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很爱生气,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生气它只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常常会以生气这种强烈的情绪来表达需求和感受。在一个家庭里面总有父母会说:“我的孩子很爱生气,一点点小事也会生气,动不动生气,甚至有时候觉得莫名其妙,真的令人头疼。”
其实,对于女孩来说,生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生气也只是一种情感的传递。那对于爱生气这个其实也是后面由于家庭而贴上去的标签。那孩子生气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不被自己的爸爸妈妈理解,情绪不被爸妈接受,心理上的问题得不到排解,久而久之,生气就成为一种常态。
比如,本来孩子想要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家长不愿意给她买,她当时就会感到委屈,看起来不太高兴。当家长看到孩子当时的状态也就更不愿意甚至是感到很生气对孩子数落,想想就知道,孩子的心情肯定很沮丧、很愤怒,表现的方式可能除了哭泣,还有发脾气等方式来发泄。当需求和感受一再被父母忽视,孩子就会经常采用生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所以孩子爱生气,家长该怎么做会更好呢?
(1)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生气时,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明白你们知道她很生气,而不是忽视甚至不管不顾。让孩子的情绪得到一个回应,打开内心,理解孩子的感受,多陪伴孩子。
(2)让孩子释放情绪。如果孩子在哭,首先不要对孩子过于严厉的打或是骂,把自己的情绪又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让孩子自己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哭就尽管让她哭,让孩子释放。等孩子平静一些后同样陪在孩子身旁。或是采取好的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另一件事情上。
(3)和孩子一起分析。等孩子的情绪完全平静后可以侧面慢慢地和孩子说,帮助她分析令她生气的事件,经过前面的铺垫,这个时候再进行分析和说教,孩子很容易接受。这也是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也是关注自己的。
(4)解决问题。陪着女孩把令她生气的事件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分析问题的核心及让她生气的根源,并慢慢教她思考如果下次遇见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并告诉她,只是生气一定不是最好的办法。家长不仅理解了孩子的情绪,也接纳了孩子的情绪,还尝试疏导,安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不会有批评。而且,可以让孩子懂得了,生气的时候,自己可以怎么做更好。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七岁的女儿很爱生气,情绪不稳定,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作为家长的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情绪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并且孩子爱生气在成长过程当中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下面来说一下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情绪变化会有哪些特点。
一、不稳定性
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并且受环境的支配。情绪常常会随外部的一些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情绪持续时间不长。因此7岁的女儿很爱生气,但生气的时间不会很长。
二、易冲动性
7岁孩子大脑皮质活动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抑制机能薄弱,情绪容易激动、失控,具有易冲动性。高兴时马上会手舞足蹈、笑逐颜开,愤怒时立刻会咬牙切齿,暴跳如雷。
三、外露性
孩子在情绪表达方面仍处于学习阶段,情绪的表达较简单和直接。同时情绪调控能力差,因此情绪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外露性。家长很容易就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因此会觉得孩子经常生气。
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必过多的担心,随着孩子年龄不断的成长,自我调节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身心的发育和大脑的不断发育完善,孩子情绪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冲动性也会随之减少,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掌握情绪表达规则,调控能力不断增强,情绪也会表现的从外露向内敛方向发展。
【我们该如何帮助引导孩子进行情绪调控?】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保持和谐的气氛
