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喜欢顶嘴怎么教育?

初一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这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应该有自主权,更加需要被尊重、被看见。

因此,这个阶段,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对待一个成年人的方式对待孩子,放弃总想控制孩子,让他按照你的要求做的想法。

其次,父母尽量避免用命令、指使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可以用选择疑问句来和孩子沟通,让他觉得自己说了算。

第三,当孩子出现顶嘴行为的时候,家长也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针对自己,孩子是故意要跟自己过不去。其实这只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会用哭来表达自己一样。




您好!

初一的孩子有的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早期,所以,孩子会出现青春期的特质。需要家长从这个方面对孩子进行了解。

孩子顶嘴,有的时候是在试探自己的权力,尤其是接近青春期的孩子和青春期的孩子们,另一方面,顶嘴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尊重的对待,或者说总是被父母提出要求、下命令,是在反击。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没有人教过孩子怎么进行礼貌的沟通。

在孩子出现顶嘴的情况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

一、了解我们的孩子

孩子顶嘴,会是孩子情绪的传递,也是信息的传递。在他顶嘴的时候,会释放心情不好的信号,或者可能是在告诉你有些事情出了问题,但这需要在两个人都平静下来之后解决。

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关注孩子不尊重的行为。例如:我看得出来你现在很生气,我知道,当你那样对我说话的时候,我也很生气,让我们先“暂停”一下,安静下来,当我们都感觉好一些之后再谈。我想听听你因为什么事情生气。

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被尊重,当他感受被尊重的时候,也更配合。亲子关系也更和谐。孩子处于青春期前期,处理好两个人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你和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二、审视自己

1、我是不是一直在控制孩子?

当孩子做了他之前不曾做过的事情时,在你的概念里是不被允许的,家长的理由是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但我们不要忘记,孩子在成长,身体、心理、生理、思维都在成长,不能再用旧的思维看待孩子。并且允许孩子犯错误。犯错误是成长的最好的机会。

2、我是不是在命令孩子?

当两个人发生争执或者分歧的时候,要想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命令孩子怎么做。

举个例子:关于穿哪件衣服,如果符合学校的要求,我们大可不必让孩子听自己的建议,即使不符合要求,你也只是建议,不需要强迫孩子去做,让他承担后果,也是一个好的办法。

关于什么时间写作业,我们只要用提问的方式对孩子说:我想了解一下你打算什么开始写作业或者你对写作业有什么计划?这样就可以了。不需要说:为什么还不写作业?快去写作业!等等。

3、审视自己是否对孩子有不尊重的行为,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教会了孩子,以至于让孩子出现让你现在头疼的行为?

要确保你没有对孩子提出不尊重的要求,不要命令,如果你对他有不尊重的命令,请和孩子道歉。道歉了,说明你有反思,同样,这样的反思也在教给孩子。

最后,我想说,顶嘴很容易就变成了争吵,若是争吵,是需要要有语言上的你来我往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孩子出现顶嘴的时候,请让孩子说最后一句话,而不是您一直在唠叨,以此来结束这次的不愉快。

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您!




这个时候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叛逆的心里,我们要把他当成朋友一样,去了解他的想法,要告诉他,现在他所处的情况,当有意见不同时可以先让他去冷静一下,再来讨论。




有没有想过是自己的问题什么问题都有解决方式切记是走心不是买买买的敷衍




家长期望孩子说了就听,其实是希望孩子服从自己。

听话应该有两个含义:你听我的,我听你的。

往往彼此倾听得出的结果执行力更好。

“我以前凶吧,态度不好,他不听我理解,可是现在我好好说了,他还是不听。”这是家长困惑的地方。

常常家长会走进一个误区,是什么呢?

如果我放下身段,跟你好好说,那么一定能到达我的目的:“让你好好听我的话。”

家长的目的就是要:你听我的。

这个想法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想想看配偶间如果这么要求对方:你要听我的,显然会有矛盾,那么放在孩子身上也一定迟早会出现矛盾,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矛盾会增大或激化。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1)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期望不一致

比如在睡觉和吃饭这件事上,大人的期望是,我一叫,你就得赶紧行动,说吃饭了,你就要赶紧把玩具放下,去洗手;说睡觉了,你就得收拾好玩具,赶紧上床躺下;

那么孩子的想法呢?我还没玩够呢,等我玩够了再说啊

所以家长的期望和现实就存在差距了,所以矛盾就出来了。

大人的感受就是,我的孩子不听话

(2)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一而再而三地尝试

比如说,商场里面亮晶晶的商品,可能昂贵,也可能是易碎的;但是孩子对商品的价格和材质没有概念,他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足,他也没有办法以预判形式是什么样。他没有我们大人的社会概念,比如说碰坏了要赔,赔还要不少钱,而且这个钱赔出去没有回报,是冤枉钱,这些孩子统统没有概念;即使家长跟他说:“不要碰哦,坏了妈妈要陪的”这样的话,他也只是听,对他来说,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商品呈现出来的漂亮的样子或者功能在实际地吸引他,让他去一探究竟,所以他没法听大人的“离得远远的”

给大人的感受就是,这孩子越说越做,不听话

(3)这是孩子一个个性化过程,对说“不”的产生的力量很享受

有的时候孩子说“不”或者反抗家长的时候,家长的激烈反应,让孩子体会到“不”这个词真的很有力量,那么大的孩子很享受这样的力量感。

比如说今天是规定的穿校服上学的日子,孩子说“我不想穿校服”。家长就着急了,“今天是规定要穿校服的,你不穿校服,你穿什么?其他小朋友都穿,你不穿?”家长就哒哒哒,一顿讲道理,目的是要说服孩子,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被大人控制了,也感觉到我只要说“不”,就能把大人搞得鸡飞狗跳,这个很有意思,所以他会常常来刺探一下大人

