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从三国志及三国志平话改编而来,内容是三分真七分假,把吕布赵云二人神话3。
志,是记载的意思。而演义是作者在记载的文本里加以夸张的手法去描述,达到“开花”的效果,也就是小说的效果,所以志不能算是著,小说才是著,因而志不能列入名著。
四大名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简称。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所写史书,四史之一,也是二十四史之一,但和小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四大名著如果去掉一本,备选可以考虑曾经在四大名著之列的《金瓶梅》,或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之类的名著。
看真实历史要看三国志,三国演义多方编造子乌虚有也。
如果把三国志列为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史记该如何自处?
其实小说和历史我们要分得清楚一点,三国志记载的是历史,虽然也不见得那么真实,但是终归没有什么可读性。
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小说,里面可以虚构一些不存在或者夸张的情节或人物,来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和没有艺术加工的事实,这两者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对于人们的吸引也不一样。
我觉得名著肯定是广泛流传的,广为人知的,不然怎么说是名著呢?为什么古文观止没有列入四大名著呢。
对于枯燥无味的读物,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提不起什么兴趣的,但是对于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读物,大多数人都是喜欢阅读的。
四大名著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了。
史书和文学创作是有区别的,《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其历史价值毋庸置疑,但作为文学作品其文学价值就欠奉了。所谓四大名著,主要是指文学写作的笔法而言,而非历史研究价值,所以史书是不可能入选的。
《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前四史,无须并入什么四大名著。
什么把三国志列为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之所以是四大名著,是因为他把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写得极度的精彩有看头,不光可以当历史看而且还可以当兵法书看,当年满清早期的后女真人的将领们都人手一本三国演义,因为通俗易懂,后女真人也可以知道一些汉人的兵法,而三国志,我也看过没啥意思,一点都不精彩,而且还枯燥乏味,而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本质的区别就是,三国演义是七分真三分假,一本历史小说能写到这地步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三国演义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三国志只是一本官方的历史编年体的文献而已,而三国演义让大多数人对三国这段历史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这都归根与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是四大文学名著,四部书全部是古典小说,不是四大历史名著,当然不能把历史书《三国志》放进小说的组合里去,要是请历史的四大名著,《三国志》到是有资格参评,能否评上到是另外一回事。我个人认为,《三国志》恐怕也不能列为历史的四大名著,因为中国著名的史书太多了,如左转、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史通等等。不是一类书,不能放在一起评价、排名。
演羲″是小说的體裁之一,小说最早是落魄文人为谋生为说唱藝人提供的剧本内容,由此为基础逐渐發展成文人寄情和發泄的平台,触角被無限放大,出现了体裁分類,有言情、讽刺、暴露、神鬼、推理等,他们统一的特点是允许虚构,演義也是體裁的一种,唯一和它们区别在于演绎主角都有史可考,但同样可以虚构或者说杜撰其中情節,因此视演羲为历史是错误的,包括野史也仅供参考,雖说“正史也不免会有错误,這和史官的立场和观点有关,总体说“正史歷史的的真实记錄,任何小说都是u闲書提供消遣的,都不能当真。
历史与文学作品有很大区别。
三国志,真实记录了三国时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于以后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承有借鉴和参考值。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从唐代就开始在群众中流传了。在说书盛行的宋代,出现了说三国的专家。到了元代,三国的故事又搬上了舞台,经常演出的剧目就有几十个。元代至治年间的《全相三国志平话》是現存最早的说书人底本。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人民口头创作中逐渐形成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太原人。生活在元未明初。他一生不得志,流落江湖,曾和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城有过来往,是“有志图王者。这使他获得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的知识,而且接近下层人民百姓,得到了解人民生活願望和熟悉民间文艺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人民的思想观点。因此他能站在当时的思想水平高度,在群众创作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写出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和皆统一的长篇巨著《三国演义》。后来经过清代康熙年间的毛宗岗的加工,成了现在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描绘了三国时代尖锐的阶级矛盾,特别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权夺利而进行的政治、军事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和血腥罪悪,反映了战乱人民的悲惨生活;同时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人民的美好的願望和理想,曲折的反映了唐五代特别是宋元时代一定的社会本质。这是《三国志》起不到的做用。