孩子最先在家庭中学习管理情绪,在家庭中,父母要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维持愉快的情绪。对于女儿不同情绪要给予及时合理的回应,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对情绪的理解。面对女儿的诉求要耐心倾听,对女儿合理的愿望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解释,不要怒视和冷落女儿的诉求,更不能限制女儿诉求的表达。
二、家长自身情绪控制
家长的情绪控制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的理解与调控,孩子知识缺乏,所以对于孩子而言,模仿学习更接近真实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是权威人物,是孩子乐于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要注意对自身情绪的调控,掌握正确的情绪调控方法避免喜怒无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给孩子以愉快、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
三、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情感
父母可以在亲子阅读中与孩子谈论故事中人物的情绪体验、情绪产生的原因,引导孩子思考不同人物的情绪特点及其情绪产生的原因,增强孩子对情绪的认识,还可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体会和表现不同角色的喜怒哀乐,培养孩子对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
四、正确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1.转移法
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产生消极否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转移到能产生积极肯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排遣孩子的不良情绪。
2.冷却法
当孩子十分激动时,作为家长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平静孩子的情绪上,也可以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办法。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引导孩子反思自己刚才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五、教会孩子合理自我排遣情绪调控的方法
家长应教会给孩子如何自我排遣消极的情绪,鼓励孩子想亲人或者同伴诉说内心的感受,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爱好,让孩子在活动中转移或发泄情绪,比如画画、运动等合理方式调控情绪。
感谢阅读~
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孩子爱生气,身边一定有一个与她亲近的大人也很爱生气。我孩子爱生气,因为我很爱生气。我很爱生气,因为我姑姑爱生气,我小时候特别黏我姑姑。孩子会下意识模仿与自己最亲近的那个人,你变她就会变。
我家孩子也是7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大,7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有时候,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如果你去阻拦他,他就会跟你生气。我家孩子有时候也这样,还会说我不喜欢你了妈妈。所以,有时候,我们宁可让他去做了,做了之后,碰壁了,再去跟他说,这样他就会知道,原来,我之前想的是错的,那样他就不会生气了。
对于小孩子的异常行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下。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用我们大人的逻辑思维来讲,就是凡事都要先有动机,然后才会有付诸实践的可能,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结果。这个在刑侦届是最基本的应用。
拿这个问题来看,就是孩子爱生气是行为,她想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她要做出这个行为呢(动机)?
因为题主给的信息非常有限,我们只能结合心理学的内容来做分析。在个体心理学上,童年时期的孩子,最大的行为可能都是获取大人的注意。这可能来源于婴幼儿时期神经的刺激。因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们知道,只要她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总是跟他们的要求相悖,就会获得大人额外的关注。想象一下,你让孩子坐下来吃饭,他偏偏跑过去玩,你会不会去责骂他,或者亲自去喂他?你让他做作业,他非要看电视,你会不会忍不住去责骂他,或者去守着他完成作业?
你的这些行为,恰恰暗中助长了孩子的“异常行为”,因为他在与你的较量中大获全胜。而孩子最大的期待就是获得父母的关注,这对于平时总是忽视孩子的父母来说,尤其如此。当他们在学校的行为异常时,很可能仅仅是为了获取老师的关注。他们期待老师不要一视同仁,对他能够付出更多的关注。这是童年的孩子,对爱的自私的表达。
当然,说这些你可能会认为孩子还小,没有这么复杂的思考。如果这么想,那你就小看了孩子的智商。他跟成年人比也许还很稚嫩,总是能被大人轻松的骗过。但是他内心已经有独立的思考,为了达到自己的小目的,他会做出最有效的选择。而他也在这不断的选择中成长。
