怒,是因为你需要………是吗?
这,就是用同理心来连接孩子。
说这样的废话,才是你和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润滑剂,是你培养未来孩子必不可少的技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同理心教练、非暴力沟通培训师甘棠老师,愿意与您一起心灵成长,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每个人每天都会说废话。
小孩子学说话不就是我们大人一天到晚喋喋不休甚至重复又重复的跟他说各种废话而教会他能言会道了吗?
所以有很多的时候,废话其实并不废。
当风和日丽,你对孩子说“今天天气真好,世界好美丽啊”,这一句话就是个废话,天气好这不是明摆着呢,但是我们大人表达出来了,孩子从我们的表达中觉得父母是热爱生活的。
在父母热情洋溢的“废话”中,孩子学到了更多的词汇学到了积极乐观的态度。耳濡目染,长大后也会是个擅长表达的人。
所以父母们就不要吝啬自己的“废话”吧,多对孩子说“宝贝儿,我好喜欢你啊!”、“宝贝,爸爸(妈妈)很爱你!”
让我们祖国的花朵在幸福的“废话”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