《三国演义》通过作品的艺术宣染,团结、鼓舞、教育劳动人民去为实现自已的理想走奋斗。
《三国志》是历史的记录,属史学,所以它不能入选文学领域
的四大名著之一。
名著是对几部最杰出的小说的并称,史书当然没有在范围之内,三国志在史书中地位也很崇高
感谢邀请,首先您的仓鼠很可爱,其次既然已经说了《三国志》贴近历史,就应该明白这是一部史书,你如果说《资治通鉴》都不显得太过分,毕竟是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历史,有完整的故事脉络。《三国志》是纪传体史书,单独以人物分章节,这样的史书记录的不是连贯的内容,只能当做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来看,其中关联需要你自己去发现、总结,如此浪费脑力,自然不会受到广泛传播,更没法与小说相提并论了。
说到这里,有必要再普及一下《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现在我们大多以为《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基础上实现的飞跃,起实则不然。罗贯中也是站在前任肩膀上完成的创作。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作者陈寿广泛搜集当时的史料、事迹,经过认真考订、慎重选择,历经十年完成此书,在史学界颇受认可。但是作为史书,《三国志》有其固有的特点,即言语简洁、故事精炼、评价入理,作为史料考究很有价值,但是如果作为故事传播就不太适合了。
将《三国志》向文艺作品推动的第一步是各类评注、续补,最具标志性的是《三国志·裴松之注》,其中补填了许多相关人物的事迹和传记,比如其中有一篇《赵云传》,就写的十分精彩。
随后“三国”元素逐渐被民间艺术所青睐,隋唐时期经常以诗歌咏三国,宋元时期有关三国话题的戏曲十分受欢迎。逐渐衍生出一些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桥段,比如“桃园结义”“赵子龙单骑救主”“单刀会”等等。
而到了元朝,出现了一部神作《三国志平话》,此书作者不详,但是书中内容已经十分完整,以蜀汉集团的兴衰为主先,讲述三国史事。该书虽然文字粗糙、故事简单,但已经是集三国故事之大成,内容十分丰满。因此,史学界公认《三国志平话》为《三国演义》的雏形,正是这样一本完整的叙事巨作,给罗贯中提供了发挥的素材。
于是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整理熔铸,完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因此,《三国演义》的诞生,罗贯中不能独揽其功,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其中融合了史实和精彩的民间传说,再经过妙笔才得以生花。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就像一部电视剧,如果完全按照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纪实去拍,那恐怕很少会有观众,要经过构想、升华和再创造,才能形成一部精彩的剧作。
同理,《三国志》也没有和其他三部小说类比的机会,它是自身领域的佼佼者,无需用“四大名著”来证明自己。
如果这样,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些,都无愧于名著了。还有战国诸子百家: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左传,战国策……
四大名著,本身的体裁和范畴,就在于明清小说。这种排名,是有特定的范畴和时代背景的,就有点像我们说唐初四杰,唐宋八大家,他们是在某一个范畴某一个时代背景下产出的排名和组合。
拿《三国志》和四大名著比,就好像拿司马相如要和江南四大才子比,应该是差不多的道理吧?
从《汉献帝与曹操》一文联系到陈寿《三国志》之随想
这是另一种视角下历史的其中之一。由于古典四大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的广泛深远影响,大众和一般读者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大都局限在演义的思维定势中——曹操是欺君罔上的历史“奸雄”,献帝是单纯受害的末代傀儡。只有相对少数的部分读者,并同时对历史有刨根问底兴趣和习惯的,才会结合《三国演义》有关情节,进一步关注认真阅读陈寿《三国志》的相关记载。至于曹献关系,《三国志》客观地记述了献帝此前就已沦为傀儡,并处于颠沛流离中的状态,以及有赖曹操提供存身之地和曹操借用献帝天子名义更有利于进行平定中国北方战争的基本事实。在这一点上,尊汉抑曹可以,刻意推翻史实或完全掩盖,则可能导致成为整体败笔之作。在这一框架之下,其他情节移花接木也好,张冠李戴也罢,包括虚构夸大捕风捉影……诸多细节进行艺术化处理,都已不是问题。罗贯中处理得很好,使《三国演义》远超所有历史演义,名列四大。
同时,《三国志》列入“前四史”,也绝不仅是朝代排列先后顺序的原因,首先是它遵循了从《左传》开始的史学精神和“信史”规则。当然,作为旧蜀吏而后被“征召”食晋禄的陈寿,用今天的话说,不能不顾忌当时的“意识形态”。出于生存安全和饭碗的考虑,对晋司马氏代曹魏的过程,尤其像曹髦被弑等诸多情节多所隐讳。但除了这种不得已支配下的曲笔,《三国志》其它方面均能做到翔实可信。至于文章简略,只是史料占有多寡的问题。比如追溯前代曹魏代汉,尤其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形成与发展这样的可大可小关节处,加上裴松之的注文,就都能让后人读后体味表里,明白真相,虽然这与肯定晋政权的合法性必须以曹魏为正统的思想也有一定关系。不过,虽是身后事,陈寿这种史观也被古今史学界普遍接受并继承。这篇短文章侧重讲了相关事实并分析了前因后果,这恐怕是连易中天《品三国》都未曾深入涉及的问题。好的文章不在长短,有见地,发人之之所未发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