想题主遇到的这种情况。你首先要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孩子关注太少,你们夫妻二人都忙于自己的事业,总是希望用钱来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结果就缺少了时间上的陪伴。如果有这种情况,那孩子的动机基本就可以确认为获取你们的注意了。因为只有她不听话的时候,或者愤怒大叫的时候(生气),你们才会给于他更多的关注。无论她生气的结果,你是去哄她,责怪她,还是什么样的处理手段,她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你给予她必要的关注了。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为了改变孩子的行为,你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当她表现好的时候,给予她更多的关怀,可以适当的奖励她,鼓励她。让她感受到父母对她行为的认可。有了这样的纠正措施,孩子就会重新定位自己的行为。她会持续不断的改善自己,因为她的目的并没有改变,获得了你足够的认可。
所以,针对目前的情况,最好的处理方案就是冷淡对待她的生气行为。当然,最好是夫妻双方(或者由爷爷奶奶配合),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受家庭或者遗传因素影响,会有偏激的个性。这种类型的孩子,冷淡处理他可能会做出更危险、出格的行为。由其他家人配合,给她简单的提示,想让妈妈原谅,最好就是听话,帮妈妈做点事情之类的提示。从心理防线上瓦解孩子的固执。
当然,我只是给了最大的可能性。也许还有其他的可能,比如夫妻之间吵架频繁,多子家庭关爱分配不匀,有了二胎后对老大的忽视等,无论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分析的方法是一致的,大类旁通。
用这样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就能将她的性格发展,及时的引导到有利的方面。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和一名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同时也是两位孩子的奶爸,很高心能回答您的问题。孩子爱发脾气是日常生活中家长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孩子发脾气的频率、程度肯定是不同的。
我们都知道往往生气会导致人发脾气,但是也有人会生闷气。而且面对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个场景有的人会生气而有的人会一笑而过,不当回事,自然也就不会发脾气了。想想周瑜、曹操、鲁智深、贾宝玉、以及我国当代的邓小平等历史上的一些名人伟人。他们在面对一些事件上的不同反应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有关生气和情绪上面的蛛丝马迹。
首先呢,生气和发脾气都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行为。那么孩子是因为什么而生气呢?是因为委屈?愤怒?悲伤?还是被忽略?等等。总之当孩子经常在常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事情上却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而经常发脾气时,我们家长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干预了。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读懂让人生气的运作方式。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读懂让人生气的运作方式。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事件会引发两种不同的结果,而引发不同结果的原因并不是最初的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和解读这个事件。比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独自开车在等红绿灯,而身后的一名司机却疯狂的朝我按着喇叭,我非常的生气觉得他太没有素质了,直到绿灯后他追上了我,却摇下车窗告诉我,自己的后备厢没有关。此时的我心中却有了歉意和感动,觉得自己错怪别人了,而并没有了当时的气愤。在这个例子中朝我按喇叭这一事件并没有改变,但我的情绪却有所不同,原因就在于我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看法。而这一过程却又不受我们的支配,我们往往不知道事情背后的真实原因。所以要想解决孩子爱发脾气的问题就要先搞清他的原因,孩子内心的加工模式是如何工作的。
根据多年的心理教育工作经验,导致孩子爱发脾气的原因虽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也是有迹可循的。一般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就来源于家长的教养方式。比如家长本身就是一个爱生气的人,那么他的观念看法就深深影响着孩子,孩子呢也和你一样对事物有着和你相同的眼光和看法,那么当然也会有相同的结果。比如你是一个追求完美,固执己见,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那么你在教育孩子时难免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那么在你的要求下孩子也难免不会成为一个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非常严格的人。那么他就有了和你一样衡量事物的眼光和标准,最终有了和你一样的情绪反应。甚至是他再如何的努力却总也达不到你的要求,达不到要求就得不到你的肯定和鼓励,而我们无形中忽略了孩子的这种感受和需求。那年龄还小的孩子却又不知该如何办?他就可能通过发脾气来让你看到从而引起你的重视,其实他的内心还是希望得到你的认可和鼓励,得到他内心需求的满足,只不过他自己和我们可能都不曾意识到。
你看到的是什么?