给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听呢,真不听话

(4)孩子对“不要”的理解和大人不一样

比如说,过马路,大人认为过马路就是快步走,谨慎前行,注意前后左右的行人啊,拐弯的车辆啊,总而言之要小心地尽快走到安全的地方

孩子听到大人说过马路不要跑,他拉着你的手,一蹦一跳,因为红灯变绿了,大家伙一快往前走的人流很让人兴奋啊,我是其中一个很让人开心啊,刚才停着等,现在齐步走,这个很让人激动啊,所以他的动作完全表现出他的感受和心情,他没法理解那些个危险和紧张。

那么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真是越是危险,他就越做危险动作,真是不会听话的熊孩子

(5)大人不倾听孩子

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孩子说:“妈妈,快快,快看我”,他可能把你的大衣服披在身上了觉得很好玩,他可能把枕头、玩具或者水桶顶上头上了,他想要跟你分享他的创意,通常家长们没有感受到危险,或者正在忙着的时候,都是很敷衍地看一眼,“哦,看到了”或者很不耐烦“唉呀,正忙着呢,没看到吗”于是这样的反应也给孩子做了个榜样,他也学到了,下一次,他也会这样对待大人叫他比如吃饭啦,睡觉啦

这个时候家长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示范,他只感受到当下孩子的行为:怎么叫都不听,真是不听话哦。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1)审视自己的行为

每次孩子来找我们的时候,你觉察一下自己的行为,你有没有在认真地听孩子说话,你有没有敷衍孩子,有没有给孩子做“不听话”的榜样?

这个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或者你的配偶或者家人,当孩子叫你们或者跟你们说什么事的时候,你的回应方式是什么,记录下来

然后从现在开始,可以很认真地回应孩子的每一次呼叫,即使你手里正忙,正在炒菜,也可以把火先关掉,然后蹲下来,看看孩子是什么事情,如果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可以跟孩子说:“我听到你叫我啦,我现在正在炒菜,吃完饭我们一起玩,好吗?”或者你们可以约个时间,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一起交流的,让孩子把要跟你做的事放到那个时间去,这个固定时间称之为特殊时光。

(2)给孩子权力和选择

比如孩子今天要穿一条纱裙子上学,可是天很冷;可以让孩子先穿上衫裙子在门口试一试,让她自己决定要不要穿;可以这么说:“今天天气比较冷,妈妈打算要穿绒的衣服。你如果要穿纱裙子的话,可能会冷,也可能不会冷;或者你可以先穿了在楼下走一走,再来决定穿不穿,好吗?”

当然也可以根据裙子的厚薄和大小,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你打算在裙子里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呢,这个由你决定”——当然我们说这个有限选择给出的选项是大人能接受的,就比方刚才那个例子,不管是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大人都可以接受,就可以给出来做为选项,大人不能接受的,就不做为选项来提供。

(3)倾听,进入孩子的内心

比如孩子一定要去看看那个电饭煲,可以抱着他在安全的范围内,去看一看你是怎样把米和水放进去的,是怎样按键的,或者也可以抓住他的手指,让他按正确的键。让他体会参与的快乐

等饭好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去开一下锅盖,在安全的距离体会一下那个热度,孩子体验过了之后不会轻易去碰热气腾腾的东西。

或者是孩子睡觉前怎么也舍不得玩具,还想玩,可以跟他说:“嗯,这些玩具都很有意思,你一定想要玩到不想再玩为止,现在是睡觉时间,是你自己收玩具还是妈妈和你一起收?”用共情的方法去理解孩子,让他觉得被关注到。

(4)运用幽默

比如说洗了澡,不及时穿衣服,可以先用被子把孩子先围起来,孩子通常很喜欢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会很享受光鲁鲁在被子里的感觉。这个时候你还可以跟孩子玩游戏,拿着他的衣服说:“啧,这件衣服是谁的呢?他找不到他的主人了,是椅子的吧?........”

(5)尊重孩子,留出时间

通常我们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让孩子受打扰,就是在他看书,玩玩具的时候不让他在那个场景中被打断。如果刚好到吃饭时间了,怎么办呢?提前一点知会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心理预期,不要让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

可以这样说:“我们马上就要吃饭了,你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过来?”

也可以说:“还有五分钟就要吃饭啦,你可以准备一下吗?需不需要小闹钟提醒你?”如果孩子同意,那么按个小闹钟,孩子可以听到闹铃响之后按计划行事。




一、尊重孩子要求独立的愿望。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去摸,去想,父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活动机会,创造活动环境。

不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模式行动,当孩子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设想,做了一件从来未做过的事,父母应积极支持,及时赞许。

二、批评教育孩子切忌唠叨

父母对孩子的不当言行,有责任作必要的提醒、忠告,乃至严肃的批评,但必须言简意赅,切忌一味重复,喋喋不休。还要重视不言之教,运用行动、榜样等引导孩子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发扬家庭民主,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

三、注重与孩子的精神交流。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家长应学会经常听听孩子的意见,努力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用“我想……”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评价,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温存、抚爱,从而乐于接受父母的意见。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

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启发孩子对别人的意见要多动脑筋,认真考虑后再讲话,以培养稳重、忠实,善于克制自己的良好的性格品质。




叛逆是正常的,要接受,其次顶嘴应该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建议家长先做好自己,让自己优秀起来,凡事给他做榜样,少说多做,用实力赢得孩子认可~




该抽就得抽。




顶嘴是一种自我保护,多表扬,让孩子找到自信,内心强大了也就不会顶嘴啦




多给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利,适当理解和宽容吧。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涨嘴吧




原始地址:/zixun/5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