当然,可能有的家长通过自己的反思和学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会有意识的注意这方面。那我不要让孩子像我一样那么追求完美,那么对自己严格。可我们会发现往往孩子呢可能又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可能家长的放纵和过多生活上的包办,会让孩子变得任性,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而且总是遇到问题时过分依赖家长,缺乏抗挫折能力。这样下去一旦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他本身又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人也不可能无时无刻,方方面面都能帮他解决。那么他只有通过生气和发脾气来排解自己心中的不满和焦虑。
综上所述,如果你有一个爱生气的孩子,那么我们就要先检讨一下自己在过往的教养方式上出了什么问题。以下列出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长期教育简单粗暴,缺少真正的沟通而造成了对孩子情绪情感上的忽略。孩子也不会正确的表达情绪感受。
二、自己无形之中对孩子要求完美,过于严苛从而很少能找到或鼓励孩子的闪光点。孩子以此来表达心中的情绪和反抗。
三、过于包办孩子,宠爱孩子,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过于任性,不能理解他人,以自我为中心。挑剔和情绪化成为了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如果您的孩子目前总是爱发脾气那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改变这样的行为呢?
一、要允许他生气,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不要干涉,等他平静下来后再进行沟通。生气发脾气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我们家长的冷处理会让他发现这样的方式似乎并没有作用,从而他自己就会慢慢的减少这种行为。
二、在孩子情绪平稳后,家长可以通过正确的沟通方式或者是相关的语言或行为的训练来教会孩子解决问题表达情绪的策略方法。能让孩子学会出了生气还有其他的办法来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不要替孩子解决问题,不要包办。要有意识的从小事培养起孩子的独立意识,甚至是人为的给他创造困难,然后可以帮助他解决。从而帮他建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有成功的体验,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四、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当中让他体验更多的人际相处给他带来的无形的教育和感受,从而帮助他修正完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其实有关孩子生气的话题还可以从其他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可能我的回答只是某一个视角,不一定能完全帮您解决问题。如果觉得还能帮到一些,希望能关注我,一起交流。我还会有更多的育儿视频和大家分享。育儿真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教书多年我真的觉的教书容易,育人难啊。
孩子脾胃不和就爱发脾气生气,一般老实孩子不懂得主动攻击别人也会爱生气,慢慢来吧,尽量吃饭的时候别让她生气,其他的时候还是讲道理吧。
好好跟她们讲道理,周末带去外面玩玩,吃点东西,漫漫跟你亲近,也不感生气了,父母跟孩子们,必须象朋友关系。这样和你们更亲近。
生活中有不少的小孩暴躁、易怒、脾气大,使得家长们很是苦恼。
实际上,孩子发脾气通常都是“一时冲动”,失去了理智,当你事后问他的时候,他也会知道自己错了。
怎样改掉孩子的坏脾气?
第一,做个好榜样
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在外面给他们留下情面,要关起门教育,不要动不动就用暴力,一次即可。多了孩子会麻木,也解决不了问题。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一定要统一战线,统一思想,不要一个人教育,另一个阻挡,这样教育不好孩子。
总之,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俗话说得好:跟什么人在一起,就学什么人。
第二,找出孩子发脾气的真实原因
一般来说,不外乎三种原因:
一是平时耳濡目染,看到周围人处理问题时的方式照搬照学;
二是有愿望没有达成,想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三是确实有情绪要表达,但找不准方法。
最后,有意和适当的引导,对待脾气大的孩子必须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事情
孩子在多数情况下,很容易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那么孩子可能就会用哭闹的方式,让你听他把话说完,时间久了,孩子的在性格上可能就会向“暴脾气”靠拢。
家长应该有耐心与孩子交谈,告诉孩子,随意发脾气的不良后果。遇到什么事,无法自己解决时,可以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爸爸妈妈永远是坚强的后盾。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父母重视的,心里的安全感会很充足,孩子情绪也会更加稳定。
宝宝爱生气,咱做家长的需要弄清原因,我写了几点可能存在的原因:
1、七岁的宝宝正处在一年级,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没那么好,当出现一些新的事物或孩子不会的东西时,孩子自己解决不了就会表现出爱生气;
2、孩子会不会效仿家庭某一成员,认为生气可以解决问题,可以震慑到对方;
3、孩子的好胜心强,当团队协作时出现失误,把责任归咎于别人,也会表现出爱生气;
4、家长会不会过于溺爱孩子,稍有不顺孩子,孩子就表现出爱生气,家长只好顺从,助长了孩子的脾气认为只要自己不高兴,家人就会满足。
如有上述原因之一,如下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首先,接受和认可孩子的情绪。生气是一个人正常的感情宣泄,我们不能压制这种宣泄的出口,更不能采取责骂殴打的方式,要不然孩子情感得不到及时宣泄反倒不利于身心健康。
其次,及时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及时引导。
1、如孩子是因为碰到新事物不会而出现的生气,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任何人一开始做事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但碰到困难并不就是失败了,重要的是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可以给孩子讲讲小时候她怎么一点点学会爬学会走路,怎么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的等等。
2、如孩子是因为团队协作出现失误归咎于别人时,让孩子明白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能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别人,团队协作需要的就是相互信任,随意指责归咎于成员,只会抹杀士气,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重整团队士气,劲往一块使,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3、如孩子是效仿家人的脾气,就得需要家长平时在孩子面前需要注意下言行举止。
4、如是因得不到满足就生气的话,家长肯定也意识到这样太任性,那就得从现在开始要坚持有原则性,不能一味的迁就和顺从孩子。
七岁应该是上幼儿园大班或者小学了。如果是上小学一年级,那么是属于学龄初期的叛逆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开始上学,社交范围扩大,以前最主要的是身边的亲人。现在是有了很多同学,真正学习指导的老师。同学之间的相处与幼儿园的完全不同。大家独立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这个时候具有权威的是老师,成为朋友无话不谈的是要好的同学,家长的权威和知心地位都下降不少。而这个时候很多家长慢慢的发现,不会跟孩子沟通了。你说什么孩子都不爱听,就像题主所说,爱生气。
我的侄女6岁了,上学前班,经常会跟父母生气,因为她觉得自己懂了很多,有了自己的主见,觉得父母说的不对,开始不听话了。有时候会对着妈妈大喊:我生气了,真的生气了,你不要管我了。
还有可能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跟同学有了矛盾,但是不想告诉父母,心情不好又无处诉说,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排解,爱生气。
还有可能孩子接触的同学中,有一些性格脾气不太好的,比如爱发脾气,爱生气,孩子受到对方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考虑一下,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的时候孩子容易生气,分析一下你跟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不在同一个频道。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有些话宁可不问不说,顺着孩子的心思去说,孩子的逆反心态才可能减轻些。
有些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缺乏耐心,无意中会使用一些打击孩子的话语。孩子用生气来反抗!
有些家长本身脾气急躁,爱生气,爱吵架,那耳濡目染,孩子的性格能变得温顺如绵羊?
孩子的性格是后天养成的。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好性格会给孩子的人生道路加分,同样怀性格也会减分。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先检讨自己,再观察孩子,做好亲子沟通,成为合格的父母不容易,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我想说:辛苦了父母们。
这个感觉和家的环境有关,想问一下,在家里有没有家长喜欢生气,如果有的话一定要注意。
孩子生成为了让自己有存在感,让家人更重视自己,引起家人的注意,所以孩子不能一生气,家长马上妥协,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另外培养孩子一些爱好,兴趣,如果这些爱好如果能对以后学习有用,那就更好了。可以每天背一首诗,练练字等。
一直计划每天教自己孩子背一首古诗,一来可以都孩子学会以后要学习的内容;二来,可以增加语文知识积累,写作素材;三来,培养自身文化气质;四来,可以培养坚持的习惯。可是我发现我自己都坚持不下来,更没办法每天教孩子了,后来发现一个叫“名师学诗词”的公众号(也分享一些很有用的教育经验),每天推荐一首根据时间节点的古诗,这样背完之后,在外面马上有这种体会。如春天就推荐春天的诗,不像春天背一首描写雪的古诗是找不到感觉的,但是描写桃花的就不一样了,甚至孩子看完桃花后写作都能把诗词用上了。